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中訴訟時效如何確定
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分期付款的買受人未支付到期價款的金額未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內一,又不具容備《合同法》第94條規定的解除條件的,出賣人無權行使解除權,也無權要求買受人支付價款。對此,出賣人只得要求買受人繼續履行分期付款的義務,追究其違約責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如何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呢? 在分期付款買賣合同中,出賣人行使訴權的時效期間應從買受人首次未到期價款之日起計算,適用2年的普通時效期間。出賣人向買受人提出請求,或者買受人繼續履行付款義務且未特別約定其為本期之清償的,視為對前一期付款義務的履行,訴訟時效中斷。付款到期日依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依《合同法》第61條規定確定,即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② 手機分期付款不還,會被坐牢嗎
分期付款買手機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無力還款的,根據尚欠到期金額占總金額的比例,賣方可起訴要求付款或者解除合同並要求支付使用費。
③ 買賣合同司法解釋跟分期付款買賣合同沖突以哪個為准
約定如果不違反強製法,首先以約定為准,後按法定.
④ 民事合同糾紛被告可否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買賣是買家先支付貨物的部分費用,賣家將貨物發送給買家使用,在使用過專程中,買家按屬期支付貨物的費用,直至結賬完畢。這種交易方式很容易產生糾紛,那麼,遇到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該怎麼處理呢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⑤ 訂金和定金的區別是什麼
您好,「定金」屬法律用語,是一種對債權的擔保款,應以書面形式約定。「訂金」非法律用語,通常被理解為預付款。若是「定金」,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就應適用定金罰則,付定金方一旦不履行約定義務,則無權要求返還定金。但如果是「訂金」,則無論哪方違約,收訂金方都應如數退還。
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又稱保證金。《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訂金是在購房者與發展商就房屋買賣的意向初步達成協議後,准備進一步協商簽訂的臨時認購協議,通常的做法是在約定所選房號、面積、房屋單價及總價款後,約定一個期限,買方需在此期限內與賣方簽署正式合同。買方支付訂金即取得了在此期限內的優先購買權。一般情況下,視作預付款。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債的履行的作用,買方需在此期限內與賣方簽署正式合同。買方支付訂金即取得了在此期限內的優先購買權。一般情況下,視作預付款。預付款不具有擔保債的履行的作用,也不能證明合同的成立。預付款在合同正常履行的情況下,成為價款的一部分,在合同沒有得到履行的情況下,不管是給付一方當事人違約,還是接受方違約,預付款都要原數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