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院判決企業支付的賠償金可否稅前扣除
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② 賠償金可以稅前扣除嗎
《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內合理的支出,包容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由此看來,民事賠償金不屬於此事規定內容,不得扣除。
③ 企業之間發生的違約金支出,能否稅前扣除
企業違反經濟合同約定而支付的違約金,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④ 勞動爭議調解費可以稅前扣除嗎
行政單位的調節費收據是可以入賬的,(需要行政部門的蓋章)可以在稅前扣除
⑤ 合同違約金可以稅前扣除嗎
合同違約金可以稅前扣除,行政性罰款和滯納金不允許稅前扣除。
⑥ 企業發生的訴訟損失可以稅前扣除嗎
企業因訴訟引起的財產損失,不屬於可以直接扣除的損失,須經稅務機關審批後才能扣除。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第五條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後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第九條下列資產損失,應以清單申報的方式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
(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公允價格銷售、轉讓、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
(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通過各種交易場所、市場等買賣債券、股票、期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
《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第七條企業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時,可將資產損失申報材料和納稅資料作為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附件一並向稅務機關報送。
第八條企業資產損失按其申報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兩種申報形式。其中,屬於清單申報的資產損失,企業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
然後再將匯總清單報送稅務機關,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屬於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
企業在申報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過程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其改正,企業拒絕改正的,稅務機關有權不予受理。
⑦ 法院判決的賠償款可以稅前扣除嗎
是這樣的。
對於法院強制執行的。你們是拿法院的判決書和強制執行書以及扣款的收據這一套做為稅前扣除的依據的。
因為不是法院自己扣完款,然後自己用。所以他們是開不了發票的。
還有,法院不是企業,根本就沒有發票。他們是行政單位。行政單位只有行政事業統一收據。上面有財政局的蓋的。
⑧ 法院判處的賠償金,沒有發票,能稅前抵扣嗎
可以的。
第一、《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二、賠償金的支出如果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法院判決企業支付賠償金,因為沒有發生應稅行為,所以無法開具發票。
第三、但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企業銷售未取得發票的抵債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徵收營業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77號)[全文廢止]的規定,合法有效憑證,包括法院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可由人民法院執行的仲裁裁決書、公證債權文書。
因此,企業可憑法院的判決文書與收款方開具的收據作為扣除憑據。
(8)侵權和解金這個稅前能扣除嗎擴展閱讀:
管理辦法
自2008年兩稅合並實施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被廢止失效,而新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中對於稅前扣除的規定卻極為簡單: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這一規定在2008年引起了造成了諸多稅企爭議。何謂合理?何謂與取得收入有關?這讓跨國企業的財稅經理人們大感躊躇。有鑒於此,國家稅務總局擬在2014年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一、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關系
(一)稅法優先原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計算。(鉑略註:《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在實務操作中還一定要注意稅法優先原則在其他方面的體現,如合同中寫明股權轉讓產生的個人所得稅由個人負擔,但是由對方承擔這部分費用,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部門還是會找個人承擔責任。
(二)稅法協調原則: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應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
⑨ 公司跟客戶發生經濟糾紛,支付的違約賠償金以稅前扣除嗎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同時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規定,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不屬於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單位的,以對方開具的發票以外的其他外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並且應將與稅前扣除憑證相關的資料,包括合同協議、支出依據、付款憑證等留存備查,以證實稅前扣除憑證的真實性。
因此,公司跟客戶發生經濟糾紛,支付的違約賠償金,可以稅前扣除,需要有合同、賠償協議及情況說明、付款轉賬回單、對方出具的收據作為留存備查資料。
⑩ 支付的民事賠償金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不能的,這個屬於賠償金,跟罰款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