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商業秘密侵權案例6

商業秘密侵權案例6

發布時間:2021-06-23 04:14:46

『壹』 侵犯商業秘密的侵權行為有哪些

《反不正當抄競爭法》列舉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有:(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2) 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3) 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

『貳』 舉一個商業秘密侵權的案例

查詢一下比亞迪和富士康的案例,好多年了還在糾結。

『叄』 商業秘密侵權案件的關鍵點是什麼

任何人實施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法律責任包括刑事回責答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所應當承擔的刑法范圍內的責任。民事責任是指依照我國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定侵權,責令被告承擔的法律後果。行政責任指依照我國行政主管機關(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規定,查處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責令其承擔的責任。

『肆』 企業商業秘密被非法侵權的刑法救濟途徑有哪些

根據刑法第219條的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如果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行為比較嚴重,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自訴或向公安機關控告,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並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相應的損失。

『伍』 商業秘密被他人侵犯該如何起訴侵犯商業秘密罪

1、收集商業秘密被侵權相關證據資料
2、計算商業秘密被侵權後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金額
3、確定是否與商業秘密侵權人簽訂過任何協議

以上幾點為起訴他人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簡略概括
因侵犯商業秘密罪涉及的因素復雜,例如何收集證據?哪些資料屬於證據?如何計算損失金額?如何判斷起訴是否有效?等等眾多細節,如果不能把這些細節一一做好將會大大影響判決結果。其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尋找專業的商業秘密律師讓他們為你指引訴訟流程與各種細節。

建議你可以查看一下《天璣商業秘密律師》的案例或者咨詢他們

『陸』 法律題,商業機密的案例分析

侵犯商業機密糾紛案例

【案情】

原告:天津努德萊斯巴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食品有限公司)。

被告:李紹昌,天津發士德食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1989年2月至1991年11月,李紹昌受聘於食品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助理。1990年6月1日雙方簽訂勞動合同。食品有限公司得悉李紹昌將離職後又於1991年11月18日與李紹昌簽訂了保密協議,並經天津市公證處公證。協議的主要條款為:"李紹昌在食品有限公司任職期間不得泄露公司機密,並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在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競爭產品的單位工作"。同年11月28日雙方解除勞動合同,食品有限公司付給李紹昌工資2580元。1991年12月,李紹昌到天津發士德食品有限公司出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1992年4月,天津發士德食品有限公司推出包裝外觀造型及內容質量與食品有限公司"高樂高"飲品相近似的"發士德"巧克力飲品。食品有限公司在市場上發現此種產品後,遂向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稱:被告在其公司任職期間負責公司生產工作,並管理"高樂高"巧克力飲品的全部技術資料及配方,為此,雙方簽訂有保密協議。現被告違約,在現供職公司生產與其相類似的產品,嚴重侵犯其專有技術秘密權,請求維護其合法權益,判令被告履行保密協議,承擔訴訟費用。

被告答辯稱:在食品有限公司任職期間,其從未管理過"高樂高"飲品的技術資料及配方。現所在公司生產的"發士德"產品與原告生產的"高樂高"配方不同,分別屬於麥乳精類與巧克力類飲品,非屬類似產品及競爭產品。保密協議的主要條款,剝奪其勞動就業權利,違背我國憲法。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判】
河西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系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資企業,其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原、被告雙方於1990年6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1991年11月18日又續簽保密協議。協議約定被告不得泄露原告的機密,並在離開食品有限公司兩年內不能在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競爭產品的單位工作。協議約定雇員應保守公司商業秘密,是原告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正當手段。協議中約定的被告"在離開公司兩年內不能在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競爭產品的單位工作"的條款,僅在兩年期限內限制了被告的就業范圍,並未剝奪被告的就業權利,且被告不能證實簽約之行為非屬其真實意思。因此,原、被告訂立保密協議的法律效力,應予以確認。被告應信守本人在協議中作出的承諾。協議中涉及的兩年期限現已屆滿,被告不再負有履行此項義務之必要。由於原告在本院指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供"高樂高"飲品技術資料和配方,因此,本院不能認定被告在原告公司任職期間確曾管理過"高樂高"技術資料和配方,不能認定"發士德"飲品與"高樂高"飲品具有相似性,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六條、第八十五條之規定,於1994年2月5日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0元,由原告承擔。

宣判後,雙方當事人未上訴。

【評析】
本案涉及的主要問題,是原告擁有的"高樂高"巧克力飲品的技術資料和配方,是否能作為商業秘密,受到法律保護。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案原告擁有的"高樂高"巧克力飲品的技術資料和配方,具有上述特徵。首先,這種飲品的技術資料和配方是一種不為公眾所知悉的、獨家擁有的技術秘密,在技術領域即是一種技術信息,因而,它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保護的"商業秘密"范圍內的具體對象;其次,它具有生產該種飲品和區別於其它飲品的實用性,能為權利人原告帶來獨家擁有所能創造的市場佔有量及銷售經濟利益;最後,權利人對此採取有保密措施,在本案這種具體情況下,權利人採取了和知密人訂立保密協議這樣一種保密措施。因此,本案原告擁有的"高樂高"巧克力飲品的技術資料和配方,是一種商業秘密,應當受到法律保護。

由於商業秘密對權利人的極其重要性,因此,權利人特別注意其保密,盡量縮小知密人的范圍,對於必須知道此種商業秘密的人,如果這種人是權利人(公司)的雇員,則肯定會與其簽訂保密協議,用合同的方式來約束知密人。這種保密協議的內容,除了約定知密人在公司任職期間不得泄密,負有嚴格保守秘密的義務外,還往往根據這種秘密對權利人的重要程度,約定知密人在離職(離開本公司)後的一定時間內不得在生產類似產品的公司求職。這正是保密合同法律關系所具有的顯著法律特徵。由於這種保密合同法律關系一般是由勞動法律關系所產生的一種附帶關系,故一般由勞動法或僱傭法所調整,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僱傭者和受雇者)在保密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由勞動法原則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這就是處理勞動合同保密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依據。雖然本案發生在該法通過和施行之前,但其調整的法律基礎和機制是一樣的,並可根據合同法的制度予以處理。因此,本案原告和被告簽訂了保密協議,被告即應遵守其在協議中承諾的義務,不得有違反。本案受案法院認定原、被告之間的保密協議內容合法,具有法律效力,正是基於上述道理,是正確的。

當然,在訴訟中認定義務人違反約定的保密事項,造成泄密的,是需要權利人舉證證明的。權利人一方面要證明自己擁有此種秘密,另一方面還要證明義務人確已泄密,這就需要向法院提供這種秘密的全部資料,供法官判斷(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不公開審理)。如權利人拒不提供其秘密的具體內容,法官就無法判斷義務人是否泄密,無法判斷第三人(本案被告現任職單位發士德食品有限公司應列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本案的訴訟。因為該單位與本案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如原告勝訴,該公司就不得再繼續生產"發士德"飲品。所以,不論案件處理結果如何,該公司都應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商業秘密,即法官無法作同一認定或相似認定。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就只能駁回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所以,本案受案法院在原告拒不提供其飲品技術資料和配方的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是正確的。

『柒』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案件

案例1:
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檢察機關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犯罪嫌疑人胡士泰原籍中國天津,現為澳大利亞籍,系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劉才魁、葛民強、王勇為力拓公司中方雇員。偵查機關經過深入偵查,初步查明胡士泰等4人涉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中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的犯罪事實,觸犯中國刑法第219條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罪,同時,胡士泰等4人還涉嫌商業賄賂犯罪,有證據證明胡士泰等4人涉嫌上述犯罪,依法對其作出批准逮捕的決定。
案例2:
北京首例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開庭 主犯被判兩年
今天上午,北京首例侵犯商業秘密刑事案在西城法院公開宣判。年僅20多歲的孫媛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5萬元,另一案犯夏志軍被判處罰金3萬元。據了解,有數家國外知名大公司購買了孫媛竊取的商業秘密,受害方北京塞翁信息咨詢服務中心負責人稱,該公司將追究這些國外大公司的民事責任。
孫媛是北京塞翁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的客戶服務總監,2001年10月4日,塞翁公司董事長楊達悟(DavidJacobson)通過其他員工得知,孫媛和夏志軍成立了一個與塞翁公司從事同業競爭的公司。2001年10月5日,楊達悟打開孫媛在塞翁公司的專用電腦,發現裡面的文件都被刪除掉了,通過採用微軟公司的一個文件恢復程序,楊達悟將被孫媛刪除的文件資料恢復後,發現共有92個文件,通過閱讀孫媛在塞翁公司專用電腦上的被刪除文件資料,塞翁公司發現,孫媛在過去幾個月里一直在盜竊公司收集和生產的文件資料,並以一個名為&ldquo ;太陽駒」的媒體跟蹤公司名義,將此信息提供給數個客戶,這些客戶包括法瑪西亞、富士膠片、西安楊森等。
塞翁公司通過閱讀法律法規,以及按照同孫媛及公司另一員工夏志軍簽訂的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規定,認為兩人的行為嚴重侵犯公司商業秘密行為,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2001年10月9日,塞翁公司向北京市公安局經濟偵查處舉報了孫、夏的犯罪行為。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對公安機關提交的塞翁公司被偷盜的部分商業秘密信息進行了鑒定,其一是被偷盜的塞翁公司的五個資料庫,其二是被偷盜後直接出售給他人的信息資料文件。北京市價格認證中心根據警方委託,對塞翁公司被侵害商業秘密所受到的損失進行鑒定,認定該公司受損53萬余元。
據塞翁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為上百家國際公司跟蹤監測中國市場及中國產業信息,其客戶大多是《財富》雜志評選出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塞翁公司負責人認為,國外一些公司在要求中國保護其知識產權的同時,不應做侵犯中國公司知識產權的事,對購買孫媛竊取的商業秘密的國外公司,塞翁公司將訴諸於法律。
宣判之後,孫媛與夏志軍表示要上訴,他們認為警方在取證過程中存在程序違法,現有證據不能證明其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閱讀全文

與商業秘密侵權案例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