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治安糾紛調解課件

治安糾紛調解課件

發布時間:2021-08-01 06:20:23

❶ 治安調解技巧

(一)主動控制局面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和睦共商的調解氣氛,避免和及時制止糾紛雙方互相指責的問題發生,以防調解轉變成勸架。
(二)要正確選擇、合理限制參與人參加調解。其一,對於疑難復雜的糾紛,組織調解處理時,要邀請司法人員參加聯合調解。其二,對於思想固執或對調解心有顧慮的當事人,可以在其親戚、朋友中尋找能說服他的人,邀請其配合民警做好調解工作,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進行調解時,當事人各方參與人以1~2名為宜。如果雙方當事人的人數不加限制,就會出現人多嘴雜、意見不一的復雜局面,容易發生爭吵而影響調解。
(三)要多做教育、疏導工作。要幫助雙方當事人學習有關法律,分清是非,明確責任,擺事實講道理,以理以法服人;在語言表達和表情態度上,使當事人感到我們嚴肅認真、誠懇熱情、句句在理。通過耐心細致的教育、疏導工作,化解矛盾、緩和對立情緒,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糾紛,避免沖突發生。
(四)調解時要隨機應變。調解員要根據當事人各方的意見、態度等變化隨機應變,不斷調整和變更方法策略。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用建議的形式,提出方案供雙方當事人商議,促使他們雙方達成共識,最終達到調解成功的目的。
(五)注意對調解過程及結果保密。對外不得隨意透露調解的內容和調解員自己的看法,以免引起當事人周圍無關人員胡亂議論和猜測,並傳來傳去,導致雙方當事人反悔。
(六)要正確把握調解的次數。公安機關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治安案件進行調解處理時,一般情況下只調解一次,不能反復調解耽誤治安案件的及時處理。必要時,公安機關可以增加一次調解。所謂必要時,是指雙方當事人都表示願意接受調解,只是尚有部分問題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或者尚有部分案件事實沒有查清,需要進一步查清事實而再調解一次。
二、調解中的幾點要求
(一)莊重平和,態度取勝。民警出現在調解現場,面對雙方當事人,或單方當事人,第一時間的態度非常重要,要做到表情認真、態度莊重而不失平和。恰當的態度,對處置調解糾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是調解民警的無聲武器。恰當的態度能使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心理上產生安定、信任之感,對喧鬧的現場起到平喧息聲的作用,對正在「火頭」上的當事人起到很好的「滅火」震懾作用,為下一步的調解鋪平道路。
(二)仔細詢問,專注傾聽。民警在調解工作開始之前,必須做認真的全面調查。詢問是調解工作中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詢問得越仔細、越全面,調解的材料就越充分、越翔實、越客觀。傾聽是人的基本涵養和能力,是對陳述人尊重的一種表現,民警在調解現場,要注意傾聽雙方當事人各自的陳述,以及旁觀者、知情人的敘述。專注的傾聽,也會在心理上給當事人以信任感與安全感,從內心接受調解的進行。傾聽時要注意不能偏聽一方,主觀臆斷,會造成調解不公,使雙方當事人不服,或致一方當事人利益受損,甚至使糾紛升級激化,這樣的調解就是失敗的調解。
(三)翔實記錄,完備手續。記錄是調解工作中必須運用的重要程序和有效手段之一。調解民警對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旁觀者、知情者的敘述記錄過程,也是使雙方當事人情緒平靜的過程。當事人通過回答民警的詢問,注意力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轉移,激烈的情緒開始退潮,特別是對個別無理取鬧、胡攪蠻纏的當事人更是一劑有效的鎮靜劑,為解開僵局打開大門。調解記錄務必翔實,入檔保存,以備查詢。
(四)善用語言,事半功倍。調解員把握語言的分寸不同,運用場所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俗話說:一句話讓人怒發沖冠,一句話讓人轉怒為笑。語言的力量可見一斑。周永康同志任公安部部長時,要求公安民警要「說得過、追得上、打得贏」。其中,「說得過」,就是要求民警具備良好的口才。好的口才來自於對社會生活經驗的總結和廣泛知識的學習,是民警調解工作的另一件武器。表現在調解工作中,就是要求民警達到善於運用語言讓群眾「一笑泯恩仇」的境界。善用語言,用好語言,最終能使糾紛雙方盡棄前嫌,化干戈為玉帛。
三、要盡力避免引火燒身
調解糾紛弄不好會引火燒身,使得糾紛雙方將怨氣發泄到調解員身上。

❷ 公安機關對治安糾紛調解不好應該怎麼辦

解答如下:
公安機關的調解不具有強制性,調解雙方當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訴訟。

❸ 什麼是治安調解

您好
治安調解是指公安機關依法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調解處理。治安調內解必須具備的容條件 一、必須是因民間糾紛引起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民間糾紛是指公民之間各種民事權益爭執; 二、必須是《條例》規定的調解范圍; 三、必須是已經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應當受到治安處罰的行為; 四、必須當事人各方由自願接受調解的意願; 五、治安調解必須是公安機關認為可以適用調解的。 治安調解的「四宜四不宜」: 一、宜解不宜結; 二、宜和不宜激; 三、宜緩不宜急; 四、宜寬不宜嚴。

❹ 治安調解(民事調解)和刑事調解的區別

1、依據的法律基礎以及道德因素不一樣。

民事調解:是一種合意為核心要素的解決糾紛的方式,是私法糾紛領域的廷伸,是一種當事人主義。

刑事調解: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2、定罪之後的判刑力度不同。

民事調解:促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協商解決的制度,如果協商不行轉為刑事案件。

刑事調解: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

(4)治安糾紛調解課件擴展閱讀:

中國的憲法規定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具有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此外,《最高法院、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強調進一步發揮人民調解在穩定社會、化解矛盾方面的積極作用,為開展刑事和解工作提供了依據。

民事調解的流程:

一、受理糾紛:

1、當事人請求調解的糾紛及時調解;

2、發現糾紛要主動受理及時調解;

二、調查分析:

受理糾紛,要迅速查明糾紛發生的原因和爭議焦點,及時判明糾紛性質,是非曲直,進行研究分析;

三、調解: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做好雙方當事人的工作,充分說理,耐心疏導,學習法律規定,消除隔閡,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議。

❺ 治安案件調解不成功的話怎麼辦警方會怎麼處理

調解以兩次為限;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調解不成的,及時對違反治安管理人裁決治安處罰;對損害賠償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案件處理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機關和基層保衛組織依法對需要給予治安行政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和不夠立為刑事案件的輕微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立案確認、進行查處的案件。

根據有關規定,社會上發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當地公安派出所負責查破;發生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單位保衛組織查破,沒有保衛組織的單位,由所在地公安機關負責查破。

另外,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中需要給予警告、5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1.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條例及釋義)

2.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3. 受害人有權知道處理結果。

(5)治安糾紛調解課件擴展閱讀

(一)除具有下列情形的外,治安案件要公開處理:

1、涉及警務秘密的;

2、涉及個人隱私的;

3、當事人未滿18周歲的;

4、辦案單位認為不宜公開處理的其他情形。

(二)對報案、控告、舉報、群眾扭送或者投案以及其它行政主管機關司法機關移送的案件,應當及時受理,進行登記,並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1、對屬於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調查處理;

2、對屬於其它公安機關單位管轄的,應當在受理後的二十四小時內移送,並告知當事人;

3、對不屬於公安機關職責范圍的事項,告知當事人向其它有關主管機關報案或者投案。

(三)情節比較簡單,事實清楚的案件7個工作日內辦結,案情比較復雜的15個工作日內辦結,上述所限不包括聽證,當事人傷情鑒定以及涉案物品估價時間;因特殊原因不能辦結的向當事人作出解釋。

(四)將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案件的查辦、復議、訴訟程序,以及裁決治安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告知當事人。

(五)設立案件查處結果公開專欄,每周將所辦治安案件的查處結果向社會公布。

(六)治安調解由辦案民警主持,召集雙方當事人參加,調解應製作調解筆錄和《治安調解書》;公開調解的案件,允許群眾旁聽。

1、適用治安調解的范圍

(1)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造成輕微傷害的;

(2)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故意損毀他人財物情節輕微的;

(3)其他民間糾紛引起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輕微的;

(4)違法行為造成傷害或損害,受害方要求賠償損失,負擔醫療費用的。

2、治安調解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依法進行,調解前必須先立案並查明案件基本事實,分清當事人責任。

3、調解以兩次為限;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調解不成的,及時對違反治安管理人裁決治安處罰;對損害賠償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賠償的損失費或者負擔的醫療費用是指由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造成的直接的經濟損失,包括:因傷害造成誤工的工資和獎金、損失的物品、治傷的醫療費、因傷害看病所乘合理的交通工具費以及公安機關認為應當賠償的其他損失、費用,醫療費用以公安機關認可的醫院所開具的收據為准(急診除外)。

被侵害人是城鎮個體經營者、農民和其他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人員,需要賠償其誤工收入的,以行為人所在縣(市)區上年度人均收入為標准按時計算。

(七)查處涉黃、涉賭、涉娼案件以及辦理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中涉及刑事犯罪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公安部《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等。

參考資料:網路-治安案件網路-治安調解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❻ 治安案件調解的條件是什麼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❼ 如何加強縣城治安糾紛調解,我們單位要交此論文

一般縣城看是什麼樣子的,有農業縣,輕工業縣,旅遊先,先看這個縣的經濟主體,然後就得到治安的主要矛盾,有了主要矛盾就好解決了,比如農業縣,發生最多的就是農民之間以為家長里短發生的糾紛,一般都好解決,以為都是同村的,還有就是法律意識淡薄,糾紛調解不好,容易引發治安或現實案件,你說的加強縣城治安糾紛調解,基本是不可能的,應該把糾紛化解到萌芽狀態,也就是說民警或司法調解員要對自己轄區的民情、社情非常了解,但是以現在的客觀情況基本無法做到,民警也有家,也有大量的上級交辦的面子活要完成,不可能讓民警沉下去了解民情、社情,如果你要做論文可以從這個方面寫寫。

❽ 公安工作中「作民事糾紛處理」與「簡易治安案件調解」應該如何取分!

治安調解是指公安機關依法對因民間糾紛引起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調解處內理
治安調解必須具備容的條件
一、必須是因民間糾紛引起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民間糾紛是指公民之間各種民事權益爭執;
二、必須是《條例》規定的調解范圍;
三、必須是已經構成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應當受到治安處罰的行為;
四、必須當事人各方由自願接受調解的意願;
五、治安調解必須是公安機關認為可以適用調解的
治安調解的「四宜四不宜」:
一、宜解不宜結;
二、宜和不宜激;
三、宜緩不宜急;
四、宜寬不宜嚴. 但民事調解一般不涉及到治安處罰。

❾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適合調解的案件都有哪些呢

公安機關的調解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三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侮辱、誹謗、誣告陷害、故意損毀財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隱私、非法侵入住宅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同事、在校學生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引起的;

(二)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三)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對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民間糾紛,應當告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處理。

對情節輕微、事實清楚、因果關系明確,不涉及醫療費用、物品損失或者雙方當事人對醫療費用和物品損失的賠付無爭議,符合治安調解條件,雙方當事人同意當場調解並當場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當場調解,並製作調解協議書。

(9)治安糾紛調解課件擴展閱讀

行政調解工作原則: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五條: 調解處理案件,應當查明事實,收集證據,並遵循合法、公正、自願、及時的原則,注重教育和疏導,化解矛盾。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行政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第二章第(二)條:行政調解的原則:1、自願原則。充分尊重各方當事人意願,不得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式或調解結果。

2、合法原則。遵循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3、公平公正原則。兼顧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平等協商處理利益糾紛,體現公平正義。行政機關作為當事人一方時,與行政相對人的地位平等。

4、注重效果原則。行政調解要提高工作效率,簡化調解程序,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事先定紛止爭、案結事了。

《宜春市行政調解工作規則》第四條:行政調解應當堅持屬地管理、自願平等、依法合理、公平公正、注重效果的原則。

❿ 治安案件和解相關問題

既然派出所查得岀,證明當初是立案偵查了的,那就難以撤消了。只是你可以問問他們是否案件已經簽結了。如果已經結案了,對你也沒什麼影響。

閱讀全文

與治安糾紛調解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