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合物專利怎麼適用等同侵權
如果直接用壓延銅箔再電鍍一層厚度超過100um的銅箔,這樣屬於侵權
適用於等同原則
一 等同原則的概念 等同原則Doctrine of Equivalents(簡稱「DOE」)
它是指在專利侵權中對於涉嫌侵權的某項技術與已獲技術相比,雖然未在字面上落入該專利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之內,但如果被控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權利要求,是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則應判定侵權成立。該原則在我國出現的比較晚在司法實踐中雖然已經承認了等同原則但專利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等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這就要求在實踐中把握住等同原則的實質正確地適用該原則。
二、等同原則在我國實踐中的適用中出現的問題
等同原則在美國發達國家早就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它作為一項正式的專利侵權判定原則在我國卻出現的比較晚。我國關於等同原則最早的法律依據是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於2001年6月19日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規定》該規定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所稱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該規定的第17條第二規定「等同原則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判斷是否適用等同原則,最主要是法官的判斷,有沒有超過范圍(等同原則本身就有擴大專利范圍的傾向)
② 關於化學類專利權利要求書的問題
樓上的,你說的是化學式,這個很多,比如很多專利都裡面由如通式回1所示的化合物之類,答
但是樓主說的是化學反應式,和這個不同吧,應該是化學反應方程的意思,一般人每注意也就算了,但是作為代理人注意不到「反應」兩個字,有點失職了
化學反應當然是不能寫進入了,這個違反專利法第二十五條,屬於科學發現,這個必然不能寫入
希望以後回答問題之前仔細看看,不能誤導別人
③ 專利侵權通常有哪幾種情況
由於專利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所以常常會被侵權。一般情況下,專利侵權通常有生產性侵權、經營性侵權和間接性侵權三種。專利侵權通常有哪幾種情況生產性侵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產、製造別人的專利產品;二是使用別人的專利技術直接或間接生產並營利的,都稱為生產性侵權。方法的使用,只要是為生產經營使用都構成侵權,自行設計製造一台他人專利產品然後為生產經營目的自用,也構成生產性侵權。外觀設計專利沒有使用性侵權,而只有製造行為的生產性侵權。經營性侵權是指銷售侵權產品而構成的侵權行為。銷售侵權是指明知是侵犯他人專利權而生產製造產品仍然銷售。這種明知應是直接明知而不是應當知道。例如,接到專利權人的通知或警告應視為直接明知,在《專利公報》上或在報紙上發表了聲明,原則上不能作為明知之前提條件。最好通過公證機關、工商部門、管理專利工作部門直接通知銷售侵權產品者,這樣的證據較可靠,一般的信函往往不足以證明專利權人已警告過銷售者。間接性侵權是以直接侵權的成立為前提條件的,如果直接侵權不成立,間接性侵權就不可能存在。而間接性侵權的成立,往往有某種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通常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一是明知自己所生產的某個主要零件是為某個侵犯專利權者而特別製造的,就有可能構成間接性侵權。二是提供成套的生產配件由他人組裝成產品,其組裝在一起必然構成侵犯他人的專利的,應當視為間接性侵權,但如果所生產的是通用配件,別人購買以後,還需要加上其他配件才得以組合成產品,除有共同故意外,一般不構成間接性侵權。三是轉讓許可性間接侵權,由於將某項技術轉讓給他人,甚至將某項專利許可給他人生產或使用。生產或使用者構成侵犯他人專利權,轉讓技術或許可專利一方亦可能構成間接性侵權。
④ 同種化學物質的專利不同的表述,會侵權么
會。同樣的技術如果已經公開公示,換湯不換葯再申請,肯定不行。
就比如水,我們可以說成是H20,也可以說成一氧化二氫。
⑤ 專利權侵權的問題
你給的條件不全面,所以需要考慮是否侵權的的情況比較多。只能寬泛的講講。
專利權窮竭是相對於每一件投放市場的專利產品而言的,所以僅僅根據你給的條件來說是否侵權大體要分兩種情況:
如果B購買並出口的產品不是A製造或授權許可製造售出的,那麼就是侵權。
如果B購買並出口的產品是由A製造或授權許可製造並售出的,那麼就可適用專利權窮竭原則。
並不是說只要A在甲國和乙國都銷售了某件商品,那麼銷售、進口其他的同樣的專利權產品就不構成侵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