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當得利起訴,不當得利起訴應該怎麼起訴
一.訴訟時效期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該規定當然適用於不當得利之訴。
二.不當得利法院管轄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三.不當得利訴訟條件
不當得利的成立需要具備特定的條件。一般情形下,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不當得利才能成立:
1、一方受利益。
具體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財產利益。財產利益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和消極增加。
2、他方受損失。
這里所謂的損失,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使財產利益總額減少,既包括積極損失,也包括消極損失。
3、一方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種因果關系具體是指他方的損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損的原因,受益與受損二者之間有變動的關聯性。
4、沒有合法依據。
這是不當得利構成的實質條件。不是直接根據法律或者根據民事法律行為取得利益的,其取得利益就是沒有合法根據的,也就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該得利即為不正當的。
四.不當得利訴訟流程
具體訴訟流程:
1、撰寫民事起訴狀,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後,法院會給你一份繳費通知書,按照指示向指定銀行繳納一定比例訴訟費用,再將銀行給你的繳費單據拿到法院換票;
3、等待法院通知開庭,一般會給原被告發開庭傳票的;
4、按照傳票指示的時間、地點出庭參加訴訟;
5、開完庭等待判決結果,如對結果不服,自收到判決結果之日起向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㈡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不當得利構成條件包括取得和利益沒有法律依據、取得的利益造成他人損失、並且取得的利益與他人損失有因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條【不當得利】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九百八十五條【不當得利定義】得利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為履行道德義務進行的給付;
(二)債務到期之前的清償;
(三)明知無給付義務而進行的債務清償。
不當得利糾紛的解決途徑
1、協商
如果發生不當得利行為,本著和平的原則,如果案件涉及的金額不大,案情不復雜。雙方當事人可以自己協商,如果能協商一致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2、調解
產生不當得利糾紛可以申請調解,調解之後,如果能達成協議,簽訂調解書,雙方遵照調解書執行。
3、訴訟
不當得利糾紛可以通過法院上訴解決,訴訟時效是兩年。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㈢ 不當得利糾紛能不能在債權人地起訴
不當得利不能在債權人的所在地起訴,必須到被告方的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起訴。
《民事訴訟法》對這一問題規定的很明確。
不當得利不具有特殊性,必須適用普通管轄規則。
㈣ 不當得利案件能否由財產轉出地法院管轄
不當得利案件的管轄地 就是被告住所地。
但如果是因為侵權行為產生的不當得利,專侵權行為地的法院屬也可以管轄
你之所以想在財產轉出地法院管轄 是想減少訴訟成本 但如果不是侵權行為,財產轉出地不是被告
住所地那麼 就該地法院就沒有管轄權。
㈤ 不當得利是否可以起訴
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是三年,可以起訴。但是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㈥ 不當得利的案子管轄是標的物所在地法院還是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啊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㈦ 不當得利管轄權歸誰
在實踐中,當我們面臨不當得利之債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是,你知道不當得利之債的管轄權歸誰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具體看看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不當得利管轄權的歸屬是: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它與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轄地的確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延伸補充:
一、不當得利的概念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後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民法通則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比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
二、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1、一方獲得利益
2、他人利益受到損失
3、一方獲得利益與他人利益受到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4、一方獲得利益及他人利益受到損失無法律上的原因
三、不當得利舉證責任
1、民事訴訟法上通常採用的舉證規則是權利主張者舉證,也就是通常說的「誰主張,誰舉證」。
2、在特殊情況下卻採用由否認主張者舉證,其理由主要在於在部分案件中只有通過舉證責任倒置才能更好實現實體真實,體現公平原則的要求。
3、基於不當得利的4個構成要件,在不當得利糾紛案件中,權利主張一方應當對前3個構成要件予以證明。
四、不當得利的法律後果
1、在不當得利之債中,不當得利人為債務人,負與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遭受損失的人為債權人,他享有不當得利返還以及損害賠償的請求權;
2、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是返還所受利益的給付,在給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態的不同;
3、不當得利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和受損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4、債權人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債權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所得的不當利益。當利益不存在時,有權要求返還價金。
綜上可知,即使是不當得利之債,它的管轄權一般也應當歸被告所在地基層法院管轄,但是,不當得利之債的標的是不動產的除外。此外,在司法實踐中,一般都應當由權利主張者對其負舉證責任。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你隨時咨詢,我們將盡快為您具體解答。
不當得利糾紛起訴狀怎麼寫
不當得利時效是多久?
不當得利訴訟時效是怎樣的?
㈧ 不當得利起訴對方,一定要到對方的戶籍所在地嗎
民事訴訟的起訴一般由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於因合同糾紛、侵專權行為引起的訴訟屬,也可在合同履行地、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具體規定如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四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五條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六條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七條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㈨ 不當得利的法院管轄如何確定,不當得利起訴狀,不當
不當得利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只有對涉及不回動產的案件才由不動產答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不當得利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後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應負返還的義務。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於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於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受有損失;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㈩ 不當得利的起訴條件有哪些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該條規定明確了不當得利人負有向利益受損人返還義務、利益受損人享有向不當得利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的法律效果,也明確了「得利人得利沒有法律根據」、「對方當事人利益受損失」、「得利人取得的利益與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損失之間有因果聯系」三項基本構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