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車出現質量問題,投訴無門怎麼辦
通過題主的問題來看,想必應該是在質保期內,如果是在質保期內出現的問題版,可以聯系當權地售後憑著三包憑證,到售後做檢查排除人為原因已經使用環境因素的問題外享受一個質保維修。如果並不能享受質保,或者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話,車主可以在網路查詢車質網,用自己平常使用的手機號注冊一個賬號,用戶可以很方便的在網上將自己的問題表明清楚,車質網這邊會將問題反饋到廠家,進而約束廠家協調解決問題。
車質網成立至今尤其是在過去的2017年,車質網收集了5萬多的投訴量,就拿當下來說,機油增多的問題,車質網就很好的將這個信息做了收集整理,並將問題反饋到廠家,從而促使廠家召回處理問題。
『貳』 汽車售後服務三包政策,是指哪三包
汽車三包政策是零售商業企業對所售商品實行「包修、包換、包退」的簡稱。指商品進入消費領域後,賣方對買方所購物品負責而採取的在一定限期內的一種信用保證辦法。
汽車三包內容:
換車:同一故障修理超過5次可換車,在三包有效期內(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5萬公里以先到為准),如果汽車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天,或者同一個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修理累計超過5次,消費者可以換車。
退車: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公里之內(以先到者為准),發動機換兩次仍不正常可退車。在三包有效期內,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嚴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
或發動機、變速器累計更換2次後;或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前/後橋、車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質量問題,累計更換2次後,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費者選擇退貨時,銷售者應當負責退貨。如果家用汽車產品符合更換條件,銷售者無同品牌同型號產品,也無不低於原車配置的產品向消費者更換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銷售者應當負責退貨。
修車超5天車主有權開備用車:在包修期內,家用汽車產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其中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
汽車十不包:
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壞的;
不能提供有效發票和三包憑證;
汽車用於出租或者其他營運目的的;
消費者所購汽車已被書面告知存在瑕疵的;
發生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自行處置不當而造成損壞的;
因消費者未按照使用說明書要求正確使用、維護、修理產品,而造成損壞的;
易損耗零部件超出其明示的質量保證期出現質量問題的;
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為生產公務等購買的汽車是不包括在汽車三包范圍內;
使用說明書中明示不得改裝、調整、拆卸,但消費者自行改裝、調整、拆卸而造成損壞的。
『叄』 汽車不保修我找誰投訴
保修肯定是不保的
除非能證明是車的問題導致的
一般行駛中著火
1.保養、洗車時有抹布之類的,漏在發動機艙
2.行駛中,異物附著排氣系統
3.電路原因(有設計因素,也有人為因素,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了)
4.燃料泄漏
關鍵看你哪裡燒了
如果樓主肯定不是1.2項
可以找鑒定機構鑒定(消防研究所)他們的專家意見,可以作為判斷標准
『肆』 汽車質量問題該找誰 投訴召回還差"三包"
據悉,汽車「三包」即《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2004年進入立法程序,至今7年仍未出台。隨著汽車投訴的增多,消費者對汽車「三包」的呼聲越來越大。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當車主遇到汽車質量問題得不到解決時,首先想到的是向消協投訴。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協會收到汽車投訴達8235件,比去年同期上升32.4%,投訴量創歷史新高。消費者協會主要採取雙方和解的方式來解決消費者投訴。 單個車主在廠商面前往往勢單力薄,如果不少車主遇到同樣的問題,那麼選擇集體投訴更能得到廠商的重視。由於汽車質量法規的缺失,消費者的權益並未得到應有的保護。汽車投訴的背後是消費者弱勢的體現,如果沒有第三方的監管,買賣雙方的博弈無法建立起來,汽車產品的質量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寄希望於廠家召回 近兩年,各大廠商的汽車召回越來越頻繁,消費者更樂意通過召回來解決質量問題。據報道,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召回汽車36次67萬余輛。召回的原因主要是汽車產品存在缺陷,可能對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險。召回有廠家主動召回,也有國家指令召回。對缺陷以外的其他汽車產品質量等問題,國家也鼓勵製造商召回。 如今,人們對待召回已不再是談虎色變。召回毋寧是一種進步,是廠商對產品質量責任的擔當。從今年錦湖輪胎一波三折的召回中,我們不難看到召回對廠商公關的重要性。如果說幾年前廠商還在為召回帶來的質量信譽損失而發愁,現如今,隱瞞缺陷不報更會在輿論中陷於被動。 據報道,汽車召回條例也將加大對隱瞞缺陷責任的處罰力度。此前罰款上限僅為3萬元,從條例的徵求意見稿來看,處罰金額將提升為貨值金額的2%-50%。廠商主動召回,能在更大范圍內解決產品質量問題,防止危險發生。這種知錯就改的機制也有助於製造商在生產環節提升汽車的質量。 盼汽車「三包」今年出台 召回往往起源於大面積的產品普遍出現問題,而「三包」側重於解決偶然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盡管我國的《產品質量法》已經規定了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更換、修理。而實踐中汽車產品卻只有修理,更換和退貨的可能性很小。今年再次傳出《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將出台的消息,這個難產了七年的汽車「三包」無疑是消費者、廠商和經銷商三方博弈的結果。 而業內不少專家認為,「三包」面臨舉證難、鑒定機構不完善的問題,執行起來比召回要難得多。著名汽車維權律師邱寶昌指出,通過行業自律來解決汽車質量責任糾紛不失為一條捷徑。組織廠家、消費者,制定出各方能接受的汽車買賣合同,加入汽車售後修理、更換的規定,並大力推行。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加大行業自律,從而維護消費者權益。(李岩)
『伍』 汽車三包售後問題
直接跟他們說不給處理找個報社曝光,先威脅一下!不行就找消費者協會!找報社曝光也行
『陸』 車輛還在三包當中售後不作為該如何投訴
車輛在三包中,如果售後不知道如何投訴的話,只要點擊他們的客服電話就可以了。
『柒』 汽車「三包」新政出台,4S店不肯退車罰50萬!還得給你備車開
汽車作為當代社會的大宗消費之一,售後問題一直是眾多車主們最為頭疼的事。
辛苦打拚多年,好不容易攢下一點積蓄,甚至不惜背上金融貸款,只為與最愛的家人孩子出行時有個遮風擋雨之處。
可誰知不良商人那個黑心吶,買車前百般討好,笑面相迎只恨生不逢時不能相認;買車後,不管不顧,若來保養便大門敞開,要來維權卻投訴無門。
根據中消協發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來看,我們車主對於汽車的投訴主要體現在「售後服務」、「合同」和「質量」三個方面上。
這其中售後服務的投訴佔比達到32.2%,合同問題以及質量問題投訴各占總投訴的20.7%和20.0%。那麼關於售後投訴中我們廣大車主投訴最多的是什麼呢?
售後問題中佔比第一的是「不履行三包義務」,第二項則是「不履行售後承諾」,看來即便國家有明文規定汽車銷售商要履行三包義務,但真正能落實到明處的,願意搭理消費者的恐怕沒有幾人。
汽車新三包即將上台,能否狠狠懲罰黑心4S店?
汽車消費者的苦大家有目共睹,關於「汽車三包」問題的投訴也越來越多,國家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終於開始有所行動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汽車三包異地不給維保怎麼樣投訴法律依據
消費者遇到拒絕質保的情況,要據理力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在第三方保養時,也應做好維修保養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