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人舉報了不知道是誰舉報我的,,,煩
如想以泄私憤大可把兩人都舉報了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一舉多得!不過就結了仇了!
既然工商來查就拜託一下工商里的人把舉報電話拿來給你看看唄!順藤摸瓜把那人揪出來!就要看你是不是手眼通天了!
㈡ 在招投標中,發生利益沖突時,怎樣做有利於招標方利益
由於現在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以及廣大人民維護正當權利的需求日益高漲,招標投標作為一個處在利益矛盾風口浪尖上的行業,更應該與時俱進,要跳出原來處理業務問題的行為框架,結合現代企業危機管理方式,把現金的危機控制思想和理念帶入到異議處理中。做到在項目發生矛盾乃至可能發生矛盾之前,以危機處理的思維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問題,在異議處理中堅持事實、態度、措施三者的有機集合,既要有尊重事實的勇氣,又要具備保障公眾知情權、重視公眾看法的坦誠態度,在具體技術上還要能夠全面的、整體地策劃,言簡意賅地傳遞信息,達到維護公司信譽、重建招標人和投標人雙方信任、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開展的目的。
1.制定發生異議及投訴時的應急預案
招標工作中的異議處理對項目順利推進意義重大,對於不同異議可以進行分類處理。結合招標人的工作流程,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把危機處理流程化、制度化,從而可以在事態出現後更高效、更准確地進行應對。應急預案不但要符合招投標法律法規的要求,還應該體現出招標人處理項目異議時的態度,確立一旦存在錯誤將立即進行改正的處理原則。同時,應急預案不僅要設計項目異議處理的流程問題,也要對可能產生的衍生問題進行預設和提出應對方案,諸如發生暴力沖突的處理、發生法律糾紛的處置、發生媒體曝光、產生不良輿情的公關等。另外,為了保證處理項目異議時能做到資料充分,日常超標投標活動中就要注意積累,項目人員從編制文件的那一刻就應該考慮到文件內容會有哪些爭議?評標時最關注的內容是什麼?評標時最具備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而在評標過程中,也應該對各個投標做到心中有數,對存在爭議的問題詳細記錄討論經過、認定標准、結論達成依據等可以用來解答異議的內容。
2.把招標「三公」的底線放在第一位
「三公」原則是招標行業立足之本,是招標采購方式的靈魂所在,在異議處理這項工作上必須要做到堅持原則,任何的異議處理都要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招標人和代理機構要清醒地認識到,任何試圖通過模糊事實來讓投標人妥協的異議處理都存在巨大的風險,既不能面對公眾質疑、也經不起審計、更難以面對司法審判。在異議處理的實務工作中,絕大部分經歷反復異議、反復投訴,經過多次溝通仍然無法讓投標人表示認同的項目,歸根到底都是在堅持「三公」原則上出了問題,招標人和代理機構在項目前期不能公平、公正對待所有投標人,在後期的異議處理中也依然不肯尊重事實,這樣的行為難免導致項目無法進行。
3.絕不推諉、統一口徑、一致對外
面對危機時相互推諉責任的行為很容易成為矛盾加劇的導火索。處於危機中的當事人很容易因為壓力巨大而選擇指責他人,這種推諉責任、逃避決策的行為不但導致當事人形象變得不可信,還會遭到被推諉對象的反擊,被推諉的對象會採取反駁當事人的意見、質疑當事人的行動等行為來為自己的被動局面進行反擊。比如,在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失去信任和寫作,招標人試圖將異議處理的所有責任全部推給招標代理機構時,就很容易將整個應對過程割裂成對立的兩方面,一方面因為招標代理機構在證明自己存在免責情形時也許就會讓招標人最不利的情景呈現出來。另一方面,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單純將項目經理作為問題關鍵和責任的承擔者並不能解決問題,在招投標異議處理工作中,只有從企業高度明確地承擔錯誤,制定預案,才能消化矛盾並防止問題重復發生。
在處理異議的操作中,切記必須統一口徑,無論是由招標人出面和投標人溝通,還是由招標代理機構代表招標人進行溝通,針對投標人的質疑,招標方只能有唯一的答案,為了確保不要多人多次解釋同樣問題時產生誤差,最好每個異議由專門的口徑進行溝通,其他相關人員保持緘默,不直接對投標人進行溝通以及發表意見。
4.發生問題後要積極、快速、主動處理,掌握主動權
在處理項目異議的時候,很多時候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由於擔心說錯話或者引起法律糾紛而選擇沉默或「無可奉告」,期待危機自然而然的過去,而從長遠來看,這種處理方式是失敗的,面對危機決不能夠毫無反應、畏首畏尾,招標人不要試圖通過拖延、敷衍等方式讓問題平息,很多項目拖延到最後的結果不是問題被平息了,而是矛盾進一步激化。能在招標文件期間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到開評標之後,能在公示期到來前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到公示時才開始處理,越提前處理、越主動處理,招標方越容易避免問題擴大化、矛盾激烈化。
㈢ 我想舉報別人敲詐錢財數額巨大,是去檢察院還是別的什麼部門舉報
去檢察院舉報比較可靠。最好有證據,人證物證,避免誣告,如果誣告,要負法律責任的,自己反而要受到刑事處罰的。僅供參考。
㈣ 在和老闆有利益沖突時,老闆不讓步,做員工的只能忍氣吞聲嗎
和老闆的利益上的糾紛。你先看是誰占理,如果是你有理的話。老闆不讓步,你可以到勞動部門去投訴。如果是老闆有理,你就不要無理取鬧了。
㈤ 什麼情況下可投訴律師
律師最怕當事人投訴律師不盡責。
委託律師一般都是先辦理委託手續,然後律師再辦理具體的法律事務,而且律師不會對訴訟結果承擔法律後果。
(5)利益沖突投訴擴展閱讀:
律師代理不盡責居11月投訴首位:
全國律協18日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全國各省區市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投訴中心2018年11月份共收到投訴583件,其中代理不盡責居首位。
據介紹,在收到的投訴案件中,違規情形分別是:違反利益沖突規定的18件,佔4.33%;代理不盡責的154件,佔34.02%;違規收案收費的104件,佔25.00%;妨礙司法公正的11件,佔2.64%;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45件,佔10.82%。
其他還包括違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行業管理、不正當競爭、虛假訴訟、泄露當事人秘密或個人隱私等。
全國律協副會長、新聞發言人蔣敏表示,從各地報送典型懲戒案例23件看,主要涉及律師刑事犯罪、利益沖突行為、違規收案收費、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以及違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者行業管理等情形。
與此同時,全國各省區市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共收到維權申請56件。蔣敏介紹,根據各地報上來的案例分析,侵犯律師會見權的34件,佔60.71%。
㈥ 有的人舉報鄰居,但不實。他不怕後路空虛嗎不怕報復嗎因鄰不死,就可能反擊報復。而雙方並無利益沖突
最好不要得罪鄰居,還是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現在生活都不容易,沒有事情就是最好的事情
㈦ 律師最怕什麼投訴
律師最怕當事人投訴律師不盡責。
委託律師一般都是先辦理委託手續,然後律師再辦理具體的法律事務,而且律師不會對訴訟結果承擔法律後果。
(7)利益沖突投訴擴展閱讀:
律師代理不盡責居11月投訴首位:
全國律協18日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全國各省區市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投訴中心2018年11月份共收到投訴583件,其中代理不盡責居首位。
據介紹,在收到的投訴案件中,違規情形分別是:違反利益沖突規定的18件,佔4.33%;代理不盡責的154件,佔34.02%;違規收案收費的104件,佔25.00%;妨礙司法公正的11件,佔2.64%;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的45件,佔10.82%。
其他還包括違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行業管理、不正當競爭、虛假訴訟、泄露當事人秘密或個人隱私等。
全國律協副會長、新聞發言人蔣敏表示,從各地報送典型懲戒案例23件看,主要涉及律師刑事犯罪、利益沖突行為、違規收案收費、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以及違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者行業管理等情形。
與此同時,全國各省區市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共收到維權申請56件。蔣敏介紹,根據各地報上來的案例分析,侵犯律師會見權的34件,佔60.71%。
㈧ 律師胡說八道可不可以1向司法局舉報
胡說八道?這是什麼意思 ?
《律師法》第五十條 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特別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一)違反規定接受委託、收取費用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住所、合夥人等重大事項的; (三)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的; (四)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五)違反規定接受有利益沖突的案件的; (六)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八)對本所律師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律師事務所因前款違法行為受到處罰的,對其負責人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或者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