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莊稼糾紛如何處理

莊稼糾紛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0-12-21 06:31:52

1. 因土地糾紛70老人多次辱罵破壞我家莊稼我該怎麼辦

發生土地糾紛,雙方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因土地糾紛,發生辱罵他人和破壞他人農作物行為的,可以到當地派出所報警處理。

2. 有人開車碾壓了別人地里的莊稼 這是什麼糾紛類型

負擔訴訟費,或者要國土部門來確定土地的使用權屬,比如錄音、錄像。內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先容向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就去法院起訴,要求鄰居退出侵佔的土地,賠償相應損失、照片、達成的書面協議等,或者由房產部門來現場勘查。
要是還不行首先應該和鄰居協商處理,你注意留下協商的證據

3. 羊吃莊稼屬於什麼糾紛

民事糾紛;民事糾紛是指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進入民事法律調整范圍的爭議.民事糾紛可以採取協商、調節、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 望採納!!!

4. 在一塊有爭議的土地上破壞了莊稼會定什麼罪

您好,請具體描述您遇到的法律問題,並盡可能在不透露隱私的情況下說明案情,我們才好幫你分析。
您不敘述案情的話,是無法幫到您的。

5. 開車碾壓了別人地里的莊稼 這是什麼糾紛類型

這種事情屬於非常小的民事糾紛,一般都是一些朋友出面調解一下就可以了,損失也不大,特別是開車的一方,應該主動的承認錯誤,避免事態升級,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6. 某些地區人民生活貧困,但野生動物經常與人發生沖突,破壞人的居住地及毀壞莊稼,使這些地方的人更加貧困

可以拍下照片向當地政府索賠,如得不到賠償要叫村委,或致府書面回復,如果不回復也不作為下次就可把野生動物殺掉吃了。

7. 未經本人同意在我承包地種莊稼,我應該咋樣要求賠償

第三人未經當事人同意,私自在當事人的承包地種莊稼的,可以先和對方協商賠償事宜,如果協商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參照民事糾紛處理:
1,自力救濟: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
(2)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
(3)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
(1)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
(2)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3)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4)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
(5)仲裁不同於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6)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3,公力救濟:
(1)公力救濟是指訴訟;
(2)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3)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8. 2歲兒童丟垃圾到他人莊稼地,父母去撿垃圾引起的糾紛如何處理

對於一個兩歲兩歲的兒童丟垃圾丟到別人莊稼地里父母去撿垃圾,還能引起糾紛,那就你那垃圾,把那個垃圾撿出來的話只能九分,不認識找事唄是。這個線是你可以直接報警處理。

9. 我跟別人土地有糾紛我想讓他三年之內土地不長莊稼有什麼好辦法

有土地糾分,就想辦法解決!想用這種影響別人收成的方法,給自己出氣,太不地道,也太不應該!這不是光明磊落的人應該做的事!

10. 把別人私自種在我們田裡的莊稼毀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能夠證明土地使用權歸所有。對方未經同意擅自耕種,屬於侵權行為,作為合法使用
權人有權將對方的農作物清除,並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存在所有權糾紛,可能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三十四條:「破壞生產經營案(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破壞生產經營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壞生產經營的; (四)其他破壞生產經營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因此,要構成本罪,必須符合上述條件之一,不是說沒有統一的標准。 如果損壞你家的麥苗價值大約在1500元左右,不構成刑事犯罪,但其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的規定,應給予治安行政處罰。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現狀,不得破壞土地上的附著物。 2、如果雙方都認為土地的使用權是自己的,你可以書面要求鎮政府或縣政府處理,如果政府拒絕做出答復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告他們行政不作為,讓法院判令他們做出處理;如果對方對土地使用權沒有爭議,就是強占使用,可以直接起訴對方。‍

閱讀全文

與莊稼糾紛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