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第一個汽車專利獲得公司的二三事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專利是被哪家公司所獲得嗎?沒錯,就是梅賽德斯賓士,但最開始不是叫這個名字。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一個汽車專利相關的故事吧!第一個汽車專利是誰獲得的?1886年賓士獲得了世界上第一輛汽油做燃料的汽車的專利,所以相當於這是第一輛汽車,不燒汽油的車,就不能叫汽車了。之前汽車燒什麼的都有,比如民國時期有燒劈柴的、燒煤球的汽車,因為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不產油,美孚石油很貴。我還看到過很多抗戰期間逃難的回憶錄,那個時候又被封鎖,更沒有油進來。抗戰逃難的時候,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等等很多大知識分子,最後都搭那種燒劈柴的車。兩邊掛著特別特別大的布包裝劈柴用,其實那一大包柴,走不了多遠,而且開得很慢。德國各方面的工業技術都非常好,到今天為止都是世界工業的高峰。德國的東西,德國的各種牌子,代表了質量,代表了設計,代表了現代化。賓士後來改名叫梅賽德斯-賓士,是奧地利駐德總領事女兒的名字。在美國管這個車就叫梅賽德斯,就沒有人管它叫賓士,在美國說我買了輛梅賽德斯,就是賓士的意思。在台灣管它叫賓士,大量地出現在瓊瑤小說里。瓊瑤的男主角永遠是高富帥,高富帥家裡就得有賓士。所以每次瓊瑤小說一翻開,他就開了一輛賓士汽車,在香港叫賓士。但是我覺得我們翻譯得最好,叫賓士,信達雅都有,又合它的發音,又有飛馳的感覺,是一輛好的汽車,是一個好的名字。有關第一個汽車專利的故事就講這么多,汽車專利的故事和翻譯也是離不開的,以後我們多講講這方面的故事吧。
2. 汽車自主知識產權問題
汽車的開發成本很高。要想賺錢,必須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以攤分開回發和銷售成本。你這樣模答仿生產的話,可能比買來還貴,所以,得不償失。
有些是可以模仿的,如外形;有些是模仿不來的,如:核心的技術構造及材料合成。即使你偷來了技術,不能做大,也是徒勞的。(做大後,別人會通過專利保護掐你!)
所以,汽車行業里目前還沒有通過模仿成為國際品牌的案例。
3. 關於專利權的官司
就是說一家公司在抄98年的時候襲就已經在用這項技術為一個汽車配套公司生產,但一直末申請專利,現在就是2006年別一家公司也為該汽車配套公司生產,看了第一家的公司,做出同樣產品,後來去申請專利了,現在第一家公司找了以前為汽車配套公司做的一些圖紙,和一些開的貨款發票當證據,去打官司,請問會打贏嗎,請懂的人說明問題的分析,謝謝!
真如你所言的話,官司肯定能贏。但是,我認為:
1. 你所提交的證據只是能證明你的先用權來抗辯他的專利權,但是先用權的局限在於只能在原有的范圍內繼續使用。因此建議你同時無效他的專利。
2. 至於能否以《反不正當競爭》,需要你衡量投入與產出。
4. 賓士申請汽車專利 寶馬和其他廠商造汽車不算侵權嗎
汽車幾萬個零件,除非賓士把專利做的包天蓋海。否則隨便更改幾個技術特徵不是很容易的事,這種侵權隨便就規避了。
5. 關於汽車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在不申請專利的情況下如何和企業溝通,文書如何寫
從問題看,您不了解專利。申請專利的過程中,申請人是不需要去專內利申請部門所做地容的,所以不存在您說的距離的問題。
您既然沒申請專利,您的技術方案就不是專利技術。
還說明一點:不是所有申請了專利的技術方案,都會被授予專利權。
與企業做技術合作的事情與專利沒有必然的聯系。只不過,如果您合作的技術不是專利技術的話,在合作過程中,如果在合作過程中,企業或者相關人員獲取技術方案之後,自行實施,您維權起來會困難。
6. 汽車的專利多嗎
汽車行業的話有很多的專利,畢竟汽車是有3000多個零部件組成。
7. 吉利撤訴第一場訴訟,威馬專利侵權案仍未了斷
[億歐導讀]?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已經對2018年起訴的案件進行撤訴,並於2020年1月得到四川省高院的准許。但該案僅是吉利與威馬專利訴訟的一部分。
作者丨張宇喆
編輯丨張嫣
在與吉利的專利侵權糾紛中,威馬汽車取得了第一場訴訟的勝利。
在2018年10月、2019年8月,吉利方面以不同主體起訴威馬。近日,億歐汽車獲悉,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已經對2018年起訴的案件進行撤訴,並於2020年1月得到四川省高院的准許。
2月12日,威馬汽車相關人士於對億歐汽車表示上述消息屬實。同時,他表示:「威馬在任何時候、任何領域,都沒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威馬始終堅持正向研發、自主開發,並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
2020年1月1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威馬中德汽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向建明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裁定書》中稱:
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被告威馬中德汽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向建明、鍾幸原、寇芯晨、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本院於2018年10月12日立案。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25日向本院提出撤訴申請。
本院認為,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自願撤回起訴,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准許。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裁定如下:准許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撤訴。案件受理費1391800元,減半收取695900元,由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負擔。
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一級製造子公司,主要承擔SUV車型吉利遠景SUV(全球鷹GX7)的研發和生產製造。有消息稱,吉利方面認為,威馬EX5的部分設計抄襲了吉利遠景SUV車型,但威馬方面堅稱全部為自主開發。
已被吉利撤訴的上述訴訟,僅是吉利與威馬專利訴訟的一部分。
2019年8月3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再次以侵害商業秘密的名義向國家高院提起訴訟,被告方則是威馬汽車以及旗下的四家子公司——威馬汽車科技集團、威馬智慧出行科技、威馬汽車製造溫州公司、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而這次的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引發各界關注。
本次案件糾紛已於2019年9月17日在上海高院正式開庭。該案件由於最終採用非公開審理,非相關人員無法旁聽,訴狀也未公示。因此,外界也難以獲得該案件的具體信息。
目前,吉利與威馬的專利訴訟案仍在博弈之中。有專家表示,關於本次訴訟的最大難點在於舉證,預計案件的審理不會短時間結束,除非二者在庭外達成和解。
編輯: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汽車外觀專利侵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由於該規定缺乏操作性,很難在司法實踐中簡單適用,2001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規定》中,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了以下計算方法。
1、以專利權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以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額;
(1)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2)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
2、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該方法應用的前提是: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且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
3、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該方法應用的前提是: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且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
9. 這些腦洞大開的汽車專利,你聽說過嗎
申請專利是發明者用來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一種方式,為了使汽車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汽車製造商也展示了自己的創新思維,創造出了很多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有關汽車的技術和設計。
每一年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都會提交很多專利和商標的申請。據統計,豐田和福特位於2018年提交專利申請名單的前兩位,他們總共有2000多項專利申請。
那麼也許你會有疑問了,這么多專利都是些什麼?難道都應用在我們所使用的汽車上了嗎?當然不是,並不是所有獲得專利的創意都能得以應用。其中有些是非常具有實用意義的,而另一些只能說是很有腦洞。就比如以下這些。
催淚瓦斯分配器,風力渦輪機和可伸縮式車尾
旋轉駕駛室這個技術在現在來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國內常見的平頭卡車都具備這樣的技術,不過考慮到這個專利申請是在1945年,其實還算是挺有創意的,只是這樣的設計在乘用車上並沒有實用意義。
垂直停車專利是在1923年提出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節省空間。但是將近100年了都還沒人實現這一創意,由此可見這個創意實在也是多此一舉。另外現在多數城市土地也還沒緊張到如此地步,而且垂直停車還需要配套平台設備才能實現,所以並不劃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被侵權的現狀
有這樣的案例嗎,中國目前的汽車工業主要還是引進國外專利技術,模仿和復制國外品牌的車型,有國外的對這個汽車侵權,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哪個這個汽車是完全中國知識產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