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優先股轉讓糾紛

優先股轉讓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4 18:15:25

① 怎樣理解中外合資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糾紛

鄭金都項山衛

案情簡介

A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萬美元,中方B服裝有限公司以實物出資35萬美元佔70%,外方李某出資15萬美元佔30%。合資合同約定,任何一方向第三者轉讓其全部或部分出資額時,須經另一方同意,並報外經貿部批准,另一方有優先購買權;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轉讓應由董事會全體董事一致通過方可作出決定。B服裝有限公司系C集團公司全資擁有。A、B、C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沈某。

1996年,李某(甲方)與A制衣有限公司(乙方)簽訂一份協議書,約定甲方投資於乙方的15萬美元,乙方於1996年3月20日全部歸還甲方,現經雙方協商,董事會討論,同意簽訂以下協議:1.乙方今後每年支付甲方紅利人民幣15萬元,共支付12年;甲方只享受上述紅利分配權,不參與合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合資企業現有和以後的一切資產和增值情況也跟甲方無關,甲方不擁有資產所有權,合資企業的盈虧情況也跟甲方無關;如果乙方不能每年支付甲方人民幣15萬元,由C集團公司擔保支付。C集團公司作為擔保方在協議上蓋章。張某作為B服裝有限公司的代表,沈某作為C集團公司的代表,在該協議上簽字。

2002年,B服裝有限公司、C集團公司與張某簽訂股權置換、轉讓的有關協議,約定張某受讓B服裝有限公司所持有A制衣有限公司的70%股權,C集團公司享有外方30%的股權和所有權利,C集團公司董事長替代外方董事地位;張某在受讓股權後,對A制衣有限公司享有資產處置、對外投資、對內經營管理等權利,C集團公司仍享有原外方在A制衣有限公司的30%股份及股東權利,但不參與經營管理。C集團公司享有的外方30%股權為優先股,A制衣有限公司每年支付C集團公司固定分紅50萬元。

2005年7月,C集團公司向李某出具了一份確認書,並由C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沈某簽字,公司蓋章。內容為:A制衣有限公司由於中方股東改制原因,對中方持有的70%股權和法人代表進行轉讓和變更,外方的投資和利益不受任何影響,根據A制衣有限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外方股東李某所佔的30%股權仍屬李某所有。筆者認為都應依據合同法予以確認。李某據此確認書向張某提出要求將其在A制衣有限公司的30%股權轉讓給張某。

2005年8月12日,張某(甲方)與李某(乙方)就股份及利潤分配問題簽訂協議書一份,約定:由甲方給予乙方歷年分紅的補償共計人民幣80萬元,上述款項支付後,乙方在A制衣有限公司已不存在任何分配利潤。8月15日,張某(甲方)與李某(乙方)又簽訂補充協議書一份,約定,鑒於雙方已於2005年8月12日就乙方在A制衣有限公司的股份和利潤分配問題簽訂了協議書一份,乙方原投資於A制衣有限公司的15萬美元已經由A制衣有限公司於1996年歸還乙方,經協商,約定:2005年8月12日協議書的付款方式改為本協議簽訂之日付3萬美元,並就其餘款項支付作了約定;自本協議簽訂後並甲方支付3萬美元之日起,直至合同期滿,乙方均不再享有A制衣有限公司的股東身份,乙方也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獲得A制衣有限公司的利潤分配;A制衣有限公司存續期內及合營終止後,A制衣有限公司的所有財產均由甲方享有,乙方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要求返還;本協議與2005年8月12日協議不一致的以本協議為准。

2005年11月28日,李某為出讓方、C集團公司為受讓方,又簽訂了一份股東轉讓出資協議,約定:出讓方將擁有的A制衣有限公司30%的15萬美元股權以人民幣546萬元轉讓給C,以李某與C的往來款426萬元及現金40萬元為該股份轉讓的出讓金,剩餘80萬元在辦妥工商變更登記後支付。2005年11月25日,李某出具收條一張,內容為收到C集團公司股權轉讓款40萬元。C集團公司並將上述事項通知了張某,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內行使優先購買權。

2005年12月3日,張某致函C集團公司和李某,提出異議。

2006年3月,C集團公司向法院起訴李某和張某,請求判令:1.李某持有的A制衣有限公司30%股權歸C集團公司;2.兩被告履行協助義務,與原告共同辦理股權變更的審批手續和工商變更手續。

本文作者與本所的其他律師代理了張某的一審、二審訴訟。

爭議焦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

1.1996年A制衣有限公司與李某簽訂的協議書的性質、法律效力;2.2005年8月,張某與李某簽訂的協議書、補充協議書的性質及其法律效力;3.2005年11月28日,李某與C集團公司簽訂的協議書的性質及法律效力;4.法院可否直接判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股權歸屬。

審理判決

一審法院認為,C集團公司與李某1996年簽訂的協議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內容系股東對其享有的股東權益的處分,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屬有效。因被告李某已經將投資款收回,其雖保留股東身份,但僅享有紅利分配權,而不再享有其他股東權益。

A制衣有限公司的中方投資者系原告C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被告李某、張某均承認該款系原告C集團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沈某所支付,故法院確認該款系原告C集團公司支付。同時,被告張某與原告C集團公司在股權置換中明確A公司外方投資的30%股份歸原告C集團公司所有,而事實上,自1996年之後,被告李某的股份除分配紅利權外的其他股東權益也是一直由原告C集團公司行使,被告李某對此並無異議,也明確股權應轉讓給原告C集團公司,因此,原告C集團公司從1996年開始就已經取代被告李某行使在A制衣有限公司的30%股份中除分配紅利權以外的其他股東權益。

2005年11月28日李某與C集團公司的協議是就股東身份的最終轉讓,具有法律效力。原告C集團公司通過A公司與被告李某的1996年簽訂的協議以及與被告李某於2005年11月28日簽訂的協議最終取得了A公司30%的股份,取代被告李某成為A制衣有限公司30%股東,故原告主張被告李某所持有的A公司股權歸其所有並要求被告張某、李某協助辦理股權變更手續的請求正當,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李某與張某2005年8月15日的補充協議內容實質屬於股權轉讓協議,被告李某的行為屬於無權處分行為;被告李某、張某並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李某的處分行為已經得到原告C集團公司的授權,原告C集團公司事後也不予追認,故被告李某與張某2005年8月15日的補充協議中關於被告李某將其持有的A制衣有限公司30%股份轉讓給被告張某的內容無效。對於被告張某認為原告C集團公司在2005年7月出具確認函確認李某是A公司30%股份股東身份的抗辯,法院認為,A公司並未向有關部門辦理股東變更事項,李某仍屬於A公司外方股東,C集團公司於2005年出具的函僅是確認李某作為A公司30%股份股東身份,其與C公司取代李某行使並享有除分配紅利權之外的股東權益不矛盾。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判決後,張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和解。

② 優先股能不能轉讓

可以,但存在暫時不能轉讓的風險。
根據中國證券報2015年10月19日消息,優先股的轉讓涉及系統開發、測試以及市場參與各方的技術銜接,目前全國股轉公司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並將在技術條件具備後,為優先股提供轉讓服務。
優先股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它首先體現在公司資產破產清算的受償順序方面,它是排在債權之後比普通股優先;其次它在股利分配順序方面較普通股優先,而且通常按事先約好的股息率發放;再次,優先股通常在股東大會上無表決權。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一般來說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優先股股東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但是能穩定分紅的股份。

③ 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轉讓是利好消息嗎

優先股是只參與分紅不參與管理的股份

④ 優先股股東有權出售和轉讓股票嗎

優先股也屬於公司的股東,一般情況下不享有投票表決權,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也正因為此,他對公司的紅利享有優先分配權,還有就是當你的公司快要破產的時候優先於普通股股東進行清算,所以叫做優先股股東。優先股股東同樣享有股票轉讓的權利,但是一般公司都有對轉讓股權的規定,所以這取決於你持有優先股企業的規定!

⑤ 大多數優先股發行時附有贖回條款,但股票只能轉讓,不能退股的啊

不能退股,除非公司倒閉了清算債務給你分,不過一般都分不到了

一般情況下公司倒閉前也是有預示的,比如ST啊什麼的

-----手工打字,感謝賜分

⑥ 優先股如何交易轉讓

根據不同類型可以參照以下方法:
1: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轉讓,非上市公眾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可以在全國股轉系統轉讓,范圍僅限於合格投資者。
2:非公開發行的優先股僅向合格投資者(每次不得超過200人)發行,包括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及其發行的理財產品、QFII、RQFII以及企業法人、合夥企業、個人投資者。對後三者的資產規模有一定要求,但是不要求投資經驗年限。為防止利益輸送,將發行公司的董事、高管及其配偶排除在非公開發行的合格投資者范圍之外。
3:中小投資者既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直接投資公開發行的優先股,還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理財產品等方式間接投資。證監會表示,優先股合格個人投資者的門檻為500萬元。
優先股的特徵如下:
一、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二、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
三、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

⑦ 優先股如何交易

目前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發優先股就是定向增發的另一種摸式,唯一區別就是優先股不能投票和進不了董事會。如果是非公開發,這部分股票今後就只能轉讓。如果是公開發行的,就跟現在的增發一樣,都是可以交易的。

優先股的優先權有以下四點:

1、在分配公司利潤時可先於普通股且以約定的比率進行分配。

2、當股份有限公司因解散、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可先於普通股股東分取公司的剩餘資產。

3、優先股股東一般不享有公司經營參與權,即優先股股票不包含表決權,優先股股東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但在涉及到優先股股票所保障的股東權益時,優先股股東可發表意見並享有相應的表決權。

4、優先股股票可由公司贖回。由於股份有限公司需向優先股股東支付固定的股息,優先股股票實際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舉債集資的形式,但優先股股票又不同於公司債券和銀行貸款,這是因為優先股股東分取收益和公司資產的權利只能在公司滿足了債權人的要求之後才能行使。

(7)優先股轉讓糾紛擴展閱讀:

優先股的收回方式有三種:

(1)溢價方式:公司在贖回優先股時,雖是按事先規定的價格進行,但由於這往往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因而發行公司常在優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筆「溢價」。

(2)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從所獲得的資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項創立「償債基金」,專用於定期地贖回已發出的一部分優先股。

(3)轉換方式:即優先股可按規定轉換成普通股。雖然可轉換的優先股本身構成優先股的一個種類,但在國外投資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種實際上的收回優先股方式,只是這種收回的主動權在投資者而不在公司里。對投資者來說,在普通股的市價上升時這樣做是十分有利的。

⑧ 優先股有沒有股份轉讓權(能不能買賣)有股份轉讓權是不是就是流通股...

1、優先股可以進行協議轉讓;
2、但不能通過二級市場自由交易;
3、有股份轉讓權是不是就是流通股: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在2005年之前的中國股市,很多上市公司存在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等很多種類限售股。它們只有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進入二級市場自由轉讓,而國家股和法人股雖然具有股份轉讓權,但是絕對不屬於流通股。2005年之後,只要是屬於限售股還是不能流通。

⑨ 請教高手,翻譯有關優先股股權轉讓的條款。

Each share shall be converted into shares of Common Stock at the earlier of (i) the date specified by vote or written consent or agreement of holders of at least a majority of the shares of such series then outstanding
每股將被轉化為普通股,自以下情況中較早的時間算起:(i)至少由半數以上持股者經書面贊成或同意,或由投票確定的日期

您好,原文大意翻譯如上供參考,後面內容不完整。
這里的 share 翻譯為什麼應視合同內容而定,有可能是非流通股、優先股之類的,現在要轉化為企業普通股。
最後的 of such series then outstanding,如需精準翻譯,請至少提供此完整的條款,沒有上下文信息很難判斷。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不明白可繼續提問。

閱讀全文

與優先股轉讓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