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車禍主要責任人死亡,賠償怎麼定
1、司機死亡,由車輛的保險公司先進行賠償,不足部分由司機的繼承人在司機的遺產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2、如果車輛本身沒有瑕疵,以及車主不是在司機不具備駕駛條件的情況下把車輛借給司機駕駛,車主不承擔賠償責任。
3、可以保全司機所持有的公司的股權。
4、事故發生地的法院起訴。 建議積極委託律師辦理。
Ⅱ 汽車出險,應該先用交強險,還是先用商業險
在發生交抄通理賠後,先由交強險進行襲賠付,交強險賠償不足部分有商業保險的,由商業保險進行賠償。
根據《機動車車輛損失險保險條款》第五條在本合同的保險期間內,因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險車輛損失(以下稱:保險車輛損失),本公司按照本合同的規定負責賠償。
第六條發生保險事故時,被保險人對保險車輛採取施救、保護措施所支出的必要合理費用(以下稱:施救費用),本公司按照本合同的規定負責賠償。
第七條應當由事故的其他責任方按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的部分(以下稱:交強險賠付),本公司不負責賠償。
(2)侵權保險一並審理擴展閱讀: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責任限額。責任限額分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醫療費用賠償限額、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以及被保險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規定。
Ⅲ 新手開車把別人腳壓傷怎樣走保險理賠
新手開車把別來人腳壓自傷走保險理賠:把傷者送往醫院,讓保險公司人員進行現場理賠情況判定即可。
保險是給負責人的一方准備的,無事故責任的是不需要使用自己的保險的。如果責任明確,事故之後的理賠流程是這樣的:打電話向保險公司報案。去4s店定損、維修。修車之外部分的報銷。
如果是單方事故,比如說撞了牆、電線桿、馬路牙子等,只需要拍照留證在原地直接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報案。如果事故比較嚴重,可以和保險公司確認是不是需要報警由警察確認,主要的作用是為事故的真實性進行確定。
(3)侵權保險一並審理擴展閱讀:
走保險理賠介紹如下:
如果是雙方事故,先要認定責任,如果責任達成共識,那麼就可以拍照留證後挪車了。拍照盡量遠一些,把兩台車的位置、受損細節和地上的標志線都拍進去。或者行車記錄儀影像要留存,之後負全責的一方就可以打電話報險了。
有時即便雙方達成共識,有很多種情況也是不能自行處理的,比如不是當地的車輛,或者有人員傷亡或者車輛之外的損失,碰撞建築物,公共設施,各種證件交強險不全,這時要立刻報交通警。
Ⅳ 貨車出了交通事故駕駛員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不賠怎麼辦
可以主張保險公司賠償。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版一的,保險權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
(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二)醉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後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
(三)駕駛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的。
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追償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保險公司實際賠償之日起計算。
Ⅳ 新車被人追尾能索要折損費嗎法院支持不
1、首先,新車的折損費以及誤工費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是可以賠償的,所以法院不一定會支持。
2、其次,交通費以及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是有法律規定的,但是這個費用可以賠償到什麼程度還要看法院的判決。如果打算起訴,一定做好證據的保留,打車票和公車票都要保存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的規定: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5)侵權保險一並審理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關於訴訟程序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當將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但該保險公司已經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當事人無異議的除外。
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當事人請求將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無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明,未經法律授權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死亡賠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侵權人以已向未經法律授權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支付死亡賠償金為理由,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被侵權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無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明,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並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
Ⅵ 我的車被撞了,對方全責,可以要求的對方賠償折損嗎
目前的法律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暫時還不支持車輛折舊費的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法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五條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維修被損壞車輛所支出的費用、車輛所載物品的損失、車輛施救費用;
(二)因車輛滅失或者無法修復,為購買交通事故發生時與被損壞車輛價值相當的車輛重置費用;
(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等經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合理停運損失;
(四)非經營性車輛因無法繼續使用,所產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費用。
(6)侵權保險一並審理擴展閱讀
《最高法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投保人允許的駕駛人駕駛機動車致使投保人遭受損害,當事人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投保人為本車上人員的除外。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第三人人身損害,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二)醉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後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
(三)駕駛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的。
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追償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保險公司實際賠償之日起計算。
第十九條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不是同一人,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和侵權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Ⅶ 交通事故撞死人,司機承擔什麼責任
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回構成交通肇事罪答,追究刑事責任;
死者家屬可以要求車輛投保交強險、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肇事司機、車主賠償損失。
見: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同時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保險(以下簡稱「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Ⅷ 交通事故中誤工費保險公司應怎樣計算呢
誤工費來計算如下兩點:
1,收入確源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十條規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2,誤工時間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規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8)侵權保險一並審理擴展閱讀:
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來確定。一般針對的是上班族,比如公務員、政府雇員、企業員工等,此時受害人應提供受傷前一年的工資單和受傷後因誤工導致單位少發或不發的證明材料,賠償義務人按照受傷前後的差額進行賠償。
無固定收入的,一般針對的是個體工商戶、工作單位不是很固定的人員,需提供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若不能提供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狀況的,但能夠證明其所從事的行業的,可以參照受傷前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