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李顯龍回應家族糾紛

李顯龍回應家族糾紛

發布時間:2020-12-20 17:28:20

① 新加坡李氏家族族譜(李光耀、李顯龍)

西平堂的,字 輩 ,運、會、興、昌、光、義、顯、楊。

② 新加坡第一家族內戰,李顯龍與李顯揚兄弟反目,雙方之間究竟因何事起沖突

因為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和兒子李顯揚想要遵從李光耀的遺囑,要拆除李光耀的故居,然而卻遭到了李顯龍的制止,由此一場家庭鬧劇便上演了。

如果這個鬧劇沒有發生,李光耀的故居保留下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如今如果能夠保留下來的話倒是件令人詫異的事情。故居之爭無非是個幌子,別忘了,這可是一個政治家族,利益斗爭是我們無法體會到的。

③ 新加坡李氏家族族譜(李光耀、李顯龍)

李火德至李抄光耀之直線世系 (115世)李火德→ (116世)李三三郎→( 117世)李四六郎→ (118世)李千八郎→ ( 119世)李念三郎→ (120世)李萬一郎→ (121世)李德明(遷程縣)→ (122世)李 守己→ (123世)李均甫→ (124世)李子顯→ (125世)李仲義→ (126世)李安→ ( 127世)李龍珠→ (128世)李鸞→ (129世)李萬孜→ (130世)李德軒→ (131世 )李汝富→ (132世)李潤宇→ (133世)李衍白(遷唐溪)→ (134世)李海如→ (13 5世)李桓若→ (136世)李崇萬→ (137世)李統材→ (138世)李立斌→ (139世) 李協裔(華卿遷新加坡)→ (140世)李猶虎(雲龍)→ (141世)李振坤→ (142世)李光耀→( 143世)李顯龍→ (144世)李鵬毅

④ 「李氏當國」究竟是家天下還是政治家族

「李氏當國」究竟是家天下還是政治家族?

方遠
正如李光耀曾對《紐約時報》所說的那樣,人們應該等到一個人死後再對一個人進行蓋棺定論,對於李光耀的評價同樣如此。如今,隨著他的逝世,評價他的一生,審視他的遺產,便變得順理成章。從領導新加坡的自治、被迫獨立到帶領新加坡成為干凈、安全、發達的國際重要金融和製造業中心,作為國父的李光耀對於新加坡的貢獻毋庸置疑。他在新加坡歷史上、亞洲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一位非常重要、影響甚大的政治家和傳奇人物。他留下的政治遺產眾多,其中一項便是他的家族在現代政治中的定位,而這恰恰是本文旨在探討的主題。

李光耀病逝
李光耀本人自1959年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總理到1990年辭去總理並留任內閣資政,再到2011年宣布退出新加坡內閣,長達52年的內閣生涯,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與條件去影響島國新加坡的政治發展。1990年,同為新加坡最大政黨人民行動黨出身的吳作棟接任總理,早已在政壇磨練多年的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被委任為兩位副總理之一。2004年,李顯龍從吳作棟手中接任總理,並在2011年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辭職的情況下,真正成為新加坡新一代政治領導人。從李光耀到李顯龍,父子同為政治領袖的李氏家族對於新加坡政治的影響極深,稱「李氏當國」毫不過分。正因這樣,又加上除了作為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妹妹李瑋玲之外,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在2002年出任政府控股公司淡馬錫控股的董事、弟弟李顯揚執掌大型企業,李光耀親家、兒媳都是掌管政治和經濟的重要人物,使得外界不少人批評李光耀是家天下、隔代世襲。但實際上,問題絕非如此簡單,與其用家天下來形容李光耀家族,不如用政治家族來界定,因為後者更接近真相。
盡管外界許多人認為新加坡是威權政治,李光耀參與創建的人民行動黨更是長期一黨執政,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新加坡奉行議會民主制,國會議員一直都是選民投票直接產生,議會多數黨領袖將獲民選的總統(1991年之前由議會任命)任命擔任政府總理,政府對議會負責並接受後者的監督與質詢,國內允許反對黨合法存在且有權競選,而這些無不表明新加坡是一個民主國家。不可否認,李顯龍能夠成為總理離不開他父親的有意培養與巨大光環的幫助,但就像他的父親能夠成為總理是通過合法、公開、透明的議會選舉程序產生的一樣,他成為總理同樣是經過新加坡絕大多數民眾認可的,這與未經人民認可的封建世襲、皇權世襲有著霄壤之別。迄今為止,新加坡的歷次議會選舉從未發現任何選舉不公或舞弊行為,而這本身便可以成為李顯龍執政的最大合法性基礎。無論是中國古代的皇權世襲,還是朝鮮的金氏政權,血統是權力轉移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法則,根本無需經過社會大眾的許可,因此統治者往往可以草菅人命,實施苛捐雜稅,通過公權力竊取全國的財富供個人乃至家族享樂。民主制度下的世襲則不同,父輩所能給予的主要是適合政治家成長的家庭環境,最終還是靠個人的能力和品行,因為他(她)必須經過人民的同意和授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專制制度下世襲的是權力不同,民主制度下世襲的是能力。正如朝鮮的金正恩遠遠不可與前總統女兒朴槿惠同日而語一樣,家天下同樣不可用來形容李光耀家族,因為前者是野蠻、黑暗,後者是公開、透明。
在權力不受有效約束、政府的權力不經民眾許可的制度下,世襲往往意味著家天下,意味著追求千秋萬代的永世富貴,只要血統純正,便有世襲的基礎,而不管是否有能力、品行。所以,這種制度下的世襲,經常產生大量的昏君、暴君,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崩潰的是整個社會。民主制度下的世襲則不同,父輩的光環只能屬於父輩,後輩若想從政,必須重新開始,接受整個社會的考驗,一旦發現不合格,就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無論是身為總理的李顯龍,還是他的弟弟妹妹,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是非常稱職的,更未發現明顯的腐敗事實,而這與變國家公器為家族財產、殘暴統治、黨同伐異的金氏政權形成鮮明對比。
即使在個人主義思潮盛行的今天世界,家族仍然是社會的重要存在,而且在可預見的歷史條件下,家族將會永遠存在下去。既然家族的存在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象,那為何不趨利避害,通過發揮家族本身具備的優勢和規避家族可能存在的漏洞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呢?現代社會在乎的不是是否家族出身,而是是否經過民眾的許可,是稱職的領導者還是醜陋的竊國者,因此只要能夠在盡量減少家族弊端的前提下發揮政治家族的作用,便是可取的。西方社會曾有貴族的說法,其原意不是指暴發戶和有權有勢,而更多是指有擔當、崇尚榮譽和使命、重義輕利、視野開闊、高瞻遠矚的貴族精神。可以說,在貴族精神的支撐下,西方社會的家族對於國家的穩定和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君不知,父子同被視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首相的皮特家族,對美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後來又有肯尼迪家族、布希家族、柯林頓家族),都是政治家族有利於國家發展的例證。而李光耀家族所在的新加坡,是一個重視家族的東方社會。東方社會的家族往往有兩種,一種是「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之類的家族,憑借的是個人品行,對社會發展有促進意義,另一種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類的家族,依靠的是血統、裙帶,往往容易禍害社會。民主制度的作用恰恰在於淘汰世襲私授的裙帶家族,成就重視品行的政治家族,可以發揮「舉賢不避親」的作用,而至少在目前看來李光耀家族無疑是政治家族的典範。

閱讀全文

與李顯龍回應家族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