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精神病人侵權強制醫療

精神病人侵權強制醫療

發布時間:2020-12-21 16:50:05

⑴ 精神病人強制醫療 是什麼意思

精神病人強制醫療就是你患了精神病以後必須強迫你進行治療否則,容易出事故

⑵ 檢察機關辦理有關精神病人案件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申請有時間規定嗎

第二百八十四條 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的適用范圍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強制醫療的適用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這里的「暴力行為」是指以人身、財產等為侵害目標,採取暴力手段,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及公共安全的行為如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是指危害廣大群眾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足以使多人死傷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人身安全」有廣義狹義之說,廣義的人身安全一般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自由、住宅、人格、名譽等安全,狹義的人身安全,一般僅指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這里所說的「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一般是指殺人、傷害、強奸、綁架等嚴重侵害公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行為。
二是行為人必須屬於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里的「法定程序鑒定」,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和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對精神病人的鑒定應當由符合條件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鑒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根據刑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是指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屬於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對於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或者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不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三是行為人必須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對於實施了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屬於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必須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才能對其進行強制醫療。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暴力行為,但不再具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如已經嚴重殘疾等,喪失了繼續危害社會的能力,則不需要再對其進行強制醫療。但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而不能放任不管。
行為人必須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才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五條 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的決定權、申請程序及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三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權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人民法院在決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時,首先應當判斷行為人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即行為人是否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是否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是否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如果行為人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這里的「決定」是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某些程序性問題或者依法由人民法院依職權對某些問題進行處理的一種形式。人民法院的決定在作出後,一般都是立即生效,不能上訴或抗訴,但法律對有些決定也作了特別規定,如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對證人不出庭的拘留處罰決定、違反法庭秩序的罰款、拘留處罰決定和強制醫療決定等,有關人員可以申請復議。
第二款是關於強制醫療的申請程序的規定。本款規定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如果發現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人,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進行鑒定,如果鑒定結果確認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人,且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應當撤銷刑事案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然後移送人民檢察院。「強制醫療意見書」,是指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而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的法律文書,應當寫明需要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的基本情況、案件認定的犯罪事實、鑒定情況、處理的意見和理由以及所依據的法律條款等。
二是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這里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安機關在移送案件時提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的,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對於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另一種是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人,經過審查,發現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也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三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時,如果發現被告人可能是精神病人,需要鑒定的,可以依據本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如果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被告人是精神病人,且屬於依法不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判決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對該判決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上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抗訴。在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如果認為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直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而不需要將該案再退回人民檢察院,由人民檢察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
第三款是關於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這樣規定,一方面考慮到對精神病人的鑒定需要很長時間,且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本身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採取措施予以控制,放任其在社會上,可能會給社會和他人造成更大的危害,也可能危及其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考慮到對精神病人採取的措施應當以治療和改善其精神狀況為目的,不適合採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避免給精神病人帶來更大的精神傷害和痛苦。因此,本款規定了一種特殊的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採用這種措施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必須是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暴力行為,且應當是精神病人,當然既可以是經鑒定確認的,也可以是正在進行鑒定之中的。二是必須在人民法院作出強制醫療決定前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強制醫療決定,就不能再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而應當將其送交強制醫療機構執行;如果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強制醫療的決定,也不能採取這種保護性約束措施,而應當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採取強制措施或立即釋放。三是由公安機關執行。這里規定的「保護性約束措施」,並不是一種處罰措施,而是為了保障精神病人和社會公眾安全而採取的一種帶有保護性的約束措施,既要對行為人實施控制,又要對其進行保護,在必要的時候還應當進行一定的治療。「臨時的」,是指非正式的、較短時間的。

第二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審理程序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通常有兩種組織形式:一種是獨任制,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於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另一種是合議制,除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的案件以外,其他案件都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主要有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第一審案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第二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的案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等。這次修改刑事訴訟法又增加了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的兩類案件:一類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沒收違法所得案件;另一類是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案件。
第二款是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有關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法定代理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訴訟代理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由於本章規定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自己無法委託訴訟代理人,其法定代理人應當有權代為委託。「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第二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期限及對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決定期限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這里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人民法院受理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檢察院在提出強制醫療申請時,應當提供被申請人實施暴力行為的證據,以及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鑒定意見等證據材料,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人民檢察院提供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在受理人民檢察院申請一個月以內作出是否予以強制醫療的決定。對於被申請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對於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強制醫療的決定。另一種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也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如果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需要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的,可以依法對被告人進行精神病鑒定,對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第二款是關於對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根據本款規定,有權申請復議的人員包括:一是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這里所說的「被強制醫療的人」,是指根據本章的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予以強制醫療的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二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這里所說的「被害人」,是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被強制醫療的人實施的暴力行為直接侵害的人。「法定代理人」,是指被害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被害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如果認為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未患精神病或者雖患精神病但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這里所說的「復議」,是指對司法機關做出的具體決定不服向上級機關提起的重新審查的程序。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於申請復議的,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並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百八十八條 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診斷評估及有關解除強制醫療的
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本條共分兩款。第一款是關於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診斷評估及解除強制醫療的規定。本款規定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強制醫療機構在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必要治療的同時,還應當根據被強制醫療的人病情,定期組織專業醫師對其進行檢查評估,確認其精神狀況。二是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強制醫療機構在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時,如果發現被強制醫療的人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意見,報請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解除對其的強制醫療。這里所說的「不具有人身危險性」,是指被強制醫療的人已經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會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人民法院收到強制醫療機構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意見後,應當及時予以處理,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二款是關於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也就是說被強制醫療的人認為自己不應當被強制醫療,或者經過強制醫療的治療已經痊癒,符合解除強制醫療的條件,有權向強制醫療機構提出申請,要求強制醫療機構作出診斷評估,提出解除意見,報請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也有權直接向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申請。被強制醫療的人的近親屬如果認為被強制醫療的人不應當被強制醫療或者已經治癒,也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
【本條主旨】
本條是關於對強制醫療實行監督的規定。
【本條釋義】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刑事訴訟法中增加了本條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實行監督。在強制醫療的決定程序中,既包括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也包括人民法院的審理活動。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的監督,是其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體現,是通過審查公安機關提出的強制醫療意見及日常偵查工作來實現監督的,包括偵查機關在收集精神病人實施暴力行為的證據材料,對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等是否合法等。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在審理階段的監督,主要通過審查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對強制醫療的決定是否正確、合法等來實現的。
二是對強制醫療的執行實行監督。在強制醫療的執行程序中,既包括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也包括人民法院解除批准活動。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機構的執行活動進行監督,主要有審查強制醫療機構是否對被強制醫療的人實施必要的治療,是否按照要求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是否按照要求提出解除強制醫療的申請,是否保障被強制醫療的人合法權利等。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批准解除強制醫療的監督,主要體現在人民法院解除強制醫療的批准程序和批准決定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徇私舞弊行為等。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如果發現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強制醫療機構有違法行為,可以提出糾正意見,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有關機關應當接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及時糾正自己的違法行為。同時,人民檢察院的監督活動,也必須依照本法以及有關法律的規定進行,不得違背或者超越法律的規定,濫用法律監督職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強制醫療的正確適用和執行。

⑶ 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得費用由誰承擔是政府還是病人家屬

強制醫療費用應由國家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精神病人侵權強制醫療擴展閱讀

2009年國家疾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重性精神病人數已超1600萬,全國每年由精神病人造成的嚴重肇事肇禍案件超過萬起。而刑訴法中強制醫療條款規定較為原則,導致了司法實踐中的難題。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鳳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周喜玲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提到了一個她經辦的真實案例。

「疑似精神病人王某持木棒將鄰居打死,依法可以對其實施強制醫療。但是,對王某的精神病鑒定時間較長,而且法院作出強制醫療決定也需要一個程序和過程,在這段等待時間里對王某如何管控就成了問題。」

一是立法完善「臨時保護性約束措施」。可考慮對強制醫療前的疑似精神病人,在其家屬、村組、社區等沒有監管能力的情況下,先由公安機關送交政府指定的或者具有一定資質的醫療機構執行臨時管控,明確公安機關與收治醫院共同擔負起看護、醫治等職責。

二是建立政府專項基金,切實解決強制醫療精神病人的醫療費用問題。

⑷ 精神病人如何強制醫療

我國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情況下做出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版的,不負刑事權責任,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或治療,必要時,由政府強制醫療。
所以,強制醫療的對象是那些肇禍的精神病人(比如殺人放火的精神病人),一般由公安機關將病人送入指定的精神病醫院強制治療,且病人出院通常也要由醫生出具治癒證明後,經公安機關同意,以確保其出院後不具有人身危險性。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⑸ 什麼是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程序

2013年《刑事訴訟法》之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 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五條 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保定律師解讀: 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屬於本院管轄;
(二)是否寫明被申請人的身份,實施暴力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所造成的損害等情況,並附相關證據材料;
(三)是否附有法醫精神病鑒定意見和其他證明被申請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證據材料;
(四)是否列明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需要審查的其他事項。
對人民檢察院提出的強制醫療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並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二)材料不全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三日內補送;
(三)屬於強制醫療程序受案范圍和本院管轄,且材料齊全的,應當受理。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保定律師解讀: 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但是,被申請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請求不開庭審理,並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除外。
審理人民檢察院申請強制醫療的案件,應當會見被申請人。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保定律師解讀: 開庭審理申請強制醫療的案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審判長宣布法庭調查開始後,先由檢察員宣讀申請書,後由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發表意見;
(二)法庭依次就被申請人是否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是否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是否有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進行調查;調查時,先由檢察員出示有關證據,後由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發表意見、出示有關證據,並進行質證;
(三)法庭辯論階段,先由檢察員發言,後由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發言,並進行辯論。
被申請人要求出庭,人民法院經審查其身體和精神狀態,認為可以出庭的,應當准許。出庭的被申請人,在法庭調查、辯論階段,可以發表意見。
對申請強制醫療的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的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對被申請人強制醫療的決定;
(二)被申請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但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作出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被申請人已經造成危害結果的,應當同時責令其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
(三)被申請人具有完全或者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駁回強制醫療申請的決定,並退回人民檢察院依法處理。檢察員宣讀申請書後,被申請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無異議的,法庭調查可以簡化
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對被告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經鑒定,被告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應當適用強制醫療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
開庭審理前款規定的案件,應當先由合議庭組成人員宣讀對被告人的法醫精神病鑒定意見,說明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的條件,後依次由公訴人和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發表意見。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和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可以進行辯論。 對前條規定的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同時作出對被告人強制醫療的決定;
(二)被告人屬於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但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或者不負刑事責任;被告人已經造成危害結果的,應當同時責令其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
(三)被告人具有完全或者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照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人民法院在審理第二審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依照強制醫療程序對案件作出處理,也可以裁定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的,應當在作出決定後五日內,向公安機關送達強制醫療決定書和強制醫療執行通知書,由公安機關將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送交強制醫療。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 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保定律師解讀:對不服強制醫療決定的復議申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並在一個月內,按照下列情形分別作出復議決定:
(一)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駁回復議申請,維持原決定;
(二)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不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撤銷原決定;
(三)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撤銷原決定,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同時作出對被告人強制醫療的決定。人民檢察院對此提出抗訴,同時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復議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一並處理。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應當向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提出。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提出的解除強制醫療申請被人民法院駁回,六個月後再次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強制醫療機構提出解除強制醫療意見,或者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是否附有對被強制醫療的人的診斷評估報告。
強制醫療機構提出解除強制醫療意見,未附診斷評估報告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其提供。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申請解除強制醫療,強制醫療機構未提供診斷評估報告的,申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委託鑒定機構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鑒定。
強制醫療機構提出解除強制醫療意見,或者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並在一個月內,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被強制醫療的人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作出解除強制醫療的決定,並可責令被強制醫療的人的家屬嚴加看管和醫療;
(二)被強制醫療的人仍具有人身危險性,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作出繼續強制醫療的決定。
人民法院應當在作出決定後五日內,將決定書送達強制醫療機構、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人、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和人民檢察院。決定解除強制醫療的,應當通知強制醫療機構在收到決定書的當日解除強制醫療。
2013《年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

⑹ 家屬給犯殺人罪的精神病人申請強制醫療怎麼寫

這回有嫂子那麼說的嘛,你直接就去他精神出了問題瞭然後小心一要質量嘛要一點嘛專,這樣子直接寫出來屬解釋解釋解釋就這樣好就可以出來,然後可以這個字13,如果怎麼辦?你有句話咋說?16圈就全是值錢的槍支,把它拿出來,那個一字的精神病,他是不會發的,他是可以出來重新一次,但是這些的些什麼行?

⑺ 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案件由哪級法院審理

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案襲件由由基層人民法院即可審理。
《年刑事訴訟法》(2013)第二百八十四條 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年刑事訴訟法》(2013)第二百八十五條 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⑻ 精神病人 強制醫療如何出院

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申請解除強制醫療的,向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提出。

⑼ 精神病人打死人誰負責

一、精神病人危來害他人,源刑事責任自擔。根據《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精神病人危害他人產生的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三、法律依據:
《刑法》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⑽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適用哪些范圍

一、可以予以強制醫療的條件包括:1、實施暴力行為;2、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內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容全;3、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二、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1、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2、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三、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1、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2、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閱讀全文

與精神病人侵權強制醫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