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技術特徵等同構成專利侵權

技術特徵等同構成專利侵權

發布時間:2021-06-23 13:22:07

『壹』 專利侵權判定原則的等同原則

在實際中,被控物適用該原則判定侵權是很少的,很多的情況下,適用的是等同原則。所謂等同原則,就是盡管被控物不具備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徵,但是被控物不具備的專利特徵在被控物上面能夠找到該特徵的等同替換物,此種情況下,被控物判定侵權。比如,一項專利,其權利要求為,一種機器人的移動機構,其特徵在於:
具有六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驅動臂,驅動臂內設置有電機,電機經齒輪傳動接位於驅動臂端部的驅動輪。被控物的結構為,具有六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驅動臂,驅動臂內設置有電機,電機經鏈條傳動接位於驅動臂端部的驅動輪。被控物缺少專利權利權利要求中的齒輪傳動特徵,但是由於鏈條傳動屬於齒輪傳動的等同替換,所以被控物適用等同原則,屬於侵權。
上述的案例屬於一個非常典型的適用等同原則判定侵權的案例,實踐中,適用等同原則的情況都要比這個案例復雜。如何適用等同原則,一直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難點問題。而且,即使在專利保護制度非常發達的美國,對此問題,司法界也沒有達成共識。中國實施專利法不到20年的時間,而歐美國家實施專利制度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中國在進行專利侵權判定時,很多的都是借鑒歐美國家的經驗,尤其是美國的經驗,因此,在探討如何適用等同原則的問題時,研究美國等同原則的歷史發展更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等同原則,進而找到適用於中國的等同判斷標准。
1853年的威南訴丹麥德一案是美國最早使用等同原則判定專利侵權的案例之一。威南設計了一種呈圓錐形的,可以平均分配壓力的車廂,該車廂獲得了專利。丹麥德設計了一種車廂,該車廂的車廂上部呈八角形,下部為到金字塔形。威南訴丹麥德專利侵權。一審法院認為,威南的專利權利要求規定車廂為圓錐形,丹麥德設計的車廂不是圓錐形,所以侵權不成立。美國最高院認為,專利權人不可能造出一個絕對的圓錐體;如果被告的車廂的形狀已經與圓錐體足夠接近,它的功能和效果和專利基本一樣,法院應該判定專利侵權成立。鑒於這個案子的特殊情況,法院應採取特別措施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這種特別措施後來被稱為等同原則。
在1950年的格里夫油罐案中,美國最高人民法院對等同原則在現代專利法中的地位重新加以確定。格里夫油罐案中,原告專利的權利要求為以鹼土性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焊劑。原告的主要成分為鎂,鎂屬於鹼土金屬,其硅酸鹽是鹼土性硅酸鹽的一種。被告的產品為錳,錳的硅酸鹽不屬於鹼土性硅酸鹽。原告的專家證人指出,鎂和錳成分作為焊劑功能相同。法院根據等同原則判專利侵權成立。法院在判決中寫到「法院應該認識到,完全一模一樣地照抄照搬在實踐中是非常少見的。如果允許其他人稍加改動就照抄照搬專利,那麼專利保護就變成空洞無用的東西。等同原則的核心就在於防止其他人剽竊專利發明成果。」
從判決中可以看到,美國法院最設立等同原則的初衷是防止被告照搬照抄專利,以做非實質性改動來逃避承擔侵權責任。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在被告沒有進行抄襲的情況下,能否適用等同原則。多數國家的法院都自動適用等同原則,而不考慮被告是否有抄襲行為,中國也採用此觀點。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等同原則的本意在於公正合理的對專利的保護范圍進行限定,而不僅僅局限於文字,專利是否構成侵權不以被告故意為前提條件,如果認定抄襲後才能夠適用等同原則,無疑等於承認了故意為專利侵權的前提條件。
1983年休斯航空公司訴政府一案中,是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第一次將整個專利發明和等同原則聯系在一起。休斯航空公司專利的權利要求有兩項技術特徵,一個是位於衛星上把衛星運行姿勢的有關數據傳送給外部控制系統的裝置,另一個是位於衛星上用於從外界接收調整衛星運行姿勢的信號裝置。一審判決認為,被控物不具備權利要求規定的兩種裝置及其等同物,因此不構成侵權。二審聯邦巡迴法院認為,被控物都具有噴氣式發動機、日光感應器和無線電器械,區別在於被控侵權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來取代權利要求規定的兩種裝置,一審法院關於只有被控物具備了權利要求的每一個特徵或等同物時,才算侵權的觀點是錯誤的,法院應該把專利發明作為一個整體和整個被控物進行比較,如果被控物用大致相同的方式、完成大致相同的功能、並且達到大致相同的效果,法院就應該根據等同原則判定專利侵權成立。聯邦上訴法院把「整個專利發明」和等同原則聯系在一起,並且明確指出,即使被控物缺少權利要求規定的某一項技術特徵及其等同物的時候,專利侵權也有可能成立。
這個判決體現出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等同是指整體等同,而不管被控物中是否具備權利要求中的每一個特徵或者等同物。這種思想無疑是對專利權人是有利的,但同時這種思想又帶來了另外的問題,適用這種思想進行侵權判定,可能會使專利的保護范圍變得模糊不清。因為正常情況下,專利權利要求的各個特徵共同構成了權利的保護范圍,被控物具備權利要求中的每一個特徵或者等同物才能夠構成侵權,而適用這種思想進行侵權判定,可能被控物缺少了其中的一項或者多項特徵仍能構成侵權,公眾會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專利的保護范圍是什麼。
在1987年的潘沃特公司訴威蘭德公司一案中,聯邦巡迴法院在判決中對等同原則做了與前一個介紹的判決不同的論述。潘沃特公司專利的權利要求為:「一個自動分類機,包括:1、根據被分選物的重量發出相應信號的電子秤量裝置;2、用於預定基數的第一基準信號裝置;3、用於比較電子秤量裝置所發出的信號和第一基準裝置的預定基數的第一比較裝置;4、根據被分選物的顏色發出相應信號的光學探測裝置;5、用於比較光學探測裝置所發出的信號和第二基準裝置的預定基數的第二比較裝置;6、根據被分選物的位置變化發出相應信號的里程裝置;7、根據里程裝置和第二比較裝置所發出的信號,連續指示被分選物在電子稱量裝置與光學探測裝置之間傳送過程中的位置變化的第一位置指示裝置;8、根據里程裝置、第一比較裝置和第一位置指示裝置所發出的信號,連續指示被分選物被稱量後位置變化的第二位置指示裝置;9、根據第二位置指示裝置決定被分選物類別的卸貨裝置。「專利說明書顯示權利要求所規定的各個裝置構成了一個封閉式的電路系統。被控物用一個計算機程序代替了這個封閉式電路系統。一審法院認定,被控物不具備權利要求所規定的指示功能或等同物,專利侵權不成立。潘沃特公司上訴時提出,一審法院把權利要求所規定的技術特徵和被控物逐一進行比較,這種適用等同原則的方法是錯誤的。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維持一審判決,在判決中指出:「如果被控物以幾乎同樣的方式,完成幾乎同樣的功能,並且達到幾乎同樣的效果,根據等同原則,侵權有可能成立。這個原則並不意味著法院就可以忽略掉權利要求里的某一技術特徵。在適用等同原則時,法院必須把每一項技術特徵都視為權利要求的一部分。每一項技術特徵都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原告必須證明每一項技術特徵或者它的等同物都在被控侵權物里存在後,法院才能認定專利侵權成立。」在這個案子中,被控物沒有專利權利要求中所謂的第一位置指示裝置和第二位置指示裝置,也沒有貯存和傳遞被分選物位置變化數據的功能,而是使用計算機把被分選物的顏色和重量的數據貯存起來,加以分析,由於被控侵權物不具備原告專利權利要求里的每一項技術特徵或者等同物,專利侵權不成立。
在該判決做出後,美國的專利界最初以為那種「整體等同」而不管是否具備每一個專利特徵的判定方法將不再適用,但是在此之後,美國仍然有「整體等同」而缺少專利特徵被判定為侵權的案例出現,也就是說在美國,如何適用等同原則仍然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在美國的專利界,還有一種觀點是,兩種適用等同原則的方法是可以並存的,法院根據具體的案情來決定採用哪一種方法。

『貳』 這種情況下是否構成專利侵權

是否侵權要看有無證據支持你的主張。專利侵權的主要形式是仿製,「要麼構成侵權,要麼侵權不成立」。「部分侵權不認定為侵權」。
(1)技術特徵完全相同,構成侵權。
(2)增加技術特徵,仍構成侵權。
(3)減少必要技術特徵,不構成侵權。
(4)改變技術特徵後:a.等同替換構成侵權 b.技術變劣構成侵權 c.技術改進不視為侵權

『叄』 專利侵權等同原則中基本相同的功能,效果.涉案產品與專利區別技術特徵有相同的功能,也有不同的功能.等同

你好呀。

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專征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屬護的技術特徵進行比較,從字面上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同的技術特徵。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等同物應當是具體技術特徵之間的彼此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彼此替換。適用等同原則判定侵權,僅限於適用被控侵權物中的具體技術特徵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相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否等同,而不適用於被控侵權物的整體技術方案與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否等同。

即系以專利文件的權利要求,與涉嫌侵權產品的被控行為來對比。

『肆』 在判斷是否構成侵犯專利權時,被指控侵權的產品或者方法必須與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必要技術特徵全部相同。

錯。
1、是否侵權要用全覆蓋原則,不是相同,而是覆蓋。
2、有時可以是技術特徵的等同替換。

『伍』 如何適用專利侵權等同原則,什麼情況不能適用

參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

(三)等同原則的適用

31、在專利侵權判定中,當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適用等同原則進行侵權判定。

32、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技術特徵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徵相比,從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等同的技術特徵。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33、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也包括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34、等同特徵又稱等同物。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技術特徵,是專利權利要求中相應技術特徵的等同物:

(1)被控侵權物中的技術特徵與專利權利要求中的相應技術特徵相比,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

(2)對該專利所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通過閱讀專利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技術特徵。

35、等同物應當是具體技術特徵之間的彼此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彼此替換。

36、等同物代替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區別技術特徵的替換,也包括對專利權利要求中前序部分技術特徵的替換。

37、判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是否等同,應當以侵權行為發生的時間為界限。

38、適用等同原則判定侵權,僅適用於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中的具體技術特徵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相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否等同,而不適用於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整體技術方案與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否等同。

39、進行等同侵權判斷,應當以該專利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為准,而不應以所屬領域的高級技術專家的專業知識水平為准。

40、進行等同侵權判斷,對於開拓性的重大發明專利,確定等同保護的范圍可以適當放寬;對於組合性發明或者選擇性發明,確定等同保護的范圍可以適當從嚴。

41、對於故意省略專利權利要求中個別必要技術特徵,使其技術方案成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專利技術方案優越的變劣技術方案,而且這一變劣技術方案明顯是由於省略該必要技術特徵造成的,應當適用等同原則,認定構成侵犯專利權。

42、在專利侵權判定中,下列情況不應適用等同原則認定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

(1)被控侵權的技術方案屬於申請日前的公知技術;

(2)被控侵權的技術方案屬於抵觸申請或在先申請專利;

(3)被控侵權物中的技術特徵,屬於專利權人在專利申請、授權審查以及維持專利權效力過程中明確排除專利保護的技術內容。

『陸』 判斷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等同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該規定是指權利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當然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判斷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等同原則所謂等同特徵,是指與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其基本相同的功能,從而達到其基本相同的效果,同時要求其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不需要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判斷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等同原則,是人民法院依據前面所說的手段,依據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等的內容,確定其原告所提起訴訟的產品是否構成專利侵權的斷定方法。人民法院運用等同原則判定訴訟產品是否侵權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產品部件的簡單移位或者方法步驟順序的簡單變換後,如果該產品或者該方法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認為兩者之間沒有本質區別,與產生的專利技術基本相同,則基本可認定該產品侵權;二、等同替換。是將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某個技術特徵,在被控侵權的產品或者方法中也存在一個對應的技術特徵,這兩個技術特徵在產品或者方法中所起的作用或者效果基本相同,並且在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一般都知道這兩個技術特徵能夠相互替換,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訴訟產品侵權;三、分解或者合並技術特徵。分解,是把被訴訟侵權產品或者方法的兩個技術特徵代替被侵權產品的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某一項技術特徵;合並,是把被訴訟侵權產品或者方法的一個技術特徵代替被侵權產品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某兩項技術特徵,如果通過合並或者分解後,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夠實現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人民法院可認定為等同侵權。

『柒』 專利侵權等同原則要不要包含全部技術特徵

等同原則,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僅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而且包專括與該必屬要技術特徵實質上等同的技術特徵。盡管被控侵權物不具備專利權要求的全部特徵,但是其不具備的專利特徵在被控侵權物上面能夠找到該特徵的等同替換物,此種情況下,被控侵權物判定為侵權。
等同原則的適用:
適用等同原則,一直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難點。專利侵權案件中,應綜合考量法律文義、立法目的和適用效果,使案件處理與經濟科技發展和文化創新的現實需求相適應,妥善處理好法律的穩定性與社會需求的變動性之間的矛盾。根據《最高院若干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閱讀全文

與技術特徵等同構成專利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
投資被騙報案有期限嗎 瀏覽:199
江蘇哲力知識產權招聘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