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進行析產(房產)
一、離婚協議析產
離婚析產指離婚時,對財產進行分割,分割僅限於婚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始於婚前個人財產不能用於分割。離婚析產是夫妻雙方因離婚後彼此就個人對房屋所佔的份額進行轉移的一種登記手續。
二、法院判決析產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判決書有強制執行功能,強制執行申請書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對方拒不履行裁判確定的義務的情況下,根據已經發生效力的法律文書,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責令對方履行義務時使用的文書。
Ⅱ 去法院要求按照法定繼承房產的析產起訴書怎麼寫
我國法律規定對於起訴只要符合法定形式就可以了,以下是參考的法條,也附一個簡單的民事起訴狀,請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使用。
參考法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Ⅲ 析產官司是不是只能到房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析產官司只能到房產所在地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不動產糾紛是指因不動產的權利確認、分割、相鄰關系等引起的物權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政策性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不動產已登記的,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不動產未登記的,以不動產實際所在地為不動產所在地。
Ⅳ 請求法院析產,訴訟費怎樣算的是起訴人一人承擔嗎
你要繳納案件受理費,訴訟費可以要求敗訴方承擔。
財 產 案 件標 的 額 收 費 標 准10000元以下的 50元1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2.5%-200元2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2.0%+300元5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1.5%+1300元10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1.0%+3800元20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0.9%+4800元50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0.8%+6800元100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0.7%+11800元2000萬元以下的 標的額×0.6%+21800元2000萬元以上的 標的額×0.5%+41800元非 財 產 案 件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 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以及國外仲裁機構裁決的,按照下列標准交納:1.沒有執行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元。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1%交納。3.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規定,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按照本項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申請保全措施的,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依法申請支付令的,比照財產案件受理費標準的1/3交納依法申請公示催告的,每件交納100元。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者認定仲裁協議效力的,每件交納400元。破產案件依據破產財產總額計算,按照財產案件受理費標准減半交納,但是,最高不超過30萬元。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按照下列標准交納:1.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1萬元;2.申請海事強制令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5000元;3.申請船舶優先權催告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5000元;4.申請海事債權登記的,每件交納1000元;5.申請共同海損理算的,每件交納1000元。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對財產案件提起上訴的,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被告提起反訴、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決定合並審理的,分別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依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九條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再審案件,按照不服原判決部分的再審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
Ⅳ 法院析產如何收費
一般需收案件受理費也叫訴訟費,按訴訟標的計算。具體可在網上查。去法院起訴,一般需寫訴狀由原告本人簽字,並提供證據復印件,訴狀和證據復印件需按被告人數再加一份給法院的一式數份向法院提供,一般不動產析產,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簡單回答,具體可咨詢法院。如果所有權利人能協商一致的析產可能不需法院,有的可直接辦,有的需公證,具體看情況,具體可咨詢當地專業人士。供參考。
Ⅵ 與被執行人共有房產,共有人到哪個法院提析產訴訴
第一,析產條件
1、房產客觀上允許實現析產;(析產分割後能獨立使用且互不影響)
一般成套商品房,就無法析產。(總不能客廳給誰,卧室又給誰吧)
2、政策法規允許;每個地方的房管局對析產條件都會有一些除客觀條件以外的限制條件,這一點需要咨詢房產所在轄區的房管部門。
第二,析產流程
1、正常狀態下的完全產權房產,符合析產條件的,是可以直接在房管局申請辦理析產手續的;
2、如果共有產權分房產被查封後,是無法直接辦理析產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十四條 對被執行人與其他人共有的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並及時通知共有人。
共有人協議分割共有財產,並經債權人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有效。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及於協議分割後被執行人享有份額內的財產;對其他共有人享有份額內的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予以解除。
共有人提起析產訴訟或者申請執行人代位提起析產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訴訟期間中止對該財產的執行。」
這種情況下,一般是在查封法院申請。【但是必須滿足析產的基本條件(這個條件可以咨詢房管局)】
3、對於納入司法拍賣流程的房產,共同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
(6)析產糾紛管轄權擴展閱讀:
被執行人住房超過生活所必需的認定標准
筆者認為,不能單純以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房屋數量為標准,應結合被執行人的居住情況、房屋面積、房屋價格等多種因素予以認定。
1、被執行人享有其他固定的租賃房屋。實踐中經常存在這樣的情況,被執行人名下有一套住房,同時因從事生產經營又從第三人處租賃房屋,並且長期固定在租賃房屋內從事日常生產生活;
或者被執行人在城鎮購置了商品房,同時又在農村承包集體土地從事畜牧養殖或經濟作物種植,為了生產便利和生活需要,在承包土地上修建房屋或臨時建築長期居住。
《規定》第七條並未規定被執行人對住房享有所有權,因此筆者認為,只要被執行人享有穩定的居住權,即使該第二處住房並未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也可以認定被執行人的住房已經超過了生活所必需的標准。
2.被執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名下有其他房產。盡管被執行人除唯一住房外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但與被執行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名下有其他房產。如果被執行人長期居住在家庭成員名下的房屋,並將自己名下的房屋出租給第三人用於收益。
筆者認為,由於被執行人具有相對穩定的其他住所,符合《規定》第七條規定的條件,因此此種情況下可以認定被執行人的住房已經超過了生活所必需的標准。
參考資料:網路-共有房產
Ⅶ 為什麼區政府有權處理土地權屬爭議
我因兄弟之間分家析產,引發土地權屬爭議。經協商無果,遂向爭議土地所在的市轄區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權屬爭議處理。十天後,區政府告知無權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案件,理由是原區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已改為市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區政府已經沒有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以無權對土地權屬爭議進行處理。請問,區政府有無職權對土地權屬爭議作出處理?廣東讀者 予文
答:區政府有權對土地權屬爭議作出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廣東省土地權屬糾紛處理條例》第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的調解和處理工作。」第五條規定:「土地權屬糾紛實行地域管轄、分級調處:(一)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法人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糾紛由鄉(鎮)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調處。(二)法人與法人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市以上人民政府調處。(三)跨行政區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雙方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調處。」第八條規定:「申請調處土地權屬糾紛的當事人應向人民政府遞交申請書。」
可見,各級人民政府處理土地權屬爭議的職權來源於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是法定職權,並非取決於是否有隸屬於本級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無論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行政主管機關是本級政府的工作部門還是上級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都不影響其該項職權的行使。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范俊明
Ⅷ 與被執行人共有按揭房析產訴訟
「房產正在執行處置中,不符合立案條件」,此話沒有法律依據。本案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基層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如果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1、第三十三條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