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糾紛案例分析---懂法律的請幫忙
是無權代理,具有特定人身屬性的合同中,是不能有別人代理履行的,A不能委託兒子代理創作
⑵ 打群架使人受傷的案例分析
案例:我曾辦理一起案件:周某與劉某發生糾紛後,周某叫來張某、黃某等人,劉某亦叫來數人,雙方發生群毆,因周某人多,劉某方面人沒有動手,周、黃、張等人遂圍著劉某毆打,其間因喝酒及混亂,周持刀將自己人張某以及劉某均砍成重傷。後周某主動賠償張、劉醫療損失,張、黃主動賠償劉醫療損失。一審結果:以故意傷害,判處周四年,張、黃三年,張上訴,二審維持周四年,改判張、黃三緩四。 該案件中,周、黃、張作為聚眾斗毆的參與者,導致二人重傷(一人系「烏龍傷」),所以按故意傷害定性,因周系初犯偶犯且積極賠償,從輕判四年;黃、張為從犯且積極賠償,得判緩刑,其中張雖被自己人誤傷,同樣要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所以,這是一起聚眾斗毆轉化的故意傷害致死案件 對於甲方,如果當時的情況是雙方互相糾集人手相互斗毆的話,同時構成聚眾斗毆,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對於乙方,對於首要分子(發起人糾集者)和致人死亡的直接責任人,以故意傷害處以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對於參與的其他人,以故意傷害處於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乙方有自首、主動賠償受害人損失的,可酌情從輕處理。
⑶ 因為糾紛一方動了刀子傷了人,屬於什麼案件
偶發性沖突屬故意傷害,輕微傷屬民事糾紛;輕傷或以上構成刑事犯罪。
因糾紛聚集眾人(三人或以上)就是聚眾斗毆。是刑事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
第十二節 故意傷害罪
第九十九條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量刑格】
(一)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傷情接近輕微傷),社會影響不大、被害人有過錯或被告人全部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基準刑為拘役刑或管制刑;
(二)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雖構成輕傷,但傷情接近輕微傷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六個月;傷情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一年;傷情接近重傷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第一百條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一)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尚未達殘疾標準的或損傷程度與輕傷標准接近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
(二)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造成被害人10級殘疾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級殘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第一百零一條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被害人6級殘疾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級殘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基準刑為有期徒刑十三年。
第一百零二條 【重處特別規定】有下列情形的,予以重處:
傷害多人的,在其中最重傷情基準刑的基礎上,每增加輕傷1人,按照所增傷情的輕重程度,確定遞增幅度,輕度的,刑期增加三個月;中度的,刑期增加六個月;重度的,刑期增加九個月;每增加重傷未達殘疾標准或接近輕傷標准1人,刑期增加十個月;每增加重傷1人,致10級殘疾的,刑期增加一年,依次每增加一級殘疾等次,刑期增加六個月。
第一百零三條 【個罪自由裁量權規則】根據發案原因、犯罪動機、犯罪手段、損傷程度、賠償情況等情節,合議庭(獨任庭)按本節規定量刑認為偏輕或偏重的,依第九十九條量刑時,可行使六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條量刑時,可行使十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零一條量刑時,可行使一年六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
第一百零四條 【緩刑適用但書】除具有兩個以上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一)未作賠償的;
(二)致2人以上重傷或多人輕傷的;
(三)曾因毆打他人,被治安處罰2次以上的。
第二十二節 聚眾斗毆罪
第一百三十五條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量刑格】
聚眾斗毆一次,參與人數少、無人員輕傷、社會影響較小的,首要分子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一年,積極參加者的基準刑為拘役或者管制刑;聚眾斗毆次數每增加一次,刑期增加六個月;輕傷每增加一人,根據損傷程度,刑期增加六個月至一年;輕微傷每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二個月。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基準刑增加六個月或者刑種升格。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的,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情形之一(含同種情形),刑期增加一年;輕傷每增加一人,根據損傷程度,刑期增加六個月至一年;輕微傷每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三個月。
第一百三十七條 【個罪自由裁量權規則】按本節規定對個案量刑時,合議庭(獨任庭)考慮人身危險性、社會危害性等綜合量刑要素,依第一百三十五條量刑,可行使六個月以內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三十六條量刑,可行使一年以內的自由裁量權。
第一百三十八條 【緩刑適用但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緩刑:
(一)曾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被治安處罰的;
(二)具有《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兩個以上情形的。
⑷ 勞動法工傷糾紛案例分析
1、公司違法
2、應該認定為工傷
3、看《工傷保險條例》就知道
4、能
5、同3
⑸ 幼兒園幼兒受傷經典案例分析
1、男童自己跌倒受傷 獲賠8.8萬
2015年月25日,兩歲半的多多在花都區東某幼兒園上學期間跌倒受傷,造成右肱骨下端骨折。2016年8月26日,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多多為十級傷殘、護理期60日。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東某幼兒園認為多多鑒定時間不合理,不構成傷殘,申請重新鑒定,但未提供證據佐證,故法院不予採納。東某幼兒園主張其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但未提供證據佐證,故法院不予採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為此,東某幼兒園應對多多的傷害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法院判決東某幼兒園向多多賠償88228.7元(包括傷殘賠償金69514元,精神損害賠償10000元等)。
2、女童摔倒骨折 學校被判賠償8.7萬
幼兒園准備午休期間,穿上拖鞋的丹丹(化名)在教室內摔倒,造成左脛骨粉碎性骨折,評定為十級傷殘。丹丹的父母稱,教室內剛做過清潔地面濕滑,有監控可證明。幼兒園則稱,地面鋪著墊子不滑,是丹丹的鞋子過大才出的意外。並且,教室確有監控視頻,但沒有保存。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幼兒園未提供丹丹在事故發生時所穿的鞋子或照片,亦未提供事故發生時的監控視頻。
因此,幼兒園未能提供充足的證據證明其盡到了管理職責,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判令幼兒園賠償丹丹包括1萬元精神撫慰金在內的損失8.7萬元。
3、男童在幼兒園里摔傷頭,法院:園方承擔全部責任
6歲男童在幼兒園碰傷頭部,孩子自述是被兩名同學惡作劇拉開凳子所致,家長據此狀告幼兒園、「肇事」同學及其父母,索賠經濟損失。紅橋區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無法提交證據證實傷情系同學所致,故被告同學及其家長不承擔責任,被告幼兒園對原告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承擔全部責任,遂判決被告幼兒園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700餘元。
4、放學後在幼兒園玩耍,發生事故責任誰承擔
原告金某與被告林某為幼兒園的在園學生,年齡均為4歲。2013年7月31日下午17時26分,在園學生家長接幼兒園通知,在幼兒園內召開家長會。會後,金某與林某在幼兒園內滑梯上玩耍,玩耍過程中,林某推搡金某,導致金某從滑梯上摔下,造成左孟氏骨折、左肱骨踝上骨折等損害後果的發生。後,金某家長、林某家長、幼兒園就責任承擔問題協商不成,金某家長將林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幼兒園起訴至法院,要求各個被告賠償醫療費等費用共計8萬余元。
調解結案,幼兒園對受害人金某給予了1萬元的補償,金某家長表示接受。其餘損失由雙方家長承擔,幼兒園不再承擔任何責任。
5、7歲女童在學校被他人撞成十級傷殘
2014年9月29日下午,7歲的小學女生張某某,課間行至教室所在二樓走廊樓梯口處,被其他同學碰撞後倒地並致頭部受傷。確診為「左側枕部硬膜外血腫、枕骨骨折」,構成十級傷殘。事發後學校未及時組織調查或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後雖調查但沒有查清事故原因。
雲龍法院審理認為,學校未能在事發當天及時有效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並固定相關證據,雖在事故發生後進行了相關調查、報警,但沒能查清事故原因,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疏漏,對學生在課間活動期間人身安全問題未能盡到職責范圍內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義務,致使未成年學生遭受人身損害,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判決學校賠償醫葯費、傷殘賠償金、後續治療費等計95179.47元。
⑹ 您有沒有受害人自願受傷害的案例分析、職務行為傷害他人的案例分析。
信陽一出租司機緊急避險 乘客受傷索要賠償
時間:2011-09-14 16:13:34 來源: 中新網河南新聞 【 列印 】 【 關閉 】
中新河南網信陽9月14日電 近日,信陽市浉河區法院審結了一起因計程車司機採取緊急避險措施而導致乘客受傷的侵權糾紛賠償案件。
據了解,信陽市浉河區的吳某乘坐李某駕駛的計程車外出辦事,行至107國道某路段時,突然前方有一個小孩橫穿馬路,李某見狀連忙緊急剎車,從而避免了一場車禍的發生。但是由於李某的緊急剎車導致後座的吳某突然前傾而撞傷頭部,經過住院治療花去醫療費300元。吳某出院以後找到李某要求其承擔自己的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費用共計1000元,但李某以自己不存在過錯為由拒絕賠償。協商未果後,吳某於2011年8月31日向浉河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的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用共計1000元。
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本案中,吳某乘坐李某的計程車,和李某之間就成立了客運合同關系,李某就有義務將吳某安全的送往目的地,雖然李某的受傷是因為吳某為了避免車禍的發生而採取的緊急避險造成了,但是這不能成為李某免責的理由,李某應該適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最後,經過法院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李某同意賠償吳某各項損失共計500元。(許浩 高海波)
⑺ 民事糾紛案例,急急急
這個事情你可以放心,你媽媽不會被拘留,因為沒有法律依據。
1、雙方的爭吵是口頭回上的,即使發生拉答扯,但沒有動手打人』;
2、沒有造成對方身體受傷,對方沒有證據證明你媽媽打人和打傷對方;
3、對方要求賠償3000元沒有證據,沒有依據。不是對方想要多少賠償就要多少賠償,一切要有證據,要有法律依據。
4、如果對方要求進行各類檢查,那也可以,你可以提出你的權利要求:如果經醫院檢查對方身體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必須返還一切費用並支付你媽媽的誤工費交通費。
⑻ 受傷後因自身糖尿病導致傷囗惡化的糾紛案例
受傷後
如果並不是因為醫院所開的葯物導致傷口惡化
這樣的情況下
醫院是不承擔責任的
但是如果醫生開的葯物與你糖尿病的葯物有不良反應
那麼醫院就需承擔一定的責任
如果與醫生有關系
那麼你可以到當地法院起訴該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