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的民事糾紛可以找哪個政府部門處理
農村的民事糾抄紛可以找當地土襲地部門或當地司法所處理。
司法所,在基層政法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基層政法組織機構之一,它與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構成我國鄉鎮一級的政法體系,成為中國基層司法運行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體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基層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員單位,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
涉及民事糾紛,如果當事人之間無法協商解決的,可以選擇起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參考資料:網路-民事糾紛
『貳』 農村道路糾紛怎麼辦
你好,這種情況是屬相鄰權糾紛,根據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處理這類事情要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去處理,你可以當地的司法所請求幫助調解。供你參考
『叄』 村裡出行道路被佔用向哪個部門投訴
有這樣幾部法律你可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按通常處理此類糾紛,現根據糾紛標的具體情況,結合法規條款規定和時限劃分,再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按《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如果確實影響你家通行,而讓你家改道又不做任何補償或不給你家修好道路,可以不同意。你與對方的糾紛系相鄰權糾紛。依物權法規定,你仍然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排除妨礙,停止侵權,維持出路的順暢,除非對方另行開辟合適的出路。對於因歷史原因形成的必經通道,即使是對方的承包地,也無權將其損毀或堵住,侵犯你的相鄰權益。農村土地、道路都是集體所有的,但使用權是你家的!你們家確實占理的話,可以把他家或村委的話都錄下來,然後掌握好證據到派出所告他們,派出所要是不管的話,你就去上訪,現在只要佔理合法的上訪,國家的信訪部門會給你撐腰的,什麼事都好說。關於投訴,只能是逐級解決。先找村,再找鎮、縣、省,甚至中央。你只要有理有據,合法,不妨一起告。乘十八大的東風,正是好時候!
『肆』 農村土地糾紛應該如何處理找哪個部門
農村土地糾紛問題可以走如下處理程序:當事人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兼顧現實進行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可以請求鄉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處理,進行權屬確定;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如果是土地侵權糾紛,可請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也可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土地糾紛原則是由國土資源管理機關調查處理。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
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前款規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第二十三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受理的爭議案件,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權屬關系的基礎上先行調解,促使當事人以協商方式達成協議。調解應當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
第二十四條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二)爭議的主要事實;
(三)協議內容及其他有關事項。
第二十五條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由承辦人署名並加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印章後生效。
生效的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登記的依據。
第二十六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調解書生效之日起15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調解書送達當事人,並同時抄報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七條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第二十八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土地權屬爭議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因情況復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提出調查處理意見的,經該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
第二十九條調查處理意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爭議的事實、理由和要求;
(三)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法規等依據;
(四)擬定的處理結論。
第三十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後,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報送同級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處理意見在報同級人民政府的同時,抄報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在規定的時間內,當事人既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處理決定即發生法律效力。
生效的處理決定是土地登記的依據。
『伍』 農村道路糾紛如何解決
要看他們在什麼道路上攔車。如果是在村級道路上攔車不違法。鄉級道路建設情況比較復雜,要具體看情況的。縣(市)級或以上的道路,攔車不讓走違法。
『陸』 農村民事糾紛應該由什麼部門來處理
涉及民事糾抄紛,如果當事人之間無法協商解決的,可以選擇起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柒』 農村道路糾紛找誰解決投訴村支書只幫給的好處多的人。
關於投訴,只能是逐級解決。
先找村,再找鎮、縣、省,甚至中央。
「村支書只幫給的好處多的人」,你只要有證據,有理,合法,不妨連他一起告。
乘十八大的東風,正是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