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蘋果在華專利侵權

蘋果在華專利侵權

發布時間:2021-06-21 20:58:14

① 法院判決蘋果專利侵權禁售,你怎麼看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是不錯,但美國卻使用霸權手段禁售華為,我認為國人應該再買蘋果手機。

② 蘋果專利侵權,高通要求法院全面禁售蘋果手機

高通終於讓蘋果吃到了「苦頭」。

日前,高通公司對外發布聲明稱,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其向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得到法院支持。

根據上述禁令,蘋果公司應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涉案專利的侵權行為,包括禁止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相關產品型號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等在內共計七款蘋果手機。

而對於上述臨時禁令,蘋果公司則聲明稱,當前銷售的iPhone手機都預裝iOS 12系統,該版本系統並不侵犯本案所涉及的兩項專利技術,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 iPhone 產品。

很多人對「臨時禁令何時生效以及在多大地區范圍內生效」心有疑慮,此外,對於蘋果公司聲稱預裝IOS12系統版本不受禁售令影響感到不解。

那麼,在國內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背景下,又該如何看待上述臨時禁令呢?

糾紛不斷:蘋果公司訴高通壟斷,高通訴蘋果欠費侵權

針對高通公司聲明中的「訴中臨時禁令」,可能是「行為保全」裁定,也可能是「先行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如果是屬於行為保全性質的裁定的話,蘋果公司不服可以提起復議,但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簡單說,一旦高通公司聲明中的「訴中臨時禁令」屬於裁定的話,那麼,該裁定一經作出即生效,蘋果公司應先行停止侵權行為,包括立即禁止進口、銷售或許諾銷售七款涉案型號手機。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如果是「先行判決」的話,因為屬於一審判決,那麼,蘋果公司還可以提起上訴,待二審終審會才會正式生效。

蘋果的官方聲明中表示,中國消費者仍然可以在中國境內購買到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並強調正在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但按照我國法律,「訴中禁令」一經作出立即生效,當事人如對裁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並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這意味著對於被列入禁售范圍的iPhone相關型號產品,該禁售令已經生效,在此期間蘋果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侵權產品都屬違法。

至於蘋果聲稱「iOS12」的軟體版本不涉及侵犯高通專利的說法,需要指出的是,福州中院裁定針對的是產品型號,跟iOS版本無關。即便蘋果之後可以繞開高通的專利,也需要首先向法院證明這一點,在此之前依舊必須立即停止銷售。

實際上在該案的庭審過程中蘋果就提出了這個意見,但是法院沒有採納而是依舊發布了禁令,說明法院是不支持蘋果的「iOS12版本不侵犯高通專利」這個說法的。

可以說,當前國內正成為各類知識產權紛爭解決的「優選地」,不僅是國內公司,包括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等在內眾多國外公司也越來越多將它們的知識產權紛爭放在中國解決。

一方面,這表明國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客觀性、中立性和專業性得到越來越多公司的認可,另一方面,國內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也受到越來越多公司的信賴和追捧。

因此,在國內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背景下,蘋果公司因涉嫌侵犯高通專利權,被判「臨時禁售」,勢必成為國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進程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

當然,對於橫亘在蘋果公司和高通公司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紛爭,或許也有望加速得以解決。

③ 蘋果手機外觀專利真的侵權了嗎 誰贏了蘋果外觀專利侵權案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網站5月19日聲明,裁定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侵犯了深圳佰利的外觀專利,並沒有引發媒體注意。六月初蘋果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出行政復議,終於將蘋果再次推向了風頭浪尖。這起訴訟應當始於 2015年初,因為深圳伯利於2014年1月申請100C智能手機外觀設計專利,當年7月被授予該專利。蘋果於2015年3月向該局申請撤銷該專利,但該 局於2015年12月維持了這項專利。 提起深圳伯利知道的可能不多,提到深圳百分之百手機可能會有很多人知道,因為2013年11月互聯網手機風起雲涌之際這家公司曾經獲得網路的投資,不過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處於破產邊緣。 說深圳伯利因為經營不利起訴蘋果並不成立,運營不善是過去一年的事,前段時間因為與上海與德的糾紛鬧得業界紛紛揚揚,而起訴蘋果公司始於2015年初。 有些人可能覺得深圳伯利在敲詐蘋果,其實對比2014年九月發布的iPhone 6與2014年初伯利申報的外觀專利,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蘋果侵權並不奇怪,畢竟伯利的專利申請要早於iPhone 6發布半年之久,而且期間也經歷了蘋果申請專利無效的審查,相信北京知識產權局有足夠的法律依據。 在經歷了專利無效和一審判決之後,蘋果想翻盤可謂難上加難,因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做出如此大膽判罰之前肯定考慮到了可能的後果,不可能給蘋果翻盤的機會。 猜得不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和解,因為蘋果不會容忍iPhone 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復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的渠道。 如果往更深層次考究,不能不讓人與這幾年中美貿易糾紛結合在一起,今年上半年美國以向伊朗等國家出售違禁產品為由對中興進行出口限制(目前已經暫時解 除),前不久又開始對華為進行審查,中國利用法律武器對蘋果進行潛在的合法制裁也並非沒有可能,真如此,蘋果即使想與深圳伯利和解估計也不會那麼容易。 一切還早,也不會短期內有結果,靜觀其變吧。

④ 法院判決蘋果侵犯高通專利,電商應該下架蘋果侵權手機

在中美貿易戰和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遭加拿大逮捕後的敏感時刻,大陸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昨(10)日裁定蘋果侵犯高通(Qualcomm)兩項專利,禁止蘋果在陸銷售iPhone X等7款舊型號手機,但不包括9月發布的iPhone XS、iPhone XS Max及iPhone XR 3款新型號手機。

⑤ 蘋果再遭專利訴訟了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美國健康技術初創企業Omni MedSci在日前提交至法院的一份專利訴狀中稱,蘋果在了解到Omni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默罕默德-伊斯蘭姆(MohammedN. Islam)博士的專利申請後,依然在旗下Apple Watch心率感測器中植入了相關侵權技術,因此提請法院審理這起專利訴訟。

據悉,在Omni MedSci向「德州東區法院」(Eastern Texas District Court)提起的訴訟中,該公司主要提到了四項與可穿戴設備中光學技術相關的專利,這些專利可以幫助設備測量、監控用戶的生理特徵。

具體來說就是,這些專利描述了使用基於LED感測器技術測量用戶血液不同成分、參數的方法。每項專利描述都涵蓋了一種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利用諸如紅外LED陣列等特定光源及接收器模塊,能夠以非侵入性方式測量用戶血液。同時,蘋果的Apple Watch也採用了類似技術來獲得用戶心率數據。

訴訟文件進一步指出,蘋果產品營銷副總裁格雷格-喬斯維亞克(Greg Joswiak)曾在2016年7月14日發出的電子郵件中,邀請伊斯蘭姆與蘋果團隊討論尚處於申請階段的專利技術。在7月18日舉行的會議中,伊斯蘭姆與蘋果員工分享了這些專利。而且,伊斯蘭姆在會後還與未具名的蘋果公司人員繼續討論了自己的專利申請狀況。

去年12月,伊斯蘭姆給蘋果高管雷利發出電子郵件,要求其「識別」9651533和9757040號專利,並希望澄清這些專利技術是否已被Apple Watch採用。

之後,雷利回復伊斯蘭姆的電子郵件稱:「我們(蘋果)不希望收到有關你的任何知識產權方面的信息。」

只不過,伊斯蘭姆在訴訟中給出的時間線存在疑問。因為在其與蘋果高管2014年第一次會面之前,蘋果已經完成了Apple Watch心率感測器的開發工作,而且這一感測器的工作方式在Apple Watch的揭幕發布會上得到了詳細介紹。因此,有關蘋果依賴OmniMedSci專利的說法值得懷疑。反而,在與蘋果團隊會面之後伊斯蘭姆對知識產權進行的修改行為似乎更值得外界懷疑。

盡管蘋果尚未就此事發表評論,但該公司願意與這家初創公司創始人會面的事實,說明蘋果將進一步研究更先進的感測器技術。正如伊斯蘭姆在他所有專利中所描述的那樣,激光將比傳統LED更有效地收集血液信號。

需要指出的是,這早已不是蘋果第一次因為專利問題被初創公司起訴。去年晚些時候,以色列創業公司Corephotonics就起訴蘋果,在iPhone 7 Plus和iPhone 8 Plus中使用了其與智能手機雙攝相機技術有關的專利,並聘請了三星御用律師事務所之一的Quinn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來同蘋果打官司。

截至目前,這一專利訴訟案尚沒有更多消息流出。

產權應該保護。

⑥ 蘋果專利糾紛案法院判iPhone6不侵權是怎麼回事

深圳市佰利營銷服務公司提出,該公司是專利號為ZL201430009113.9、名稱為「手機(100C)」的外觀設計專利的專利權人。

佰利公司認為,中復公司下屬門店銷售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兩款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自己所享有的權利,請求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責令蘋果公司和中復公司停止上述許諾銷售和銷售行為。

2016年5月10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依據《專利行政執法辦法》審理後,作出一份《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中復公司停止許諾銷售和銷售被控侵權產品。

蘋果公司和中復公司均不服,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依法撤銷被訴決定,同時宣告被控侵權產品iPhone6、iPhone6 Plus兩款手機未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閱讀全文

與蘋果在華專利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