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銷售產品會不會被列為外觀侵權

銷售產品會不會被列為外觀侵權

發布時間:2021-06-25 15:52:58

① 我們公司一個產品的外觀設計被侵權了,請問我們該如何處理

我網上找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外觀設計侵權怎麼認定
一般來說如果外觀設計專利在有效期內,並且按時交納了年費,那麼這個專利就是有效的。只要被告生產的產品在外觀上與外觀設計專利證書附圖(六面附圖)上相類似就可認定夠成侵權。
被告一般的對抗措施是:
(1)在答辯期間內提出專利無效的答辯,那麼一審法院將中止審理。原被告雙方需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打一個專利有效性確定的訴訟,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一個決定書。一審法院拿到決定書後,恢復庭審,這就是專利的「兩個訴訟」。
(2)被告會提出自己在先使用來抗辯構成侵權,因為在先使用專利法規定是不構成侵權的。
二、如何計算外觀設計侵權賠償數額
1、 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此方法的計算公式為:專利權人因侵權產生的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利潤。
2、 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此方法的一般計算公式為:侵權產品銷售總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
3、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至於「幾倍」專利法沒有規定,根據最高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司法解釋(法釋2001第21號)的規定,確定為1至3倍。
4、法定數額賠償。專利法規定了上限為100萬元,下限為1萬元的法定賠償范圍。
利用上述前三種方法計算專利侵權賠償數額時,一般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一般包括調查取證費用、聘請律師費用等
實踐中,只有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做出了認定,之後才能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不過遇到這種問題,我還是建議你們找專業的平台幫忙,比如像科易網,我朋友之前進行專利交易就找的他們,但是我不知道侵權問題有沒有在他們業務范圍內,你可以上他們網站咨詢看看。

②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發布的產品沒有造成外觀侵權

現在的專利產品是很多的。作為店鋪,要想知道自己發布的產品沒有造成外觀侵權,是有一定難度的。依據法律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作為店鋪,只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就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另外,如果專利權人,向店鋪提出,店鋪有外觀侵權的產品在銷售,只要對方有專利的證據,店鋪應當立即改正。當然,如果店鋪不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也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下面是有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一)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發布的產品沒有造成外觀侵權

③ 我的產品在投訴方申請外觀專利前以經生產銷售了,這樣還算侵權嗎

專利法第二十抄三條第三款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該合法權利指商標權、著作權、企業名稱權、肖像權、知名商品特有包裝或者裝潢使用權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 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三款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原有范圍,包括專利申請日前已有的生產規模以及利用已有的生產設備或者根據已有的生產准備可以達到的生產規模。
因此,你們的產品在該專利申請日前已經生產,故不會侵權,但僅限原有范圍使用。

④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發布的產品沒有造成外觀侵權

現在的專利產品是很多的。作為店鋪,要想知道自己發布的產品沒有造成外觀侵權,是有一定難度的。
依據法律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據此,作為店鋪,只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就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另外,如果專利權人,向店鋪提出,店鋪有外觀侵權的產品在銷售,只要對方有專利的證據,店鋪應當立即改正。當然,如果店鋪不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也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下面是有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⑤ 產品的外觀設計如何才算是侵權又是如何界定侵權行為的侵權會受到什麼處罰

外復觀設計專利的侵權判定方法制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直接對比法
1、將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的圖片或照片直接進行比較
2、將專利權人或被許可人生產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直接與被控侵權產品比較
交叉對比法
先將被控侵權產品與已有公知公用產品作一比較,然後再將其與專利產品作比較,如果被控侵權的產品更接近於專利產品則一般構成侵權,更接近於公知公用產品則不侵權。
視角對比法
在比較異同時,首先應看主視圖,然後比較側視圖或俯圖。
在判斷外觀設計產品是否侵權時應多從幾個視角去觀察比較,最後作出是否相同或近似的綜合判斷。

侵權的責任:
1、消除影響
2、賠禮道歉
3、賠償損失
根據情節進行處理,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⑥ 我的產品被他人投訴外觀侵權,誰能幫我看看是不是算外觀侵權

只要沒有專利,你就不會侵權。投訴的問題你就等結果就好。一般都是有證據並經過法院判決才能認定是否侵權。

⑦ 銷售了一個15元杯說侵權外觀專利要付多少責任

專利法對侵權賠償做出了非常細致的 規定:具體賠償見後文。
不過建議您:1.收到侵權的律師信,建議先走不侵權抗辯、以及現有技術抗辯,
2.第一種方法行不通,再開始是無效他的外觀專利,外觀專利被無效的幾率還是很高的。
3.第三步才是考慮到賠償。跟進專利法第七十條,如果,產品不是您生產的,能證明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在以後的商戰中,被訴侵權會很常見,希望有緣分看到這個帖子的朋友,能靜下心來,慢慢思考自己的思路。

第六十五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⑧ 銷售申請外觀專利的產品是否侵權

只要銷售人員申請的外觀專利獲得了授權(一般外觀設計很容易被授權的),你銷售這個產品,包括廠家生產這個產品就屬於侵權。你現在可以做的,就是阻止其獲得這一專利,方法是向國家專利局出具其不能成為專利的證據,比如,在他申請這個專利前,該產品就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圖片,或在他申請這個專利前,已經在某展會上、期刊、雜志媒體上的圖片宣傳或廣告。具體的,您可以去咨詢一下律師。

閱讀全文

與銷售產品會不會被列為外觀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