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查處監督

投訴查處監督

發布時間:2021-07-31 17:51:41

1. 投訴和舉報有什麼區別

投訴和舉報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
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並就達成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請求消協等社會組織調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爭議。
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作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和解」可以撤回
舉報「私了」不能撤回
投訴可以撤回。如消費者與企業「和解」後不想投訴了,或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滿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訴。

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以來信、來電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舉報的,並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門仍然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如果查實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即使企業與消費者自行和解,甚至給予高於法律規定額度的補償,也不能免除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仍然會依法依規對企業做出相應處罰。
6、強制執行力不同
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與顧客的自身意願,且調解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2. 淺談如何做好衛生監督投訴舉報處置工作

劉鋼(遼寧省凌源市衛生監督所 遼寧凌源 122500) 隨著人們法制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衛生的安全意識和參與意識越來越高,有關衛生安全問題的投訴舉報也越來越多。認真及時做好投訴舉報工作,及時解決群眾利益被侵害問題,查處違法行為,消除公共衛生隱患,不僅是提高行政效能,為民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衛生執法工作能力的充分展現。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多為投訴和舉報的復合體,並以來電、上級交辦、來信或者來訪等主要形式進行反映,個別與新聞部門共同投訴。投訴舉報人為保護個人利益及安危通常採取匿名投訴或舉報,有時反映情況不明確、地址不詳細,造成無法核實、查處困難[1]。許多舉報人請求對其訴求主張予以支持並追償其損失,由於當事人的社會背景、文化層次及自身狀況不同,訴求主張往往差異較大,增加了應對和處置工作的難度。同時,由於某些投訴和舉報的問題排查工作環節多,用時較長,易使當事人產生不滿,不僅影響工作質量,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我認為,衛生監督機構應將科學監管理念融入舉報投訴的應對和處置工作中,在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應對工作制度和處置工作程序的前提下,運用綜合管理手段抓好受理、調查處理和反饋三個環節,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真正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人民群眾衛生安全。 1 受理 1.1 受理范圍 認真閱讀並分析投訴舉報材料的內容,確定受理范圍,屬於職責范圍內的要抓住重點,查找投訴舉報材料中涉及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條不紊,有的放矢,防止片面性和盲目性。衛生監督所是執法機構,不同於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服務機構,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款規定方可受理,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一般不能參照、比照法規受理,更不能因為熟悉衛生知識而服務性執法。在受理時,也要主動了解舉報人的訴求,使其投訴問題、訴求(訴求為先)均為本機構管轄,且與其它機構無重要交叉時,才能受理。 1.2 受理時的人文關懷 舉報投訴受理工作看似簡單,卻是衛生監督機構與當事人交流溝通、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多數情況下,當事人因衛生或服務達不到預期目的或引起其它問題時,常常情緒激動,言語措辭偏激,有些人不僅對其舉報投訴的對象不滿,甚至對衛生監督機構也不滿,給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增加了難度。我認為,受理人員必須努力與舉報投訴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才能利於工作順利進行。因此,受理人員必須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及應對和處置復雜問題的能力,耐心細致地傾聽當事人的訴說並認真做好記錄,真誠地了解相關情況,使其在訴說過程中逐漸緩解精神壓力,提升對衛生監督機構的信任度。受理人員要充分告知當事人查辦工作程序,使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同時,對受到傷害的當事人要關心、關懷,對應用醫學和衛生健康相關知識做一些必要的解釋和疏導工作,消除當事人的緊張和恐懼情緒,強化當事人衛生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2 立案調查 2.1 衛生監督機構接到投訴後要快速反應、及時查處、注重時效。舉報和投訴往往是針對某一時間點或時間段的行為,而事件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如果衛生監督部門不及時調查處理,就會給調查取證工作帶來困難,就難以對舉報投訴的內容開展調查,甚至無法確定舉報投訴內容是否屬實,有無違法行為。 2.2 應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行政。整個調查處理過程應嚴格按照衛生監督方面涉及的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要求開展工作,做出的決定要證據完備,引用法律法規條款適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3 開展調查處理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利用調查機會,認真向被調查對象宣傳衛生監督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使被調查對象理解和配合調查處理的順利進行。 3 回訪與總結 3.1 具體工作中,監督機構內設法規部門要按照職責要求,對投訴舉報案件的調查和處置工作進行事中、事後監督,及時了解掌握案情,督促相關承辦部門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處置,保證查辦結果客觀公正。 3.2 調查處理完投訴舉報案件後,衛生監督員要善於總結,不斷汲取調查處理過程中的經驗,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定期分析,及時掌握轄區內衛生監督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的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努力提升衛生監督執法水平,以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 衛生投訴舉報已成為衛生行政部門聯系群眾,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方式,群眾利益無小事,做好投訴舉報受理調查工作,關系著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發展[3]。為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衛生監督工作要求,進一步開展好投訴舉報受理調查工作,我們要認真處理每一個電話,每一封來信,確保投訴舉報件件有迴音並針對群眾投訴舉報的熱點,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履行衛生監督職責,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3. 投訴處理和舉報的區別

1、概念不同: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這里的「爭議」實質上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一種民事權益爭議。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對於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調解過程中,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根據雙方意願,積極促進雙方達成共識,並就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消法》第39條規定的其他途徑尋求救助。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對於經核查認為不存在違法行為的,不予立案;對於經核查認為具備立案條件的,立案處理。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作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可以撤回,舉報不能「撤回」:投訴可以撤回。消費者投訴後可以隨時撤回投訴,如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滿意,或與企業自行和解。投訴撤回後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工作。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又提出「撤回」舉報的,即使企業已經與顧客達成和解,工商部門仍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對於查實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處理。
6、查處結果的強制執行力不同: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與顧客的意願,且調解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4. 什麼部門監督公安機關辦案,投訴公安機關到哪個部門投訴

話好說事難辦!有關公安機關辦人情案我向檢察院以書面材料申訴過說他們沒有偵察權,對公安機關瀆職辦案違法辦案的事實百姓向誰反應?誰能承清事實?因為我們國家沒有告票!官官相衛你無法申張正義

5. 淘寶投訴處理結果:投訴成立,對淘寶店鋪進行監督管理是什麼意思

商家違規情節嚴重就會這樣加上投訴成立!商家這回死咯

6. 舉報和投訴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6)投訴查處監督擴展閱讀:

廣大勞動者舉報投訴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區分舉報和投訴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監察的舉報制度和投訴制度。勞動者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如果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了自身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通過快速有效方式進行舉報

勞動者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方式,如可以撥打本市勞動保障政策咨詢和舉報電話「12333」或者登錄上海勞動保障服務網http://s.yingle.com等便捷的方式進行舉報。

3、舉報時應盡量提供詳實信息

勞動者在舉報用人單位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時,應明確提供被舉報單位的名稱、地址及違法具體行為。為更有效地對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勞動者在舉報時可以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同時也可以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便於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與舉報人聯系。

4、勞動者應及時維權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因此,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者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以防超過維權時效。

5、勞動者應注意收集證據材料

勞動者在工作時應注意保存好用人單位的招工招聘記錄,考勤記錄,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相關工作憑證,以便舉報投訴時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提供,或在申請仲裁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供。

7. 監管部門發現違法行為舉報查處後負監管責任嗎

《安全生產法》
規定依法應予追究法律責任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的違法
行為,有下列3種:
1、失職、瀆職的違法行為
(1)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的;
(2)發現未依法取得批准、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予取締或者
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3)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
不撤銷原批准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2、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求被審查、驗收的單位購買其指定的安全設
備、器材或者其他產品的,在對安全生產事項的審查、驗收中收取費用的;
3、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安全生產法》對上述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設定的法律責任是給予行政降級、撤職等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8. 分清「投訴」與「舉報」六大區別

1、概念不同
投訴是指消費者購物或接受服務,與企業發生爭議後,通過電話、書面等形式,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自己權益遭受侵害的事實,請求協助解決爭議的行為。
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工商等行政部門反映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違法行為。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
2、提出者不同
投訴人是認為自身權益遭受侵害的消費者;而舉報人是發現違法行為的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而這種違法行為未必對其自身權益造成了直接侵害。
3、處理依據不同
投訴的處理依據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等;舉報的處理依據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
4、處理方式不同
投訴的處理方式是「調解」。工商部門在收到投訴後,審核該投訴是否符合受理規定。對於受理的消費爭議投訴,工商部門採用調解方式來處理。在工商部門指導下,企業與顧客平等協商,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進行充分溝通,並就達成共識內容製作調解書;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工商部門將終止調解,並建議顧客與企業通過請求消協等社會組織調解、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法院起訴等方式解決爭議。
舉報的處理方式是「查處」。工商機關在收到舉報材料後,根據核查結果決定是否立案。通過法定調查程序,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最終作出給予行政處罰、不予處罰、移送、銷案等處理結果。
5、投訴「和解」可以撤回
舉報「私了」不能撤回
投訴可以撤回。如消費者與企業「和解」後不想投訴了,或對企業就修理、更換、退貨、賠償等事項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滿意了,都可以撤回投訴。
舉報不能撤回。舉報人舉報後,以來信、來電或其他形式要求「撤回」舉報的,並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部門仍然會對舉報人所反映的案件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如果查實企業存在違法行為,即使企業與消費者自行和解,甚至給予高於法律規定額度的補償,也不能免除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仍然會依法依規對企業做出相應處罰。
6、強制執行力不同
投訴處理中,最終是否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取決於企業與顧客的自身意願,且調解結果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舉報處理中,查處工作則具有強制力,是工商部門作為市場監管者,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法定職責,查處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

閱讀全文

與投訴查處監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