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企業被職業打假人投訴舉報了怎麼辦
如果食品沒有問題,就不用怕。職業打假人又不是職業造假人。
相反,如果被打假之後發現你們食品質量非常可靠,還是個宣傳呢~
如果對方惡意騷擾(前提是你們的食品質量沒問題、對方捏造事實等),可以告他。
如果你們的食品質量本身有問題,就趕緊自己整改吧,在有人吃出問題之前被人投訴舉報,是好事!
Ⅱ 怎樣舉報食品造假廠子
可以舉報給對應的商標權利人品牌廠商或者代理商,不僅能取締不良食品造假廠,還能獲得舉報獎勵。
另我方是徐福記、旺旺的代理,若您有發現此品牌的造假廠子可聯系
Ⅲ 非法加工假冒偽劣食品舉報電話
對聯:
嚴厲打擊,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行為
充實監督,核實檢查,管理基層執法隊伍
Ⅳ 如何舉報假葯,在哪裡進行舉報
舉報假葯可以通過撥打12331進行舉報,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在接到投訴後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12331是全國開通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4)假食品投訴擴展閱讀
國家食葯監局處理葯品食品問題的流程: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及時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
對於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需要制定、修訂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應當盡快制定、修訂。完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理事會制度。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國家葯典委員會,制定國家葯典。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建立重大葯品不良反應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
Ⅳ 買到保質期作假的食品應該如何維權並要求賠償
一、買到保質期作假的食品,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有五種維權途徑: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這是最好的短平快,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如果協商不成,只能向消協投訴了,消協處理問題力度不大。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市場管理部門,可以對出售者進行行政處罰,這樣力度大。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這個是理論方法,很少採用。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最後的辦法,如果以上都解決不了,只能到法院起訴。
二、買到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食品維權的相關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Ⅵ 假食品向哪個部門投訴
食品安全關系著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我們非常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揭發那些造假的黑心公司。
如果你想揭發的話,一是當地的行政執法部門:工商局或者質檢局。
二是當地的媒體。
Ⅶ 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怎麼辦,如何投訴
1.千萬不要自認倒霉
遇到這種情況您不要著急,可攜帶假冒商品及有關票據,到國家技術監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調查處理,幫助你追回損失的貨款。如果是懷疑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那就要先請上述兩個部門的有關專家或真品生產廠家幫助鑒別,確定是假冒商品後再作處理。如果當地已成立了消費者協會,消費者也可直接向消費者協會反映,請他們幫助鑒定、調查,使制售假冒商品的行為及時得到制止。總之,消費者如果發覺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一定不要自認倒霉,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樣就可以使假冒商品沒有立足之地,既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維護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2.一定要保留好相關證據
我們如果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之後,一定要記住,保留好相關證據非常重要,這關繫到我們的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維護。
一般來說,我們要保留的證據原件包括購物發票、小票、商品實物等,如有必要,最好考慮寫一份書面的經過材料。
即比如購買的是食品的話,我們要提供所購食品的發票或購物憑證,在發票或購物憑證上,應寫明食品名稱、數量、金額、食品經營企業名稱、個體工商戶或字型大小名稱或印章、購買食品時間;提供食品的外包裝,必要時應提供食品樣品、或其它認定假冒偽劣食品的相關證據等等。
3.您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此外,您還可以要求懲罰性賠償,消費者對生產或銷售假冒偽劣問題主張懲罰性賠償的法律依據,主要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對有欺詐行為的消費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雙倍賠償的權利。對生產或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安全法》賦予了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的權利。
4. 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和在接受服務時,當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服務單項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如下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部門申述;4、向工商部門「12315」申訴;5、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6、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也可直接拔打工商部門的「12315」電話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訴、舉報,工商部門接到消費者申訴、舉報後,都會「急消費者所急、想消費者所想、幫消費者幫」去務實解決難題,採取「投訴一到、馬上立案、立即出動、現場調解」的工作原則。但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訴方;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依據,必須有購貨憑證或服務單據,並在一定的期限內;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如果不是管轄范圍,工商部門會告知消費者到其他部門投訴。
5..怎麼投訴,即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應該投訴誰?
當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一般都認為是誰的產品就應該找誰、就應該投訴誰。但有時我們會買到沒有生產廠家的商品,那就只能以出售該商品的單位為投訴對象。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因商品缺陷造成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民法通則》和其他有關法律也有類似規定。這就是說,當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時,既可以生產者為投訴對象。也可以銷售者為投訴對象,或者以二者為共同的投訴對象。
6.如果投訴不能解決問題,又該怎麼辦?
假冒偽劣產品,法律規定賦予的索賠權利和賠償額,是具有強制力的,廠家和商家依家必須承擔違法生產和銷售的責任。然而,通過消委會投訴途徑維權,只能在《消法》賦予消委會「調解」的職能下進行,調解是建立在消費者、經營者雙方自願的基礎上的進行的,不具有強制力,如果廠家或商家堅決不願意按法律賠償,消委會唯有終止調解,或向媒體披露有關的違法經營行為。消費者一定要按法律主張賠償的,可進一步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予以解決。
Ⅷ 買到假冒食品怎麼舉報
舉報電話12365 食品安全等一系問題的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