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購中遇到這些侵權行為,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行使退貨權
很多消費者可能會認為7天無理由退貨是電商主動提供的一項額外服務,但其實這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的一項權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需要注意的是,有幾種商品不適用7天無理由退貨。
一是消費者定作的商品;
二是鮮活易腐爛的商品;
三是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已經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是已經交付的報紙、期刊。
也有些電商已經將無理由退貨的時限擴大至15日或30日。但請注意,一般情況下退貨的費用是由消費者承擔的。消費者如對商品質量不放心,可以在購買商品時同時購買退貨險,降低退貨成本。
二、行使「退一賠三」的權利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增加賠償,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在消費者能提供足夠證據證明電商對消費者進行了欺詐情況的下,如: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價格欺詐等,消費者都可要求電商「退一賠三」。在此過程中,電商可能會要求消費者出具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
三、向消費者協會組織投訴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無疑是一種是效果好、成本低的方式。中國消費者協會已經建立專門處理對電商的投訴的綠色通道—中消協電商消費維權直通車平台。目前,一批消費者熟知的電商企業均已入駐該平台。具體投訴流程,消費者可咨詢當地的消費者協會。
B. 私人建一個向淘寶網一樣的購物平台標題一樣但實際運營方式是一樣的屬於侵權么
只要你的注冊商標不一樣.大概就不算侵權吧.要不那些開發網游,只是公司名字不一樣做的事都一樣的.那算侵權還了得啊..那生產汽車的也不要生產了.
C. 網購交易中侵權主體有哪些
一、網路服務提供者
網路服務提供者是網路空間中一種全新的主體,對網路的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 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
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是選擇某類信息上網供公眾訪問的人,如為用戶發送信息的電子布告板系統經營者、郵件新聞組及聊天室經營者。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完全控制網頁上的信息,公眾一般只能瀏覽或下載而無法改變其提供的信息。因此他們的地位類似於傳統的出版者,應為其提供的所有信息承擔類似於出版者的版權責任。最高院的《解釋》第5條規定:「提供內容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網路用 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 130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路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網路內容服務提供者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在主觀上沒有過錯的時候就不構成侵權。
三、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
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是指提供除內容服務以外的其他種類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如網路基礎通訊服務者、接入服務提供者、信息搜索工具提供者等。
可以登錄 www.shewentm.com 或致電:010-82685045了解商標侵權范圍和認定,有專業的律師團隊排憂解惑,專業解決侵權有關問題。
D. 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責任?
新《消法》第44條:消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權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購物當中的欺詐性交易層出不窮,其中,責任主體的確定是關鍵因素,但是買家在購物的時候無法查證經營者的信息是否真實,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在准許經營者進入交易平台的時候就應當查證其真實的信息,這樣,才能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當然,交易平台提供者在承擔了責任之後,可以再向後追償,找到真正的致損者。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E. 網上購物發生侵權怎麼辦
兩種方法。一種是和對方協商,另一種是起訴至法院。網上購物侵權有一個特殊性,就是取證比較特殊。我想知道你是買方還是賣方,如果是買方,建議保存淘寶旺旺的聊天記錄,並要求快遞公司的送貨小弟做一個證人證言。
F. 想做個購物網站用「天貓超市」當網站名侵權嗎
《網站名稱注冊管理暫行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如下:
本辦法所稱注冊網站名稱是指網站所有者通過網站名稱注冊程序,領取《網站名稱注冊證書》後所獲得的網站名稱。
第七條 網站所有者對其所注冊網站名稱享有專有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其所擁有的網站上使用與他人注冊網站名稱相同的名稱。
第十條 注冊網站名稱不得含有以下內容和文字:
(一)有損於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二)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使公眾誤解的;(三)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四)其他具有特殊意義的不宜使用的名稱。
第十一條 注冊網站名稱含有以下內容的,需向注冊主管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材料:
(一)政黨名稱、黨政軍機關名稱、群眾組織名稱、社會團體名稱;(二)國際組織名稱;
(三)馳名商標的文字部分;
(四)其它法律、法規有規定的。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主管機關駁回申請,不予公告:
(一)申請的注冊網站名稱同他人已經注冊的注冊網站名稱相同的。
(二)申請注冊的網站名稱中含有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內容和文字的;(三)申請人未按期報送修改後的有關文件的;(四)經修改後的文件仍不符合本辦法有關規定的;第十九條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以相同的網站名稱申請注冊的,注冊主管機關對申請在先的網站名稱予以初步審定並公告。
第二十條 對初步審定並公告的注冊網站名稱,在公告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可向注冊主管機關提出書面異議申請:
(一)與他人所擁有的企業、事業等單位名稱相同的;(二)與他人所擁有的注冊網站名稱近似並可能造成他人誤認的;(三)其他原因可能造成他人誤認的。
第三十條 網站所有者使用和其他權利人所有的商標、字型大小、域名、企業名稱、注冊網站名稱等相同或近似的注冊網站名稱,並從事與權利人相類似經營,造成他人誤認的,由注冊主管機關責令其改正不正當行為,情節嚴重的可撤銷其注冊網站名稱,收回《網站名稱注冊證書》並予以公告。注冊主管機關可同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予以處罰。第三十一條 網站所有者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權利人所有的注冊網站名稱的,注冊主管機關將依法予以處罰。網站所有者在該注冊網站名稱的權利人申請注冊之前已經實際使用該網站名稱的除外。第三十二條 網站所有者冒用注冊網站名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其予以處罰。
你用別人已經注冊的網站名就構成侵權
G. 網購中有哪些侵權行為
您好,
1、物品被寄丟賣家不賠付
(1)物品被寄丟了是網購中時常會實現的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物流公司應該對失職行為負責,買家可以要求物流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全額賠償貨物價款。
(2)買方也可以直接找商家,商家可能會認為「這是物流公司的錯,拼什麼要找我」,但買方在網購時實際上是與賣方訂立了約束雙方的買賣合同,商家有按照約定交付貨物的義務,物流公司實質是在幫商家履行合同,因此物品被寄丟使買方無法獲得所購買的物品,買方可以要求商家承擔違約責任,要求商家重新再發一件同樣的商品或者退回相應的價款。
2、實物與網路表述不符不願退貨
網購中買方只能通過肉眼觀察判斷這個物品的質量,往往會出現賣方欺騙消費者,故意美化商品,所以經常都會看到哭笑不得的購物經歷。商家這種行為已經屬於消費欺詐,侵犯當事人的財產權,可以要求商家退貨,若被拒絕,有權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3、承諾七天退貨但又反悔
賣方經常為了吸引顧客,會打出承諾七天退貨的標識,但當顧客真的想退貨的時候又不百般推脫。其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以網購這種方式獲得的產品,買家本身就有在七天內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並不因為賣方承諾了,買方才可以退貨,買方可以到平台上投訴賣方,要求退貨並全額賠付。
4、產品質量不合格但找不到賣方
因為是在網路上購買物品,因為商品質量不合格,遭受了人身損害,如果這個時候找不到賣方,應該怎麼辦呢?依據我國法律規定,在這種情況中,買方可以直接起訴產品的生產方和經銷商,要求他們賠付財產損失。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為了不願意退貨、買了假貨拒退等問題起訴買家,一方面是因為數額小覺得太麻煩沒必要,這需要大家增強維權意識。另一方面可能賣方早已經找不到了,這個時候可以先到網購平台投訴,委託律師寄送律師函,要求他們提供賣方信息。
H. 網購時遇到過哪些侵權行為
網上購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賣家,找有信用及評價好的賣家!
2.購買之前一定要對產品專的情況進行了解屬,問清楚賣家對產品質量,售後,貨源,運費等情況
3.選擇第三方支付系統來進行按流程交易.
4.收貨的時候一定要先驗貨再簽收. 有問題立即當著送貨員的面聯系賣家
總之在網上購物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貪便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