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向法院申請裁定監護人,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需要提供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等的簽署關系證明、如果是成年被監護人的,還需要提供成年被監護人無行為能力的證明、為了爭取監護權,還需要收集自己具備監護能力的證據。
Ⅱ 指定監護人,需向法院申請或訴訟嗎
繼父可以起訴兄弟履行贍養義務,包括支付贍養費、照顧日常生活等。
Ⅲ 怎樣向人民法院申請以司法權力制定監護人如何辦理相關的立案程序
1、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應依據《民法通則》規定的順序。未版成年人監護人的順序是:(1)祖父權母,外祖父母,(2)兄,姐;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的順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親屬。《民法通則》還規定,以下組織或個人也可以擔任監護人:(1)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2)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後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
2、在上述有監護資格的人或組織中,任何人對監護存在異議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定監護人。
3、立案程序很簡單:寫一份要求確定監護人的訴狀,遞交法院即可。不過在提交的材料中,還應該有證明你與被監護人之間關系的相關證據。
Ⅳ 如何申請做監護人~~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並依法律規定產生。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願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申請確定監護人是指如果對擔任法律規定的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所在地居民或村民自治組織指定,對居民或村民自治組織的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確定監護人。
[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條的規定,不服指定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適用】
處理申請確定監護人案件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16條、第17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0~23條的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1
本案由為第三級案由。申請確定監護人的,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⑴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予以指定。對於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於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法院確定監護人要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中的(1)?(3)項或第17條第1款中的(1)~(5)項規定確定指定監護人的順序。(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還應當在接到有關組織關於指定監護的通知(書面或口頭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5章的規定,特別程序中並沒有規定申請確定監護人。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9條第1款的規定:「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人民法皖應當根據本意見第十四條的規定,作出維持或者撤銷指定監護人的判決。如果判決是撤銷原指定的,可以同時另行指定監護人。此類案件,比照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特別程序進行審理。」這里指的是被指定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按《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審理。根據該意見第20條規定,對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琿。因此,申請確定監護人案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特別程序一章的規定。
為區別「申請指定監護人案」與有關組織的指定監護人,將《規定(試行)》中的「申請指定監護人案」變更為「申請確定監護人」。這樣更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可以將《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中第(1)?(3)項或第17條第1款中的第(1)~(5)項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後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徵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Ⅳ 監護權的訴訟請求
民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抄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你可以搜集相關證據申請人民法院撤銷你母親她2姑監護人的資格.
撤消後根據民法第十七條你就是合法監護人了.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
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真是好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