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1、申請 由民間糾紛當事人自願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較為簡單的可口頭申請),申請人遞交申請書時,應將與糾紛案件有關的證據和材料一並提交調解委員會。2、受理 調解委員會依據有關規定對申請調解的糾紛事項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或不受理決定,並告知當事人。3、調查 調解委員會對所受理的糾紛事實進行必要的調查。調查採取:①聽取各方糾紛當事人對糾紛情況的陳述;②走訪知情人和周圍群眾,了解核實糾紛事實;③現場調查取證,必要時告知當事人申請專門機關對有關情況作出鑒定證明;④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進行分析、核實。4、調解 由調解委員會確定調解時間,並通知召集糾紛當事人,主持對糾紛進行調解。調解人員在查明糾紛事實的基礎上,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對糾紛事項進行調解,引導糾紛當事人消除矛盾,本著互諒互讓、自願平等的原則解決糾紛,達成協議。5、結案 經一次或數次調解,調解委員會可根據具體情況,一般在一個月內宣告調解終結,根據調解結果作如下處理:①調解不成的,告知糾紛當事人可就原糾紛事項申請其他有關部門處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②經調解,糾紛當事人達成協議的,除較為簡單和能夠即時履行的協議外,對於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或者當事人要求製作、調解人員認為應當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製作人民調解協議書。6、履行 ①糾紛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人民調解協議;②當事人不履行調解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又反悔的,調解委員會根據《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分別情況進行處理。7、回訪 調解人員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適時進行回訪,發現問題及時做好說服勸導工作,根據《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三十七條的規定進行具體處理。
Ⅱ 法院訴前調解不成 法院多久能給立案
法院訴前調解不成,符合起訴條件的,法院會在七日內立案。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3、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2)人民調解糾紛受理時間擴展閱讀
訴前調解具有靈活和簡易等優點,但卻沒有法律規定且在程序上也呈現出非法律性、非正式性,所以為了當事人的利益應該嚴格控制其適用范圍。根據司法實踐,參考各地法院的做法,訴前調解只適用於以下一些調、撤率較高的案件:
(1)家庭糾紛類,如:婚姻、撫養、贍養、收養、監護婚、繼承等。
(2)相鄰關系類,如:宅基地和不動產糾紛等。
(3)小標的額案件,如:小額的債務糾紛、小額的合同糾紛等。
(4)人身損害賠償類,如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
(5)民間借貸糾紛類,如訴訟標的額較小,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民間借貸案件。
(6)其他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權利義務明確、爭議不大的糾紛。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Ⅲ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有時間和次數的限制嗎
沒有時間次數限制,如果雙方經調解後依然無法達成協議,可以終止調解出告知書讓他們·通過法院或怎樣合法途徑解決。覺得麻煩在你出告知書後可以不受理!
Ⅳ 人民調解的調解程序
1、糾紛的受理,既由當事人提出調解申請,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調委會也可主動調解版。實行統一立案權報告制、統一承辦;
2、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相關證據,查明糾紛的事實經過,擬定調解糾紛的實施方案;
3、主持調解,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當事人、承辦人簽字,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4、對久調不決的糾紛,及時申報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避免糾紛激化;
5、調解結束,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達成協議而結束的調解。二是沒有達成協議的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後人民調解委員會有責任幫助、檢查、督促、教育雙方當事人自覺履行協議。沒達成調解協議,防止糾紛激化,並告知糾紛當事人進入其他程序進行解決(如申訴、仲裁、訴訟)。
Ⅳ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哪些糾紛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版,或者法律、法權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
根據《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下列糾紛:
(一)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
(二)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解決的。
(5)人民調解糾紛受理時間擴展閱讀:
《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二十五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指定一名人民調解員為調解主持人,根據需要可以指定若幹人民調解員參加調解。當事人對調解主持人提出迴避要求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予以調換。
第二十六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分別向雙方當事人詢問糾紛的事實和情節,了解雙方的要求及其理由,根據需要向有關方面調查核實,做好調解前的准備工作。
Ⅵ 人民調解履行方式和時限怎麼寫
人民調解復的履行方式和時限制是由矛盾雙方協商確定的,只要依據協商的結果,准確的記載雙方商定的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即可。
人民調解文書製作的總體要求:
1、文書製作應採用黑色或藍黑色碳素筆或鋼筆工整書寫,便於辨認。有條件的人民調解組織,應當盡量爭取採用電腦列印製作。
2、卷宗的文書用紙統一採用A4紙張,封面封底全部採用牛皮紙印製。卷宗應裝訂整潔,標示頁碼,卷宗裝訂後用同材質的牛皮紙包邊。
3、卷宗裝訂順序原則上按文書發生時間順序排列,一般依次為:卷宗封面、卷宗目錄、人民調解申請書、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調查筆錄、調解筆錄、人民調解協議書、回訪記錄及有關憑證,允許作合理變動。卷內目錄應清楚反映這一順序。
4、各級人民調解組織的人民調解員、記錄員應加強法律基礎知識學習,逐步掌握使用法律規范用語,增強准確規范表述的能力,爭取在文書表述的規范性上不斷提高。
Ⅶ 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糾紛有哪些途徑是否收費
受理糾紛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糾紛當事人找到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糾紛,即當事人主動申請調解。申請調解時,當事人既可口頭申請,也可書面申請。二是人民調解員發現糾紛後,及時主動前去調解。
Ⅷ 人民調解的受理范圍有哪些
人民調解受理范圍:
一、受理范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民間糾紛,包括發生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各種糾紛。
二、民間糾紛的主要類型。根據糾紛所指向的對象,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型。(一)婚姻家庭糾紛,(二)勞動糾紛,(三)拆遷糾紛,(四)租賃糾紛,(五)傷殘、死亡賠償糾紛,(六)拖欠工程款等經濟糾紛(七)宅基地糾紛,(八)物業糾紛等等。
三、對人民調解受理范圍的限制。調委會不受理下列糾紛:一是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二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它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