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兄弟房屋產權糾紛怎樣處理
怎麼分家的就怎麼著,反悔得不到法律支持。分家結果違法,當事人不積極主動的重新分家改正,法律可以依法改變,當事人利益受損怨不著法律
2. 兄弟之間房產糾紛案件
你家肯定贏了,因為房子過戶到誰手中,就是誰的,肯定贏了,放心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3. 兄弟房屋糾紛,一開始法官問是否願意調解,原告同意調解,我爸是被告不願意調解。審理過後,法官表示要去
對於民事訴訟案件,法院可以對原被告雙方進行調解,法官到現場察看,屬於法院對該案進行調查的一項內容,更有利於查清事實,當然也有利於調解,如果一方堅持不調解的話,法院會依據調查的事實和有關法律規定,依法予以判決。
4. 親兄弟間的房屋糾紛,該怎麼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
算了,不爭了。房子也一直在你大伯手機。親情勝過萬物。
5. 兄弟間房產糾紛怎麼辦
1、房產糾紛屬普通民事案件,由原告具狀到房產所在地人民法院起民事訴訟版。
2、人民法院在收權到起訴書後應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3、我國法律規定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一審不超過六個月,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一審不超過三個月。
4、律師費各地具體標准可能有所區別,可到當地咨詢.訴訟費由原告預交,判決後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沒有完全勝訴的,則按比例承擔。
6. 關於兄弟房產糾紛的問題
您好,房屋辦理登記沒有?有你父親名字嗎
7. 兄弟兩家為了房子產生糾紛經過派出所調解寫了協議,但是對方不履行,每天鬧得我不得安寧怎麼辦
民事上去法院起訴他履行協議義務。刑事上擾亂你生活的可報警處理,具體看其怎麼鬧。你可拍攝留下證據。
8. 兄弟之間宅基地糾紛,如何解決
因此A不願意分房與父母大吵,當時鄰居,包工頭(建框架還欠下3萬工錢),A的叔叔(母親的兄弟),哥哥(妻子的哥)都知道,了解實情(叔叔,哥哥也勸說來8000要二層樓不合理,不於支持),父母不同意,到處去鬧(找包工頭要扣下房產證,找A吵架...),最後迫於無奈,在父母言語被迫之下(A本著贍養父母以及自己是長子照顧弟弟等等心軟),寫了一張合約內容:每層樓房主體框架由父母定價為2萬5,三,四樓分BC所有,父母來8000,BC各佔4000,B再來8000,於下債務BC各自承擔還A。二十年期間,BC各自裝修房子以及多次以各種理由還錢A(包括A女兒入院花費, BC搬走後出租的由A代收房租,加裝水電費,已返清A的債務(B=13000,C=21000)),2012 年,現在父母相繼善終,B從商,有兩套房(結婚後,岳父的宅基地合建後分兩層)出租,現依然住在三樓,C從政,某地方正局長,早已搬進花園,四樓出租,A年邁退修多病,見二十多年已盡了責任(照顧父母,弟弟情況也好)致此致終A不同意分房子於BC被迫寫下合約,房子是A所建,應該屬於A所有要求收回房子過退修生活。多次協商,BC以當年合約為由房子是三兄弟出資合建,欠的25000已付清,房子以及土地使用權明確是屬於他們共同所有的不同意歸還,致於當年房子外的公共裝修費以及到現在的維修費(樓梯,公共牆,大門,電線等等)願意現在以當年的價格算清還 A。目前為此,地的所屬使用權(屬於當年代辦的親戚,有合約說明已轉給A使用),樓的所有權屬於A(政府部門的登記是屬於A所有當年沒去辦變更,以及房子藍本所屬A)。 當時寫下合約的性質也只是為了安撫兩位父母,不希望他們做出過激的事情,因當時已表明要死要活,都要把房子給他們兩個小兒子,也就沒辦法的事情寫下合約(合約里A並沒有簽名作實,並註明是父母核算後定價每層2萬5,並不是A所提出,基本可以認為是父母所述A只是代筆),兩位父母在世A也一直不敢提這事,BC要收租就收,要住就住,A也就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