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醫療糾紛
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進行:(1)當事人申請。提出仲裁要求的醫患一方應當在版糾紛發生之日起規定的權時間內(即受理時效內)向醫療糾紛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2)案件受理。醫療糾紛仲裁委員會應當在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規定的時間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對決定受理的應通知被訴方,並組成仲裁庭。(3)案件審理。仲裁庭處理醫療糾紛應當先行調解,在自願合法的原則下促使醫患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若調解不成功則不應久調不決,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4)仲裁的執行。
2. 科主任如何促進醫療質量醫療安全持續改進
醫療質量是人民群眾祛病復康的生命之光,是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生命方舟,是科室不斷前行的生命動力;神經外科是醫院的高危科室,手術風險大,疑難危重病人多,病情變化快,作為科主任,深感責任重大,必須綳緊醫療質量與安全這根弦。
工作中,科主任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是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關鍵,必須抓住科內高危手術病人、疑難危重病人不放,不僅要保證病人從手術台上順利下來,還要高度關注術後變化,直到病人徹底康復,痊癒出院。科主任面對病情嚴重、變化快和情況緊急的患者,不僅要具有迅速了解病因、分析病情,利用精湛的技術做出准確判斷的業務能力。同時,還應具備站在病人及家屬的角度,換位思考,使病人和家屬在被動接受治療的情況下變為主動配合治療的能力。醫學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醫療糾紛的風險,科主任不要懼怕醫療糾紛,一旦出現糾紛時,要勇於面對,採取積極的態度化解醫患矛盾。同時結合本科的實際,舉一反三,對醫護人員進行醫療質量意識教育、醫療安全教育,提高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科主任僅僅具有醫術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高尚的醫德和高度的責任感,以病人為中心,給患者提供最科學的治療方案,嚴肅處理科內醫務人員因個人的私心和利益的驅動,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身心痛苦。
科主任必須清醒認識到:年輕醫生的培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關繫到醫院的人才梯隊建設,關繫到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科主任要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及上進心,上級醫生要給他們做出表率,讓他們從內心敬佩和信服,同時還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多指教、多批評。醫療技術是醫療質量的基礎,只有科室醫務人員基本功扎實,技術高超,才能有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
在制度的落實上,科主任要抓重點方面和關鍵環節,對疑難疾病要及時組織會診,盡早明確診斷,實施有效治療。在節假日、夜間、交接班之際要合理安排人員,保證醫療業務正常開展,嚴格交接班制度,以應對突發事件,避免出現脫空斷檔。病歷質量是醫療質量的直接反映,要強化舉證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到醫護人員書寫的門診、急診、住院病歷以及各種檢查報告單,既是臨床診療的基本依據,更是重要的法律證據。因此,要把提高病歷書寫質量作為狠抓醫療質量的重要手段,並建立獎罰機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科主任必須抓醫患溝通和告知制度的落實。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知情同意權,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溝通意識和告知意識。
科主任必須努力建立健康的科室文化,醫術是基礎,醫德是根本,醫風是關鍵。質量是品牌形象賴以建立的基礎,是良好形象的源泉。醫院文化建設能促進醫療安全與醫療質量,引導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及愛崗敬業的精神風貌,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醫院文化建設可以促進醫務工作者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煥發出巨大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大力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醫院文化建設還可以促進醫務工作者整體醫學觀念的提高,使其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知識,從而有利於醫務工作者分析患者所處的社會背景、心理因素等,以便於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切實改善服務態度,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
醫療質量安全工作是一個長期、復雜、變化的系統工程。科主任及每一名醫務工作者都要全力以赴,共同參與。要杜絕隱患,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我們具備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更需要我們發揚實事求是、堅韌頑強的工作作風。
3. 做為一名醫務人員遇到醫療糾紛該咋辦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版務職權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4. 如何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4)醫療糾紛與持續改進葯房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國務院制定本條例,從制度層面推進醫療糾紛的依法預防和妥善處理,著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提出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恪守職業道德。通過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醫療服務關鍵環節和領域的風險防控,突出醫療服務中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源頭預防醫療糾紛。
《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並從鑒定標准、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條例》對不遵守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虛假鑒定結論和屍檢報告、編造散布虛假醫療糾紛信息等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5. 醫療診斷錯誤
樓上的回答有點偏差!這種情況應該叫做誤診!
《侵權責任法》第七章專門規定了這一類問題
第五十七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也就是說縣醫院有沒有診斷肝癌的醫療水平,如果有,則構成侵權!可以追究其侵權責任!
以上敘述純屬法律觀點!根據個人多年工作經驗來說,建議這一類醫療糾紛通過協商處理比較好,理由如下:
1、醫療機構是治病救人的單位,以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2、醫療機構部分工作人員因工作經驗不夠、工作責任心不強等原因導致誤診、漏診的發生,患方應當要求其承擔責任,以增強其責任心,有利於醫療服務的持續改進
3、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醫生是人不是神,凡事過於上綱上線了對雙方都不好
4、病時患者自己所患的,根據現有醫療技術、肝癌依然屬於不治之症,發現只能多延長壽命罷了(一般情況下,肝癌患者自覺不適到醫院檢查時,其壽命不會超過三年),所以個人認為醫院只適合承擔次要、補充責任
PS:在協商過程中雙方應當保持冷靜,就是論事,不能語言、人身攻擊,更不能有惡性事件的發生!
望採納!
6.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回守醫療服答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