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正負零產權糾紛

正負零產權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5 14:44:04

㈠ 農村建房正負零標高那個合法單位能確定

正負零標高,一般都是基礎為准,也就是房屋基礎的高度什算,上面為牆體,下面則要填土。

㈡ 個人商用房和個人住宅房有什麼區別!

解讀標准購房合同該商品房所在樓棟的主體建築結構為:_____________,建築層數為:__________層,其中地上___________層,地下___________層。

該商品房為第一條規定項目中的第___________【幢】【座】_________【單元】【層】___________號,該房號為【審定編號】【暫定編號】,最終以公安行政管理部門審核的房號為准,該商品房平面圖及在整個樓棟中的位置圖見附件一。

該商品房的用途為【普通住宅】【經濟適用住房】【公寓】【別墅】【辦公】【商業】【 】:________;【層高】【凈高】為:________米,【坡屋頂凈高】最低為:________米,最高為:_______米。該商品房朝向為:_______________。有______個陽台,其中________個陽台為封閉式,________個陽台為非封閉式。

出賣人委託預測該商品房面積的房產測繪機構是______________,其預測建築面積共___________平方米,其中,套內建築面積___________平方米,共用部位與共用房屋分攤建築面積___________平方米。有關共用部位與共用房屋分攤建築面積構成說明見附件二。

簽訂本合同時該商品房所在樓棟的建設工程進度狀況為_______________。 (如:正負零、地下一層

㈢ 建築施工具體流程

總體施工順序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先結構、後圍護;先主體、後裝修;先土建、後專業的總施工順序原則進行部署。

主體工程自下而上施工,室內裝修採用自上而下的流向,水、電、電梯和設備等各專業分項工程在結構階段配合結構施工做好預埋及預留的同步作業,其施工階段隨結構與裝修工程穿插進行,專業分項工程與土建工程必須相互密切配合,由項目部統一協調與指揮,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3)正負零產權糾紛擴展閱讀

施工順序確定的依據如下:

1.依據合同約定的施工順序的安排,如重點工程、難點工程、控制工期的工程以及對後續影響較大的工程確定先開工;

2.按設計圖紙或設計資料的要求確定施工順序;

3.按施工技術、施工規范與操作規程的要求確定施工順序;

4.按施工項目整體的施工組織與管理的要求確定施工順序;

5.結合施工機械情況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施工順序;

6.依據本地資源和外購資源狀況確定施工順序;

7.依據施工項目的地質、水文及本地氣候變化,對施工項目的影響程度確定施工順序。

㈣ 如何辦理大產權和預售證

商品房預售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預售人已取得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營業執照;
(二)按照土地管理部門有關規定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三)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並已辦理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手續;
(四)已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使用時間;
(五)七層以下的達到主體工程封頂;七層以上的,主體工程須建到工程預算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層數;
(六)已在項目所在地商業銀行開設商品房預售款專用賬戶;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一般普通住宅達到正負零,小高層、高層到三層以上才基本具備申辦預售證的條件,項目預售證情況符合以上情況才可以申辦。
大產權辦理:
1、確定開發商已經進行初始登記
開發商辦理初始登記是自己辦理房產證的必要前提條件。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34條的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60日內,將其需要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的資料報送房屋所在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通常主管部門辦理初始登記所需時間大約為20~60日不等,因此在收房入住後的兩三個月之後,可以向開發商詢問辦理初始登記的情況,也可以到本地的房地產交易信息網站進行查詢。為確保自己的利益,在《購房合同》中應對開發商辦理初始登記的時限加以約定,尤其是開發商辦理初始登記的最後期限以及辦理完畢後的「及時通知義務」等,明確不及時辦理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

2、到管理部門領取並填寫《房屋(地)所有權登記申請表》

申請表填寫之後需要開發商簽字蓋章。有的開發商手中會有現成的蓋好章的表格,只需到開發商處領取並填寫就行了。可以事先向開發商詢問,房產證應該在哪個部門辦理,然後直接向該部門咨詢,省去奔波之苦。

3、拿測繪圖(表)

由於測繪表是登記部門確定房產證上標注面積的重要依據,因此是必需的材料之一。可以到開發商指定的房屋面積計量站申請並領取測繪表,或者帶身份證直接到開發商處領取,也可以向登記部門申請對房屋面積進行測繪。

4、領取相關文件

在前面詢問相關部門時,一定要明確需要領取哪些必要的申請文件,一次齊全。這些文件包括購房合同、房屋結算單、大房產證復印件等。填寫好的申請表需要請開發商審核並蓋章。

5、繳納公共維修基金、契稅

公共維修基金一般由房產所在地區的小區辦收取,部分城市已經開始由銀行代收公共維修基金,繳納的方法可以詢問開發商的辦事人員。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小區辦收取還是銀行代收,都必須保留好繳納憑證,這兩筆款項的繳納憑證是辦理房產證的必需文件,一旦遺失會影響獲得房產證。

6、提交申請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蓋章的申請表;(2)房屋買賣合同;(3)簽訂預售合同的買賣雙方關於房號、房屋實測面積和房價結算的確認書;(4)測繪表、房屋登記表、分戶平面圖兩份;(5)專項維修資金專用收據;(6)契稅完稅或減免稅憑證;(7)購房者身份證明(復印件核對原件);(8)房屋共有的提交共有協議;(9)銀行的提前還貸證明。

7、按照規定時間領取房產證

一定要保存好管理部門給的領取證書的通知書,並按照上面通知的時間領取房產證。另外,在繳納印花稅和產權登記費、工本費時需仔細核對房產證的記載,尤其是面積、位置、權利人姓名、權屬狀態等重要信息。

㈤ 建築勞務糾紛法律援助!急 急!

請注意主體問題,如果主體有問題就是非法分包關系,請對照最高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合同若干問題解釋,具體的權利義務上面全有,還是建議你找個律師咨詢為好,吧書面的手續弄個復印件給律師看看。

㈥ 關於商住樓在產權測繪中部分功能區的分攤歸屬,求大神。

1、房屋垂直,水平通道的分攤問題:(1)所謂房屋的垂直,水平通道系指房屋中供人們上下,水平通行的空間及房屋通風、通氣、通物、通光的空間;在房屋的面積分攤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房屋的共有面積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國標》中規定住宅的這兩個通道在沒有修改國標之前一定整棟分攤;(3)一棟房屋有多個功能區,穿過各個功能區的這些通道,在各個功能區相通,則該通道為整棟的共有面積整棟分攤;(4)穿過各個功能區的這些通道在某一個或幾個功能區不同的部分整棟分攤,通的部分在所在功能區分攤;(5)當這些通道只在某一功能區,或者在某一功能區內的某一權屬單元內,那麼,只在這一功能區或這一權屬單元內分攤。
2、關於房屋的架空層面積分攤問題:1)房屋的架空層系指房屋因某種需要而在房屋的地下、地上、層中間設置的、有承重結構(一般無維護結構的空間部分;2)架空層高度大於2.20米的,算一層,計算建面;3)架空層純作為該棟房屋的公用房或作為小區的公用房屋只計算建面,但不計入該棟房屋的總建築面積;4)架空層若經規劃部門批准用作經營性的房屋,則該面積要計入該棟房屋的總面積;5)若作經營用,則將其作為一個權屬單元(或多個)參入該棟房屋共有建面的分攤;6)未經批準的,被開發商或其他部門用作經營的,也要攤,別管他有糾紛否;除此以外,當作公益使用的,一般別攤。
3、關於「層『的編號問題:近幾年,房產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開發商、用房單位等在房屋的層號問題上老與房測人員的編號發生沖突;1)所謂」層「的定義是,由房屋的某一局部或全部、高度大於2.20米的封閉空間組成的、連續性的,迭加的一個平面空間;2)房屋的層數分為總層數,正負零以下層數,正負零以上層數;3)採光窗在正負零以上的半地下室、一半在正負零以上(層高)的架空層算正負零以上層的第一層;4)架空層、避難層、設備轉換層,復式層(躍層)等算自然層數;5)房屋某層內部,利用其空間高度設置的局部空間,利用較大樓梯的局部空間等(如夾層、假層、老虎窗、擱樓、技術層等)不計層數;6)他們的層編號應該依自然數的順序分為+1.2.3.4.5.6.7......-1.2.3......7)備注每一層的特殊名稱;8)備注其它非層的名稱編號。
8、關於」中空「扣除面積問題.........
4、關於」中空「的面積計算問題(上8錯) 1)所謂房屋的「中空」,系指房屋中除各種管井外,自下而上的,或在某一局部自下而上穿過若干層的某一空間部分;2)這些中空一般在樓梯間、大廳、旋轉房屋等部位(還有其他類似的);3)這些中空部分面積計算在全國不太統一;4)按照與國標相關的規定,」大廳的中空部分只按該廳的面積計算「,「單層房屋無論高度一層算『這兩個類似原則;5)中空按上原則進行扣除;6)中空有蓋扣;中空無蓋不算面積;7)樓梯的中空按層扣;8)中空的面積小於0.2.平米不扣。
5、關於「誰使用(收益),誰分攤」的問題:1)這個提法在行標與國標中均沒有提;2)該提法曾經在鑒定這兩個標准時爭論過;3)這個提法不十分合理;4)國標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兩個基礎,外牆一半棟攤,住宅一個系數;另一個是,房屋的有一些看來不象是收益的面積,但那些非收益的權利人也應該享有權利,(例子很多);5)但這個提法容易使人接受,被不少地方加以應用,在新的標准未出台之前不要有這個提法;否則,是會出紕漏的;6)如果要提的話,「合理、公平、公正、收益、保護百姓」這個提法是可以的。
6、關於牆體「抹灰」厚度是否計算面積問題:
1)、抹灰即粉刷層;2)、還包括外牆與粉刷層緊密接合在一起的貼面材料;3)、這個厚度一定得計算面積;4)、不算這個厚度是違背「實測」這個原則的;5)、這個抹灰厚度有一個基本固定的模數;6)、在預測中加上這一個模數;
7、預測與實測的關系:1)預測是空中樓擱,是虛的,僅僅是為開發商在預售房屋提供參考數據;2)預測實際不是測量;3)預測不能作為房屋登記測繪的依據;4)預測與實測之間一定會有差異;預實測一定要執行一個標准,《房產測量規范》。5)其他相關規范處於從屬的位置;6)最後的面積一定以實測為准;7)出具預測的面積時,務必要註明,「此為預測資料」;7)如果房屋的實際建成沒有什麼變更,且與預測的圖紙未發生任何變化,且在預測時加上了外牆的抹灰厚度,預實測的面積應該是一致的。
8、房產測量規范與其他相關規范的關系:1)、現行房測規范是目前房測人員的主要技術依據;2)、現行的規范所沒有規定的或者比較模糊的可以借鑒其他相關與我門類別相通的規范和規定、文件;3)地方政府部門發布的規定、實施細則作為規范補充的內容;有些規范與我們的規范相矛盾的以我們的為准;4)、相關的有《住宅設計規范》、《高層房屋防火規范》、〈地籍測量規范〉、〈建設部85年以來的有關房屋測繪的文件、通知〉、如(95)517號文、最近的74號文等。5)其它的需要仔細甄別。
9(1)、消防通道的分攤問題在一般情況下在本棟內棟分攤;2)、如果我們在實測時發現將其改變為相當陽台之類的,應該分別進行區別,在戶內、區域內分攤;
續10)、關於「避難層」、」設備轉換層「的分攤問題
房屋中專門設計為人們在危急時刻避難或逃生的層叫」避難層「;因房屋結構較復雜或較高而在房屋的某一層專門設計一層用於某一區域的的設備層叫「設備轉換層『;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們應在全棟分攤。當分析發現這樣的層確實在某一區域內,那麼在區域內分攤。以上是按國標的規定應該分攤的。目前有的地方,對」避難層「(純避難層)採取不分攤;因為它的面積太大,分攤到老百姓不公,應把它作為公用面積獨立出來;但名義上是避難層實際上是設備層的混合層那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攤的。
續11)、關於棟分攤(也叫一級分攤,首級分攤,最高級別分攤)
棟分攤的內容有:全棟的外半牆;穿過全棟的且在各個功能區相通的垂直和水平通道;為全棟服務的管井,拉圾道;為全棟服務的設備間、層、地下室;為全棟服務且在本棟內的公共門廳、值班室、管理用房;其他為本棟服務且在本棟內的經過仔細分析的房屋中的某一部位;
該分攤的面積要進入下一級的共有面積之中;沒有下一級的就只棟攤;有下一級的,在一般情況下有(1)復合功能區:即此區域內有幾個功能區組成,將上一級的分攤面積加入其中,進行預分攤;(2)再進行單一功能區的分攤,即將復合功能區分攤下來的共有面積與單功能區相加共有面積再攤;(3)如遇此單功能區內又因某種情況,如層的共有面積不同等等,那麼還要再一次的分攤;(4)如果分攤到了某戶內或幾戶套內,他們又有共有面積,須要再分攤;(5)如果在單獨的某一戶內又發生了分割,需要再一次的確定其共有面積進行最後的分攤。我想,全過房屋分攤就只有這么5,6級分攤,一個原則,由高到低,由上一級到下一級。
續11):關於「露台、曬台、平台(天台)上部分有圍護結構的面積計算問題」
(1)露台,指利用房屋的每一層的屋頂平面作為上一層某一戶(或套)活動的平台;曬台是指房屋中某一層的屋頂平台;天台是指房屋最高層上有部分圍護結構的平台。(2)凡在此三台上有符合房屋五個條件的建築物均計算面積;(3)凡在設計圖紙上註明為這三台名稱的,一般不計算面積;(4)當有利用上層陽台、挑廊、走道等作為其頂蓋,在曬台露台相關部位圍成有類似如象陽台、門斗、、門廊的建築物按相宜的面積計算方法精神其面積。
續13):關於「功能區」的劃分
(1)房屋從總的角度劃分為住宅和非住宅;(2)住宅中含集體宿舍和集體公寓;(3)當一棟房屋由住宅與非住宅組成,就要將其劃分為不同的使用功能區域;(4)功能區的劃分是按照房屋使用單位的性質劃分的;(5)功能區的劃分GB/T 17986.1-2000表A6的8大類28小類劃分的;(6)例如:商業用房中有很多辦公室,你不能把它劃分為辦公功能區域,諸如此類的劃分功能區要定位準確;(7)當一棟房屋中有多個不同的功能區混雜在一起,那麼就是一個多功能區(也叫復合功能區)(8)在復合功能區內在分單功能區;(9)區內有層,層內有戶(套,或多戶套),戶內可能有大團結戶,小團結戶。
續14)大型房屋的分攤:
(1)定位該房屋是否為一棟;(2)劃分功能區;(3)確定共有面積的部位名稱;(4)將這些共有部位定位在棟、復合功能區、單功能區、層、戶(套)、團結戶套;(5)再按本第11、13條的方法分攤。
(續15)、 《大型房屋的分棟》
1)國標中的定義未對新出現的大或超大型房屋的分棟問題提出明顯的規定;2)國標對棟的定義明確得過於簡單;3)本人在本攔的《關於房產測繪幾個重大技術問題的探討和解決方法》的關於「棟」的定義尚未說完全,需要補充;4)本文說的大型房屋是指幾萬平方或幾十萬平方面積、裙塔樓相連、多功能的、有的還是一具有中央花園性質的封閉式的特殊像一個小區的房屋;5)這類型的房屋有以下特點:地下基礎設施可能是一個整體,基本上有大型的地下室、車庫、人防設施,也有不是一個基礎的,也有利用主房屋之間的間隙地底作為地下基礎設施的等等;6)如何對他們分「棟『呢?除在3)文中定的原則以外(請瀏覽該帖子,就在本攔),還補充如下:a)地面上是獨立的、而地面下是一個基礎的,可以單獨分棟,地下的共有面積作為為多棟服務的用房進行處理;b)裙塔相連的、且地下是一個基礎、又沒有明顯的分割基礎、而且又是同期規劃、設計、建成、圖紙是一個的,那就是一棟;c)小區式的、中央花園式的特大房屋按前兩原則分棟;7)以上方法和我說的分棟原則(與前一文結合)就形成了「棟」的定義。
16)、 人房工程的分攤
全國的人防工程的分攤有以下幾種情況,(1)人防工程的面積一定得計算,不放入全棟的總面積中;(2) 人防工程不摻攤也不被分攤;(3)包括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參攤全棟的共有面積,加上自己的面積從總面積中扣出,放在一邊。我贊成後一種。
17) 房屋的「外掛」與「外貼」
(1)所謂房屋的外掛是指房屋的外牆主體外用裝飾材料(如玻璃,大理石等)掛起的、並用一些構配件將其固定在主體牆外一定距離的另外一個裝飾牆面;(2)所謂外貼是指外牆主體外牆面上與住牆體緊密貼在一起的貼面裝飾材料(如瓷磚、貼面磚等);(3)前者計算面積時,只計算到主牆體的外表面;後者計算面積時要注意在規劃設計時有其貼面設計,計算到貼面外牆面,無設計時計算到外牆粉刷面外沿;(4)房屋內的裝飾面是不計算牆的厚度的;(5)這是國標的原義。
18、 關於」陽台「的若干問題:
1)目前的國標中陽台的品種只有兩種、封閉與不封閉;2)加上出現了有蓋與無蓋;3)在規劃設計部門的圖紙中確定的凡是為陽台的均按其確定面積;4)因為國標對房屋建築面積的定義有一個原則的錯誤即「房屋建築面積系指房屋外牆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且具備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米以上的永久性建築」;a\它最後差幾個字就是,「的面積」;b、地下室本來就有上蓋,不能和其他的附屬物陽台等並列,c、原行標CH5001的規定中與現有國標的定義本來就沒有什麼原則的區別,(待續)
續18)、c、本人在關於《國標》幾個重大技術問題的探討及解決方法的第4部分中已經闡述了大部分觀點,我仍然認為是應該那樣解決的;4)強調一點就是,原對陽台的面積是沒有「蓋」一說的,現在發展到有蓋一說,應該尊重這一說;即:全蓋的(不封閉)半算,大半蓋的按蓋的一半算,小半蓋或無蓋的不算;5)堅持一點的就是,在主體結構(或者主體牆內)以內的類似陽台的、或是用主柱圍成的陽台仍然要算全面積。即就是以前的所謂內陽台。6)關於它的蓋問題,如果上陽台的底作為下陽台的蓋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再上一層的陽台的底作為下下一層的蓋就完全說不通了,依次類推是不能算面積的。
(20)「獨立使用」的概念:
所謂「獨立使用」是指房屋中的某一部分建築在使用功能上區別於該房屋的其他部分而另有用途並獨自用於具有一定目的內容的建築;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他是獨立的;2)他是一個應該說是單獨的功能區;3)在一般的情況下,設計圖紙上不太好區分他是否是獨立的;4)需要測繪人員區別判斷和開發商共同研究其是否獨立使用;4)作為獨立使用就一定要對其單獨確權;5)分為兩種情況確定其權屬面積,一種是他要參加整棟房屋和他所在的大功能區內的共有面積的分攤;另一種是單獨算其面積不參灘也不被分攤;6)這些部位一般集中在地下室、車庫、人防工程、架空層、棟外的基礎設施用房、明顯用於經營目的的其他用房(如,臨街的在商場內為全體人服務的受費廁所等類式的房屋等);7)特別注意一點的就是,上一條中的地下室、車庫等,在我們房測人員判斷和掌握了確實不是獨立使用而是為本棟服務的用房的時候那是要在全棟分攤的,開發商如果再用於經營,我們就要告之業主們,他們違規了,我們要按國標的規定來執行。
(21)各種車庫的分攤:
知道了獨立使用的概念後,有關車庫的分攤的大原則就不會存在著大的問題了,但是有幾個小問題須注意:1)車庫在設計時就是為本樓服務的,要在本樓分攤;2)車庫設計時是為經營使用的,要把他當成一個或多個權單元參入棟或功能區的分攤;3)如果是把平戰結合的地下室當成車庫用,該面積不參攤也不分攤;4)在房屋的底層專們設計的車庫,要把他們每一個擋作為獨立的權單元摻加全棟和功能區的分攤;如果是開放式的車庫,劃分為許多的固定車位的,還要在本功能范圍內,像劃分商場的鋪位一樣再分攤;5)關於立體車庫的面積計算問題有多種情況;大致有:一是在比較高的樓層里採用拉鏈式的提伸,用機械運行的辦法,使其歸位的立體車庫,,這樣的車庫在一般的情況下是獨立經營的,該車庫只算一層面積,單獨確權,但不能確定每個車位的面積;二是單獨有一個升降或類式電梯的升降裝置的空間或房間將車送入或開入幾層高度大於米的車庫層,那麼就按前4個辦法進行處里;三是如果這樣的車庫層高小於2。20米的,無論多少層,均算一層,按上述方法進行分攤。
(22)關於垛、柱、墩、裝飾柱、承重柱與牆體的關系;
1)垛;獨立的長度小的豎向磚石砌體,亦稱磚垛、石柱等,一般不計算面積;
2)墩;獨立的長度比垛大和高的豎向磚石、混凝土砌體,亦稱抱敦等,一般也不單獨計算面積;
3)柱;建築物中的一種豎向直線構件,他主要承受各種作用產生的軸向壓力,有時也承受彎矩、剪力或鈕矩;用於支承梁、珩架、樓板等,柱如果作為房屋的維護結構,或者牆的一部分則應以其外圍計算建築面積;如果其突出自然的牆身,應根據具體情況是否計算面積;
4)裝飾柱;在柱外圍做了一部分裝飾材料的柱,扣除其裝飾的部分與柱的作用相同;
5)牆;房屋外圍或內部起維護和間隔作用的建築;
6)這幾種結構名稱之間的關系有點微妙;當垛、墩、柱與牆發生在一起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A)有柱、墩、垛作為承重構件而無牆體的,在測量時以外圍算其面積;
(B)有柱、垛、墩和牆體連成一體的,一切均以牆體的外圍(或其中線)算其面積;
(C)國標中對一些房屋的附屬物(如廊等)不是以上的規定,按其規定辦。
(23)、關於樓梯與樓層之間的關系
1)、首先要確定房屋的樓梯的面積隨房屋的層數而算這個安定的原則;
2)、其次確定該房屋的層數,判斷樓梯的位置附屬在該房屋的的哪些層上;
3)、無論樓梯有多少個緩步台或有與房間的通與不通,均以該房屋的層數算其面積;
4)、例如:一棟房屋正立面是13層的復試樓,背立面是7層的樓梯(外觀上看),與正立面一樣高,且其復試樓每兩層為一套(最上三層為一套),而樓梯每單層有入套門,不能因此把該樓梯算6層,而應該算13層;
5)、 目前有很多地方把復式樓的層不算層是不正確的;
(24)關於房屋的「用途」問題:
1)房屋的」用途「分為,用途、統計用途、設計用途、現在用途、實際用途、過去用途;
2)房屋的「用途」,熟稱大用途,分為兩類:一為住宅,二為非住宅;即出住宅外的房屋建築均為非住宅,在統計學上是判斷一個地方的居住房屋與非居住房屋的比例等情況以及與相關配套設施的綜合情況而設立的,這是最基本的用途;
3)統計用途(房產測量規定中的實際用途)是指按房屋所在或使用或佔有的單位部門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現在把它分為八大類,即規范中附表6的第一攔中所列,也就是把住宅歸為一類;把非住宅歸為七大類,如工業商業、文教等,這個分類也是為房屋的統計服務的;這個分類很重要,很多房屋測繪工作者將他搞錯,把他與設計用途,現在用途搞混;
4)設計用途是指規劃設計部門在設計每一棟房屋時,對房屋本身的用途是干什麼的定義,他包含房屋的每一個整體或局部的用途;這個用途在設計階段有時經常變更,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變,但設計用途與我們的房屋測繪的用途沒有太大的關系,但他對我們判斷該房屋的大用途現在用途有很大的關系;
5)現在用途是指在大用途,實際用途(統計用途)確定之後,房屋本身是做什麼用的,即規范中的附表6的第二攔的28種;他與實際用途要關聯起來判斷,不能發生混淆;
6)實際用途即統計用途;
7)過去用途是指房屋的用途發生變化後該房屋以前的實際用途;
8)國標中只涉及了房屋的實際用途,而未說明以上的內含,但主體內容是清楚的,就是包含以上的內容,因此,我們房產測繪人員在調查房屋的用途時要按上面的精神來判斷房屋的用途,不能鬧笑話,因為這是房屋統計學的重要內容,當然我們的有些城市沒有這個業務;

9)舉例說明:一棟房屋是商住樓(注「房屋用途中沒商住樓之說)下面是商業用房,上面是住宅,在統計該房屋的實際用途時以棟為單位,看哪一部分的面積大,填寫該房屋的用途時就以大面積的為主,但要備注另一部分的用途和面積;
例二鋼鐵公司的辦公樓,他的用途是「工業」,而不是」辦公「 ,這是他的實際用途
,而辦公樓是工業用房的辦公樓,也就是他的現在用途,如果這個辦公樓被商業買去了,那他的用途也就變為用途為「商業」,那麼他的過去用途為「工業」。 依次類推,我們就好判斷房屋地用途了,當然,也有把現在用途與實際用途反過來的,但理論是一樣的。
關於房屋「棟」(幢)的劃分問題
《房產測量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中涉及房屋「幢」的問題主要在5.4.3.款,5.4.2.款,非常簡單。當然,這個定義沿用了過去的老規范(CH5001)的定義,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定義是正確而明了的,但未引起廣大房測工作者的注意。現在,「棟」的劃分方法必須完整,他涉及房屋面積分攤問題,關系重大,絕對不能等閑視之。理由如下 :
1)確實是獨立的,同一結構的,由不同層數組成的房屋完全可以劃分為一棟,這毫無疑義。
2)「獨立分棟」應該這樣判斷:
a) 由於歷史原因,新老規范未發布之前的,已經經過有關部門認定的,不論該房屋是何種結構型式,已經確定為一棟

㈦ 情侶婚前買房如何避免糾紛 這幾點千萬注意

情侶婚前買房如何避免糾紛
公證員總結了以下幾點
據公證員小錢了解,當前年輕人愛得轟轟烈烈,但婚姻觀念有時候蠻隨意,分手時容易發生房產糾紛。
經手的案例多了,他總結出以下幾點,供情侶婚前買房的時候參考——
*清清爽爽的,就是結婚前感情基礎不牢固的,不要以共同名義買房,謹慎再謹慎。
小錢說,買房具有特殊性,牽涉到不動產交易和產權登記。為避免將來產生不必要的尷尬和矛盾,小情侶還得三思。
第2招,一方名義買房但雙方出資的,買房時分清楚雙方的錢款。
現在房價高,買婚房基本是全家總動員,為避免父母的積蓄打水漂,建議雙方分清各自的花費,並留下證明。因為如果雙方分手,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難以說清楚錢款的來龍去脈。
公證處也經常遇到,在小兩口結婚後自己無力購房,有實力的父母出資承擔了首付和按揭,但房子登記在父母名下,指定贈與給自己的孩子一人。如此一來,房子不屬於夫妻共有財產,即使離婚也不怕對方分割。

㈧ 沒有封頂的樓盤是不可以銷售

不是這樣的 房地產項目拿到銷售許可證就可以進行銷售了,衡量是否拿到銷售許可證的標准就是,工程必須出正負零 。「正負零」指的是主體工程進展程度,在主體工程中的地下工程部分完成,該進行主體地上工程部分的時候,也就是主體工程達到「正負零」。 正負零是一個相對標高,是工程設計者們根據地形、地貌以及土方平衡而做出的一個相對標高點,正負零可以是室外地面,也可以是室內地面,或者是某一個特定面,只要總平面圖設計規定的高度,就是正負零。就可以進行銷售

㈨ 承包開發商工程已做到正負零,開發商自己原因要停工,我們的利益怎麼辦

商業糾紛 自己打官司

㈩ 樓間距問題

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其他相關:房的採光狀況是每個業主都十分關心的問題,當有新建的建築在自己住房周圍出現時,大家都會考慮到自己的採光是否受到侵犯。根據《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賠償損失。」這條規定給採光權受到侵犯的業主獲得賠償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但是,是否真的侵犯採光權,還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首先,採光權是一種有條件、有范圍的權利,它不是通過專業人員進行測量就能准確確定的。由於我國土地資源緊缺,城市房屋居住密集,現在的住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遮擋陽光現象,不能因為有遮光就認為自己的採光權受到侵犯。況且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日照條件和生活習慣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如何處理建築採光問題上,依據《民法通則》的基本法律原則,只能是通過各個地方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地方法規來進行規定。
比如,北京市現在依據的地方法規主要是1994年經人民政府批准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築間距暫行規定》,該法規條文是以建築間距系數和最小距離作為核定建築間距是否合法的標准。從現實情況來看,一般業主容易接受同一時期建設完成的居住區中的建築間距,即使間距很小,也能得到業主的認可。而當有新建建築出現並遮擋業主陽光時,業主往往難以接受,進而可能會發生糾紛。在這一點上,業主一定要經過仔細分析後,方可判斷自己的採光權是否真的受到法律意義上的侵犯。新建建築和現狀住宅之間的距離,必須符合有關法規的要求,才可進行建設,否則就是違法建設。如果業主能夠確定對方是違法建設,那麼可向對方提出異議;如果新建工程是符合有關法規的規定建設的,即使是遮擋住宅的陽光,那也是合法遮擋,是受法律保護的。業主即使提出異議,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需要補充的是,在合法遮擋的情況下,依據《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築間距暫行規定》第四章的規定:「現狀居民因新建、擴建建築而被遮擋,造成冬至日滿窗日照時間不足1小時的,享受一次性經濟補償。」這種補償一般也就在幾千塊錢左右。這就是說,雖然是合法遮擋,但考慮到新建建築對居民原有的日常生活居住條件產生較大影響,這種影響給居民帶來了一定的損害,為了彌補對居民的損害,市有關部門結合北京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這種補償的方式,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居民的採光權。如果您的住房被新建建築遮擋,符合上述第四章的規定,可以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訴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在此要提醒您的是,如果是同期建成的居住區,即使是因遮擋造成冬至日滿窗日照時間不足1小時的,也沒有經濟補償問題。
房屋的通風採光權的規定
許多居民的住房被新建建築遮擋陽光後,由於切身利益受到影響,從維持個人權益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夠維護現有日照條件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採光權只是一種有條件的權利,而不是無條件的權利。在1987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章民事權利第一節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中,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對於取得住宅產權或使用權的居民來說,採光權不像建築面積那樣,可通過簡單的定量標准來確定。由於在住宅周圍進行建設時,都會不同程度地遮擋住宅陽光。而我國地域廣闊,南方與 北方的日照條件和生活習慣均存在較大差異,如何在處理建築採光問題上,體現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只能通過各地區根據自己的地方特點,制定出相應的地方法規來進行規定。在制定法規的過程中,不可能同時滿足有關各方的全部權益,當出現矛盾時,為兼顧有關各方的權益,有關各方都會相應喪失一部分權益。因此,採光權只是一種有條件的、相對的權利,而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權利。
另外,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8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標准,1987年10月1日起試行)第三章第3.1.2條規定:「建築布局和間距應綜合考慮防火、日照、防噪、衛生等要求,」

簡單計算一下,假設層高是2.8米,那麼樓體高度就是2.8*6=16.8米,再加上正負零的絕對標高0.9米,再加上女兒牆0.5米,你的樓體總高度應為18.2米。按照國家規定,日照間距應為樓高的1.5倍,所以你的樓間距應為18.2*1.5=27.3米。如果層高和你的情況不符合,自己再去算吧。

閱讀全文

與正負零產權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