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朵金花 的兩位編著是否享有著作權
享有著作權裡面的署名權。
2. 作品名稱是否受法律保護
《五朵金花》電影劇本的作者得知後,以卷煙廠侵犯其著作權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爭議的焦點是:電影劇本《五朵金花》作品的名稱是否單獨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法院審理認為,電影劇本《五朵金花》作品名稱不能單獨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為什麼電影的名稱不受法律保護,其中的法律根據在什麼地方呢?筆者就此略陳己見。
第一,名稱是否受法律保護,要看其是否具備單獨成為一部獨立完整的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要素。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是作品。所謂作品,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將其定義為:「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作成果。」本案所涉及的是文學作品,它是指用文字表達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內容的具有獨創性的文學創作成果。由此可見,一部受著作權法保護的獨立完整的作品,應當具備兩個方面的要素:一是能獨立表達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內容;二是具有獨創性。電影劇本《五朵金花》是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但「五朵金花」一詞並不具備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要素。首先,「五朵」和「金花」,其文字上不能獨立表達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內容;其次,在雲南,眾所周知,「金花」作為白族婦女的稱謂,古已有之,並非劇本作者獨創。因此,「五朵金花」一詞只有與作品內容一起共同構成一部完整的文字作品。
第二,「五朵金花」一詞並不構成《五朵金花》電影劇本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即便作品的名稱(或者其中一部分)並不具備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要素,但是,只要它構成了該作品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仍應予以著作權法保護。這一點在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剽竊了他人的作品時,尤其應當予以審查。「五朵金花」一詞不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均不構成《五朵金花》電影劇本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如果對其單獨給予著作權法保護,禁止他人使用「五朵金花」一詞,既有悖於社會公平理念,也不利於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第三,卷煙廠的行為既不損害原告的著作權,也不妨礙原告行使其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十條對著作權所包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作了列舉式規定,即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一共十七項;第四十六條、四十七條又列舉規定了著作權侵權行為的各種表現形式。無論從原告權利的角度考查還是從著作權侵權行為表現形式的角度考查,被告的行為都不損害原告著作權中任何一項人身權或財產權,也不妨礙原告行使其著作權。
綜上推之,一部作品的名稱如要得到著作權法的單獨保護,必須具有以下兩種情形之一:第一,該名稱具有單獨成為一部獨立完整的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要素;第二,該名稱構成了作品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本案並不存在上述情形。筆者將這一觀點稱為「二元化標准」。本案的審理實踐證明,在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環境下,二元化標準是可取的,其可取之處在於:它既合理地保護了作品的名稱,又不至於使一些新詞和短語被獨占。這表現在,一方面,對於能獨立表達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內容、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名稱,著作權法給予單獨保護。另一方面,對於詩詞歌賦這類短小精悍的文字作品,其名稱本身就有可能構成了作品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在同類作品上使用該名稱,即構成侵權。
與上述觀點相反,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具有獨創性的作品名稱,就應當受到著作權法的單獨保護。筆者將這種觀點稱為「獨創性標准」。獨創性標準的問題在於,在紛繁的作品中,僅僅具有獨創性而缺乏獨立表意功能的作品名稱並非罕見,這些名稱往往表現為新詞和短語,如果給予其著作權法保護,將使這些新詞和短語被著作權人獨占,這有悖於著作權法的立法宗旨。如果排除具有獨創性的新詞和短語,對作品名稱的保護,必然回到審查該名稱是否具有單獨成為一部獨立完整的文學作品應當具備的要素;或者該名稱是否構成了作品的實質或者核心部分。這樣的標准又落入了二元化標准。
從我國著作權法甚至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看,「五朵金花」作品名稱是不能單獨予以保護的。但一部作品的名稱是否可能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商業價值?這卻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法律問題。從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趨勢看,保護的客體越來越寬泛,是一個明擺著的事實。例如,傳統民法認為,企業名稱權如同自然人姓名權一樣,是一種人身權而非知識產權。在民法通則中,這兩種權利被規定在第五章第四節的「人身權」當中,而非規定在該章第三節的「知識產權」中。而《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八條規定:「廠商名稱應在本聯盟一切國家內受到保護,沒有申請或注冊的義務,也不論其是否為商標的一部分。」將廠商名稱作為一種知識產權加以保護。這個例子從一定層面上說明,對於那些原本並不具有商業價值的作品名稱,特別是那種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又經過改編成其他藝術形式反復使用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名稱本身已經變成廣為人知的顯著性用語或用詞,此時,該作品名稱可能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商業價值。這種商業價值的形成,是基於人們辛勤的智力勞動。對任何通過智力勞動創造的具有商業價值的無形知識財產和相關精神權益給予保護,是知識產權法律的職責。因此,並不排除將來包括我國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作品名稱用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商標法加以單獨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