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工程轉包糾紛案例

工程轉包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21 16:25:37

A. 違法轉包工程,合同無效後,承包方虧本欠下的工人工資材料款由誰承擔

違法轉包工程,合同無效後,承包方虧本欠下的工人工資材料款,材料款存在糾紛的,承包方可以到當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緊張主張,承包方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承包方應當予以支付,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將承包方和發包方列為被 告。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地進行。
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 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第五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B. 關於工程轉包的一個案例,解惑

案例很多,但不一定適合你的情況,你寫的單位是什麼原因,如果單位沒有正當理版由,以減輕你的話,你權可以不作出賠償,以減輕你。例如,「勞動合同法」的情況: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符合在試用期內錄用條件的;(b)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則和規例;(三)嚴重失職瀆職失職,營私舞弊,造成重大傷害的僱主;(d)工人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的任務完成,或由僱主,並拒絕不正確;(五)勞動合同是無效的,由於第一款的規定「第26條規定(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其他的情況下,違反的真正含義設立或;)變更勞動合同的;(F),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上述原因外,公司解除貴公司的財務補償你。

C. 從兩案例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中轉讓和轉包的區別和處理原則

案例1,1998年9月1日,某縣清坪鎮劉家莊村的劉某承包了本村的21畝土地,並領取了該縣人民政府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承包期限為30年。 2007年春節過後,劉某全家搬到縣城從事商業經營,便在2007年8月30日將承包的土地轉給了本村的張某耕種經營,期限為2007年8月30日到劉某30年土地承包的截止日2028年8月31日,雙方還簽訂了「土地轉讓合同」。 張某每年向劉某交納承包費2000元。2008年5月,該村村民委員會以劉某向張某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事先沒有經過村民委員會同意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認定劉某向張某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無效,並判令劉某向村民委員會交回所承包土地。
案例2,王某與某村委會簽訂了承包養魚塘合同。承包期內,將該魚池轉讓給李某。協議約定:「一切承包魚池費用由李某負責;魚塘現有設備完全由乙所有;如有特殊情況不能養殖,可由現承包人往下轉包。」王某將魚池轉讓給李某後,並沒有告訴該村委會,但後該村委會知道後,並沒有提出異議。後因其他的原因,該村委會以王某未經該村委會同意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認定王某向李某「轉包」 魚塘合同的行為無效,並判令李某向該村民委員會交回魚塘。
上述案例1的中劉某和案例2中的王某的行為到底是是轉讓還是轉包,法院應如何處理呢?關鍵在於要釐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流轉中的轉包和轉讓的性質以及我國現有法律對農村土地轉包和轉讓行為的規定。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該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轉包和轉讓都是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流轉的一種方式。但兩者之間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區別。
轉包,是指承包戶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其他農戶,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轉包人與接包人之間形成新的承包關系。轉讓,是指承包方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其履行相應土地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後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喪失。
轉包與轉讓有相同之處:第一,轉包與轉讓都是由承包方主張權利,或轉包,或轉讓;第二,轉包與轉讓都是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移給其他農戶,並簽訂書面流轉合同;第三,轉包與轉讓都是由承包方與受讓方協商確定轉包費或轉讓費數額;第四,轉包與轉讓都不能超過法定承包期限的剩餘期限。
轉包與轉讓有兩個原則區別:①流轉的決定權不同。轉包由承包方自主決定,不必經發包方同意;而轉讓,「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事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②法律後果不同。轉包的,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轉包期限屆滿後,原承包方仍享有該土地承包經營權;而轉讓則不同,轉讓後,原承包方在該土地上的承包經營權終止,由受讓方與發包方重新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從轉讓之日起,原承包方不再享有該轉讓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對農村土地轉包和轉讓的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第三十九條規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第十四條規定:「承包方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通過分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轉包和轉讓法律性質和現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再來看上述兩個案例應當如何處理。
案例1中劉某與張某簽訂的「土地轉讓合同」規定,轉讓合同的期限為2007年8月30日到劉某30年土地承包的截止日2028年8月31日,每年向劉某交納承包費2000元,原劉某與劉家莊村的土地承包經營合同並沒有解除,劉某仍是原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的承包人,雖然劉某與張某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同採用「轉讓」字樣,但實質上是土地轉包合同,性質上不屬於土地經營權的轉讓,因此,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法院應當依法駁回了劉家莊村村民委員會的訴訟請求。
案例2中,王某與李某轉讓協議中雖有「轉包」字樣,但「轉包」的內容上是「一切承包魚池費用由李負責;魚塘現有設備完全由李所有;如有特殊情況不能養殖,可由現承包人往下轉包。」可見,王某的「轉包」已經使王某失去了根據原承包合同應享有的一切權利,原承包合同的權利義務主體已變更為李某。因此,筆者認為,王某與李某轉讓協議中雖有「轉包」字樣,但實質上是王某將魚塘轉讓給李某,王某與李某不是「轉包」關系,而是「轉讓」關系。該轉讓未經村委會同意是否有效呢?從原則上講,這種擅自轉讓是無效的。但村委會對此並未提出異議,並在乙經營過程中也未提出異議。從上述事實看,應當認定村委會默認了王某與李某的轉讓行為。某村委會請求法院認定王某向李某「轉包」 魚塘合同的行為無效,法院不應支持,應駁回某村委會的訴訟請求。

D. 建築法規案例分析

(1)不合法。丙的行為屬於非法轉包行為,丁作為分包單位,將工程再分包給沒專有資質的農民施屬工隊,屬違法分包行為。
(2)丁施工的工程質量有問題,給甲帶來了損失,乙和丁應對工程質量問題向承擔連帶責任。因為乙作為該工程的總承包單位與丁之間是總包與分包的關系,根據《合同法》與《建築法》的規定,總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單位應當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其分包工程的質量向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對分包的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3)違法分包行為為主要有:
1)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
2)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中未約定,又未經建設單位認可,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部分建設工程交由其它單位完成的;
3)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分包給其它單位的;
4)分包單位將其分包的建設工程再分包的。

E.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建築工程合同糾紛案件審理的若干規定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規定》的通知

2000年7月28日 粵高法發[2000]31號

全省各中級人民法院、廣州海事法院、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為了維護、規范建設工程市場經濟秩序,正確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本院結合審判實踐經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有關規定,擬定了《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規定》,並在今年四月份召開的全省經濟審判工作為經濟發展服務座談會上進行了討論。會後,又根據各中級法院提出的意見,作了進一步的修改。現將此件印發給你們,供在審判工作中參照執行。執行中遇到問題,請認真研究,並提出意見,及時報告我院。

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暫行規定
為了維護、規范建設工程市場經濟秩序,正確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特作如下暫行規定。

訴訟主體

1、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通常為建設工程的發包人和承包人。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具體確定該類糾紛案件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2、因拖欠工程款引起的糾紛,承包人將承包的建設工程合同轉包而由實際施工人起訴承包人的,可不將發包人列為案件的當事人、承包人提出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並對其主張權利而發包人對承包人又負有義務的,可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當事人根據不同的法律關系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轉包經發包人同意,即屬合同轉讓,應直接列發包人為被告。

3、因工程質量引起的糾紛,發包人只起訴承包人,在審理中查明有轉包的,應追加實際施工人作共同被告,實際施工人與承包人對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4、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不願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5、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築施工企業,並以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起訴的,應將施工人和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列為共同被告;被掛靠建築施工企業對施工人因承攬的工程不符合質量標准造成發包人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6、兩個以上的承包人聯合承包工程由其中一方與發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聯合承包工程的施工人應列為共同的原被告。

7、兩個以上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合作建設工程,並對合作建設工程享有共同權益的,其中合作一方因與工程的承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合作建設方應列為共同原被告。

合同效力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1)不具有經營建築活動主體資格的企業或個人;

(2)沒有按國家規定的程序和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

(3)承包人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第三人;

(4)承包人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後,以分包名義轉包給第三人;

(5)建設工程總承包人未經建設單位同意,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分包;

(6)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或轉包。

9、有下列情形之一,並以被掛靠建築企業名義簽訂的建築工程合同無效:

(1)不具有從事建築活動主體資格的個人、合夥組織或企業以具備從事建築活動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2)資質等級低的建築企業以資質等級高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3)不具有工程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以具有總包資格的建築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10、發包人與承包人簽訂無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無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無辦理報建手續的「三無」工程建設施工合同應確認無效。但在審理期間已補辦手續的,應確認合同有效。

11、發包人經審查被批准用地,並已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只是用地手續尚未辦理而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不宜將因發包人的用地手續在形式上存在欠缺而認定所簽訂的建設施工合同無效。

12、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超規模建設所簽訂的建設工程合同經批准可補辦手續,且無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應確認合同有效。

13、對承包人超越建築資質等級簽訂的建設工程合同,如承包人具備《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准》規定的可上浮與建設項目的要求相符的等級條件,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並驗收合格的,可按有效同合處理,並以合同約定的建築資質等級結算工程款。但嚴重超越本企業建築資質等級訂立的建設工程合同無效。

14、承包人跨省區或跨市承攬建設工程,但未辦理外來施工企業承包工程許可手續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應責令承包人補辦有關手續,並由有關行政部門按規定處理,而不應據此認定合同無效。

15、對應實行公開招標的建設工程,發包人直接發包後,具備相應資質的承包人已開始履行合同的,不宜以建設工程未實行公開招標為由, 認定所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

16、建設工程合同中帶資、墊資和墊款承包工程的條款應確認無效,對承包人已帶資、墊資和墊款承建的工程,發包人應支付該款相應的利息。外商投資建築業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在我國境內帶資承包工程,合同中的帶資條款應認定有效。

17、建設工程合同對工程款結算沒有約定或雖有約定,但發包人與承包人自行結算達成的結算協議有效。屬國家投資建設的重大工程,並由國家對工程款結算依法進行管理的除外。

18、具備法人資格的承包人的內部分支機構,在其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內對外簽訂的建設工程合同,應視為承包人對其行為已授權,其簽訂的合同有效,並應以該承包人的建築資質等級結算工程款。

民事責任

19、發包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承包人掛靠其他建築企業仍與之簽訂建設工程合同的,應對無效合同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20、轉包、掛靠簽訂的建設工程合同被確認無效後, 應按實際施工人的建築資質等級結算工程款, 但對施工人主張的工程結算中有關計劃利潤部分的請求可不予支持。

21、建設工程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如屬發包人的過錯,工程款的結算按有效合同的原則處理·因承包人不具有從事建築活動主體資格造成合同無效的,應按非等級建築資質結算工程款。

22、發包人與承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後又毀約的,應賠償承包人由此而造成的損失該損失應當包括承包人履行合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23、發包人未按建設工程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致使停工、窩工的,承包人可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

承包人對發包人逾期支付工程進度款沒有異議並繼續施工的,在發生糾紛後,承包人要求對方對此承擔違約責任的,不予支持。

24、因發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緩建的,發包人應及時通知對方採取適當的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承包人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25、隱蔽工程經雙方驗收認可後,承包人繼續施工而發現隱蔽工程存在質量問題造成損失的,發包人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若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亦有過錯的,應按過錯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26、「三無」工程被有關部門責令停建後,承包人仍然依發包人的要求繼續施工的,由此造成的損失發包人負主要過錯責任,承包人承擔次要的過錯責任。

27、建設工程合同約定對工程總價或材料價格實行包乾的,如合同有效,工程款應按該約定結算。因情勢變更導致建材價格大幅上漲而明顯不利於承包人的,承包人可請求增加工程款。但建材漲價屬正常的市場風險范疇,漲價部分應由承包人承擔。

28、因承包人的原因造成逾期交付建設工程的,承包人應承擔違約責任。如果由於逾期交付工程致使發包人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發包人可請求對方賠償,但不得超過承包人違約時預見或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時可能造成的損失。

29、工程未經驗收,發包人提前使用或擅自動用,因此而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人承擔責任,但工程質量屬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由承包人負責。對造成質量問題雙方都有過錯的,應根據過錯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0、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承包人有先將工程及相關的資料交付給對方的義務。承包人因發包人未按約定支付工程款而拒絕交付工程,致使發包人無法對竣工的工程行使佔有、使用和處分權利而發生的損失,由承包人承擔。

31、工程竣工後,合同約定的驗收期限屆滿,發包人拒絕驗收的,承包人可單方與有關部門組織驗收,驗收費用由雙方對半承擔。因發包人拒絕提供驗收資料、文件,導致無法進行驗收的,視為發包人對工程已驗收合格。

32、同一建設工程存在優先權和抵押權的,優先權的效力優於抵押權。

33、發包人拖欠工程款,應從工程驗收後或合同約定的付款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付滯納金;發包人拒絕或拖延驗收的,應從合同約定的工程驗收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付滯納金,沒有約定工程驗收期限的,則從工程竣工或施工人要求發包人驗收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付滯納金。

F. 轉包的案例

煙台市民裝修慘遭轉包 出現問題難索賠
消費者李先生到白石消協分會投訴稱,去年其與某裝修公司簽訂了「雙包」合同,約定安裝地熱,使用管件確定為「金牛牌」管件,承保五十年。然而,今年1月,李先生家地熱閥門突然出現爆裂,隨即與裝修公司聯系,裝修公司認定為管件質量問題,並聯系金牛管件廠家,要求對方派人上門查看,但金牛管件廠家上門維修時發現,李先生的管件根本不是「金牛牌」的,所以不予處理,由此造成的損失也無法承擔。
湘潭路橋公司被指偷工減料 或是轉包惹的禍
一位長期從事監理工作的董經理講到,「對於道路施工,安全隱患的及時整改是基本要求,這樣混亂的道路施工現場,有可能是湖南省湘潭公路橋梁建設有限公司轉包,或者是掛靠投標的原因。」
違法轉包分包等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將獲保障金
省人社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的通知。根據通知,違法轉包、分包工程或轉借資質等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將獲得工資保障金;對用人單位存在的超時工作、不簽訂勞動合同、故意壓低和拖欠工資、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等侵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部門要依法及時查處。
安徽霍山:不具承建資質 轉包無效返還履約金
日前,霍山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判決被告黃某返還原告戚某工程履約金、勞務費和管理費計50萬元。法院認為:黃某以個人名義與戚某簽訂的協議書是真實意思表示,但為自然人不具合作承建建設工程資質,且工程在協議簽訂前,某開發商已承包給某建工公司承建,故合同無效。黃某依合同取得戚某履約金40萬元、工程管理費和勞務費10萬元,依法當返還戚某。
深圳公明供水調蓄工程被曝轉包給無資質私人工程隊
近日,因中標單位與施工隊的合同糾紛,深圳建市以來最大水庫工程——公明供水調蓄工程被曝出存在層層轉包問題。南都記者獲得的多份合同以及第三方報告均顯示,千萬工程最後落入沒有任何資質的私人工程隊之手。

G. 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的「實際施工人」如何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實際施工人以轉包人、違法分包人為被告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

該條款突破了合同相對性原則,賦予實際施工人以訴權,維護了實際施工人利益,體現了對農民工權益的特殊保護。

「實際施工人」的認定:

司法實踐中,實際施工人包括五類:

1、轉包的承包人

2、違法分包的承包人

3、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的承包人

4、超越資質等級及沒有資質而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建設工程施工的承包人

5、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

閱讀全文

與工程轉包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