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消費糾紛的調解及技巧

消費糾紛的調解及技巧

發布時間:2021-06-26 04:58:23

㈠ 消費者想要維權應該怎麼做

生活中,消費無處不在,大的買房、買車,小的買早餐、午餐,而且消費者在接收服務時,被侵權的事例也不在少數。那麼,消費者如何做好消費者維權呢?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知識更新。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提升維權人員綜合業務素質。不間斷組織消費維權人員通過參加培訓、集中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技巧,新《消法》頒布實施後,興隆所先後組織各類培訓、講座、典型案例剖析會3次。二是加強與經營者的溝通,推行消費維權約談制。通過分析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反映的數據信息,對特定時間段內消費者申訴舉報較多、問題較為突出的經營者,進行行政約談,共同分析申訴舉報數量多、處理難的內外部因素,並就加強經營管理制度建設、完善消費糾紛處理機制和落實長效管理等方面進行商討,讓經營者切實履行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第一責任人義務。三是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在接待來訪的消費者投訴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在潛移默化中增加消費者的法律法規知識,更好的解決消費糾紛。

四、消除消極態度。一是進一步加強隊伍作風建設。針對改革時期人心浮動、思想壓力大的問題,及時遏制消極工作情緒,深刻查擺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強政務值班和12315值班制度,實行全時段全天候專人接轉電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二是充分利用有線電視、宣傳專欄等渠道,及時宣傳消費維權知識、12315工作成果和一些典型維權案例,組織開展12315「社會開放日」、「領導接待日」和「回訪消費者」等活動,聽取社會各界對消費維權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工商部門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樹立工商部門良好的風貌。

㈡ 消費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消費爭議的基本解決方法有以下途徑:
1、雙方和解。
2、由第三方或者消費者保護組織調解。
3、根據仲裁協議,提交仲裁。
4、到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㈢ 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五項解決爭議的途徑,為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供了自我保護的方法。這五項途徑具體可概括為民間的、行政的和法律的保護手段,那麼,消費者如何認識這些自我保護手段呢?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消費者購買商品後,發現商品的質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務時,對服務質量、態度不滿意,這時,可以先當場或事後找商店進行交涉,說明情況,提供證據,表明態度,並在商店承認事實的前提下,提出具體合理要求,促使糾紛能及時解決。
二、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解決。消費者委員會是依法成立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專門的社會團體。吉林省設有省、市、區(縣)三級消費者委員會,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消委會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市、區(縣)消費者委員會均可,最好向爭議發生地的區(縣)消委會投訴為宜。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也可以向有關工商、物價、技監、標准、計量、衛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這些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自己的業務職責范圍內,依據有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解決。這種解決爭議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購銷的書面合同里約定,買賣商品的量也往往比較大。而在消費者與商店即時清付的口頭合同中絕少存在,而且採取這種方式解決爭議,程序相對比較復雜。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量少,且以即時付清的口頭合同形式完成,不宜採用這種方式解決爭議。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的發生,往往是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甚至消費者的人身和重大財產受到侵害時,以及已嘗試各種解決途徑不能如願時,消費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以請求法律保護。如經營者的行為構成犯罪時,司法部門還要依法追究責任者的刑事責任。
以上五項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中,前二項均可視為投訴,第三項為申訴,第四項為申請,而最後一項則為起訴。除最後二項外,前三項仍然可概稱為投訴,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費爭議發生時的重要解決途徑。

㈣ 矛盾糾紛調解的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您好:
面對面與背靠背相結合調解法
有的矛盾糾紛爭議的不是重大的利益,而是為了爭面子、賭氣,對於此類糾紛,調解人員就可以先用「背靠背」調解法。調解人員分別做當事人的工作,待雙方當事人的情緒穩定,意見接近時,再把當事人叫到一起「面對面」地做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相互謙讓、心平氣和地進行協商,使糾紛得到圓滿解決,從而避免情緒對立和吵鬧等矛盾激化的情況發生,提高調解的成功率。
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調解法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人員可以針對不同情況,適時對當事人進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弘揚社會主義道德觀念。通過法情並用,引導當事人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發揮法律與道德的雙重作用,喚醒當事人的良知,引導當事人化解矛盾。
借用外力調解法
調解人員還可以通過調查摸底,請出當事人佩服、對其有影響力的人來做當事人雙方的工作,緩和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引導他們達成調解協議。一是鄰里調解。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是聚群而居的,相鄰關系密切而又重要,一家有事,四鄰相助,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因此,遇到矛盾糾紛時,可有選擇性地請鄰里人員幫助進行調解,規勸雙方當事人以團結為重,做出諒解與讓步。因為是鄰居,平時又都很了解,這種調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友情調解。友情調解是指當事人發生糾紛時,調解人員可根據情況請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好友予以勸導、疏通及說服教育,使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化干戈為玉帛。三是聯合調解。民間糾紛的情況復雜、牽扯人多、涉及面廣,僅靠一個部門調解往往力不從心,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應邀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到場分頭做工作,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褒揚激勵調解法
民間糾紛調處方法很重要,說話要講究方式,語言要講究藝術,既不能單刀直入,更不能五馬長槍,要深入淺出,和風細雨。在實際調處中,對當事人的優點和長處及時表揚鼓勵,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表揚鼓勵,尋找共同語言,縮短當事人之間的距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活他們的自信心和正面的興奮情緒,堵住可能反復的退路,從而使調解成功率得到提高。
排憂解難調解法
有些矛盾糾紛發生是因為當事人在生產生活中確實存在一定實際困難,對於這類糾紛,調解人員要通過深入細致調查,找出症結所在,切實幫助其解決困難。困難解決了,矛盾糾紛也就化解了。
迂迴遷讓調解法
在矛盾糾紛調解中,調解人員要針對當事人的個性特點,因人因事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化解。對那些說話尖刻、刺耳難聽的當事人,調解員不能感情用事、以怒制怒,說絕話、講狠話,而是讓他們把心裡話講出來,把心裡的積怨發出來,然後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從而達到調解效果。
真情打動調解法
矛盾雙方往往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執,事情本來並不大,為爭一口氣,互不相讓,僵持不下,還有些矛盾雙方當事人都想得到解決,但卻難以啟齒。對這類型糾紛,調解人員要以情感人,主動和解、對話調解、互諒調解。實踐證明,這是調解家庭、夫妻矛盾的最好方法。

閱讀全文

與消費糾紛的調解及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