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事故中因果關系怎麼認定
正如所有侵權責任的認定中,因果關系都作為必備要件一樣,醫療過失行為(醫療過錯)與患者人身損害的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也是構成醫療損害的核心必備要件。有因果關系,則屬於醫療損害責任。而無論鑒定的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損害責任(以下統稱醫療損害),對因果關系要件的認定方法和內容基本相同。1、認定醫療過失行為的因果關系,與其他因素的參與不矛盾,醫療損害的因果關系,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的不同情況。(1)一因一果,是指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結果的原因只有醫療過錯行為一個原因。這種因果關系形式較為容易認定。(2)多因一果,這是大多數醫療損害因果關系的常見狀態。2、醫療鑒定的因果關系多是「法律因果關系」判定醫療損害的因果關系,如果能夠確定事實因果關系自然更好,但是鑒定中不要求脫離醫學科學發展和當前人類認知水平的現狀,去追求確定其本質的必然聯系,給出絕對准確、可觀的「事實因果關系」。同時也不能因為現實中有醫療過錯、又有人身損害事實,就一概認定二者必定有因果關系。同樣醫療過錯行為能導致同樣損害結果的時候,即須判定存在「因果關系」。
❷ 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中,由哪一方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而承擔舉
醫療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證據規則:(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❸ 侵權責任法對醫療損害怎樣界定因果關系
醫療損害的因果關系包括事實因果關系和推定因果關系
❹ 醫療事故損害中,因果關系怎麼判斷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同是處理醫療糾紛案件的循證程序。但由於兩者產生的年代背景不同,其所立法基點、研究的方向及認定標准均有明顯區別。一個是判斷醫療結果是否造成了患者生命健康損害的因果關系問題,而另一個則是研究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問題。兩者的根本不同點,在於一個是用法學理論研究分析醫療結果,一個是用醫學理論研究分析醫療行為。司法鑒定與醫療事故鑒定的區別不僅引起學術界與司法實踐界廣泛爭議,而且對於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和醫患雙方的利益也產生了許多不良的影響。在「兩元化」並行的年代,認真研究和探討兩者的區別和解決的方法,對正確適用法律、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具有深刻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希望能幫到你!覺得可以請採納!謝謝
❺ 對於醫療侵權的的因果關系有誰承擔證明責任看法
《侵權責任法》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這就是說,醫療損害責任原則上適用過錯責任,即由原告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才承擔賠償責任。
❻ 關於特殊侵權中的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問題
1、「在環境侵權中 與損害的因果關系由誰舉證? 」:由環境侵權中的受害人舉證。
2、「為何 與損害沒有因果關系 不能成為 環境侵權中的免責事由」:如果原告不能舉證證明損害結果與污染有因果關系,環境案件中的被告自然免責,這不先於「沒有因果關系不是環境侵權中的免責事由」。
3、只有在原告能舉證證明因果關系的情況下,被告才有義務在因果成立的情況下舉證證明有不可抗力、受害者故意、第三人過錯舉證:這三項免責事由,是在因果關系成立的情況下被告的舉證義務。
❼ 法官為什麼運用相當因果關系處理醫療侵權糾紛案件
您好!您可以問得更詳細一些。
醫療糾紛在我國《侵權責任法》中有詳細規定,醫療糾紛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部分詳細規定如下: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五十七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❽ 如何認定醫療侵權糾紛的因果關系,怎樣選擇鑒定機構
因果關系通過鑒定確定,選擇鑒定機構的方法有幾種:1、雙方協商確定;2、法院搖號確定;3、法院直接指定。第一種方式的最多。
❾ 論醫療損害責任中的因果關系類型
我東哥。。。也在找。。。你這標題我以為直接有論文的。。。
❿ 醫療糾紛因果關系
在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中對因果關系作出客觀、正確的認定,決定著醫方是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及在多大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這一關鍵問題。由於醫療行為具有高度專業性、復雜性及裁量性的特點,使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中的因果關系具有特殊性。筆者認為,醫學會作出的鑒定書是醫學界依據必然因果關系理論作出的判定,必然因果關系是哲學上的因果關系理論,注重的是事務之間的邏輯關系,該理論認為,侵權行為或違約行為同損害結果之間應當具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而在現實中,受制於人的知識、經驗和能力,難以把握某一特定行為同某一特定結果之間是否存在著「客觀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近幾年在司法實踐中,必然因果關系理論逐漸被「相當因果關系理論」代替,相當因果關系理論認為,加害人必須對以他的不法行為為相當條件的損害負賠償責任,但對超出這一范圍的損害後果不負民事責任,因此依據此理論,法官只需依一般社會見解,按照當時社會所能達到的知識和經驗,判明原因事實同損害結果之間在通常情形下存在聯系的可能性即可認為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因此,法官不能直接依據醫學會鑒定結論中「醫方存在的不足與患者最終死亡之間無因果關系」的評價作出無法律上因果關系而不需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認定。陳某作為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臟病患者,被告在對其診療過程中對於心衰的處理欠積極即速尿和血管擴張劑劑量使用不夠,客觀上會導致減輕其心臟負擔的作用不能完全發揮,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陳某的死亡,故醫方在診療方面存在不足,依據相當因果關系理論,醫療行為與原告的損害結果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應對原告承擔相應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