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社工案主投訴

社工案主投訴

發布時間:2021-08-01 22:02:23

1. 如果一個個案中的案主是自己的親戚或者朋友,自己作為社會工作者能否接這個個案,為什麼

如果一個個案中的案主是自己的親戚或朋友,自己作為社會工作者是可以接這個個案的,只要你不是證人,你只要辯護就可以了。

2. 為什麼說社會工作是一個強價值介入的專業

傳統的工作員價值抽離的「案主自決」不適合中國文化,單純的強烈價值介入可能會使專業、機構、工作員陷入被投訴甚或更大的被動,強價值介入的「案主自決」既充分體現了在此情景下政治實踐的社會工作本質,又能夠彰顯社會工作的道德實踐功能,還能在兼顧服務對象自決權利的同時,促進專業、職業的發展和避免工作員被動。
關鍵詞:強價值介入 案主自決 本土社會工作

當前,主流的社會工作範式是以實證論的知識觀為基礎的,它以西方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價值觀為文化背景,尊崇個人權利至上,奉行案主自決原則。而香港學者阮新邦提出的另類社會工作模式則認為社會工作是一種道德實踐,應主張強烈價值介入,並由此構建出強烈價值介入理論。
我國社會工作剛剛起步,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即或對於香港的經驗或反思亦應再反思,不僅要有意識推進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和中國化,還要更自覺的推動中國社會工作或本土社會工作的發展,基於這一認識,筆者在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案主自決」這一西方基本工作原則的基礎上提出在中國文化脈絡之下嘗試性的構建本土社會工作原則:強烈價值介入下的「案主自決」。
本文通過以下案例進行具體剖析。案主,女,大學二年級,20歲,當發現自己懷孕兩個月時,找到男友商量對策,男友不承認是自己的孩子,並決定與案主分手,後不知去向。案主想把孩子生下來,證明這孩子是男友的,也想紀念她與男友的真摯的感情,但又擔心父母不會同意,不敢告之父母,她十分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好。近期,案主情緒十分低落,老師發現後要求她父母到校處理此事,並請社工介入。如果按照傳統社會工作的工作員價值抽離的「案主自決」模式在處理此類案例時有失偏頗,本文將進行詳細闡釋。

工作員價值抽離的「案主自決」不可能貫徹到底

(一)對案主問題的識別包含強烈的價值介入
本案例核心的「問題」是對墮胎的認識。我們相信,這個「問題」對於一個有宗教信仰的工作員和一個無神論者來講是不同的「問題」,即或對於同樣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人士,一個天主教徒和一個佛教徒對於墮胎也會持有不同的反對墮胎的原因。那麼不同信仰的工作員在處理這一同類事件,對「問題」的認識明顯是帶有個人的價值觀介入的。
作為無神論的學校輔導員,可能認為,案主在讀書期間未婚懷孕就是不應該,既違反學校規定,又有悖國家計劃生育政策,那麼,墮胎「不是問題」,應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給墮胎後案主精神的安慰和以後生活的調適。而對有宗教信仰,特別是教義中強烈反對墮胎的工作員,可能認為,墮胎「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給案主尋找資源,讓母子生活質量更高。
(二)接案和介入過程中的理解溝通包含強烈價值介入
韋伯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都無法避免研究者的價值介入,因為我們要使事物呈現意義,就必然引入先天或後天由社群共同建構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進行溝通的必要條件是價值相關性。
當工作員接觸到案件以後,需要和案主進行交流和溝通,而有效的溝通必然是在對象之間有一定的對社會規范的認識和共同接受的語言或理念,比如:反對墮胎的工作員可能無法或很委屈的去聆聽案主對於自己可能墮胎的選擇的解說。更很難在「如何墮胎不痛苦」問題上達成統一。另外,對於一個知行合一的工作員來講,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道德堅持在哪裡,那麼他或她所做的工作其實更讓人懷疑。因為,工作員在接案時其實已經在思考如何介入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卻在案主的選擇下,沒有自己的觀點說明,甚或違心的妥協。所以,當工作員和服務對象有效溝通並准備接案時,價值已經介入,至於尋解過程中的掙扎、斗爭更不可或缺。比如:堅持認為在讀學生未婚先孕是不道德甚或是違法的工作員,面對要堅持生下孩子的服務對象,能欣然往之的和她共同尋找稀缺的資源以度過工作員認為可以避免的未婚媽媽撫養非法生育孩子的艱難是很掙扎的。
當然在這里需要澄清的一點是:價值介入里的「價值」不是個人好惡,而是道德判斷,這里道德判斷是指社會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規范、理念。不過這可能會引發是否少數聲音可以忽略和是否存在普世價值的爭論。筆者認為,雖然不存在普世價值,雖然少數服從多數存在問題,少數聲音應當得到尊重,但不等於沒有價值選擇的標准,不等於少數的聲音都應當不加判斷和討論的加以推廣,而只為體現多元化的包容。
綜上可見,作為道德實踐的社會工作不可能保持價值抽離的絕對的案主「自決」,而是始自為了解情況的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到決定和工作對象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都不可避免的介入了工作員的價值判斷。

工作員價值抽離的「案主自決」在中國文化脈絡下難顯專業功能

在中國文化里,雖也強調個人的選擇權利,但從來不反對長者或智者甚或是有經驗的過來人為自己提供建議或出謀劃策,更沒有把自決作為最高的禮贊。當然,筆者並非頌揚替人做主,堅決反對不能為服務對象提供建設性或理性的走出當前困境的方案卻收取費用的左右逢源、正反有理的「八卦先生」。
所有的求助者即或是已有主張的,也同樣希望工作員能夠在分析各種可能及其利弊之後的工作員自身的選擇和傾向以及建議案主更好的選擇,而不僅僅是分析後讓人感覺沒有主見或害怕承擔責任的所謂的「自決」。當然,這可能引發如果服務對象按照工作員建議作出選擇後出現不利而投訴工作員的難題,筆者對此在後文會有解說,在此只是說明,服務案主利益時為案主提供其需要的服務,工作員的從業道德應當如何體現的問題。
比如:案例中的案主其實清楚生下孩子以後所要面臨的困難以及墮胎後可能面臨的後悔和自責,只是在兩難情況下難以作出選擇,只是希望工作員能夠作出現身的選擇並給出兩難選擇後解決困難的策略,而工作員一味的利弊分析其實已是多餘,分析後的「案主自決」只能讓服務對象對專業感到失望。
同時,提供服務需要最大可能增進服務對象的福祉,這期間對工作員提出技巧上的要求就成為必然。理解是第一技巧,不能和服務對象進行共情,對其目前景況以及選擇的可能與困難作出理解,所謂的技巧都是白費。而在中國文化脈絡之下道德理念是技巧的基礎,缺乏價值指引的技巧很難湊效。當我們的專業不能為案主作出符合社會規范要求的建議和支持,而一味尋求「工作」技巧,就很難讓案主獲得真正的幫助,因為在中國文化里,傳統的影響力雖然沒有很多人想像的巨大,但也沒有一些人想像的微不足道。世俗的壓力和周遭的輿論也是個體獲得較高幸福指數的一個所在。
比如:在解決本文案例中的墮胎困境時,若沒能考慮中國當前情景下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在實際成長中獲得平等發展機會的可能大大降低的現實,沒能考慮私生子在周遭心目里的地位及其本人長大後的壓力和生存環境,沒能考慮案主在以後家庭生活甚或是工作中面對的壓力和挑戰,而一味迎合案主為證明愛情的沖動,那就只是暫時考慮案主的利益,而沒能為其長遠利益謀劃。無論我們怎樣用自己已經盡力爭取資源來支持她的選擇作安慰,也不可能改變上述為其帶來的終生的壓力和挑戰這一「自決」惹的禍。同時我們這一選擇,還可能在誤導青少年的行為,甚或是招來對專業的質疑(社會工作是一種政治實踐,和執政黨政策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當然,又要謹防成為政府的完全支持者,而喪失了專業的反省和價值以及改良社會的使命),從而最終矮化專業的價值。

中國文化脈絡下「案主自決」原則的限制和修正

首先,社會工作是一種道德實踐,工作員價值介入是無可逃避的。此項內容在前文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其次,社會工作是一種政治實踐,工作員價值介入是必然的。當前在大陸開展社會工作,主要有政府倡導和大力推動,而政府看重社會工作是其能夠增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穩定,是在政府建

3. 社工個案工作中遇到案主挑戰,如何面對

首先,作為一名專業的社工人員,要有社工的基本准則和原則,助人自助,找到問題的突破點。
然後,確定案主的問題性質,案主的挑戰是否是因為社工的工作態度沒有達到他的要求,還是因為問題的本身存在著令案主易怒的觀點。
若案主平靜下來,社工人員可以通過和案主的直接交流進行調節,若案主無法冷靜,那麼社工可以通過案主身邊的親屬朋友等等來進行相關的調查。
當然這里時時刻刻都要注意社工的准則。
最後,希望樓主工作愉快~~
第一次用自己學的半斤八兩的東西來回答這么專業的問題,不知道對不對,不對見諒啊~~

4. 社區工作者單方面不喜歡案主能結案嗎

您好,社區工作者單方面不喜歡案主是不能結案的,謝謝!

5. 社工必須在任何時候不顧後果地服從於案主的利益嗎

有一個知識叫「案主自決」

"案主自決"是社工在尊重案主的價值和尊嚴以及確信案主具有能夠改變的能力的前提下,提供給案主認識自身潛能的機會,鼓勵案主自我做主和自我決定的工作倫理原則。

但是這個是由前提的,前提就是案主有能力自我決定,還有就是案主作出的行為對自己和對周邊的人群是沒有傷害的。

社工雖然是需要保證案主利益,但這個利益是合法的,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

6. 作為一名社工應如何應對案主的欺騙

技巧只是一個方面,社工要反思為什麼他要和你說假話?案主的原因?社工的原因?想一想專業關系是不是已經建立了,案主的不信任源於什麼?

7. 社工倫理投訴的處理程序

學了兩年的社工知識,社工講究那些倫理,我是知道的,但是出了問題的話,如何投訴,這個我倒不清楚啦!書本上沒有講。

一般社工機構都是由民政部門作為主管單位的,可以向所在市區民政部門進行投訴。
其次,就是走法律途徑,狀告對方,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8. 在個案中社工要怎樣對案主非批評原則

主要還是需要抱著「案主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的態度,不對案主的行為作出主觀傾向性評論,只是客觀分析和觀察,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案主頭上。

9. 案主價值觀同社工價值觀沖突了怎麼辦盡量具體一點,最好有案例說明。謝謝啦

應該淡化價值觀導向,要以個案既定目標為指引,社工能做的只是協助案主確定目標並努力實現,當然如果案主價值觀完全異化、無法與社工機構契合,那就只能放棄該案了。

10. 社會工作者面對案主犯罪不想承擔法律責任社工怎麼辦

中大網校社會工作師為您解答:

服務計劃

1、總體目標:

加強法制觀念,端正矯正態度,恢復自尊,提升社會功能,促其認罪服法,自覺履行矯正義務。

2、階段目標:

(1)法制教育,促其認罪服法。

(2)去除案主非理性信念,自覺參加公益勞動,履行矯正義務。

(3)協助處理債務危機,恢復自尊,增強社會功能。

3、介入策略:與案主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運用理性情緒治療模式,協助案主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通過危機干預,消除案主身心紊亂的狀態,恢復自尊,增強社會功能。

閱讀全文

與社工案主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