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民的哪一項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版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權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三十四條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Ⅱ 侵犯名譽權有權利要求他停止侵害賠禮道歉並索要精神損失費嗎
你好,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首先你要確認對方客觀上存在損害事實並且為第三人所知悉;其次,在後果上,對方的行為對你的名譽須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是否符合賠償條件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民法通則》第101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後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因此,如果你的名譽權受到了侵犯,你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在能夠證明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Ⅲ 吳亦凡方起訴誹謗者侵犯名譽權,要求公開賠償道歉,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吳亦凡吳亦凡方起訴誹謗者侵犯名譽權,要求公開賠償道歉,究竟是怎麼回事?
吳亦凡(Kris),1990年11月6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華語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音樂製作人。吳亦凡作為EXO組合成員正式出道,後擔任EXO-M的隊長。擔任主演的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和《老炮兒》在中國上映,獲得新浪微博之夜年度電影新力量男演員獎。擔任主演的電影《西遊伏妖篇》票房累計突破16億元,受邀亮相第59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並推出與美國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合作的英文單曲《Deserve》,該曲登上美國iTunes即時下載總榜第1位。英文單曲《Like That》登上美國公告牌100強單曲榜第73位,成為首位進入公告牌100強單曲榜的華人歌手。擔任超級碗預熱音樂節的表演嘉賓,2020新浪微博之夜在上海舉行,吳亦凡獲微博年度音樂人、年度全能唱作。
Ⅳ 有廠家員工朋友圈宣傳發布詆毀我公司不實信息,侵犯了我公司名譽權,要求對方發布公開道歉信息怎麼處理
可以先協商,協商不成起訴到法院,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Ⅳ 李晨名譽權受損案勝訴,被告手寫道歉信公開致歉,值得被原諒嗎
李晨名譽權受損案勝訴,被告手寫道歉信公開致歉,但是被告損害別人名譽權的行為一點都不值得被原諒。損害一個人的名譽權會給別人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豈是一封道歉信就可以解決的,所以我覺得這種人這種行為都不值得被原諒。此外,遇到我們自己名譽權受損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要堅持和這種黑暗勢力斗爭到底。
當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時候,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公開賠禮道歉,消除侵權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如果侵權人不理,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Ⅵ 有人侵犯我名譽權,怎麼告他
如果當事人未滿十八周歲,可以讓當事人監護人向有關部門進行求助,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6)侵犯名譽權侵權道歉公告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艾毅幼兒園發公開信稱其園5歲男孩小健(化名)有「特殊兒童傾向」,被小健母親以侵犯名譽權告上法院,在一審駁回訴訟請求後,小健母親選擇上訴。
法院二審認為,幼兒園沒有證據證明孩子存在異常,以公開信的形式向近百名家長發布不實言論,容易造成其他人對孩子的錯誤理解,構成名譽侵權。法院二審據此依法改判園方賠禮道歉,並賠償小健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
法律底線不容觸碰,特別是在關乎兒童權利保護方面,法律應是不可逾越的高壓線。作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遇到類似涉及幼兒名譽評價的行為,都應謹慎對待,切實遵守法律,小心呵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從而確保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因自己的違法任性行為而受到傷害。
這是最基本的法治理念,也是文明社會的底線。它應該作為法治社會的一項常識和本能,烙刻在每一名社會成員的內心深處。這是艾毅幼兒園發公開信稱5歲男孩有「特殊兒童傾向」一案被判決侵犯名譽權的最大警示意義。
Ⅶ 報社名譽侵權訴狀請求被告刊道歉聲明要不要寫內容
不用寫詳細內容,只要把需要道歉的事件的發生日期,大概內容書寫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