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名舉報後調查發現該舉報與事實不符,算不算誣告陷害
1、誣告陷害罪的立案標准: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
誣告陷害在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指所有的第三人,具有任何身份屬性的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為不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利,同時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2)、虛假告發:是指行為人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單位進行告發。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的控告和檢舉,可以看出舉報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廣泛的民主權利。公民通過舉報的形式,實現法律賦予的管理國家事務和監督國家工作人員的民主權利,嚴格受國家法律的保護,舉報有功的人員。舉報既是一項權利,又是一項義務。公民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舉報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舉報義務。
4、舉報不需要證據。舉報人大多數是普通人,沒有調查取證的權利,不可能掌握被舉報人的違法犯罪確切證據。所以最多提供線索,由相關部門調查取證,查清事實。當然啦,有證據提供會有利於相關部門查清事實。往往舉報人會由於事物的表象,融入自己主觀思想上的判斷,認為他人有違法犯罪事實進行舉報,或許會造成冤枉好人,但是最終的結果不是舉報造成,而是相關部門的不作為或亂作為,導致被舉報人被冤枉。
5、舉報會不會對他人造成“誹謗”,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呢?《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此看出,界定是否構成誹謗罪的條件必須存在著捏造事實,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於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誹謗罪。此外,誹謗罪與一般誹謗行為有著明顯的界限,只有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手段卑鄙,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導致嚴重後果的(如:精神失常、自殺等)等等。否則,只是一般誹謗行為。
簡言之,公民舉報本來只是提供線索而已,事實到底如何有賴於有關部門查證,不能要求公民保證舉報的都必須是事實真相。如果強求其所檢舉的情況一定屬實,或者說僅因舉報人所反映情況與事實有出入便對其科以刑罰,面對如此風險,以後誰還敢舉報?如果舉報的門檻太高,人們只能望而興嘆而不敢輕舉妄動,這將極不利於社會正義的伸張,憲法賦予公民的檢舉權利豈不形同虛設?
總之,舉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為了保障公民充分地行使這一民主權利,公民在行使檢舉權時應該享有一定的“豁免權”,只要舉報人主觀上沒有故意打擊報復,沒有捏造事實進行虛假告發,那麼就是合法的。當然啦,舉報人在舉報時要客觀冷靜,不能僅憑事物表象和主觀判斷,人雲亦雲,捕風捉影,只見樹木不見林,就沖動進行舉報,而導致舉報現象泛濫,可能會冤枉好人的。所以三思和謹慎行使法律賦予我們的舉報權利,不能讓權利任性妄為!
㈡ 客戶投訴案件具體有什麼處理辦法
客戶投訴案件具體處理辦法
第一條為保證客戶對本公司商品銷售工作投訴案件有統一規范的處理程序和方法,並防範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客戶投訴案件系指出現下文第三條所列事項時,客戶提出減價、退貨、換貨、無償修理加工、損害賠償、批評建議等。
第三條客戶的正當投訴范圍。
①產品規格、等級、數量等與合同規定或與貨物清單不符;②產品在質量上有缺陷;③產品在運輸途中受到損害;④產品技術規格超過允許誤差范圍;⑤因包裝不良造成損壞;⑥存在其他質量問題或違反合同問題。
第四條本公司各類人員對投訴案件的處理,應以謙恭禮貌、迅速周到為原則。各被投訴部門應盡力防範類似情況的再度發生。
第五條業務部所屬機構職責①確定投訴案件是否受理;②迅速發出處理通知,督促有關部門盡快解決;③根據有關資料,裁決有關爭議事項;④盡快答復客戶;⑤決定投訴處理之外的有關事項。
第六條質量管理部職責①組織針對投訴的調查分析;②檢查審核「投訴處理通知」,確定具體的處理部門;③提交調查報告,分發有關部門;④填制投訴統計報表。
第七條各營業部門接到投訴後,應確認其投訴理由是否成立,呈報上級主管裁定是否受理。如屬於客戶原因。應迅速答復客戶,婉轉說明理由,請客戶諒解。
第八條各營業部門對受理的投訴,應進行詳細記錄,並按下列原則作出妥善處理:
①凡屬質量缺陷,規格、數量與合同不符,現品與樣品不符,超過技術誤差時,填制投訴記錄卡,送質量管理部;②如純屬合同糾紛,應填制投訴記錄卡,並附加處理意見送公司有關領導裁定處理:
③如屬發貨手續問題,依照內銷業務處理辦法規定處理。
第九條質量管理部在接到上述第一種情況的投訴記錄卡時,要確定具體受理部門,指示受理部門調查,記錄卡留存備查。
第十條受理部門接到記錄卡後,應迅速查明原因。以現品調查為原則,必要時進行記錄資料調查或實地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
①投訴內容(數量、金額等)是否屬實;②投訴目的;③投訴理由是否合理;④投訴調查分析;⑤客戶要求是否正當;⑥其他,必要事項。
第十一條受理部門將調查情況匯總,填制「投訴調查報告」,隨同原投訴書一同報主管審核後,交質量管理部。
第十二條質量管理部收到調查報告後,經整理審核,呈報營業部主管,回復受理部門。
第十三條受理部門根據質量管理部意見,形成具體處理意見,報請上級主管審核。
第十四條受理部門根據上級意見,以書面形式答復客戶。
第十五條客戶投訴記錄卡中應寫明投訴客戶名稱、客戶要求、受理時間和編號、受理部門處理蒽見。
第十六條客戶投訴記錄卡的投訴流程為:
①第一聯為存根,由營業部留存備查;②第二聯為通知,由營業部交送質量管理部;③第三聯為通知副本,由營業部報上級主管部門;④第四聯為調查報告,由受理部門調查後交質量管理部;⑤第五聯作答復用,由質量管理部接到調查報告,經審核整理後,連同調查報告回復受理部門;⑥第六聯作審核用,由質量管理部上報審核。
第十七條調查報告應包括發生原因、具體經過、具體責任者、結論、對策和防範措施等內容。
第十八條投訴處理中的折價、賠償處理,依照有關銷售業務處理規定處理。
第十九條質量管理部應於每月五日內填報投訴統計表,呈報上級審核。
㈢ 平時投訴後不是還要調查么
正確答案:D 解析:根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投訴處理辦法》第19條規定,投訴處理決定做出前,投訴人要求撤回投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說明理由,由行政監督部門視以下情況,決定是否准予撤回:(1)已經查實有明顯違法行為的,應當不準撤回,並繼續調查直至做出處理決定。(2)撤回投訴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他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應當准予撤回,投訴處理過程終止。投訴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提出投訴。
㈣ 檢查院沒有證據就憑舉報可以先捕後調查嗎法律規定沒有結果多長時間放人,還不放人該如何辦.
檢察院批准逮捕需要相關證據,不會先逮捕後取證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公安機關對已經立案的刑事案件,應當進行偵查,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材料。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對符合逮捕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應當依法逮捕。
㈤ 嫖娼被抓舉報了賣淫女警方會追查嗎
舉報了回去查的。但是一般是草草了事,除非是業績嚴重不達標才會抓她們。還是不要舉報的好,免得以後大家都學你,到時千萬單身人口怎麼活啊!
㈥ 對商家進行舉報後,工商局立案調查了,我可以要求查看調查記錄嗎
可以查看處理結果
舉報商家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義務,名正言順。舉報屬實,立案調查;舉報不屬實,原則上回答復舉報人,不屬實的情況(前提是舉報是留下了聯系方式)。如果商家打擊報復,可聯系當地公安機關處理。
㈦ 對於虛假舉報案件公安機關調查後對被調查人怎麼處理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故意報假案的,公安機關會根據所造成的後果是否嚴重來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起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但行為人故意報假案致使他人受到公安機關刑事立案調查的,行為人就涉嫌構成誣告陷害罪。
㈧ 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多久後開始調查
紀委開展初步調查的前提是信訪受理,如果舉報沒有受理,紀委一般不會開展調查,受理的話,一般三個月內會開始調查。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高紀律檢查機構。職能是對涉嫌違法違紀的黨員領導幹部或者公職人員進行調查,常用的調查方式是「兩規」,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地點交代問題。如果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㈨ 被人匿名舉報了,接受調查以後並無舉報內容中的問題,卻有其他問題,有辦法追究舉報者的責任嗎
難以追究。
首先:此事的定性應當要看甲是故意陷害還是舉報失實。
其次:如果甲在主觀上是故意陷害,那事情麻煩了,可能會被追查並追究刑事責任,涉嫌誣告陷害罪;如果主觀上是行使公民監督權但是由於失察導致舉報失實,那就另當別論了,以後注意就行了,由於是匿名舉報,通常是不會追究或難以追究的。
(9)投訴後追查擴展閱讀:
匿名舉報的應對策略
1、加強法制化建設,教育和引導群眾依法信訪,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訪舉報工作秩序。要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按照《人民檢察信訪工作規定》、《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等法規進行舉報,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履行公民的義務,提倡、鼓勵實名舉報。
要使群眾充分認識到匿名舉報的局限和缺陷,認識到實名舉報是群眾正確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最好方式,打消疑慮,從受理、查辦、處理和獎勵等諸多環節上充分體現出實名舉報的優點。
提高實名舉報的查辦時效和力度,及時向舉報人反饋通報處理結果,同時對實名舉報有功人員進行獎勵。完善信訪舉報工作制度,落實責任追究制,公開於社會、公示於群眾,通過實實在在的效果取信於民,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切實增強群眾對信訪舉報的信心。
2、加大法制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群眾舉報意識。部分群眾由於思想境界、社會責任方面的因素,雖然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對領導幹部的不廉潔現象和腐敗問題心存不滿,卻存在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觀念,明知是腐敗方面的種種劣跡,也不願舉報。
我們應深入基層、企業、社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舉報宣傳,堅持開展「舉報宣傳周」活動以及電視講話、法制講座等傳統形式的舉報宣傳,同時不斷探索舉報宣傳的新途徑、新方法。
如在報刊上開辟專欄,發揮有線電視網的優勢開展專題講座,通過郵政發放宣傳單,開通熱線電話,以及利用公益廣告、簡訊等形式,向幹部群眾宣講法律知識,介紹檢察機關的性質、職能、受案范圍和典型案例。
正面宣傳檢察機關查處職務犯罪、懲治腐敗的重要成果,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檢察機關、相信檢察機關,調動人民群眾同腐敗分子作斗爭的積極性,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3、從嚴打擊報復陷害行為,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有些單位領導幹部不願聽到批評意見,更不願意接受群眾監督,發現群眾舉報其不廉潔行為的,輕則在工作中故意刁難,重則將其免職或調離,甚至動用社會關繫到舉報人家裡大打出手,致使舉報氛圍惡化,言路不暢通。
部分群眾認為自己只是弱勢群體,被舉報人卻是單位的領導或掌握一定權力的人,擔心自己的舉報會招來打擊報復,因此對身邊的損害公私利益的職務犯罪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不敢署名來舉報身邊的職務犯罪。
這就要求我們做好舉報人的保密工作,使情況不外泄,避免給舉報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從嚴打擊報復陷害行為,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為舉報人營造寬松的環境,使其能正常工作、生活。並充分彰顯這方面的示範效應,提高群眾舉報的熱情和積極性。
㈩ 我們可不用真實性名嗎、還有打電話過去投訴後、勞動局會立刻來人調查嗎
【1】早已經沒有勞動局,現在早已經改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在電話進行投訴時,必須說自己的真名,
所在的單位,單位法人,
所工作的單位地址。
自己的聯系方式。
主要存在的勞動爭議。
【3】必須親自去《勞動爭議仲裁院》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等填表。
親自書面申請。
【4】勞動者填表,經過審核立案後,可以等待通知。
【5】一般不會立刻來人調查勞動爭議糾紛,要看案子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