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學倫理學案例3則,急求分析,謝謝!
1.(原題答案為力:爭說服患者,與患者一起將真情告訴醫生,但一定注意為患者保密)如果按現在的選項就選3
1.共同維護病人利益和社會公益
保護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捍衛病人的正當權益,這是醫務人員的共同義務和天職。"病人利益至上"是醫務人員所應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則,也是建立良好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思想基礎。根據這個原則,要求醫務人員理解和同情病人疾病纏身的痛苦,關心和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以和藹的態度、誠摯的語言和高度的負責精神進行診治和護理,使病人有一種溫暖感、信任感和安全感。醫務人員絕不能冷漠他們、嫌棄他們,不要隨便指責他們,更不能嘲笑和傷害他們,特別是剛入院的病人、老年病人、殘疾病人、久治不愈的病人、帶有臟臭味的病人等。對於病人由於病態心理支配而提出的苛刻要求或沖動、過激行為,醫務人員要保持冷靜和具有容忍力,絕不允許"以牙還牙"或採取事後報復的行為。對任何損害病人利益或不尊重病人人格、權利的言行,醫務人員相互間要敢於抵制和批評。
在醫療實踐過程中,當病人個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益發生矛盾時,如稀有衛生資源的分配、傳染病人的隔離等,醫務人員的意見要保持一致,並向病人或家屬耐心解釋、說明情況,希望他們服從社會公益、服從大局,同時使病人的利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絕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屬面前挑動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屬對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產生不滿,否則不僅影響醫患關系,也會影響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在維護患者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共同目標下,雖然醫務人員有分工不同、職稱之分及領導與被領導之別,但是在工作性質、人格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彼此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醫務人員之間應建立"並列-互補"關系。尊重他人人格,相互體諒,出現矛盾時及時溝通、主動協商。尊重他人的才能、勞動和意見。
3.彼此獨立、互相支持和幫助
醫務人員的專業、崗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間都要承認對方工作的獨立性,並且要相互為對方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才有利於共同目標的實現。
4.彼此信任、互相協作和監督
醫務人員之間的彼此信任是互相協作的基礎和前提。要立足於本職,從自我做起,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自己工作的可靠性和優異成績去贏得其他醫務人員的信任。同時,醫務人員加強溝通和聯系,相互理解、諒解和消除存在的誤會。
5.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和發揮優勢
醫務人員在不斷進取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還要互相學習。在醫務人員之中,各自的年齡不同,專業各異,智能優勢和品格也有差別,相互競爭、互相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實現醫務人員之間的互補與師承功能。醫務人員之間互相學習,可以達到共同提高。
2、。【答案提示】:1.護士對患兒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又詳細詢問家長,提出中毒性菌痢的可能,化驗得到了證實,這符合護患關系倫理規范中「熱愛本職,精益求精」和「認真負責,任勞任怨」;
2. 護士便及時報告給醫生,經醫護密切配合搶救,患兒得救,這符合醫護關系倫理規范中「平等與協作」;
3. 護士的行為還符合兒科護理倫理要求「敏銳觀察,細心謹慎 」。
3、沒有找到匹配的答案,自己找一下
❷ 醫療糾紛案例論文2000字左右
也許能在(法學)這類的文獻上參考學習下,都是免費查閱的
❸ 求助!國際商法作業3案例分析
1.該合夥取名為「三義合」不合法
2.該合夥與銀行簽訂的抵押合同無效
3.丙與丁簽訂的合同有效
4.戌對於該合夥企業的債務應該承擔責任
包正確
❹ 案例分析3
1 登記結婚地區的人民法院
2 演員自己在現場演出了,不構成侵權著作權,最多是沒有付勞動報酬!你們可以向他們要勞動報酬
3 他們存在事實勞務關系,工地工人自己違反了炸葯管理條例,單工地管理上也有漏洞,所以你們可以向死者(自己加一句,除非不是人)跟工地索賠!
4 當然,甲縱火造成房東的房子燒毀,房東有權提出附帶民事責任
❺ 典型醫療事故案例及分析!(要求有具體的案例及分,最好是當今的熱點醫療糾紛)
腦癱患兒訴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賠償案案件簡介原告張某之母於2006年10月4日(雙胞胎待產)急診入院,凌晨3:45醫生告知B超單檢查顯示胎兒的胎心和胎動並未異常後,被安排在產房待產區。但原告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長達6個多小時,被告(醫院)未採取任何具體治療及檢查措施。原告於同日上午9:30出生,醫生告知,原告重度缺氧,在兒科病房的暖箱中搶救有所改變出院,但於2008年原告查出腦癱,原告家人於2009年2月將在被告處的病例調出後才知,原告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2009年3月原告將被告上海某醫院訴至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就此醫療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案件解析作為本案原告的代理律師,自接受委託後,我們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調查取證,就該案件的主要法律事實與證據,從專業知識角度以分析,並做出相應的方案,在該案件中主要爭議有:一、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方提出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我們認為被告對此法律概念和適用存在理解錯誤,依據《民法通則》和《意見》等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即應從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9年2月在被告處調出病例,確定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時開始計算。二、被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被告對原告在出生過程中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一直持否定態度。在審理過程中,我們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委託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鑒定結論為不構醫療事故。面對這樣的鑒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本案要想取得賠償,這個鑒定結論是關鍵,律師和原告都不服這樣的鑒定結論。我們重新申請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接受了申請,並委託上海市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原告與被告的醫療爭議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四條,《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本病例構成二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判決結論 原告訴被告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浦區人民法院認定該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支持了我方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判決如下:一、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醫療費人民幣5090.40元;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人民幣280元;三、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陪護費人民幣1515.50元;四、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護理費人民幣201,600元;五、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80元;六、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交通費人民幣210元;七、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24,441.48元;八、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生活補助費人民幣244,414.80元;九、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律師費人民幣3500元。 法律依據 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❻ 2012年7月-8月今日說法案例和案例分析,只要3例(兩例也行),要300字內容和300字分析,速度越快分越多
今日說法》中有形形色色的案例,我從中選了三個案例:
一個內容為:93歲養母含淚離世,生前將養子告上法庭索要贍養費,養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養母收養兒子24年,換不回一聲「媽」。
我為文中的母親感到痛心,養這樣一個兒子,24年的心血不等於白費了嗎?
李阿婆收養成阿福時,阿福還不到一歲,對於這樣一個小生命來說,事實是殘酷的,而他是幸運的。現實將這個小生命從他生母那帶走,卻又給了他一個同樣愛他甚至更愛他的養母。
李阿婆夫妻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得白白胖胖。24年之後,兒子成人了,結婚了,李阿婆把最珍貴的金戒指給了他……沒想到,最後養子卻因為一句謠言,拋下自己,直到死去。
這是多麼讓人痛心啊!難道母親把兒子健健康康地撫養成人也有罪嗎?24年的苦心就因為一句話拋到了九霄雲外?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個男人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絕情的事,他對得起他的養母嗎?
愛自己的父母吧!
另一個是:女子深夜遭遇樑上君子,金項鏈及4300元現金被盜。租住的賓館拒絕賠償:房客未關窗睡覺,未妥善保管貴重物品。
據了解,被偷人梅虹的損失近萬元,這不僅使人一驚。可是在這之前此人的電動車電池曾被偷過,她為什麼還要這樣疏忽自己的財產?雖然最終她會得到一些賠償,可是她也要反思一下了。
生活中的小偷讓我們防不勝防,家裡、大街上,偷你東西你連試都試不到,有時一塊手機,有時一個錢包,而被偷的人,卻只能自認倒霉。
或許這些事不是我們可以消滅的,但我們應該盡量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不要像「梅虹」那樣疏忽大意。否則,當遇到「梅虹」一樣的遭遇時,你會追悔莫及。
最後一個是:「火車算個啥東西」講的是一名鐵路女職工下班途中被火車撞死,勞動部門認定不是工傷,而唯一的問題卻出在「火車是不是機動車」上。
年邁的老人不辭辛苦為死去的女兒打了六年的官司,這讓人心酸,讓人感動。令人欣慰的是,最後老人終於幫女兒計回了公道。可是交通安全的隱患卻不得不讓人擔憂。
每一年,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死於車禍,往往不是「有意」,而是「不經意」,有些人是為了早上班,早回家,所以把車開快了一點,或闖了幾秒鍾的紅燈;有些是為了方便,橫穿火車道……而正是這些行為,造成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記得聽人說過:一個小女孩在上學的途中為了做上早一班的公交車,不停地追著那輛公交車,可是司機師傅並沒有看見,在一個拐角處,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或許她完全可以去等下一班車的,不是嗎?每一個人,總是在道路上吝嗇那一分一秒的時間,卻把生命置之於外,這便是悲劇發生的原因,如果知道是這樣,他們為什麼不早走幾分鍾呢?
生命有無或許只是一念這差,我們不應該跟「車」「開玩笑」,畢竟生命不是游戲。
讓我們從《今日說法》案例中吸取教訓吧!
❼ 三、案例分析題
2.丙某和甲某均屬於假想的防衛,丙某和甲某均不構成犯罪
理由:事實上沒有不法侵害,誤以為是不法侵害,採取了自認為是正當防衛行為,屬於假想防衛。不認為是故意犯罪,有過失的,認定過失犯罪,無過失的,認定意外事件。
3.丁某負有替王某償還借款的責任。依據我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當債務人不履行或無力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應承擔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義務。本案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借款,債權人胡某有權要求擔保人丁某承擔還款責任。
4.(1)李某應向哪個機關提出復議申請:向派出所所在分局提出復議申請。法律依據是重新鑒定傷害。
(2)李某若提起行政訴訟,應以傷害他的人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