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農村承包土地仲裁裁決生效,確權咋么確
《農來村土地承包法》第自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級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據上述規定,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四種處理方法:一是協商;二是調解;三是仲裁;四是起訴。下面重點介紹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仲裁。
㈡ 土地承包中產生的糾紛哪些可以仲裁哪些不可以仲裁
第一,侵權糾紛能否申請仲裁?應當說仲裁的范圍主要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但某些侵犯財產權益的糾紛也可以申請仲裁。例如甲與乙的承包地相鄰,甲認為乙侵佔了他的一壟地,乙也承認,但拒不歸還。像這種不需要確權的爭議,甲也可申請仲裁機構予以裁決。
第二,土地權屬能否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例如甲與乙的承包地相鄰,甲認為乙侵佔了他的一壟地,但乙不承認。再例如發包方認為承包方侵佔了村裡預留的機動地中的一壟地,承包方不予承認。那麼就這一壟地的權屬爭議能否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呢?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塗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這三個法對確權的規定與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是一致的。由此可以看出,承包的土地、林地等權屬爭議是不能申請土地承包仲裁機構仲裁的,而只能向有關的人民政府申請處理。那麼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呢?也是不可以的。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所以,凡是土地權屬爭議都首先由行政機關解決,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合同發生糾紛能否向商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我國仲裁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另行規定。」由此可以看出,村集體所有的「四荒」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發包,這樣簽訂的承包合同應屬於一般商事合同,可以向依我國仲裁法的規定設立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㈢ 土地糾紛確權申請後還要申請下處理的申請書嗎
對於存在土地糾紛的,應當在土地確權前申請村委會或者鄉級人民政府處理;也可以申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仲裁。
㈣ 村屯之間有爭議的山林界權和土地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嗎
法院不是仲裁機構,去法院是起訴,而不是申請仲裁。村屯之間土地權屬包括內邊界有爭議的,按土地管容理法,應向縣級政府申請確權,對確權結果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土地權屬邊界已經確權確定,又產生土地侵權糾紛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㈤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能解決怎麼辦
仲裁解決不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最權威。
當然承包權爭議,先由土地管理部門確權,對確權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打行政訴訟官司。
對於承包權侵權行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告侵權人。
㈥ 農村土地糾紛已經拿到了仲裁書,村委會不給辦理土地確權證怎麼辦
農村土地糾紛已經拿到了主材書,村委會就應該給你辦理土地確權證,如果他不給你辦,你還要去找有關部門來解決
㈦ 土地有糾紛的已經拿到了仲裁書,村裡能給辦理土地確權證嗎
村裡是可以辦理土地確權證的,因為你己住拿到了仲貳書,件裁書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意的
㈧ 土地確權糾紛仲裁的好處有哪些
你好,一般地說,仲裁解決糾紛的優點在於仲裁庭可以包括房產行業的,他們更了解該行業的各種習慣,甚至可能相當深入地了解糾紛的技術經濟細節,其缺點是仲裁員的選擇如果過於偏重行業則可能導致法律知識不足,所作裁決偏離一般的法律習慣。土地確權糾紛仲裁的好處有哪些?你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
仲裁解決糾紛的另外一個優點是當事人有機會選擇仲裁員,這有助於增強當事人對仲裁的信心。仲裁的主要缺點是仲裁庭沒有法院那樣的強制力,財產保全或執行等都要藉助於法院才能實現。此外,仲裁一般實行一裁終局制。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在仲裁中失敗一般就沒有機會補救了,而法院大多實行上訴制度。當然了,一裁終局從另一個角度講,比起法院的二審終審制度要從時間和經濟上節約很多。仲裁和起訴不是哪個更好的問題,而是那個更適合處理或解決具體的糾紛。所以關於仲裁好還是訴訟好,也要咨詢律師來依情況而定。
如果事實比較清楚,證據比較充分,法律依據也比較明確,且雙方爭議不太大,選擇仲裁可以節省時間和費用,何樂而不為之?反之,如案情復雜,爭議很大,適用的法律規定不是很明確等,選擇訴訟,則更有利於明辨是非,萬一審理出現偏差時還有上訴和審訴的機會。在一些制式合同文本中,往往會有選擇爭議處理方式的條款,設此條款一般地說如是選擇仲裁,往往都是有利於文本提供方的。那麼,做為另一方,最好的選擇是都不選,為日後發生爭議時留下更大的處理空間或選擇的餘地。如果是必選項,則應選擇訴訟。
網頁鏈接
㈨ 土地確權糾紛申請人申請土地仲裁判決給申請人.被申請人不服上訴法院法院判決駁回上訴請求,執行庭不執行
不能以同一理由向法院起訴,被告應提出異議的。如對仲裁裁決有異議可回在規定期限內向法答院起訴,否則仲裁裁決發生效力,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次,不是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了嗎。你問了這么多,但本案需要結合案情具體分析的,沒有見到裁決及判決書無法准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