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ap一年是什麼意思
gap一年的意思是間隔一年,空檔一年的意思。
gap year
音標:英 [ɡæp jə:] 美 [ɡæp jɪr]
釋義:空檔年,間隔年(指中學畢業生在上大學前去旅遊,做義工或者做臨時工的一段時間)
1、He pulled the thick curtains together, leaving just a narrow gap.
他拉上厚厚的窗簾,僅留下一條狹窄的縫隙。
2、There followed a gap of four years, ring which William joined the Army.
隨後的4年時間,威廉在陸軍服役。
3、We need more young scientists to fill the gap left by a wave of retirements expected over the next decade
我們需要更多年輕的科學家來填補預計未來10年退休高峰帶來的人才缺口。
4、America's trade gap widened
美國的貿易逆差加大了。
5、Like a good businessman, Stewart identified a gap in the market.
像精明的商人一樣,斯圖爾特發現了市場上的一個空白。
2. 請問成都有H&M,GAP,ZARA這幾個牌子嗎在哪個商場還有優衣酷
H&M在鹽市口新世界商場2樓,昨天去看在打6折
ZARA不用找了,成都沒有的~~
GAP不清楚
3. 顧客滿意度的級別劃分
顧客滿意級度指顧客在消費相應的產品或服務之後,所產生的滿足狀態等次。
前面所述,顧客滿意度是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自我體驗。對這種心理狀態也要進行界定,否則就無法對顧客滿意度進行評價。心理學家認為情感體驗可以按梯級理論進行劃分若干層次,相應可以把顧客滿意程度分成七個級度或五個級度。
七個級度為:很不滿意、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較滿意、滿意和很滿意。
五個級度為: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和很滿意。
管理專家根據心理學的梯級理論對七梯級給出了如下參考指標: 1.很不滿意
指征:憤慨、惱怒、投訴、反宣傳
分述:很不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消費了某種商品或服務之後感到憤慨、惱羞成怒難以容忍,不僅企圖找機會投訴,而且還會利用一切機會進行反宣傳以發泄心中的不快。
2.不滿意
指征:氣憤、煩惱
分述:不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購買或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後所產生的氣憤、煩惱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顧客尚可勉強忍受,希望通過一定方式進行彌補,在適當的時候,也會進行反宣傳,提醒自己的親朋不要去購買同樣的商品或服務。
3.不太滿意
指征:抱怨、遺憾
分述:不太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購買或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後所產生的抱怨、遺憾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顧客雖心存不滿,但想到現實就這個樣子,別要求過高吧,於是認了。
4.一般
指征:無明顯正、負情緒
分述:一般狀態是指顧客在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沒有明顯情緒的狀態。也就是對此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還算過得去。
5.較滿意
指征:好感、肯定、贊許
分述:較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時所形成的好感、肯定和贊許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顧客內心還算滿意,但按更高要求還差之甚遠,而與一些更差的情況相比,又令人安慰。
6.滿意
指征:稱心、贊揚、愉快
分述: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消費了某種商品或服務時產生的稱心、贊揚和愉快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顧客不僅對自己的選擇予以肯定,還會樂於向親朋推薦,自己的期望與現實基本相符,找不出大的遺憾所在。
7.很滿意
指征:激動、滿足、感謝
分述:很滿意狀態是指顧客在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之後形成的激動、滿足、感謝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顧客的期望不僅完全達到,沒有任何遺憾,而且可能還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期望。這時顧客不僅為自己的選擇而自豪,還會利用一切機會向親朋宣傳、介紹推薦,希望他人都來消費之。 顧客滿意度調查進入中國10多年的時間,從最初的服務落實度調查,到感知質量調查,到滿意度指數模型調查,不斷與多種研究技術和理念相結合,發展出滿足不同需求的滿意度調研技術。根據滿意度調研關注點和解決問題的不同,到目前為止,滿意度調研技術可歸為10代。
整個10代的滿意度調查,前3代是基礎,經歷了從服務過程調查(第1代)到服務效果調查(第2代),從服務質量調查到滿意度指數調查(第3代)的發展過程。後7代是在前3代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應用要求延伸發展而來。以提升不滿意客戶為關注點,發展了不滿意度調查(第4代)、短板改進調查(第5代);為優化資源配置策略、確定資源投入邊界,應用發展了KANO模型(第6代);為分析差異化服務需求,將U&A研究(第7代)融入了滿意度調查;第8代滿意度重點關注高滿意人群,第9代將提升用戶體驗作為調研重點,第10代強調以滿意度調查為核心建立服務管理體系。
第1代到第10代的滿意度調研技術,並不是一個替代關系,各代技術適用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企事業單位需求。循序漸進地採用有針對性的技術級別,可顯著有效地管理和提升服務水平。
各代滿意度技術的具體介紹如下:
服務落實度調查第1代,落實服務標准,規范員工行為------服務落實度調查
1965年,美國學者Cardozo首次將「顧客滿意」概念引入商業領域,服務質量研究在西方國家逐漸興起,企事業單位認識到服務質量的重要性,開始接受和應用服務質量方面的市場調查。滿意度調研作為服務質量的測評工具,最初關注的是對服務過程的調查,檢查工作人員是否按照服務規范操作,所以也被稱為「服務落實度調查」。
服務落實度調查通過服務規范的落實檢查,將調查數據作為通報或考核的依據,從而傳遞服務壓力,督促員工落實服務標准,規范員工行為,培養員工良好的服務習慣。
服務落實度調查主要採用兩種方式,一是以問卷方式,在門口攔截或用電話回訪,讓客戶確認之前工作人員是否有按規范操作;另外一種方式是神秘顧客檢測(暗訪),如營業廳、汽車4S店、百貨商場等的暗訪,主要針對一線窗口部門,假扮客戶接受服務,全程錄音錄像作為證據。問卷方式覆蓋面廣,成本低,但考核證據力較弱;神秘顧客成本高,但有錄音錄像,考核證據力強。 第2代,衡量服務效果,評價前後端服務績效------感知質量調查
隨著眾多學者對客戶滿意研究的深入,1985年開始,學者們發現消費者對質量的理解與企業對質量的理解不同,服務質量分為「客觀質量」和「感知質量」,客觀質量是生產導向,感知質量是顧客導向,兩者存在明顯差異,客觀質量好的服務,感知質量不一定好。感知質量是消費者感受到的服務質量,受消費者背景和偏好的影響,在事實上影響消費者決策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顧客導向型的滿意度調查開始普及,因為是把消費者的感知質量評價作為服務質量的評價標准,所以這時的滿意度調查也被稱為「感知質量調查」。
與服務落實度調查的是「服務過程」不同,感知質量調查不是向客戶詢問確認工作人員做了什麼,而是直接詢問服務感受或滿意程度,關注的是客戶「感受到的服務質量」和最終的「服務效果」。
感知質量滿意度因為是對服務效果的評價,所以與服務落實度調查只能評價前端部門不同,不與客戶直接接觸的後端部門也能被評價,構成完整的前後端服務評價系統。感知質量滿意度指標體系根據客戶與企事業單位接觸的服務流程、環節、觸點,按照邏輯包含關系,分為一、二、三級指標,逐一對應、關聯到各相關責任部門。
具體測評模型如:
感知質量調查特別關注客戶關心什麼,哪些是關鍵影響因素。利用統計技術,可計算出各級指標對上一級指標的影響強度,從而找出關鍵影響因素;結合指標滿意度表現和影響程度,找出服務短板,優化資源配置。 如下圖所示:
同時,由於服務落實度調查對規范員工行為特別有效,所以並沒有被替代,還發展出「神秘顧客」這樣新的調查方式,仍被廣泛應用於各個企事業單位,尤其是窗口部門。 第3代,宏觀角度衡量服務,跨行業/企業可比------滿意度指數模型調查
1988年,美國學者Fornell將結構方程和滿意度形成心理路徑相結合,提出了新的滿意度模型,成為世界各國制定國家滿意度指數模型的基礎,瑞典最先應用推出SCSB,之後不斷發展為ACSI、ECSI。滿意度指數模型認為影響客戶滿意的因素,除了感知質量,還包括品牌形象、客戶預期、價值感知等。2001年開始,原信息產業部開始對全國各電信運營商進行顧客滿意度指數研究,並逐年公布電信行業顧客滿意度指數(TCSI),並把滿意度測評分數納入KPI,這大大推動了滿意度指數模型在中國的推廣應用和技術發展。
服務質量不等於滿意度,滿意度指數模型認為除了「感知質量(即服務質量)」外,「品牌形象」、「用戶預期」、「價值感知」都是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因素,並且在4個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間存在路徑和因果關系,形成一個結構方程。
滿意度指數模型適用於國家、行業層面的滿意度調查。因為企事業單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一個單位的感知質量滿意度模型不能適用另一個單位,所以如果要對整個國家或整個行業進行滿意度調查,就必須有一個無關企事業單位差異性的模型。滿意度指數模型是根據客戶滿意度形成的心理路徑設計,與企事業單位服務的差異性無關,因此滿意度指數調查具有跨行業、跨企業可比的特點。如中國電信行業的指數模型TCSI:
對於企事業單位的滿意度測評來說時,滿意度指數模型的好處在於更完整地揭示了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看問題;不足之處在於,滿意度指數模型的設計消除了單位差異性的影響,使得單位在許多個性化、細節上的問題得不到體現,而且「品牌」、「預期」、「價值」等因素屬於很難控制甚至不可控的因素,需要企業高層跨部門聯合才能推動,對於企業的服務管理部門來說,其服務改進重點仍只能著落於「質量」部分。因此,企事業單位在應用滿意度指數模型時,仍要結合感知質量模型,使得問卷長度大大增加。 第4代,關注不滿意客戶,了解客戶為什麼不滿意------滿意度+不滿意度調查
通過感知質量滿意度或滿意度指數模型調查,管理者清楚了單位的服務水平和客戶不滿意的方面,在此基礎上,管理者自然會非常想了解客戶為什麼不滿意。
2004年前後,不滿意度調查的概念一經推出,馬上得到了眾多企事業單位的認同和應用。不滿意度調查,深化了對「不滿意客戶」的訪問,具體深入了解客戶不滿意的方面和原因,管理者能場景式感知客戶的不滿和抱怨。 第5代,關注企業內部服務缺口,推動短板改進------滿意度+短板改進
不滿意度調查是從客戶角度收集意見,短板改進是要從企業內部尋找原因。客戶的不滿總是來源於企業行為,短板改進要把導致客戶不滿的企業行為找出來,分析原因,從而針對性的改進。
短板改進的概念在質量管理體系早已存在,但之前更多是在工業領域,針對產品生產流程和工藝的改進。2005年開始,中國移動各省市公司紛紛進行服務短板改進,巨大的調研需求大大推動了短板改進調研技術的發展。
短板改進根據六西格瑪理念進行短板管理,利用GAP模型分析,找出導致短板的企業內部原因,據此提出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改進意見和改進方法;並關聯責任部門,跟蹤衡量改進效果,考核督促問題改進。 第6代,優化資源配置策略,確定資源投入邊界------滿意度+KANO分析
滿意度並非是越高越好,滿意度的提升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之前的滿意度調研分析,重點在於找短板,改進短板,但對短板應該改進到什麼程度、優勢因素應該保持在什麼水平、各個因素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投入策略等,並沒有給出答案。管理者在持續的服務提升過程當中會產生問題:「某某方面,年年都在增加投入,究竟要提升到什麼水平才夠?某某方面,客戶已經很滿意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縮減投入?」
KNAO分析通過把各服務要素分為三類,明確三類要素的意義及目前所處位置,優化資源配置的策略,確定資源投入的邊界,解決管理者上述的問題,實現更精細地資源優化配置,讓投入的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在管理者做下一年度的預算決策時,哪些方面需要加大資源投入,哪些方面維持即可,哪些方面要縮減投入等等這樣的問題,可以從KANO分析得到一個量化的資源投入參考依據。
KANO模型,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 Kano)和他的同事Fumio Takahashi於1979年推出,迅速得到全球性的傳播和認同。但KANO是一個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難以被量化判斷,所以在滿意度調研領域經常被提及但很少被應用。
2006年,在筆者的努力下,KANO的量化技術問題得到解決,在原有問卷問題的基礎上,不需要單獨設計問題,就能有效地量化、判斷各服務要素的屬性,並確定資源配置邊界,KANO模型真正出現在調研報告中。下面是從達聞通用市場研究公司報告中摘取的KANO分析圖,從中可以清楚地判斷出服務要素的屬性和邊界。 第7代,差異化服務------滿意度+U&A
服務管理最初的重點是服務的標准化,如服務落實度調查的目的就是要規范員工行為,讓員工服務標准化。但是,標准化的服務,有些人滿意,有些人不滿意,在服務標准化達到一定水平後,企事業單位自然就有了差異化服務的需求,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比如VIP服務、大客戶服務等紛紛出現。
分析不同背景、不同消費行為和態度客戶對同一項服務感知的差異性(既U&A調研),找出導致差異的關鍵影響因素,這是實施差異化服務的基礎。
2006年,各行業差異化服務需求的背景下,滿意度+U&A的調研產品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同。其實在之前的滿意度調研中,都會或多或少加入U&A問題,但當時調研需求的重點不在於此,所以沒有被深入分析和應用。在差異化服務需求的推動下,U&A研究與滿意度調研緊密聯系,並發展了相關的技術,其中方差分析、卡方分析被充分使用,如下圖所示: 第8代,關注高滿意人群------滿意度+卓越服務
根據長期的數據跟蹤發現,在競爭市場中,非常滿意人群的忠誠度是一般滿意人群的4-6倍。因此,把一般滿意人群提升到非常滿意,在此類市場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其價值要明顯高於把不滿意人群提升到一般滿意。讓客戶非常滿意,意味著高水準、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務,所以稱為卓越服務。
卓越服務研究的重點是「高滿意群體」,因為把客戶從不滿意提升到一般滿意,與從一般滿意提升到非常滿意,其服務提升的關鍵影響因素往往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進行針對性分析。 第9代,將防禦工具轉為進攻工具------滿意度+用戶體驗
滿意度,常規是一個防禦性管理工具,即不要因為服務的緣故讓客戶流失掉。用戶體驗是將其升級為一個進攻性工具,管理者通過營造深刻的用戶體驗,留住客戶;並讓客戶散播好的口碑,吸引新客戶。如商場的購物體驗、醫院的就醫體驗,及網站的用戶體驗等,都直接影響用戶的下一次選擇和口碑。
用戶體驗強調塑造和傳播口碑,注重服務細節和服務創新,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容易描述和傳播的體驗。
用戶體驗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測試類方法的運用,如在電子商務網站用戶體驗研究中就包括了「吸引力測試」、「可用性測試」等,如下圖所示: 第10代,建立服務管理體系------滿意度+服務管理
隨著客戶滿意觀念的進一步普及和重視,許多企事業單位設立專職人員,成立了專門的服務管理部門。如何系統有效地管理服務呢?在這個階段,就可以滿意度調研為核心,把其作為有效的服務管理工具,建立系統的服務管理體系。
通過滿意度調研,管理者可建立VOC系統、服務改進系統、服務績效評估系統,輕松有效地傾聽客戶聲音,了解服務現狀,發現服務短板,評價服務績效,推進服務提升。如下所示: 滿意度調研技術,適應企事業單位的需求變化和發展,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同時也在主動融合其他調研技術和管理理念,以更高的價值,引導著企事業單位服務管理的發展。到2009年為止,滿意度調研技術已經發展到第10代產品,對於研究人員來說,每一代產品都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切只為更好地服務
。
4. GAP的管理辦法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試行)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試行)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年第4號公告
為進一步推動良好農業規范國家國家標準的貫徹實施,規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活動,提高中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關規定,制定了《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試行)》,現予以公告。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實施規則(試行)
國 家 認 證 認 可 監 督 管 理 委 員 會 發布
目 次
1.目的和范圍
2.認證依據
3.認證依據使用要求
4.認證申請人
5.認證級別
6.認證方式及要求
7.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8.認證程序
9.認證證書的保持
10.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
11.申訴和投訴
12.認證收費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進一步推動良好農業規范國家標準的貫徹實施,規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活動,提高中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本規則規定了獲得和保持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所應遵守的程序和要求。
1.2范圍
本規則適用於認證機構開展作物、水果、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生豬和家禽生產的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活動(水產品、花卉等另行規定)。
2. 認證依據
用於認證的良好農業規范系列國家標准為:
GB/T 20014.1 良好農業規范 第1部分 術語
GB/T 20014.2 良好農業規范 第2部分 農場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3 良好農業規范 第3部分 作物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4 良好農業規范 第4部分 大田作物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5 良好農業規范 第5部分 水果和蔬菜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6 良好農業規范 第6部分 畜禽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7 良好農業規范 第7部分 牛羊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8 良好農業規范 第8部分 奶牛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9 良好農業規范 第9部分 生豬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GB/T 20014.10 良好農業規范 第10部分 家禽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
3. 認證依據使用要求:
良好農業規范按種類(作物、果蔬、肉牛、肉羊、生豬、奶牛、家禽)和基礎(農場基礎、作物基礎和畜禽基礎)劃分為種類模塊和基礎模塊。種類模塊明確申請認證的范圍。在實施認證時,應將種類模塊與基礎模塊配合使用——例如,對生豬模塊的認證應當包含對農場基礎、畜禽基礎、生豬模塊方面的審核;對奶牛模塊認證審核時,對牛羊模塊也應檢查。
當作為認證依據的技術規范發生更新時,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及時通告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和認證機構。
4. 認證申請人
4.1 農業生產經營者;
4.2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
5. 認證級別
5.1 一級認證要求
5.1.1 應符合適用模塊中所有適用的一級控制點的要求;
5.1.2 所有適用模塊(包括適用的基礎模塊,果蔬類例外)中,應至少符合每個單個模塊適用的二級控制點數量的90%的要求;對果蔬類,應至少符合所有適用模塊中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的95%的要求。
5.1.3 不設定三級控制點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5.1.4 二級控制點允許不符合百分比計算公式
每個模塊(果蔬類例外)使用下列公式:
{單個模塊的二級控制點總數-單個模塊不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 ×10%=(單個模塊允許不符合的二級控制點總數)
對果蔬模塊,使用下列公式:
{(農場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二級控制點的總數+作物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二級控制點的總數+果蔬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二級控制點的總數)-(農場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不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作物基礎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不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果蔬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不適用的二級控制點總數)}×5%=(允許不符合的二級控制點總數)
5.2 二級認證要求
5.2.1應至少符合所有適用模塊中適用的一級控制點總數的95%的要求。
5.2.2 不設定二級控制點、三級控制點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5.2.3 一級控制點允許不符合百分比計算公式
{所有適用模塊的一級控制點總數-所有適用模塊不適用的一級控制點總數} ×5%=(允許不符合的一級控制點總數)
注1:認證依據的技術規范內被標記為「全部適用」的控制點,除非在各自適用的條款中特別指出,否則都必須經過審核和(或)檢查,並且不能以「不適用」為由而免除審核和(或)檢查。只有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特許的例外可免除,這些例外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
注2:不論申請一級認證還是二級認證,所有的控制點(包括一級、二級和三級控制點)都必須審核(或)檢查。
6. 認證方式及要求
申請人可按照下列兩種認證方式之一申請認證。
6.1 選項1:農業生產經營者認證
農業生產經營者可以申請一個或多個模塊的認證。
6.1.1 農業生產經營者內部檢查
6.1.1.1 應進行完整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內部檢查,在外部檢查時必須將內部檢查的記錄提供給外部檢查員進行審核。
6.1.1.2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內部檢查。
6.1.2 認證機構的外部檢查
6.1.2.1 認證機構對已獲認證農業生產經營者及其所有適用模塊的場所,每年至少實施一次通知檢查。
6.1.2.2 對在選項1之下的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發證的認證機構每年至少按不低於10%的比例實施不通知檢查。認證機構實施農場外部檢查可以由檢查員或者高級檢查員來進行 (檢查員和高級檢查員要求見附件2)。
6.1.2.3認證機構應按照GB/T27065《產品認證機構通用要求》編制外部檢查報告。
6.2 選項2: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認證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可以申請一個或多個模塊的認證。
6.2.1 內部質量管理體系
6.2.1.1 應具有書面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保證所有的內部檢查得以正確實施,還應建立追溯體系,能夠區分認證和非認證產品,能夠追溯到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源頭(附件4和 5)。
6.2.1.2集中管理: 所有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成員必須按良好農業規范要求注冊,並形成清單。所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成員和模塊的生產場所必須在相同的經營、控制和規章制度下運行,即實行統一的管理、審核和生產經營評價。
6.2.1.3 協議期限: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必須與其成員簽訂協議以開展認證,協議期限至少為一整年。
6.2.1.4內部審核程序: 應對在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內的所有成員實施內部審核,每年至少一次審核。
6.2.2 農業生產經營者內部檢查:
6.2.2.1農業生產經營者應按照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完成內部檢查,其記錄可供內部或外部檢查員在檢查期間評估。
6.2.2.2 農業生產經營者每年至少按照檢查表要求實施一次內部檢查,並保留記錄。
6.2.3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內部檢查:
6.2.3.1 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每年應對每個成員及其生產模塊至少實施一次的內部檢查,內部檢查由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內具有資格的人員實施,或轉包給外部檢查員實施,但此時不同於認證時的外部檢查員檢查,不做認證決定。
6.2.3.2 每年的內部檢查應按照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進行。
6.2.4 認證機構的外部檢查
6.2.4.1在首次頒發證書之前,認證機構應對申請人內部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一次審核,以後每年復審一次,符合要求的予以換證。這種審核能表明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正確按照附件4的要求運行。
6.2.4.2復審每年一次,採取隨機抽樣進行檢查,抽樣數不能少於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數量的平方根。
6.2.4.3 對在選項2之下的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發證機構按不低於10%的比例實施不通知檢查。檢查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時的抽樣規則見6.2.4.2。
6.2.4.4 認證機構應按GB/T27065《產品認證機構通用要求》編制外部檢查報告。
6.2.4.5 附件5是關於選項2認證應遵守的附加指南。
7. 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7.1 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義務
7.1.1 認證證書持有人必須對認證范圍內認證產品與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以及本規則的符合性負責。
7.1.2 認證申請程序必須在認證機構對其實施首次檢查或審核前完成。
7.1.3 申請人不能將一個模塊一次在多個認證機構申請認證,或者一次為一個模塊申請多個選項認證。
7.1.4 認證證書持有人有責任按認證機構要求向認證機構提供最新資料及相關數據,例如農場或生產面積變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變動。
7.1.5 申請人必須承諾遵守本規則所包含的要求。
7.1.6 申請人應保證其分包方必須遵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及本規則的相關規定。此內容見8.4分包方。
7.1.7 申請人應保證對所申請認證的產品擁有所有權,對種植、養殖場所擁有所有權或使用權。
7.1.8 申請人必須向認證機構作出正式聲明,說明其申請認證的產品所要進行交易或出口的國家/地區。
7.2 申請人/認證證書持有人的權利
7.2.1 申請人就申請認證服務內容和認證機構達成協議,其中必須包括認證機構的承諾。
7.2.2 認證機構應在申請人提出申請14日內作出是否接受申請的決定,在初次認證審核或不符合項關閉後28天內做出認證決定。
7.2.3 申請人可以向一個認證機構按選項1申請認證一些模塊,也可以向另一個認證機構按選項2申請認證另外一些模塊。但是同一個模塊不能按不同的選項申請認證。
7.2.4 認證證書持有人可以更換其認證機構,無論是由於認證證書持有人自願的原因,或者是由於認證機構被取消資質的原因,只要認證機構有能力實施合適的評價活動,認證證書持有人就可以將一些模塊向一個認證機構申請認證,另一些模塊向另一個認證機構申請認證(參照附件6)。
7.2.5 保密條款:認證機構應把所有申請人提供的一切產品的詳細資料、生產過程、評估報告及相關文件作為機密,未經申請人的書面許可,認證機構不得將申請人的信息提供給第三方(法律法規和本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8. 認證程序
8.1 申請
8.1.1 申請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8.1.1.1 申請選項(1或2)、申請級別(一級或二級)
8.1.1.2 申請認證的模塊/產品
8.1.1.3 身份(申請人名稱、資質證明文件)
8.1.1.4 申請人的詳細地址、聯系人、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件、網址
8.1.1.5 場所:包括農場位置、存欄數量、認證模塊/產品的生產場所
8.1.1.6 商標:申請人在貿易中使用的產品商標
8.1.1.7 原注冊號碼(如有)
8.1.1.8 政府或其他官方行政許可文件(如有)
8.1.1.9 申請人同意公開的與認證有關的信息
8.1.1.10 對果蔬類,如果申請人聲明不進行農產品處理時,則果蔬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中農產品處理條款規定的控制點可不適用。
8.1.1.11 對果蔬類,應聲明申請認證的每種產品都按照要求進行監管;如果申請人聲明進行處理的,應聲名已處理的農產品是認證的還是非認證的(除非該處理作業不在認證范圍之內)。
8.1.1.12 產品可能銷售或出口的消費國家/地區的聲明。
8.1.1.13 產品符合產品出口的消費國家/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聲明和產品出口的消費國家/地區適用的法律法規(包括申請認證產品相適用的最大農葯殘留量MRL法規)。
8.1.2 合同
申請人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後,應與認證機構簽署認證合同。認證合同由認證機構制定,至少應涵蓋以下內容:
8.1.2.1 合同簽訂雙方的名稱;
8.1.2.2 認證依據、認證選項、認證級別、認證模塊/產品范圍;
8.1.2.3 實施檢查時間及檢查細則;
8.1.2.4 證書和認證標志的使用;
8.1.2.5 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8.1.2.6 保密原則;
8.1.2.7 合同有效期。
8.1.3 注冊號
申請人與認證機構簽署合同後,認證機構應授予申請人一個認證申請的注冊號碼。
注冊號編碼規則: ChinaGAP+空格+認證機構名稱的字母縮寫+空格+申請人的流水號碼。
8.2 檢查和審核程序
8.2.1 對於選項1、選項2的認證檢查/審核在6.1、6.2中已經分別有詳細介紹。
8.2.2 現場確認:作為審核活動的一部分,必須檢查農場及其模塊的生產場所。
8.2.3 檢查和審核時間安排:
8.2.3.1 作物類檢查:檢查時至少有一種當季作物,使得認證機構確信任何認證的非當季作物的管理都能夠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當季作物是指仍處在田間生長階段、在田間尚未收獲階段或者收獲後在儲藏階段的作物)。
8.2.3.2 果蔬類檢查
第一次檢查:要有採收日期之前三個月的記錄。
第二次和其後的檢查:現場必須至少有一種申請認證范圍內的果蔬產品(指在田間、果園、倉庫中,或是田間或果園里的農作物上還未採收的農產品)能使認證機構相信,任何其他當時未在種植的申請果蔬產品也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要求。
8.2.3.3 畜禽檢查:在檢查時申請認證模塊的畜禽必須在飼養狀態。在24個月期間內檢查時間的確定,應考慮冬季和夏季的因素,在檢查期間應對室內和室外生產進行一次核實。
8.2.3.4 在12個月的認證有效期內,認證機構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進行檢查。
8.2.3.5 如果申請人僅僅認證了肉牛和肉羊以及奶牛模塊,可每隔18個月周期檢查一次;如果申請人還申請了其他模塊,則檢查的頻率必須每12個月一次。
8.3 認證的批准
8.3.1 認證的批准:認證的批準是指簽發認證證書。
8.3.2 認證的批准條件,即申請人必須滿足本規則所有適用條款的要求。
8.3.3 認證證書由認證機構頒發,有效期為1年。
8.3.4 認證機構和申請人的認證合同期限最長為3年,到期後可續簽或延長3年。
8.3.5 關於認證標志及認證證書內容和使用要求,見第10條款。
8.3.6當頒發或再次頒發認證證書時,證書上的頒證日期是認證機構審核農場時確定沒有發現不符合項的審核日期;如果發現不符合項超過規定要求,則證書上的頒證日期是認證機構確定不符合項關閉達到規定要求的日期。
8.4 批准范圍
8.4.1產品范圍
8.4.1.1發放給獲證申請人的證書內容包括獲證的農場和聲明的產品(見附件7)。
8.4.1.2對於選項2,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成員可以從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獲取認證確認函,但是未經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同意不得使用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認證證書。
8.4.2 場所范圍
在獲證農場中注冊產品的所有種植/養殖區域及模塊場所都必須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的規定。
8.4.3生產范圍
8.4.3.1不論產品在離開農場前所有權是否發生變化,生產范圍應涵蓋認證模塊所有的生產過程,對作物至少覆蓋到收獲,對畜禽至少覆蓋到運輸裝載點。
8.4.3.2對果蔬類,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已聲明不進行下列收獲後行為時(不包括那些為加工產品進行的活動),針對該農產品處置部分不再適用,認證范圍可縮小。
收獲後行為是指:存儲、化學處理、整理、清洗,或任何其他行為。
8.4.3.3加工產品不在認證范圍內。
8.5信息公開
8.5.1獲證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有關信息應當向社會公開
認證證書持有人應同意將以下信息向社會公開:
(i)注冊號
(ii)組織形式(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
(iii)認證技術規范名稱及版本
(iv)認證選項
(v)生產國家、地區
(vi)認證范圍;產品
(vii)認證機構名稱
(viii)認證機構最近一次檢查的日期
(ix)證書有效期
8.5.2認證證書持有人應以書面形式承諾認證機構可以將以下信息提交給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
基本信息:
(i)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名稱、地址、商號和電子郵箱。
(ii)證書狀態,如部分或全部暫停、撤銷。
(iii)當產品監管聲明適用時,覆蓋所有注冊產品
其他自願發布的信息:
(iv) EAN UCC全球區域代碼;政府或其他官方的農場注冊信息。
(v)符合消費國家/地區法律法規聲明。
(vi)對果蔬類:最後一次認證機構外部審核時符合GB/T 20014.2中4.4.4.1,4.4.4.2,和4.4.4.3的控制點的狀態。
8.5.3農業生產經營者或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供的保密信息
為便於對認證情況進行統計和監管,證書持有人應同意認證機構將下列信息報送給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應對該信息保密:
(i) 農業生產經營者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范圍內的每種作物的生產面積。
(ii) 檢查員/審核員名字。
圖2 認證流程圖
8.6 分包方的控制
8.6.1 對於與其工作相適用的控制點,分包方必須接受同樣的內部和外部檢查。
8.6.2 申請人應使分包方了解並符合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
8.6.3 申請人對分包的工作負責。
9 認證證書的保持
9.1 確認
9.1.1 認證機構每年必須對認證證書持有人以及相關認證范圍內的產品重新確認。
9.1.2 認證機構每年必須按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實施檢查和確認。
9.2 制裁
本條款適用於認證機構對認證證書持有人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對其成員的制裁。
制裁方式有: 告誡、暫停和撤銷。
9.2.1 告誡
9.2.1.1 處罰
允許在一段時間內消除引起告誡的起因,在此之後如果告誡仍未解除,則立即予以完全暫停。
9.2.1.2 時限
所允許的糾正時間將由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之間協商決定,最長糾正期限為從告誡之日起28天止。
9.2.2 暫停
9.2.2.1 處罰
在一段時期內,認證證書持有人將被禁止使用認證標志、證書或其他任何與良好農業規范有關的文件。
9.2.2.2 時限
暫停的持續時間將由認證機構決定,最長為6個月。暫停期滿之後,如果暫停仍然沒有解除,將撤銷證書,並解除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之間的合同。
9.2.2.3 暫停的解除
暫停將會持續到有證據證明引起暫停處罰的原因已經整改,由認證機構來完成一次預先通知的或不通知的確認審核或檢查,符合要求後暫停才能解除。
9.2.2.4 暫停的類型
9.2.2.4.1 延期暫停:在允許糾正的期限內即28天,不會強制實行立即暫停。如果28天之後問題仍然沒有糾正,則實施立即暫停。
9.2.2.4.2 立即暫停,可以是下列任意一項
9.2.2.4.2.1 部分暫停: 僅僅是被認證產品范圍內的某一部分被暫停,被暫停產品將被禁止使用認證標志、證書或其他任何與良好農業規范有關的文件。
9.2.2.4.2.2 完全暫停: 對被認證產品范圍內的所有產品暫停。
9.2.3 撤銷
9.2.3.1 處罰
解除合同,全面禁止使用與良好農業規范相關的文件、證書、認證標志等。
9.2.3.2 時限
證書已被撤銷的認證證書持有人,應在引起撤銷的起因消除後,才能向認證機構提出再次認證申請。
9.3 不符合的處置
認證機構對認證證書持有人和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對其成員應按照以下規定確定不符合,制定識別和處置不符合的相關程序。
9.3.1 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9.3.1.1 一級認證的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1)如果認證機構發現並證實認證證書持有人出現一級控制點不符合,認證證書持有人也未採取適當的糾正措施,且未告知直接客戶和認證機構,證書將立即完全暫停,最長期限為6個月。如果在以後的審核、檢查中發現重復出現同樣的問題,則證書會被撤銷。
如果在一個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一個成員發現一級控制點不符合,則認證機構必須進一步調查,增加取樣數(最大為其成員總數平方根的4倍),以確定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不符合的嚴重性,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暫停製裁,或是僅對該成員暫停製裁6個月。
(2)如果認證證書持有人在認證機構發現之前,告知直接客戶和認證機構其不符合某一一級控制點,並採取適當的糾正措施避免該不符合項的再次發生,這樣證書應當被立即部分暫停,其程度由認證機構決定。立即部分暫停的程度可限定到某種產品(地塊、溫室、動物或批次)的可清楚識別的、可追蹤的部分,同時農場應有清楚的、可識別的追蹤(追溯)系統。
9.3.1.2 二級認證的一級控制點不符合
如果超過5%的適用一級控制點不符合,證書會被立即完全暫停。在最長期限為6個月內,認證機構必須確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通過現場訪問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核查進行),否則撤銷證書,並解除合同。
9.3.2 二級控制點不符合(僅適用於一級認證)
9.3.2.1 延期暫停
對除果蔬類的所有范圍:如果超過10%的適用二級控制點不符合,證書會被延期暫停。在需要時,最長28天內認證機構必須確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通過現場訪問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核查進行)。
對果蔬類:如果超過5%的適用二級控制點不符合,證書會被延期暫停。在需要時,最長28天內認證機構必須確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通過現場訪問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核查進行)。
9.3.3 合同性不符合
9.3.3.1 次要條款的合同性不符合
當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的合同的次要條款出現不符合時,將對其進行告誡。允許的糾正時間由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商議決定。認證機構將要求其提交書面的證明作為已符合的證據。最長的糾正期限為28 天。
9.3.3.2 技術合同性不符合
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認證機構和認證證書持有人之間的合同中簽訂的協議出現不符合,或發現對認證證書持有人產生生產性技術疑問的任何問題,將導致立即完全暫停。
當認證證書持有人未在規定時間內滿足先前的告誡提出的要求、未按合同約定付款、認證證書持有人未按認證機構傳達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認證規則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最新要求進行修正、變更或調整時,將立即完全暫停。
9.3.3.3 主要條款的合同性不符合
當因未履行認證機構和認證申請人簽訂的合同中的雙方協定而出現的不符合,這種不符合客觀表現為認證證書持有人相關方面的管理不善,則合同解除。
9.3.3.4認證證書持有人破產或者農場場所所有權或使用權關系發生改變則合同解除。
10. 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
10.1 認證證書應包括以下信息:
10.1.1 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標志
10.1.2 簽發證書的認證機構名稱和認證機構的標識
10.1.3 認可該認證機構的認可機構的名稱和/或標識(如果獲得認可)
10.1.4 認證證書持有人的名稱和地址
10.1.5 農場名稱和地址。如果獲證的是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應在證書的附件中列出農業生產經營者組織的所有成員/農場場所名稱和地址。
10.1.6 認證選項、認證級別
10.1.7 注冊號
10.1.8 證書號
10.1.9 認證產品范圍
10.1.10 對果蔬類如未經處理,應聲明
10.1.11 認證依據的良好農業規范相關技術規范名稱及版本號
10.1.12 發證時間
10.1.13 證書有效期
10.2 認證標志式樣
一級認證標志 二級認證標志 色標
10.3 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
10.3.1 認證證書、認證標志的使用應符合《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2004年第63號令)的規定。
10.3.2 申請人在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後可以在非零售產品的包裝、產品宣傳材料、商務活動中使用認證標志(作物、果蔬類認證產品可以在零售包裝上使用認證標志)。認證標志使用時可以等比例放大或縮小,但不允許變形、變色;在使用認證標志時,必須在認證標志下標注注冊號。
10.3.3 認證證書持有人應對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的使用和展示進行有效的控制。
10.3.4 認證證書持有人不得利用認證證書或認證標志混淆認證產品與非認證產品誤導公眾。
11. 申訴和投訴
11.1 申請人如對認證機構的認證決定有異議,可在10個工作日內向認證機構申訴,認證機構自收到申訴之日起,應在30日內進行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申訴人。申請人對處理結果仍有異議的,可以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
11.2 申請人認為認證機構行為嚴重侵害了自身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
12. 認證收費
按照國家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產品認證收費管理辦法和收費標准收取。
5. 請問我在Nike專賣店買了一雙鞋,店員發錯貨我能退嗎能投訴Nike專賣店嗎
很高興為您解答
顧客在購買耐克這類鞋子的時候,一定要核對好相關的商品,不要出現差錯,出現您這種情況,估計是商家在發貨的時候弄混了,您在收貨的時候也應該第一時間進行反饋
三包法規定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 且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是可以進行退換貨的
不知道您這個多長時間了,最好還是先問問商家比較好
6. zara投訴電話!
衣服尺碼大一號來,想換小一碼,自剛買2天,是穿了一次,一句不給換就打發了;我只是希望zara能站在客戶的角度多考慮考慮,你付出努力,即使後期不成,作為消費者也能感覺的到服務,裝的和什麼一樣 延安路619號國大百貨Zara店
7. 前幾天在gap買了件T恤,刷的信用卡,小票丟了,衣服有嚴重質量問題,掉色,掉毛,把皮膚都染黑了。而
上周六買的GAP針織衫遇到同樣的問題,只有到實體店問了!你如果是刷卡買的,把銀行卡簽單或者對賬單找到,如果現金買的,只有試試!是不是調攝像可以證明你買了東西!准備周末找他們去退貨去!神馬質量!
8. 沒有購物小票也可以退貨嗎
幾乎每位消費者都動過退貨的念頭,但如果你退過貨,就一定回答過這個問題——你為什麼退貨?對大多數中國商家來說,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問題。因為無理由退貨將使商家自己遭遇「夾板氣」。然而,「3·15」來臨之際,一組來自異國的采訪卻告訴我們,對國外商家來說,退貨是很正當的事情,理由是什麼,並不重要。
加拿大
在加拿大各地的大型商場,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一個月)無條件退貨都能實現。此外,各種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眾多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都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只要不滿意,就能退貨
在加拿大,沃爾瑪、Costco等大型連鎖超市都有專門的退換部門,每天都有人在排隊退貨,其中不少人並不是因為質量問題退貨,而是試用產品後覺得不滿意。家住多倫多的傑維爾在今年元旦前給5歲女兒買了一件衣服,但女兒穿了兩天後因小朋友們說不好看,就再也不肯穿了。為此,傑維爾拿著衣服和收據到商店去退貨,在填寫退貨原因後,很快就辦理了退貨手續。
多收貨款,商品免費
一些大型商場自設的購物網站也提供退貨服務,消費者網購後若想退貨,只要在規定期限內把貨物拿到商店就可順利退貨。不過,由於加拿大沒有明確的有關退貨的法律規定,因此,在一些小商店中人們享受不了無條件退貨服務,不滿意只能換,不能退。
此外,如果是銷售方出現失誤致使消費者受到損失,通常都能得到較好解決。家住多倫多地區的喬斯在便利店買了兩個比薩餅,但回家後才發現便利店多收了一塊錢。他立即返回便利店,出示購物清單,並說明緣由,店員當即退還了多收的錢。加拿大一些地區對這類情況有約定俗成的行業規定,若便利店多收錢被顧客發現,顧客其實可以享受該項商品免費的待遇。
消協很多,法規很多
加拿大擁有各種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例如,聯邦政府中就有10個部門負責消費者保護。此外,還有全國性的消費者協會、各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他們負責處理投訴和咨詢、發布市場信息、介紹消費技巧、提供有關法律咨詢、調查被指控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等事務。
此外,加拿大還有眾多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單項法律法規,其中包括消費者保護法、商業行為法、預付費服務法、機動車輛修理法、消費者報告法等幾十部。
新華社記者施蓉
日本
制度優先保護消費者
在日本,購物後辦理退貨或換貨十分方便、快捷,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日本的有關規定都更注重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出台法律,瞄準問題商品
日本的《製造物責任法》規定,對於質量有問題的商品,必須迅速退貨、更換或者退錢。對此,記者有過切身經歷。記者曾在日本的一家電器城買過一台手提電腦,使用後發現電腦用一段時間就自動斷電,於是找到店家,店家確認電腦確實存在問題後,二話不說就予以更換。
購物小票,標明退貨期限
在日本,一般來說,只要有購物小票,在規定的一周或一個月內,不論是質量問題,還是尺寸搞錯了,消費者都可以在購物的商店裡辦理退換貨。具體時間由商店決定,購物小票上也會標記清楚。對於網上購物或電視購物,由於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會在小票上明確標記退貨時間,所以在規定時間內或根據有關規定,都可以退貨。
但是,如果是定做的商品或是已穿過的內衣、已吃過的食品,則很難退貨或更換。這個情況在訂貨的時候會和對方確認,要對方清楚知道,在這個基礎上才簽訂買賣合同。
猶豫期制,允許顧客後悔
針對上門推銷,日本通過「猶豫期制度」來保護消費者。比如,很多消費者在自己家裡一時被上門推銷所誘惑,沒仔細考慮好就簽訂了合同,但事後又後悔。「猶豫期制度」則給予消費者冷靜思考的機會,允許消費者在一定期限內可撤回申請和解除合同,且不要求賠償違約金。
此外,如果賣方告知不實信息或存在故意隱瞞重要事項等違法行為,誤導了消費者或導致消費者申請簽訂或承諾簽訂合同,這些合同均可要求取消。
新華社記者藍建中
無因退貨=「夾板氣」
中國
晨報訊(記者朱爍)自從喊出「退貨與買貨一樣方便」的承諾後,當代商城每年掏出一兩百萬元砸在「一站式」退貨上。一邊是個別消費者的信用缺失,一邊是生產廠家的抵觸排斥。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底盤硬的百貨大樓和當代商城外,國內鮮有商家公然標榜「我家退貨無障礙」!「無因退貨」在「夾板氣」中悄悄進行,伴隨著的是7天至1個月的購買時限或品種限制。
商家不敢退
「商家也想通過無因退貨打品牌,但不敢!」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曹中生如是說。「無因退貨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早已成慣例。但這種服務模式與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者素質密切相關。北京目前基本沒有商家敢喊出完全無因退貨,一般都會在時間上設定7日的購買期限,或者標牌完整等不影響二次銷售的各種條件。」
企業不願退
據了解,2008年北京市工商局在當代商城以倡導的方式宣傳無因退貨,之後曹中生始終在關注著當代的經驗。據他介紹,絕大部分的退貨要求都順利受理,但當代商城每年為自己的承諾要掏出一兩百萬元。當代商城的負責人坦言,很多時候商城接受了顧客退貨,但是品牌商不接受商城的退貨,這些商品最終都由商城買單了。試問,又有幾個底子硬、意在打品牌的「當代」能掏錢換吆喝呢?
顧客沒信用
曹中生告訴記者,無因退貨的基礎是誠信,一方面是商業企業要守信,另一方面也考驗客戶的素質和誠實。其實早在10年前,老牌商家百貨大樓就推出無障礙退貨,但僅限於小件商品。百貨大樓還真就遇見過東西用了3年還拿回來退的「雷人」客戶,雖然商場咬牙履行了承諾,但足以引發對消費者素質的擔憂。「舉例而言,北京是個旅遊城市,遊客買一台照相機拍了5天,最後把內存卡騰空再退回來,商家就要承受損失。」
電器最難退
企業認為,商品的特殊性也成了無因退貨的門檻。小兩口要結婚,買個鑽戒在婚禮上秀秀,喜事辦完了再把戒指退回去,倒霉的還是商家,類似的還有內衣等特殊物品。在曹中生的經驗中,電器類商品是最難實行無因退貨,產品更新快,價格變化更快,而且鑒定是否影響二次銷售的程序和成本很大。
盡管對現狀有客觀的分析,但常年工作在消保一線的曹中生對無因退貨前景也表示出信心:「北京的消費環境日益完善,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各環節理念更新,無因退貨的普及是大勢所趨。」
退換商品不需要理由
美國
快遞丟貨?商家照賠
同事庄先生在網上電子商城買了一部數碼相機,USP快遞公司記錄顯示已經送貨,但庄先生沒收到。電話聯系後,商家在庄先生沒有出具任何證明的情況下,馬上重新發貨。庄先生在商家承諾的時間內收到了商品。
庄先生不由感慨:「在美國,商家會認為顧客是誠實可信的,商家的目的就是讓客戶滿意。因此,即使這部相機在運送過程中丟失了,也是商家與快遞公司之間的問題,不會讓客戶承擔時間和金錢方面的任何損失。」
雞蛋破了,照樣退款
在美國,退換貨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般情況下,消費者退換商品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也不會遭遇商家的「白眼」。甚至,著名的平價連鎖瑞典大眾服裝品牌H&M直接打出這樣的廣告:「先買下,後決定。」
Costco是美國著名的會員制倉儲式連鎖超市。在這里,原則上只要購買的食品不新鮮,出示銷售憑證即可退還現金。記者親眼看見一位老太太拿著一個只剩一個雞蛋的包裝盒要求退款,理由是這個雞蛋破了。她得到了滿意的答復。
不過,美國商家均有「退換貨條款」,對退換貨做出了一定限制。總的來講,退換商品需要提供購物憑證。如果是衣物,若非質量問題,均要求商品未經穿著,不影響再次銷售,並規定了商品退換的期限。
但在執行中,各商家會根據各自情況採取相對靈活的政策。例如,銷售憑證丟失,店家一般也允許退換商品,不過貨款需參照截至退換貨時該商品最低銷售價返還;如果退換期已過,商家不退還現金,但會折算成只能在該品牌連鎖店內消費的現金卡。
9. GAP驗廠重點內容是什麼
GAP驗廠清單
工廠事務記錄 營業執照 當地最低工資文件 工廠鳥瞰圖 工廠政策(須張貼於工廠及宿舍區) 廠規/宿舍守則/獎懲制度/警告信 意見反映或投訴機制 工資制度 假期制度(有薪年假及產假) 員工/管理手冊(如適用) 員工事務記錄 工人入廠記錄(花名冊)及 工人簽名、廠方簽名及蓋章 會計人員審核後簽名 附入廠日期、清晰身份證復印 16-18歲未成年人名單/未成年工人體檢證及勞動局登記 勞動合同(員工及廠方各持有一份) 購買社會/工傷保險記錄 最近半年保險單收據 保險花名冊(如有更新) 員工工資及考勤記錄 工資記錄(最近三個月) 工資條(個別工資明細表) 工卡/考勤記錄(最近三個月) 工人請假單(申請日期及請假時段) 離職記錄(最近三個月) 離職申請書、舊有入廠記錄及合同 最後發放的工資記錄 工資代領授權書(如適用) 安全及健康記錄 工場/宿舍火警疏散演習記錄 疏散演習相片 消防設備培訓記錄 消防設備檢查記錄 消防設備清單/設備分布平面圖 工傷意外記錄(檢討報告) 員工急救培訓記錄(附有訓練內容及相片/訓練人資歷/急救證書) 個人防護用品及職業安全培訓記錄 防護用品發放記錄 化學品安全管理 工廠使用化學品之清單 全套化學品安全資料表(MSDS) 化學品存量及收貨記錄 空氣監測報告――車間(如適用) 職業安全小組人員名單(如適用) 鍋爐安全 鍋爐年檢證書(如適用) 報告書――靜缸、運行 鍋爐操作者上崗證 環保記錄 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如適用) 廢水檢驗報告 當地污染物排放標准 衛生記錄 飯堂/廚房(衛生許可證) 廚房工作人員體檢證 (廠方發出之文件需註明廠名)
10. GAP的中國門店分布
GAP到2012年底在中國開設的門店分布是:上海10家,其中兩家奧特萊斯店、北京8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香港4家、重慶3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石家莊1家、天津3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寧波3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
成都4家、武漢2家、沈陽2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杭州4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南京2家,其中1家奧特萊斯店、蘇州1家奧特萊斯店。2013年8月23日開始GAP登陸青島,在百麗廣場及萬達CBD均有門店。
(10)gap投訴擴展閱讀:
GAP產品特色:
GAP曾用中文名:「蓋普」,品牌2010年10月正式入駐中國,更名為「蓋璞」。蓋璞 (Gap) 誕生於美國加州,蓋璞 (Gap) 品牌服飾帶給人們的是一種休閑的氣質,讓無拘無束的美國青年能夠盡情地享受自然、舒適的生活。
以價格合理式樣簡單的休閑服裝為標志GAP服飾,深受美國大眾的喜愛,一到節假日 ,GAP店裡總是人群川流不息。GAP 的服飾可以代表美國普通年輕人的時尚,簡潔、大方、休閑,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褲裝,試樣比較適合大眾,簡單但又有流行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