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護理糾紛
護理糾紛是指基於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過失、侵權等賠償糾紛。
Ⅱ 常見的護理糾紛有哪些
鑒於你比較急 我直接從別人那兒復制的
護理人員的自身因素 醫院管理內不規范,科室工作重容點不突出,人員安排不合理,無證護士及實習護士單獨進行護理操作,人性化服務措施不到位,醫院的各項制度及措施執行的力度不夠。醫護溝通不到位,對疾病與診療知識的告知不一致,護患溝通不力,對醫囑、護理操作、收費的執行交待不清楚,缺乏技巧。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表現在懶言懶筆,做得多記得少,不重視各項記錄的及時性、客觀性。少數護理人員未嚴格要求自己,服務態度差,行為舉止不規范,身體語言使用不當,崗上閑談,崗位厭倦,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對患者服務態度粗暴,無端發脾氣,給患者身心帶來不安全的結果或差錯,以至發生患者或家屬的投訴[1]。同時,護理缺陷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也是導致投訴與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新技術的開展,增加了醫療護理的風險。部分護士基礎不扎實、缺乏經驗、責任心不強、應變能力差,尤其是對某些急危重患者護理服務不到位時也很容易導致護理投訴與糾紛的發生。
Ⅲ 如何防範護理糾紛的發生.ppt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加上社會輿論導向,和人們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患者對涉及自身利益的醫療護理過程更加關注,使得醫患沖突不斷上升。急診科又是醫院的窗口門戶,也是醫療糾紛的告高地,急診患者危,急,重,家屬心情急躁,極易引發不滿情緒,稍有不慎醫患雙方就會發生糾紛。護理工作處於急診搶救的第一線更容易發生糾紛。本文通過急診科護理糾紛多發原因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防範措施。1加強護理質量的管理樹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預防管理思想,注重搞好平時的護理管理,使每個環節達到質量管理標准,並重視重點環節和重點時段的監控,經常分析在醫療活動中發生護理糾紛產生的原因,提出護理警訊,制定可行的防範措施,定期對措施進行效果評價,不斷進行整改,把隱患降到最低點。合理的人員配置,護士長要有從事多年的急診護理工作經驗,具有組織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有極強的搶救技術及應急能力,護理隊伍中要配有資力較高,工作認真
Ⅳ 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常見的護理糾紛的原因有哪些?護理糾紛主要是服務問題。
Ⅳ 護理糾紛名詞解釋
廣義地說,護理抄糾紛是因護理問題引起的醫患雙方的爭議。按此說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護理糾紛並非只能由醫方引起,也可由患方引起。狹義地說,護理糾紛是指發生在護患之間的,因患方對醫方的護理服務不滿,與醫方發生的爭議。
Ⅵ 護士如何應對護理糾紛
協商、調解不行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醫院的法律責任,醫院賠償損失後,根據護理人員的過錯程度進行追責的。
Ⅶ 正確護理糾紛的特點
1.普遍性 由於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最多最直接,護理工作伴隨患者入院、檢查、治療、手術直至出院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有護理人員參與,在大多數醫療措施中醫師僅僅是醫療措施的啟動者,而護士才是真正的醫療措施執行者,患者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護理人員而不是醫師。另一方面,護理工作范圍涉及到患者醫療和非醫療的各個環節,甚至患者的生活、陪護、患者家屬的探視,都屬於護理管理范疇。因此,在患者診療、住院的全過程和諸環節中都可能產生矛盾和糾紛。
2.多樣性 由於護理工作比較煩瑣而細碎,護理糾紛表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既可以是協助醫師的診療操作,也可以是獨立的護理技術操作;既可以是執行診療行為的技術護理,也可以是對患者的生活護理;既可以是病房管理行為,也可以是護理元素管理行為;既可以是與患者本人發生的糾紛,也可以是與患者的陪護人員及探視家屬的矛盾。無論是從糾紛的主體、糾紛的內容、糾紛的性質上看,都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3.及時性 醫療糾紛往往發生在事後,發生在醫療行為結束,患者出現不良後果或者患方對醫療結果不滿意,才引發醫療糾紛。與醫療糾紛不同,護理糾紛往往發生在護理操作和護理服務過程中,由於護理操作或者服務上的原因,引起患者或其家屬情緒反應,引發糾紛。比如護士在輸液操作過程中掛錯輸液瓶,將寫有其他床號或者患者姓名的輸液瓶掛到另一個患者輸液架上,被家屬發現,從而引發糾紛。
Ⅷ 淺談如何避免護理糾紛
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日益增強,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常識。因此,護理糾紛也日趨增多。 1 引起糾紛的原因 1.1 服務態度不到位 現在的護理糾紛往往是非技術方面的,而是產生於服務態度。護士由於各種原因冷落了病人,糾紛便會隨之而來。 1.2 業務知識缺乏、技術操作不過硬。 1.3 服務措施不到位 許多病人對分級護理比以前要求更高,認為多了等級護理費用,就應享有相應的護理措施,如有病情變化時,往往會引起護理糾紛。 1.4 管理者工作不到位 管理者不善於分析在醫療活動中與護理相關糾紛產生的原因,未制定可行性的防範對策。 1.5 搶救器材管理不到位 急救物品器材每日應處於備用狀態,隨時可用,但在日常急救使用中,如搶救病人時,吸引器壓力不足,氧氣裝置漏氣,均能耽誤搶救時間造成糾紛。 1.6 法制意識淡薄 許多護士護理記錄字跡不清、陳述不清、隨意塗改、回顧性記錄、記錄內容與醫囑不符、與醫療記錄不符,護理措施和過程不全面、虛填觀測單、重抄護理記錄、隨意簽名、代簽名,都使護理記錄失去真實性、完整性。 1.7 護理人員缺乏 目前很多地方護理人員待遇低、壓力大,經常成為病人的「出氣筒」。2 處理 對於新上崗、年資低的護理人員,缺乏與病人以及家屬的溝通技巧,應由工作經驗豐富、處理護患關系有技巧的老護士帶教,以自己親身的工作經驗,講解良好的服務態度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熱情接待病人,耐心解釋,消除緊張情緒。 科內根據不同年資的護士制定業務培訓計劃,加強年輕護士18項護理技術操作及考核工作。 按規范操作,在工作中要各崗護士嚴格按照醫院下達的護理工作制度,護理操作規范進行工作。 管理者制定可行性的防範對策,並以糾紛實例及時教育全科護士,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同時嚴格護士執業注冊資格,杜絕無證上崗,合理分配各護理人員班次,避免超負荷工作。 搶救物品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四定一保持」:定專櫃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檢查、保持完好。對損壞的器材及時報修,及時補充消耗的葯品以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規范各種文書記錄制度,護理文書記錄護士長應隨時督促並檢查,要求所有護理記錄字跡要工整、清楚、整潔、記錄詳細、無遺偏,記錄完畢後簽全名,並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
Ⅸ 護理糾紛是什麼
醫療糾紛的一種。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減少護患沖突、防範護理糾紛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