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不可抗辯理賠糾紛案例

不可抗辯理賠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6-24 16:18:29

Ⅰ (實例)怎麼解釋保險法不可抗辯期

1、會查。2、查得出來。3、出險的話,要看大三陽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是否有嚴重影響,如果有的話,保險公司一樣可以拒賠。4、這項規定是在保險法里的,怎麼會無故取消?除非保險法修訂,或有新的司法解釋,那樣的話,會對原來的保險合同是否適用問題做出規定的。

Ⅱ 保險的不可抗辯條款超兩年一定要賠嗎

保險的不可抗辯條款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超兩年且保險人未解除合同的,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

(2)不可抗辯理賠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五條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對其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數額先予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額後,應當支付相應的差額。

第二十八條

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務,以分保形式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為再保險。

應再保險接受人的要求,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將其自負責任及原保險的有關情況書面告知再保險接受人。

第二十九條

再保險接受人不得向原保險的投保人要求支付保險費。

原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向再保險接受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

再保險分出人不得以再保險接受人未履行再保險責任為由,拒絕履行或者遲延履行其原保險責任。

第三十條

採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Ⅲ 新保險法關於大病未告知賠付案例

新保險法關於大病保險
投保前先要簽訂投保提示書
根據保監會相關要求,所有壽險公司都必須啟用《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對投保的注意事項和風險進行明確提示。一方面是盡到告知義務,保護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也是保險公司從保護自身的角度考慮,將此作為憑證,力求避免模糊宣傳產生糾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相應地,所有壽險展業人員在銷售規定產品時都需要出示投保提示書,銀行(資訊論壇產品)代理銷售網點也需提供投保提示書,否則即為違規行為。投保人在簽署投保單之前要先仔細閱讀這份提示書並親筆簽名。《人身保險(資訊論壇產品)投保提示書》主要提示內容為投保風險、猶豫期和投保注意事項,還提醒消費者確認保險機構和銷售人員的合法資格等,當然,投保重大疾病保險也不能例外。
體檢成為投保健康險的必經程序
以前投保健康險中的重疾險時,保險公司對體檢並沒有硬性要求,只是對健康體檢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抽檢,對不符合健康體條件的、年齡超過45周歲的投保人進行健康檢查。但《保險法》實施後,由於新法更加側重保護被投保人權益,新法引入不可抗辯規則,保險人賠付比例將會上升,導致保險公司經營成本上升,保險公司將會提高投保重疾險門檻,要求被保險人必須體檢,以防範被保險人道德風險,降低經營成本。
投保人不如實告知兩年後保險公司也要賠償
新法借鑒國際慣例,增設了保險合同「不可抗辯」條款,規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2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保險合同成立滿2年後,保險公司不得再以該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解除合同。也就是說,如果投保人購買重疾險之前,故意隱瞞了自己的某些病情,按原條款,投保人日後出現相關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可以拒賠,但新保險法實施後,如果投保人的這一重大疾病在2年內沒有發作,此後再發作,保險公司必須給予理賠。此規則對於長期人壽保險合同項下的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意義重大,填補了現行保險法的空白,也將給保險公司將帶來成本的增加。
出現了二次賠付、多次理賠、終末期疾病可理賠等多種方式
所謂「二次賠付」,是指被保險人如因意外事故或合同生效之日起90天後,不幸確診初次患合同所列35種重大疾病之一,按保險金額領取首次重大疾病保險金,主合同保額等額減少,保單繼續有效;在首次理賠的重大疾病確診日算起滿365天之後,如果被保險人確診初次患首次重大疾病所屬組別以外其他兩組中的任何一種重大疾病,按保險金額領取第二次重大疾病保險金,保險責任終止。
二次理賠可以彌補傳統重疾險產品「一次患病保障終止」的缺憾。比如信誠人壽推出的附加重疾則主推「二次理賠」概念,為惡性腫瘤提供二次理賠保障,無論是惡性腫瘤初次確診還是第二次病發(包括復發、轉移),提供每次最高達100%的保額賠付。在舊保險法中,被保險人罹患重疾險,被保險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賠後,合同即告終止。
再如太平人壽的「福祿雙至」提出了「終末期疾病也可理賠」的概念。「舉個例子,如果客戶在醫院被確診,生存期不超過6個月,現在醫院只能給予一些基本的葯物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就可以獲得相應理賠。」熟悉「福祿雙至」產品的個險銷售人員表示,該條款的設置並不限於重大疾病,如重大車禍造成的疾病也能獲得理賠,實際上擴大了理賠范圍。
重大疾病保險保障范圍擴大
由於新保險法對重疾險高殘的定義等發生變化,高殘將細化為具體的病種加以描述等原因,重疾險的產品保障范圍隨之擴大。如停售的佔全國重疾險市場份額達40%以上的中國人壽的「當家花旦」——「康寧終身」和「康寧定期」兩款重疾險產品,將由升級版的產品替代,其保障范圍有所擴大,如新的「康寧終身」重疾險的保障將由原來的2倍增加到3倍,保障的重疾險范圍由原來的10多種擴展為20多種。
理賠將更加順暢和快捷
從理賠方面,新《保險法》加強並完善了對相對處於弱勢地位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利益的有效保護,修改或者細化了保險人的理賠程序或者時限。新《保險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認為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應「及時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第二十三條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30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對不屬於保險責任的,要求保險人說明拒賠理由等。
重疾險作為附加險投保
據某壽險公司個險部負責人介紹,因為新《保險法》增設了「不可抗辯條款」,即保險合同成立滿2年後,保險公司將不得以投保人在投保時違反如實告知義務如誤告、漏告、隱瞞某些事實為理由,拒絕給付保險金。純重疾險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成倍增加。故此,新推的重疾險多以「主險+附加險」的形式存在。一方面是出於為防範投保人的道德風險和降低經營成本的考慮,同時也是迎合市場需求和投保人利益。如果主險是重疾險,根據保監會的規定是不能參與分紅的,而選擇附加在某主險上的重疾險,如果主險可以進行分紅,投保人就可以在獲得重疾保障的同時獲得收益。此外,在同樣的保障范圍、保障額度下,附加險為重疾險要比主險為重疾險便宜。消費者自主選擇的餘地更大。
重疾險費率將微調
由於新推出的重疾險在保障范圍上有所拓展,保險公司的賠付風險增加,同時新保險法中的2年不可抗辯條款、理賠中索賠、訴訟時效的變化等新條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加大了賠付支出。新《保險法》運行之後,各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賠付率可能會增加幾千萬元,新改版的險種費率可能要做上調。如太平人壽的「福祿雙至」產品,若30歲男性,保額20萬元,採用30年繳方式支付,原產品的價格大約為6060元,而新版的產品價格約為6340元,價格增長的幅度約為4.60%,按照這個價格核算,購買新產品,30年繳費年限,多繳的費用總計大約為8400元,相當於多購買了另5種重大疾病的保障。
觀察期也能獲得賠償
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加條件或者附加期限。這意味著,觀察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能推脫責任。
李先生為自己投保了某保險公司的健康險及附加住院費用保險,7月3日,他因腸胃疾病住院治療。病癒出院後,李先生來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依據舊《保險法》相關規定表示,因為李先生病發時間在保單生效後90天內的觀察期內,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但新《保險法》相關條款規定,「依法成立的保險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而考慮到保費交納與保單正式生效之間需要必要的核保環節,新《保險法》也規定:「投保人和保險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同時,針對新《保險法》中有關「保險合同成立時間與效力」問題的新規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鼓勵壽險公司引入「臨時合同」這一特殊處理規則。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起至同意承保,或發出拒保通知書並退還保險費期間,為消費者提供臨時保障,保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利益。

Ⅳ 「不可抗辯條款」是一定會賠嗎

首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不可抗辯條款,我國的《保險法》第16條【不可抗辯條款】明確的寫著:投保人有義務如實告知健康情況,否則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但合同成立2年後,保險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如果出險,應當理賠。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講一句實話,不可抗辯條款的主要作用是約束保險公司的,換句話說,確實是對消費者比較友好的,所以會有消費者提問:是不是就算我沒有如實告知,只要拖過兩年,兩年之後發生理賠,保險公司就必須理賠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雖然不可抗辯條款確實對消費者比較友好,但是合約的有效性還是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原則基礎之上,若有騙保之嫌疑,保險公司還是會拒賠。

我這里有一個案例:王某某在09年投保了重疾險,4年後的2013年發起了「終末期腎病」的理賠申請,但是保險公司發現早在09年王某某投保之前就已經確診了「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期」,所以保險公司拒賠了,王某某把該保險公司告上了法院,但是最後法院宣判保險公司不需要賠償。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不可抗辯條款也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在「如實告知」的部分,一定要誠信。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Ⅳ 保險理賠司法實踐中,「兩年不可抗辯期」怎麼算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已出台,能明確的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保險合同成立於保險法施行前,保險法施行後,保險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申報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為由,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第五條保險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險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間自2009年10月1日起計算:(二)保險法施行前,保險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險法施行後,按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行使解除權,適用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三十日的;(三)保險法施行後,保險人按照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解除合同,適用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二年的。
司法解釋規定,保險合同成立於保險法施行前而保險標的轉讓、保險事故、理賠、代位求償等行為或事件,發生於保險法施行後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合同成立於保險法施行前,保險法施行後,保險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或者申報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為由,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本解釋中的「保險法」即指09版保險法。也就是說十月一日新保險法實施後,針對保險公司的「兩年不可抗辯」條款,適用於生效之前買的保險合同。
不知上述解釋是否清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新保險法的不可抗辯條款,現在保險公司一般都不會讓客戶順利拿到理賠款的吧有這方面的案例嗎

案例還是有的。
http://jsfzb.xhby.net/html/2013-11/28/content_904835.htm
這個是江蘇法制報刊登的案例。

已過兩年不可抗辯期判保險公司全額賠償

□本報特約記者 顧建兵 本報通訊員 徐振宇 吳陳根
11月6日,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新華人壽南通公司一次性賠償原告保險金10.9萬元。
2009年3月28日,時年30歲的龔小燕向新華人壽南通公司投保了一份健康福星增額終身重大疾病保險,保險期終身。投保時,龔小燕在「身故受益人」一欄中填寫了「法定」。該投保書所附「健康告知」頁中「您是否曾患有下列疾病或因下列疾病而接受檢查或治療?」一欄內列有各類疾病的詳細詢問表,其中第7條載明「……肝炎、肝炎病毒攜帶者……」,龔小燕在所有的疾病選項後均手工勾選了「否」。投保後,龔小燕每年繳納保險費3360元。
2012年10月11日,龔小燕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診治,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住院10天後,龔小燕的病情嚴重惡化。得知自己時日不多,龔小燕交代了一些身後事,並將自己投保的那份重大疾病保險受益人變更為自己的父親。2012年11月4日,龔小燕去世。
料理完女兒後事,龔老漢來到保險公司,索賠那筆保險金。然而,保險公司卻發出一份《理賠決定通知書》,拒絕支付該筆保險金。原來,保險公司查出龔小燕1998年在西安讀大學時,曾因患肝炎入院治療一個多月。保險公司認為龔小燕在投保時,故意隱瞞了自己曾經患過肝炎的事實,遂解除該保險合同,並作出不予理賠的決定。事後,雙方為賠償事宜協商未果,龔老漢一紙訴狀將保險公司告上了崇川區人民法院。
崇川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雖然投保人龔小燕在投保時隱瞞了曾患肝炎的事實,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但根據我國保險法相關規定,該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已超過兩年,被告保險公司合同解除權已消滅,應當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一審判決後,原、被告雙方表示服判息訴,在法定上訴期內均沒有上訴,截至11月25日,該判決已生效。

保險人怠於行使解除權應擔責
為了防止保險公司濫用合同解除權,有效保護被保險人的長期利益,從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新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根據這條法律規定,如投保人未依法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權,但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兩年內未行使該權利的,則不得再行使。本案中,保險合同生效日為2009年3月28日,至2012年11月4日投保人去世,該合同已實際履行三年多,遠超出法律規定的兩年期限,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不可抗辯理賠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
溫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4
英樹創造101投票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