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房使用權糾紛案的受理有關規定
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各級軍事法院、各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各海事法院:
隨著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和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關房屋和土地使用方面的糾紛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不僅收案數量和糾紛種類有增多的趨勢,而且出現了許多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新的情況和新問題。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現就不少地方提出的而又需要明確的有關房地產糾紛案件的受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凡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房地產方面的權益發生爭執而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訟爭的房地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庭依法受理。
二、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門就有關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的處理決定不服,或對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門就房地產問題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房地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庭依法受理。
三、凡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有關起訴條件的屬於歷史遺留的落實政策性質的房地產糾紛,因行政指令而調整劃撥、機構撤並分合等引起的房地產糾紛,因單位內部建房、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騰房等房地產糾紛,均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圍,當事人為此而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依法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可告知其找有關部門申請解決。
2. 政府機關侵權,如何訴訟
行政訴訟:從侵權行為發生之日起6個月內起訴。
民事訴訟:不服民事行為侵權,兩年內起訴。
3. 我想問一下房屋侵權案開廳後多長時間判決
簡易程序審限為3個月,普通程序審限一般為6個月。看你什麼程序,在上述期限內就會有判決結果。
4. 未取得宅基地使用證的房屋受到侵權可否立案
未取得宅基來地使用證的房屋,不論自其是否屬於違法建築,其佔有權仍然依法受保護,他人非法法定程序,非經法律授權不得侵犯其合法的佔有權。但執法部門根據法律規定進行執法的除外。
1、第二百四十二條 佔有人因使用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致使該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損害的,惡意佔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第二百四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3、第二百四十四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佔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權利人的損害未得到足夠彌補的,惡意佔有人還應當賠償損失。
4、第二百四十五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5. 房屋侵權案呈述書怎麼寫
你的提問是根據你所遇到事實和你主觀的想像來提問的。這樣的問法是不便於你尋求到真正的答案的。
民事訴訟要根據不同的法律關系,確定不同的案由。至於提起民事訴訟的文書,那叫《民事起訴狀》。如果你是向行政部門反映此事,只需要寫一個求助信就可以了。把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危害),涉及到哪些人,你又要達到什麼樣的處理目的,寫清楚就可以了。
如果是准備通過法院提起訴訟的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建議當面咨詢律師。
6. 家中房子被侵權,被個人開發商在沒有任何手續下私拆民宅,政府也反對該開發商違法侵權私拆我家的房子,該
1 民法通則: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2 物權法:第三十九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3 我國憲法第39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法院威力大點
7. 我們可以起訴政府侵權嗎政府的評估是否有效我們可以起訴政府城建部門嗎
你好,你說的情況如果屬實的話,那麼政府是有責任的,他們的做法是違反規定的,對此違法行為應當承擔責任,你們可以起訴城建部門.
8. 有沒有關於房屋侵權的法律
您指的是哪一方面的侵權? 部門法的話針對所有權屬變更包括在《物權法》,房屋買賣又涉及《合同法》,房屋的抵押擔保又涉及《擔保法》。
很多時候涉及到不動產糾紛的,不是單純的用一部部門法就能夠說清的。
9. 關於房屋侵權糾紛案件的問題請專業的人事給以解答。
廣東胡律師:
補充回答:勸你在這個節骨眼上別得罪相關部門,投訴多跑幾趟引回起重視。答
1、直接找建這條公路的主管部門舉報投訴,一般是城建;
2、協商解決不了的話,帶上相關損失證據直接去起訴批准建這條公路的單位。
10. 國家政府機構對於侵權案件如何判定
判斷專來利是否侵權需要自比對對方產品技術特徵是否全面覆蓋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如果必要技術特徵構成全面覆蓋則可以判定構成侵權。你現在只是簡單的描述你的權利要求1,技術特徵應該不全面,按你的描述來說,你的專利很可能是沒有創造性的無效專利,只要他人提出無效申請,你的專利很可能被無效掉,被無效專利視為自始不存在,那麼別人也不可能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