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虛假投訴人

虛假投訴人

發布時間:2021-08-01 10:17:58

Ⅰ 虛假舉報算不算違法

虛假舉報主要涉嫌誣告陷害罪,其行為是否違法,取決於是否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進行誣告。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


(1)虛假投訴人擴展閱讀

主要特徵: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行為人企圖假借司法機關實現其誣告陷害無辜的目的。這不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且可能導致冤假錯案,干擾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破壞司法機關的威信。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的行為。首先是有捏造犯罪事實的行為,其次向國家或者有關單位進行了告發。

3、主觀方面是故意,並且有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從以上分析看,誣告陷害行為是一種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我國《刑法》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是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

主要特徵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行為人企圖假借司法機關實現其誣告陷害無辜的目的。這不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而且可能導致冤假錯案,干擾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破壞司法機關的威信。

2、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的行為。首先是有捏造犯罪事實的行為,其次向國家或者有關單位進行了告發。

3、主觀方面是故意,並且有陷害他人,使其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從以上分析看,誣告陷害行為是一種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我國《刑法》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是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

將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修改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十四、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十五、將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六款修改為:「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十六、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十七、將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修改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Ⅱ 如果投訴人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證明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獲取證明材料進行投訴,將承擔何種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如果行為人以偽造的證明材料等非法證據來捏造事實,公然侮辱他人或者實誹謗他人,且情節嚴重已構成犯罪等情形時,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應當以誹謗罪追究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Ⅲ 虛假投訴 是否違法

輕是一般的民事違法--損害人家企業名譽權
重是刑事違法--------虛構和捏造事實,屬於誹謗

Ⅳ 惡意向工商,稅務部門提供虛假舉報信息的舉報人會受到什麼處罰

惡意提供虛假舉報事實成立的,將拉入徵信黑名單……千萬別胡亂舉報,信用無價,且行且珍惜!

Ⅳ 投訴人有哪些情形屬於虛假,惡意投

涉嫌「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機關認定該條規定的犯罪是誣告陷害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款。
立案標准: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捏造」,是指無中生有,虛構犯罪事實,意圖使被誣告者受到錯誤偵查、起訴、審判等。「虛假告發」,是指行為人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單位進行告發。告發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誣告陷害罪在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同時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按照有關規定,行為人涉嫌誣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的;二是誣告陷害的手段惡劣的;三是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此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告,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犯罪。至於誣陷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犯罪,仍構成誣告陷害罪。雖然司法機關查明真相後不會對這些人科處刑罰,但將他們作為偵查的對象,使他們捲入刑事訴訟,就侵犯了其人身權利。

Ⅵ 對於虛假舉報案件公安機關調查後對被調查人怎麼處理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會根據所造成的後果是否嚴重來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起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但行為人故意報假案致使他人受到公安機關刑事立案調查的,行為人就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

Ⅶ 商家被投訴了,聯系不上投訴人,投訴會自動取消嗎

真實投訴可以立即著手解決!
虛假投訴,沒有投訴人?12315的工作人員在接到投訴和商家聯系過嗎?如果沒有聯系人,或者說沒有真實的投訴人,就形不成投訴,何來投訴處理?

Ⅷ 實名舉報人要承擔什麼後果

舉報復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制要認定是否是惡意舉報。如不是,則不需要負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的一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8)虛假投訴人擴展閱讀: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17條的規定,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任何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屬於一般主體。但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誣告陷害罪的,從重處罰。

雖已年滿16周歲但不滿18周歲的人犯誣告陷害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閱讀全文

與虛假投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