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大神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很垃圾,每天加班,說雙休實際上讓你周末加班,工資不按時發,領導層完全沒有領導能力。
⑵ 福建雲布施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福建雲布施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聯網雲生態公司。由謝雲松於2015年7月14日創立,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金工路1號紅坊海峽創意產業園。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推廣服務;電子技術研發;企業管理咨詢;品牌全案策劃營銷;電子產品、工藝品、飾品、日用百貨的批發、零售、代購代銷;網紅節目直播;新媒體運營;雲布施在2015年為海欣集團、嘉媚樂等企業科學地梳理四大模式系統,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證明材料來自矽谷網2016年10月,福建雲布施集團雲生態8.0發布會上,雲布施集團入股福州創星互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雲布施與景泉財富戰略合作書簽署儀式。證明材料來自新浪網2016年11月,雲布施集團與益創客、海熙融泰投資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舉行了雲加速、雲悅薈和雲天使的揭牌儀式。證明材料來自散文吧
法定代表人:謝雲松
成立時間:2015-07-14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0010046813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保稅區綜合大樓15層A區-0584(自貿試驗區內)
⑶ 和王者榮耀有關的一個網路劇叫什麼啊!
,騰訊與眾樂互娛聯合宣布,將推出《王者榮耀》的網路劇。
據眾樂互娛聯合創始人賀暘介紹,此次《王者榮耀》網劇將由華宜影視製作團隊打造,並進行網劇劇本徵集。
《王者榮耀》將推出網路劇 打造首部手游網劇
眾樂互娛主要從事粉絲游戲發行業務。2015年11月14日,北京華誼兄弟(300027,股吧)創星娛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增資的方式成功受讓深圳市眾樂互娛網路有限公司35.00%股權,作價2,800.00萬元人民幣。
《王者榮耀》是由騰訊游戲旗下的一款MOBA類手游,於2015年11月26號正式公測。據最新數據透露,目前游戲日活達到1200+W人
⑷ 150億的鴨子飛走了,憋屈的華誼兄弟配叫影視老大哥嗎
「煮熟」的鴨子飛了
2016年12月6日晚,停牌74天的華誼兄弟兄弟發布公告稱,正式終止此前籌劃的收購英雄互娛部分股份的收購事項。公司股票將於12月7日起開始復牌。
「太讓人驚訝了」,這是不少行業人士聽到這一消息時的第一反應。而有專家認為此次交易失敗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英雄互娛的高估值。根據停牌前的股價計算,英雄互娛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比一年前華誼兄弟兄弟首次收購其股份時增長了近60億。而如果華誼兄弟兄弟參考新三板上的定價,華誼兄弟兄弟顯然將付出更高的對價。
其實,華誼兄弟與英雄互娛早有淵源。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兄弟便宣布以19億元入股英雄互娛,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這也是華誼兄弟兄弟近年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當然投資英雄互娛也為華誼兄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數據顯示,英雄互娛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實現凈利潤2.17億元,凈利率高達57.56%。相比華誼兄弟當期3.58億元的凈利潤,英雄互娛當期就為華誼兄弟貢獻了投資收益4129萬元,佔比11.5%,功不可沒。
不得不承認的是,財務上的收益也讓華誼兄弟有了繼續收購英雄互娛的野心。
但是這一收購行為並不被大家看好,華誼兄弟打的「影游聯動」牌也許看起來更像一個華而不實的抽象概念。因為在中國市場,游戲改變成電影,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而IP改編成游戲,失敗案例同樣不勝枚舉。
因此,即使收購成功,華誼兄弟取得效益也僅僅是財務上的,對其長遠發展和戰略互動影響一般。
「老大哥」被趕超
作為第一批上市的影視股,華誼兄弟兄弟當之無愧的獲得了「創業板影視第一股」的美譽。縱觀華誼兄弟兄弟的發展歷程,這個靠廣告業務起家,靠電影上位的公司,在民營發行行業的地位無人可撼。
憑借在業界摸爬滾打20年的經驗,華誼兄弟兄弟先後捧紅了李晨、范冰冰等圈內一哥一姐,加之手握葛優、馮小剛等一線大牌明星和導演,其在業界不僅呼風喚雨,更出盡了風頭。
然而,這一切在2014年開始戛然而止。當時,資本對於行業的介入開始讓各路明星開始蠢蠢欲動,紛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而這也是華誼兄弟始料未及的。此外,電影圈還殺出了萬達院線和光線傳媒,這些後起之秀讓其如坐針氈。
毫無疑問,在星源積累和影視發行等發面,華誼兄弟正在被競爭對手趕超。而這一切在最近的馮小剛與萬達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罵戰中可見一斑。
自從萬達35億美金並購傳奇影業,並打通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院線的全部產業鏈,就註定了其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企業。截止2016年5月,萬達已經成功穩坐中國電影院線老大的地位。其在國內擁有影院311家,2700塊屏幕。2015年,萬達院線占據全國總票房份額的13.5%,高於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
然而不巧的是,本就在發行院線方面不佔優勢的華誼兄弟卻偏偏得罪了萬達這棵「搖錢樹」。華誼兄弟被指挖萬達牆角,使萬達主要負責影視業務的前副總裁葉寧跳槽至華誼兄弟擔任CEO,這一事件也讓兩家結下了「梁子」。
7月15日,萬達出品的《快槍手》和由華誼兄弟出品的《陸垚》同日上映。數據卻顯示,首日《快槍手》在萬達的排片高達32.57%,而《陸垚》僅有5.25%。同樣,11月份《我不是潘金蓮》的排片再次「遇冷」。這不僅印證了萬達和華誼兄弟的關系,更表明了華誼兄弟在電影發行渠道方面的劣勢。
而在電影製作方面,華誼兄弟又迎來了以光線傳媒為代表的主要競爭對手。2015年以來,光線傳媒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電影製作方面。這家公司投資過《美人魚》、《泰囧》等多部成功的電影,其創始人王長田也曾多次在采訪中表示公司在未來堅持做電影發行的決心。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光線傳媒以5部電影5.6億元的成績位列民營發行公司的第三名。2016年中報顯示,當期光線傳媒實現營業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凈利潤實現5.81億元,同比增長216%。
顯然,以萬達影院和光線傳媒為主的後起之秀開始對華誼兄弟形成了夾擊之勢。那麼,面對「後起之秀」的圍追堵截,華誼兄弟的策略又是什麼呢?
大手筆收購擴張
華誼兄弟在面對危機時,選擇的方向是並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華誼兄弟擁有三大造血業務板塊,分別為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和互聯網娛樂。為了給這三大業務提供持續的支持,華誼兄弟建立了自己的投資平台和投資團隊,為下一步發展進行積極的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6年期間華誼兄弟做了很多周邊行業的投資,除了對英雄互娛的收購,還以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的美拉傳媒。2016年更加快了發展步伐,先後成立華誼兄弟點睛動畫有限公司和增持華誼兄弟創星股份。
同時,華誼兄弟還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比如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國際購買香港上市公司中國 9 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布局線上線下的醫療保健和健康產業的運營,以及影視節目的投資業務。通過控股子公司華誼兄弟樂恆,以受讓老股及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韓國SIM 公司26.50%的股份。
不言而喻,一系列的收購讓華誼兄弟確實嘗到了不少甜頭。2014年年末華誼兄弟的總資產僅為98.19億元,凈資產僅為56.8億元。而今年公布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總資產為196.55億元,凈資產為101.47億元,比起兩年前翻了一倍還多。
未來到底在哪?
持續不斷的收購讓華誼兄弟有了亮眼的財報,但是並購帶來的不利方面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金融資產佔比的不斷升高,伴隨的卻是不斷下滑的業績。截至2016年三季度,華誼兄弟兄弟的收入為21.52億元,凈利潤為7.38億元;而競爭對手萬達院線的收入規模卻高達84.37億元,凈利潤為11.48億元。
不斷的收購,僅僅增加了資產規模卻沒有加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是華誼兄弟當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據中國經營網記者報道,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萬元,凈利潤預計為25194.83萬元~37792.25萬元。根據公司2015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5億元人民幣,因此2016年同期預計下降25%~50%。在業界看來,這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自2009年公開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半年。
整體來說,華誼兄弟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明顯的效益,協同效應更是微不足道。
也許,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不知道日後的華誼兄弟是否會因為今天的戰略布局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但IT時代網認為,這家在業界叱吒風雲二十餘年的公司,相比注重短期財務上的收益,未來在方向性改如何選擇也許才是其更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