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差錯與醫療糾紛

醫療差錯與醫療糾紛

發布時間:2021-06-21 23:41:21

㈠ 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有何區別

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區別在於:1、醫療事故是醫療機構的單方行為,而醫療糾紛是醫患之間的雙方行為;2、醫療事故多發生在醫療過程之中;而醫療糾紛一般都發生在醫療之後;3、醫療事故是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因失誤產生的結果,而醫療糾紛是為產生事故結果追究責任所發生的爭議。

㈡ 簡述醫療事故,醫療差錯和醫療意外三者之間的異同

如果出現醫療糾紛,千萬不要糾結你所提的問題,這樣會害了你,找律師(懂這方面的好些),做醫療過錯鑒定,不要做醫療事故鑒定,因為醫療事故鑒定他們是一家人,做出來也對你不利。找律師咨詢清楚,不要在這里浪費時間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的區別

醫療事故
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發生具有違法性和危害性的過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殘廢及嚴重的功能障礙。但是,下列情況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是雖有醫療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和功能障礙;
二是由於病人病情或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範的不良後果;
三是由於病人和家屬不配合而造成的不良後果。
醫療事故是特定的職業事故。斷定醫療事故,必須具備下列五個基本條件:
(1)醫療事故的責任者必須是經過衛生機關考核、批准和承認的,有相應原資格、職稱和職務。
(2)醫療事故的責任者,必須犯有醫療過失。
(3)醫療事故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服務活動和管理工作中。
(4)給病人造成的不良後果,必須符合國務院1987年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方法》第二條規定的范圍。
(5)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醫療差錯
醫療差錯是發生診療護理過失,給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但後果較事故輕。按不良後果的程度,又分為嚴重差錯和一般差錯。
1.一般差錯。一般差錯是指未給病人造成任何後果的差錯。
例如,某護士在治療中誤將甲床的80萬單位青黴素給乙床病人注射,而將乙床的8萬單位慶大黴素給甲床病人注射,出現了交叉治療的錯誤。注射後及時發現,立即報告醫生,做好緊急搶救的一切准備,醫護人員守候在乙床病人的身邊。恰逢乙床病人對青黴素不過敏,一場虛驚之後,病人安然無恙。本例雖然病人沒有出現不良後果,但護士的交叉治療錯誤即極嚴重,這是不遵守規章制度,對工作不負責任造成的,構成一般醫療差錯。
在一般醫療差錯中指在診療過程中,因醫務人員的過失,發生了一般性的錯誤,但責任者能實事求是地及時報告和處理,對患者未造成危害,無任何不良後果者。
例如某護士在晨間治療時,誤將甲床的80萬單位水劑青黴素誤給乙床患者注射,而將乙床的8萬單位的慶大黴素誤給甲床患者注射,造成交叉治療的錯誤,用葯手發現錯誤,緊急報告醫師,立即推來了急救車,守護在患者乙的床旁,經觀察,恰遇患者乙對於青黴素過敏反應陰性,未造成任何的不良影響。從護理技術方面來說,這種葯物的交叉注射是護理人員由於工作的不細心或責任心不強造成的,只是未給患者造成任何不良的影響,故屬於一般醫療差錯。如果患者乙對青黴素過敏,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本例也就不屬於醫療差氏的范疇了。
區別嚴重醫學差錯和一般醫療差錯的關鍵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造成一定影響的屬嚴重醫療差錯,未造成影響的屬一般醫療差錯。
2.嚴重差錯。
嚴重差錯是指醫療過失已給病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後果的差錯。後果可表現為各種方式,如增加痛苦、延長治療時間、擴大經濟支出、遺留手術瘢痕、出現不適症狀、產生輕度並發症或後遺症等。例如,某醫院產科助產士,在給一產婦接生時,由於業務能力較差,臨床經驗不足,雖然產婦出現了一系列較為明顯的子宮破裂的先兆,但該助產干仍然沒有想到有子宮破裂的可能,也未採取相應的措施,結果病人子宮破裂。幸被上級醫生及時發現,經緊急手術,縫合了破裂口、病人母子平安,沒有出現嚴重後果。本例助產士有技術失誤,但經上級醫生的彌補,沒有給病人造成嚴重的損害後果,只是增加了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屬於嚴重醫療差錯。
在嚴重醫療差錯中指在對患者的診療過程中,確因技術水平不高或技術設備不足,發生誤診,延誤治療時間,給患者治療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未釀礙不良後果者;或出現醫療方面的過失,但被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雖未造成後果,然而就醫務人員的工作而言,也是一種嚴重差錯。
例如在婦產科接產工作中,確因患者的病情復雜或伴有嚴重的合並症,醫務人員確因技術水平所限和臨床經驗不足,對子宮破裂的先兆未發現,因而發生了子宮破裂,經及時搶救,患者恢復良好,未造成嚴重後果,屬嚴重醫療差錯。

㈣ 如何預防與處理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

㈤ 醫療差錯屬於醫療事故嗎

醫療過錯不屬於醫療事故糾紛。醫療差錯,是指在診療護理過程中,雖然由於醫務人員的過失行為而給病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結果,但尚未達到《條例》中所規定的嚴重程度。有的學者認為,醫療差錯是指因診療護理過失使患者病情加重,受到死亡、殘廢、功能障礙以外的一般損害和痛苦。具體來說,醫療差錯就是由於診療護理中的過失行為而給病員造成低於四級醫療事故的損害結果。也就是說,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行為性質是一樣的,只是由於前者並未達到法規規定的嚴重程度,而不能被認定為醫療事故。醫療差錯本身又分為嚴重差錯與一般差錯。

㈥ 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區別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內法規、部門規章和診容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確定是否為醫療事故目前需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才能認定。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看出區別了沒。

㈦ 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急!答得好有加分

醫療糾紛是指基於醫療行為在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醫療過錯、侵權與賠償糾紛。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醫療事故需要專門機構鑒定後才能認定。

㈧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區別是什麼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的異同點
一、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概念、性質上有區別。
1、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概念不同: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 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認為另一方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定義滿足4個要件:① 特定在醫療服務領域;② 當事人都是合法民事主體;③爭議事實是過失行為;④ 過錯責任處於待定狀態。此概念涵蓋了有過失和無過失的所有情形,體現了醫療糾紛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排除了發生在醫療行業的其他糾紛,如工程建設合同糾紛、醫療設備和葯品買賣合同糾紛、人事仲裁、勞動糾紛等。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過失是醫務人員在診斷護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失誤。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和過失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目前醫療糾紛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大大增強,患者及家屬處處注意維護自己的利益。醫院和醫務人員尚不能正確認識這一點,從而處於被動局面。
1.醫療工作和醫療行為更多的受到社會規范的強制性制約。而我們有相當多的人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
2.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好。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中不能尊重並平等對待 患者,而易出現糾紛。
3.社會對醫療工作存有認識上誤區,很多醫學上正常的事情,卻引起糾紛
醫療事故是指經醫療單位具有資格的衛生技術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由於過失而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後果的。醫療事故構成要件 (1)醫療事故的主體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2)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3)醫療事故的直接行為人在診療護理中存在主觀過失; (4)患者存在人身損害後果; (5)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醫療事故鑒定首先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啟動,《條例》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於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報後,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交由負責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負責醫學會組織鑒定。6種情況不屬於醫療事故。例如,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危重患者生命而採取的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了不良後果的;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在現有醫學科學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因患者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不屬於醫療事故,醫院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只是在行政處理的范疇,如果醫療機構的過錯造成患方損害,根據民法通則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仍要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即使不是醫療事故,如果醫院侵權造成患者損害,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㈨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有區別嗎

一、什麼是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確定是否為醫療事故目前需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才能認定。
二、什麼是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二、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區別
醫療糾紛,涵蓋了醫療事故、醫療差錯、醫療意外、並發症和產品質量、疾病自然轉歸等,而醫療事故是主要構成部分。在許多的醫療事故中,對患者的人身損害的因素除了一些不可預見的醫療風險因素外,醫務人員的過失行仍為是主要因素。如何避免這些風險因素,關鍵還在醫務人員。在現實醫患關系中,患者由於對醫學知識的缺乏,治療方案完全由醫生單方面制定和實施,患者僅僅是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常常只是按醫務人員的要求配合檢查治療,有時甚至處於意識不清、昏迷狀態,連配合的能力都沒有,任由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處理。所以,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任何輕微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損害結果,如何做到有責任心,避免疏忽,關鍵在於有無盡到注意義務。
在臨床醫療工作中,無論是手術、葯物療法,醫療行為本質上是一種侵襲行為,基於保護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應做好知情同意。知情同意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是「知情」,即病患及其家屬有了解病情的權利,醫師有如實告知的義務。告知應作廣義理解,除應當告知病患的病情外,還應當告知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和前沿實驗性的、探索性的診斷治療方法,以及採用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預測、並發症預測,各種治療的費用預測,並以醫師自己的經驗,建議採用何種治療方案等。知情同意的第二個層面是「同意」。同意是在告知的基礎上,病患及其家屬對疾病以及治療有了充分了解後,作出適當的決定。只有取得患者的同意,才能使醫療行為正當化,才能減免醫療損害事件中醫務人員的責任。
【欽州律師】http://www.lawtime.cn/qinzhou

閱讀全文

與醫療差錯與醫療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