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在工作過程中突然發生急病的糾紛~~
1、你嬸嬸不屬於工傷,這是肯定的。 因為:你嬸嬸只是在工作崗位上、在工作時間突發疾病、並經搶救脫離了危險,並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中視同工傷的情形,所以不能視同工傷處理。你可以自己看看相關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雖然你嬸嬸不能算是工傷,但其治療費用應由醫療保險機構報銷,如果清潔公司沒有給你嬸嬸上法定的醫療保險,應由清潔公司負擔部分費用。醫院只是在道義上可以給予一定補償。因為:
(1)你嬸嬸與醫院沒有勞動合同關系、只是勞務派遣關系、與清潔公司有事實勞動關系。
(2)清潔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職工繳納五險。
3、「這跟這個目前這個病有關聯嗎? 目前這個氣胸會不會跟勞累過度有關系?」:
(1)據我了解的一點醫療知識,有關。但具體的、更權威的意見你應該去問醫生而不是在這里問。
(2)即使也勞累過度有關,如果你嬸嬸的工作內容沒有額外增加,你也無法追究醫院的責任,只能要求清潔公司承擔醫保范圍內的責任。
4、「為什麼這種情況不屬於工傷?是否為工傷是如何判斷」:
(1)是否工傷,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來判斷。
(2)為什麼不屬於工傷?已經在上面回答了。
5、「假如沒有勞動合同怎麼辦? 是否可以用其他:如工資條,打卡記錄作為證明與其有勞務關系?」:
(1)與清潔公司是勞動關系不是勞務關系。與醫院是勞務關系。
(2)可以。
2. 勞動法中,是否有對勞動者上班期間飲酒有相關規定,上班中是否可以飲酒急!
酒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但過量飲酒往往會導致神經和大腦出現短期記憶模糊和神經興奮,醉酒的人通常不會思考。對員工來說,上班喝酒無疑會耽誤工作。
那麼,在工作中喝酒就是被開除的原因嗎?
在工作中飲酒是否會被取消/終止合同?
這取決於僱主的規章制度是否有規定。如果有規定在工作中飲酒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那麼飲酒將會導致員工被辭退。但是,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應當合法、合理、適用並且應向所有員工公開並組織員工學習該制度。如產生勞動爭議,用人單位應當對解除勞動合同的充分合理性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不能肯定說在工作中喝酒不會導致員工被辭退,這往往需要看公司的規章制度是如何規定的。如果有些特殊的專業規定,在工作中飲酒是嚴重的失職行為,那麼勞動合同可以依法解除。當然,如果僱主沒有理由卻強行解除勞動合同,我們也可以聯系律師或勞動仲裁局處理糾紛。
如果僱主有責任,酒精中毒是否算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醉酒不得認定為工傷。但如果是僱主安排的飲酒,那就是工傷。
工傷范圍: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六條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3. 請問:員工工作時間喝酒,因操作不當導致另外一名員工受傷,算不算工傷
1、先解釋一下你所說的情況:一個員工工作時間喝酒,因喝酒導致操作不當、致另一名員工受傷?以下分析以此為基礎。
2、「算不算工傷?」:受傷員工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當然是工傷。如果公司為該受傷員工交了工傷險的,應由工傷保險機構負責賠償;如果未交工傷險,全部由公司賠償。
3、「如果算工傷 應該賠償多少」:
(1)工傷賠償有特殊的標准,不能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賠償,應當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34條來確定賠償標准。
(2)關於賠償項目和數額:住院治療期間的醫療費、護理費、工資、伙食補助等。
出院後需要休養的,有最長不超過12個月的停工留薪期(具體由醫生確定),此期間需要保留工資。
如果經鑒定構成傷殘等級的(你所說情況,有可能構成十級傷殘,但具體應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果為准),根據傷殘等級還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如果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用或是他提出解除合同的,還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4、另外:你所說的操作失誤的喝酒員工,公司如果有相應規章制度,可以其有重大過失為由,向他追償全部或部分賠償受傷員工的損失。
附:相關規定
1、《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第三十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3、第三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4、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4. 我在公司上班時間喝酒公司將我辭退,請問我該履行什麼法律途徑
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勞動者因勞動合同解除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爭議的,雙方協商無效,勞動者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 同事間因工作上的事產生糾紛,中午時間在公司外被殺,怎麼樣為死者家屬爭取最大利益
不屬於工傷的范圍,企業對本案件不負法律責任,但應當給予其撫養人或贍養人該人員應當得到的工資額。
工傷排除的范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的規定,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是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是自殘或者自殺的。
建議:
向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該犯罪嫌疑人雖然沒有儲蓄,但其可能有不動產或其他財產。
由於案情比較的重大,可考慮委託律師跟進。讓律師調查該嫌疑人的財產狀況。
希望可以給你方向。
6. 工作期間醉酒導致傷亡的算是工傷嗎: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醉酒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
7. 刑事案件對公職人員上班期喝酒行為處罰
酒精依賴者往往對自己目前的狀況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對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首先應該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就是一個酒徒,酒鬼,酒精依賴者。定位要精準,才有可能對症下葯。要真誠地承認自己對酒精無能為力,自己的生活因為酒精而變得一塌糊塗。認識保持清醒和獲得健康生活之間的必然因果關系。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沒有這個認識,其他的免談。這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而又無比重要的態度問題,而態度在這里就決定所有的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8. 村委幹部上班時間喝酒後能否處理民間糾紛
現在不管幹什麼工作,在上班時間是絕對禁止喝酒的。村委會幹部在上班時間喝酒也是不允許的。他們喝酒時你讓他們處理民間糾紛攪了他們的酒局,掃了他們的酒興。他們怎麼處理民問糾紛?你可帶上證據,到上級黨委的紀委去舉報。供你參考望採納!
9. 工作時間醉酒導致受傷是否算工傷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十六條(工傷排除)
從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
(二)醉酒導致傷亡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10. 員工在上班時間與人發生沖突造成對方受傷,單位承擔責任嗎
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關鍵,在於員工是否產生工傷。但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在上班時間打架不一定全是工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因打架受傷認定為工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等。
因此,公司是否要承擔員工的工傷醫療費,關鍵在於雙方打架的原因,是否與被害人的本職工作有關系。每個員工在單位上班都有明確的工作內容,如果打架的原因和被害人的工作內容無關,則打架受傷就不能認定為工傷。
如因雙方平時的個人恩怨,或者因其他原因的私人報復而引起的打架致傷殘等,是不能認定為工傷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綜上,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需結合兩位員工打架的原因分析,受傷員工可以要求另一方承擔人身損害賠償;如打架與工作內容相關,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否則,公司不承擔責任,還可以依據公司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處理。沒有認定工傷且公司對於此次打架沒有過錯,則不需要賠償。
(10)上班時間醉酒導致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