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個算醫療事故嗎
是否存在可醫療事故,單憑你的簡要陳述無法做出判斷,需要向當地的醫學會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如果認定為醫療事故,那麼可以申請賠償,至於賠償方面,則要結合你實際情況才可以具體分析。
『貳』 某醫院提交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時特殊檢查同意書需要提交嗎
問:某醫院提交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材料時特殊檢查同意書需要提交嗎?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可以收取鑒定費用。經鑒定,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醫療機構支付;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鑒定費用由提出醫療事故處理申請的一方支付。鑒定費用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區(縣)級醫療事故鑒定費為2500元,省、直轄市級為3000元。
『叄』 醫院的檢查報告錯誤,我能要求醫院賠償嗎
可以,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第五章醫療事故的賠償
第四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第四十八條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願原則,並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3)醫療糾紛檢討書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在醫療糾紛中實行責任倒置原則,即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以及是否造成損害,由醫療單位負責證明,因此醫院常常以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並不是認定醫療機構是否有過錯的惟一依據,鑒定書作為證據之一還要經過質證,並結合其他證據認定。所以,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其他證據,以便一旦引起糾紛可以更充分地主張自己的權利。
『肆』 急診科護士因手機壞了沒有了聽到電話鈴聲響,沒有接到電話,護理部主任要求寫書面檢討,怎麼寫
寫檢討事小,急診護士責任重大、幸好沒出事,要是鬧出個醫療糾紛來,可不是寫檢討的事那麼簡單了。
『伍』 歷史上最著名的醫患糾紛
廣東省化州市,作為粵西地區的一個貧窮的縣級市,因出現一樁離奇的醫患糾紛案(醫生將患者嚇死),令到這個小地方聲名在外。
在 2008年6月的一天,當時患者彭XX因連續發高燒不退,到當地化州市人民醫院就診,接診的外科蘇醫生第一日安排患者抽血檢查,作了乙肝等常規檢查後,在得知患者曾有過不潔性行為後,第二天又要求患者再次抽血檢查,這次抽血後又說是常規檢查,叫患者回家等消息。
因為醫生在第二次抽血檢查時,沒有說明是做HIV(艾滋病)抗體檢查,更沒有要求患者或其家屬簽署檢查同意書或書面授權,所以患者及其家屬都不知道第二次是做HIV(艾滋病)抗體檢查,但是第二天在患者及家屬毫無心理准備之下,卻被該醫生電話告知患者家屬:患者感染HIV(艾滋病),並告知不能幫患者擦汗,要分開吃飯,汗液口水都可能傳染等。而當時患者正好在電話旁,聽到醫生講到自己感染HIV(艾滋病),嚇得患者與其家屬抱頭痛哭,患者也因接受不了這個打擊而於第三天離家出走,失蹤至今杳無音迅,患者家屬報警查找也無任何消息,
事後患者家屬按照該醫生的吩咐,全家人到上一級疾控機構作HIV(艾滋病)抗體檢查,全部都沒事;患者家屬為進一步核實患者是否真的感染了HIV(艾滋病),到該醫院核查患者檢驗結果,出乎意料的是:該醫院檢驗科無任何該患者的HIV(艾滋病)檢驗記錄(包括電腦檢驗決錄),甚至連檢驗科的患者登記資料都是由接診的蘇醫生填寫而不是檢驗科醫生填寫,更為離譜的是,檢驗科連患者的血液標本都沒有保存,這些發現讓患者家屬感到震驚、憤怒,為此患者家屬將該醫院告上了法院。
按照規定,HIV(艾滋病)抗體檢查一定要患者或其家屬自願同意並簽署同意書或書面授權,檢查為疑似病例時,要上報疾控機構並作進一步確診,當地醫院這些違法違規的過錯行為競被當地化州市人民法院以「經患者同意而作HIV(艾滋病)抗體檢查」為由認定醫院無過錯,駁回了患者家屬的訴求(醫院不提交任何證據,也無任何證據證明其做HIV(艾滋病)抗體檢查得到過患者或其家屬同意),而對於為何沒有該患者的檢驗記錄、為何不保存血液標本、為何不上報當地疾控機構等問題,判決書卻是隻字不提,目前該案正在二審當中
『陸』 我這算醫療糾紛嗎
你把檢查結果保存起來,在把兩家醫院的檢查結果相對照,求專家給出答復。
『柒』 請問做醫療事故的證明檢查去哪兒
根據2002年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第二十一條設區的市級地方醫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再次鑒定工作。
必要時,中華醫學會可以組織疑難、復雜並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的技術鑒定工作。
也就是說是在醫學會,市醫學會或者省醫學會,也可以是法醫鑒定中心。
『捌』 工傷員工檢討書
(1)單位職工因工傷害(含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和舊傷復發)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應及時向參加工傷保險關系所在地的市、縣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十五日內(不論是否治療終結)及時填寫《蘇州市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登記表》,申請工傷認定。
(2)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接到單位工傷報告後,應組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取證,並在事實調查清楚後的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認定工傷的決定。被認定為工傷的,簽發《蘇州市職工工傷認定通知書》。特殊情況可以延長,但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3)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組織調查取證時,單位和有關職工或者親屬應當積極配合,如實提供以下材料:
① 填寫《蘇州市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登記表》;
② 工傷職工《身份證》;
③《勞動合同書》或者證實勞動關系存在的有關材料;
④ 單位參加當地工傷保險按時足額繳費的憑證和參保職工花名冊;
⑤ 傷害在事故前的健康狀況材料;
⑥ 醫療機構對本次傷情的診斷材料或者職業病診斷書;
⑦ 事故調查材料;
A.屬於生產性職工傷亡事故范圍的,需提供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供的有關調查材料;
B.屬於道路交通事故范圍的,需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的,需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文書性證明材料;
C.屬於工作緊張突發疾病的,需提供工作緊張的證明材料、發病現場情況和工傷認定前對第一次搶救治療後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結論;
D.屬於舊傷復發的需提供原工傷認定材料和現傷情與原工傷有直接關聯的證明材料;
E.屬於因工外出期間失蹤的,需提供由單位法人代表簽章的因公出差證明和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結論;
F.屬於其他工傷范圍的,需提供事故現場勘查材料。
(4)工傷認定的其他必需材料。
職工在生產、工作中發生水上交通等事故的,除按職工工傷認定的報審程序外、須附公安水上交警或港航監督等相關部門出具的有效處理事故證明。
(5)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治癒或者傷情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單位憑《工傷認定通知書》及時向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或者患職業病,被鑒定為三級及三級以上傷殘的,可以進行護理依賴程度的評定。被鑒定為四級及四級以下傷殘的,不評定護理依賴程度。
工傷職工無故拒絕勞動鑒定或者鑒定時拒絕檢查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該職工的工傷待遇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