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到食物產品里異物怎樣投訴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通常只能獲得「退一賠一」的賠償。而如果是食品有問題的,根據《食品安全法》,消費者可主張十倍賠償。(特殊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
但能不能索賠成功,要視具體情況
例1:臘腸里有蒼蠅,因為和臘肉混在一起久了,該蒼蠅的色澤、肉質與剛被拍死的蒼蠅明顯不同,按照常識就能判斷是臘腸里的,而不是消費者故意拍死一隻蒼蠅放進去的。例2:有消費者在餅干中吃出鋼絲,鋼絲的一半都還夾在餅干中,很明顯是餅干里原來就有的,不可能是消費者故意放進去的。
但有些食品問題是很難舉證的,例3:吃出頭發、指甲來,怎麼證明是食品里原來有的還是消費者故意放進去的。在魷魚絲中吃出煙頭來,如果煙頭跟魷魚絲一樣被鍘成絲狀且有較濃的魷魚味,那很顯然是加工時放進去的;如果煙頭跟平常的煙頭沒啥兩樣,憑什麼說是食品里的?
因此黃哥建議:如果食品問題很容易舉證(像例1、例2),消費者可以直接以《食品安全法》為依據,主張十倍賠償。如果食品問題難以舉證,可以別的角度進行維權——即看食品的標簽是否規范、有無QS認證標志、有無生產日期、進口食品有無中文標簽等。
在賣家承認事實卻覺得你的訴求過高、不願接受十倍賠償的情形下,為使糾紛盡快解決,建議你適當降低求償金額,以價款的2~5倍為宜。具體請根據事件對你的受傷害程度、商品價格、賣家態度等斟酌。
法律依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貳』 一袋食品裡面發現食品裡面少了一樣東西怎麼投訴
這個東西是什麼?
如果是附帶的玩具,投訴廠家,打廠家電話。
如果缺的一件東西影響到食品質量,可以打廠家電話。也可以打食監局電話。
『叄』 食品吃出異物怎麼投訴
1.
首先 要保留證據 你可以 利用手機 或者能拍照或者能攝像工具 進行證據的保持版 以免商家毀掉證權據
2.
如果是去飯店餐館吃飯 就叫經理或者負責人來 協商處理 這個 就看你個人了
3.
如果是購買的包裝食品的話 就聯系相關的食品安全部門 說明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
『肆』 食品中發現有異物,如何維權,理陪
食品中發現有異物,關於維權和理陪的做法:
1、聯系賣家,與賣家進行專協商和賠償,賣家賠償後可以屬就造成的損失向商家追償;
2、可以直接聯系商家,與商家進行協商與賠償,可能存在不能具體確定商家的情況,所以聯系賣家較為方便一點;
3、若是協商不成的話,建議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按照規定進行理賠。
4、相關法律依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該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伍』 食品中有臟東西怎麼投訴
打315電話,或者是食品包裝上的投訴電話。最好是和商家協商解決,因為前面兩種方法很麻煩,不一定有效果
『陸』 食物中吃出異物可以向質量技術監督局舉報嗎
在什麼食品里吃出來就找賣食品的有廠家的找廠家沒有賠償打12315電話舉報
『柒』 食物里吃出異物可以投訴嗎
當然可以
保存吃出的異物和實物殘留,同時拍照片留底,先找食物的零售商,如果他們不專管,再按照食屬物包裝去找生產商,若還不管,就找消費者協會,若消協還是消極,可以求助於一些好管這些事的媒體,現在這個社會,有時候小事也能折騰起來
『捌』 食品吃出異物如何賠償
外出就餐,最怕遇到什麼?很多人會說,最怕的是飯菜里吃出蒼蠅之類的異物。相信很多市民在外出就餐過程中,或多或少遇到過飯菜中吃出異物的情況,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應該如何向商家索賠?
吃出異物
應該如何維權
飯菜里吃出異物,消費者應該如何處理?為此,記者撥打了我市的12331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投訴熱線咨詢,工作人員介紹說,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飯店有義務提供質量合格的飯菜和服務,菜中有異物,屬於飯菜質量不合格,構成違約。按照道理,應向消費者10倍價款賠償。」工作人員解釋說。
記者了解到,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一般是雙方協商解決,店家基本上都會簡單地處理,換一盤菜或者是單項菜品免單。10倍賠償屬於民事范疇,需要走法律程序,所以在處理糾紛時也沒有明確的標准可遵循,一般就是讓雙方協商,但是10倍賠償是一個協商的標准,或者說是簡單依據。工作人員介紹,所謂的10倍賠償是指出現問題的單項菜品價格的10倍,而不是全部消費金額的10倍,許多消費者會要求賠償全部菜品價格的10倍,就容易造成雙方調解不成,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此外,工作人員提醒,外出就餐如果遇到菜品有異物一定要注意保存證據,所謂證據是指出現問題的菜品,還有收費單據等等,或者第一時間拍下視頻、照片等影像記錄,然後當場就向店家提出索賠,同時可撥打12331進行投訴和舉報。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在飯菜吃出異物後,會要求店家重新製作一份,這時需要留個心眼,出現異物的飯菜先留在飯桌上,等新的菜品上來後再撤走,以免一些不良商家把原先的菜品去掉異物後重新端上來。
記者感言:
留存證據據理索賠
對自己也對飯店負責
采訪中,一位市民還向記者反映,他前段時間在我市某酒店吃飯後拉肚子,找該酒店工作人員協商,要求去醫院檢查,但是協商未果,雙方還一度鬧得很僵,因為當時沒有拍照留證,投訴缺乏相關證據,所以維權艱難。後來該市民將事情原委發到網上,希望通過輿論壓力讓酒店正視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希望能得到應有的賠償,但最後此事也未能得到妥善解決。
在飯菜里吃出異物,首先要本著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索取應有的賠償,消費者不縱容飯店的不衛生行為,也是對其他消費者負責,更是對飯店負責。當然,杜絕餐飲企業的不衛生行為,除了市民監督和餐飲企業自律外,也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共創和諧餐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