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婚財產糾紛典型案例有哪些內容
比較典型的,一方要,一方不給,一方不給吧,另一方還非要,所以打到法院了
⑵ 離婚後財產糾紛案開庭需要做些什麼准備
法院的庭前准備一般有以下四點:一、初步確定當事人爭議焦點,二、安回排開庭時間,並提前通知雙方答當事人,送達傳票舉證通知書等。三、開庭公告。四、庭前調解。作為原告而言,遞交起訴狀後,如符合立案條件,法院立案,送達舉證通知書和傳票,作為原告應在規定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明自己主張的證據,並積極准備應訴材料,如調查階段陳述,辯論階段陳述。准備好材料後准備開庭,原告可以本人開庭也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為開庭。
⑶ 二婚離婚財產糾紛案例分為哪幾種
再婚夫妻財產情況不一,分割時會有不同對待。大致情況分三種:
1、有婚前財產協議書的;現在再婚夫妻雙方一般都有自己個人的婚前財產,為了避免日後因財產發生分歧,或者離婚時財產分割發生矛盾,故而再婚結婚登記前對各自的婚前財產協商,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預防萬一。這種形式在城市比農村較多。如果離婚時婚前財產按照協議執行,減少了因分割財產的婚前財產的處理矛盾。婚後財產的分割,那不用說,按照婚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2、沒有婚前財產協議的,再婚離婚時,婚前財產,有證據能證明屬婚前財產的,屬於個人的財產。按照誰的財產歸誰執行。不能證明屬於個人婚前財產的,一般要按照婚後財產分割(對方承認屬於婚前財產的除外)。
3、再婚結婚後有協議的,也按照協議執行。婚後夫妻雙方因婚前財產問題協商一致,有兩種情況:
a、同意婚前財產按照婚前財產處理的,簽訂財產協議的,按照協議書的規定婚前財產處理。
b、同意把婚前財產按照共同財產處理的,簽訂財產協議的,離婚時按照共同財產分割。
再婚前一方所有的財產,離婚時另一方是否有權分割呢?
離婚時對財產的分割一般只涉及到夫妻共同財產,即通常一方再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離婚時另一方是不能分割的,但這也不是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它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這兩種情況下,另一方都可以分割。此外,如果結婚未滿8年,但雙方對一方婚前所有的房屋進行過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的,房屋仍歸產權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屬於另一方應得的份額,由房屋所有人折價補償另一方。
⑷ 夫妻離婚後財產糾紛一方不協助辦理過戶手續案例
夫妻離婚後,房產過戶時,存在放棄房屋產權的一方不配合辦理過戶情況,如何處理,需區別對待。
(一)訴訟離婚,一方不配合過戶的
對於訴訟離婚來講,只要拿到了法院的判決書或者調解書,不論對方是否配合,辦理房產過戶不是問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房產交易中心會協助法院辦理房產過戶。
(二)協議離婚,一方不配合過戶的
協議離婚的夫妻雙方,在離婚協議上約定房子歸一方,但是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後,放棄房屋產權的一方不配合辦理過戶。對於協議離婚來講,一旦對方不配合,房屋過戶就比較麻煩,因為僅憑離婚證書和離婚協議書,尚不足以證明對方房產過戶的真實意思,房屋管理部門無法審查協議的真實性,因此,碰到這種情況,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以不履行離婚協議為由向法院起訴。如果對方不配合,則是對離婚協議書的不履行,屬違約行為,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履行離婚協議書,如果法院判決後對方仍不履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法院可以向房管部門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這樣就可以辦理過戶了。
2、離婚時,到公證機關辦理離婚協議書公證。為了防止出現離婚後,一方不配合的情況出現,可以在辦理離婚時,將離婚協議書公證,以證明協議書的真實性,這樣房管局就會對離婚協議書予以認可,將房產過戶。
准備協議離婚的當事人如果覺得雙方協議離婚不夠安全時,可以採用公證協議書的辦法或者直接起訴到法院,以調解的方式結案,拿到法院的調解書與辦理離婚協議書公證一樣的效力。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房產過戶: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無論是約定一方婚前房產歸另一方所有,還是約定雙方面婚內房產歸一方所有的,都屬於房產的贈與,應當先辦理贈與公證書再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應注意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婚內的取得的房產在申請登記時多由夫妻中的一方提出申請而非雙方共同申請,所以對於以夫或妻一方名義登記的房產而實際屬於夫妻共有的,應當由夫妻兩人共同向房產登記機關申請,並提交夫妻雙方的有效身份證件、婚姻關系證明。
因解除婚姻關系而發生的房產過戶:
夫妻之間解除婚姻關系的途徑有:雙方到民政部門申請辦理離婚手續,就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協議後,領取離婚證書;協議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請求,由法院調解或判決解除婚姻關系。
因夫妻解除婚姻關系而引起房產過戶的,應提供民政部門頒發的離婚證書以及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書,由雙方共同申請辦理;向法院提出離婚請求的,可由獲得房產的一方憑已生效的法律文書直接辦理。
⑸ 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法院怎樣收訴訟費
1、如果是離復婚案件每件交納制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離婚後的財產糾紛,按一般財產糾紛收取訴訟費;
3、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⑹ 關於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如何處理高分懸賞!!!!
我想你可以這復樣我認為觀制點二不成立。據我所知,股權的轉讓和普通的夫妻共同財產有所不同,不是自動分一半的。因為股權涉及其他股東的利益,股權的轉讓(除非是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其他股東的同意。因此即使物權法規定那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其效力不宜高於公司法。這是根據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效力原則。
我同意法院不宜支持甲的請求。但我的理由和觀點一有所不同。觀點一試圖通過證明乙沒有實際出資來駁回甲的請求。但我覺得這有困難。因為工商局的登記證明力是很高的。張三李四的證詞僅能證明他們沒有實際出資,最多證明這幾個股東中存在虛報出資的情況。但這不足以推翻工商局的登記記錄,因此無法證明乙的出資僅僅是名義上的。個人認為即使甲和乙的生活不富裕也無法證明乙無力出資。因為乙完全有可能節衣縮食以投資。
我認為甲的請求不應得到支持的理由是前面說到的,股權的轉讓必須經過其他股東同意,或至少是優先購買,而不是憑夫妻關系自動轉移。
⑺ 離婚財產怎樣分割案例
1、第一份贈與合同雖成立但未生效。我國法律規定,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是單務、無償合同,同時也是實踐合同,即必須實際給予贈與物,贈與才生效。在本案中,李B對李A、李X的贈與合同都經過公證,這兩個贈與合同都符合贈與合同成立的要素,故二合同均成立。但合同成立並不一定生效。贈與合同的生效要以實際給付為要件。不動產的給付,系法律規定的要式行為,即要到國家有關機關辦理產權過戶登記手續,否則,所有權不發生轉移,贈予合同不生效。本案中李B對李A的贈與,雖經公證成立,但因未實際交付使用及未辦理房產的過戶手續,故贈與並未生效,房屋的所有權一直未發生轉移。所以,該贈與合同雖成立但未生效,贈與標的物南房1間仍為李B夫婦共有財產。而李B對李X的贈與則已經實際交付、使用,並及時辦理了房產的過戶手續,房屋的所有權已經轉移,故該贈予合同在形式上是成立且生效的。
2、第二份贈與合同,雖生效但其效力不能及於全部房產。1997年,李B將全部房屋贈與孫女李X,形式上合同成立且生效,但法院同樣不能支持。本案爭議的房屋是李B夫妻的共同財產。在李B妻子去世後,全部房屋未進行家庭析產繼承,一直處於共有狀態。所以,李B只能處分自己的財產,無權處分其妻的遺產,李B將全部房屋贈與孫女李X系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部分有效、部分無效的行為,即對李B應繼承部分的贈與是有效的合法處分,對其他人應繼承部分的贈與是無效的無權處分。2002年8月,法院依法對被告李B之妻的遺產北房、東房、西房進行了分割,但未對南房1間做出處理,可見訴爭的南房並未確權。李A以財產權屬為由起訴,並非以遺產繼承為由,故不應支持李A的訴訟請求,對此只能另案解決。
綜上,贈與合同成立,不必然就生效,贈與的生效要件是贈與物的實際給付,就本案而言就是不動產所有權的要式轉移。本案原告所根據的贈與因不具備實際給付要件而未生效,故其訴訟請求不能成立,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原告本應以其父無權處分其母遺產份額,要求繼續分割其母部分遺產即南房1間為訴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重慶找律師http://china.findlaw.cn/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