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什麼是校園侵權

什麼是校園侵權

發布時間:2021-06-21 12:35:01

❶ 關於校園侵權的一個問題。

我反倒認為是幼兒園全責。因為父母把孩子放到幼兒園,這是通過付費把監護責任的短暫專度讓的形式屬。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屬於商業的教育活動。園方既然收取了家長的學費,就已經承擔起孩子在其家長不在期間的監護責任。
兩孩子打架,導致孩子受傷,屬於園方的工作過失導致。園方未能很好的履行與孩子父母之間的簽訂的監護責任。幼兒園應屬於全責。

❷ 如何防範校園侵權

防範校園侵權,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如何防範,其次應加強學校周邊的管理,同時社會各界應積極化解社會矛盾。

❸ 侵權行為有哪些,學校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是什

您好,
校園侵權行為指的是,在學校實施的有關教育或教學的各種活動中,也包括學校開展的一些校外的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相關責任的時空內,由於行為人的故意或者是過失而給校內師生的人身或財產等合法權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為。校園侵權表現得最多的是以學校作為侵權方而給學生造成合法權益損害的行為。
可以依據以下三個標准進行分類:侵權的行為方式;過錯主體的不同;過錯承擔的責任不同,三個重要的標准來區分。
(一)從侵權的行為方式來劃分
從侵權行為的方式來看,校園侵權行為可以具體分為有作為的侵權行為和無作為的侵權行為。
1、有作為的侵權行為。這個主要從作為形式上來講的,主要是指相關的主體以積極的行為來對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的行為類型。比如教師對學生的嚴重體罰,學校的亂收費等。
2、無作為的侵權行為。也是從作為形式上來講的,這種侵權行為採取的形式是不作為的形式,或者是消極類型的行為,這種對學生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是由於學校不履行特定的義務而造成的,這是相關人員或主體的一種職責缺位。比如學校設施的損壞對學生造成傷害,學生之間互毆而老師沒有進行阻止等。
(二)從過錯主體的不同來劃分
以這個標准來劃分校園的侵權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一個是學校過錯,一個是學生自己的過錯,一個是第三者的過錯,一個是混合過錯。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侵權行為的幾種重要的主體。
1、由於學校的過錯而導致侵權類型
從我們對2002年開始實行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的解讀中,可以發現,對該規定中由於學校過錯而導致的侵權行為有11種不同的情景,通過總結,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個大的類別。一個是,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者是管理過程中,對學生的合法權益的一種侵害。另一是,學校在進行相關的學校建設、教育教學等相關活動中對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一種侵權類型。這兩種侵權類型都是由於學校造成的,學校應該承擔必要的賠償責任。
2、由於學生自己的原因而導致的侵權類型
這種侵權類型的主要起因於學生自身的原因,比如由於學生自身心理素質比較差,抗壓能力低而導致的自傷自殘行為導致自己人身財產的損失;學生因違法學校相關規定和紀律而導致的自己合法權益的受損等等,都是由於學生自身的過失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校園侵權行為。
3、由於第三者的過錯而導致的校園侵權的類型
對於這種侵權類型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兩個不同的主體,一個校內的第三方,一個是校外的第三方。
(1)校內的第三方。這一種侵權類型的是加害人和受害人都是學校的在校學生。受害人因為學校其他學生的不適當行為而給自己的合法權益造成傷害的侵權類型。比如學生之間打架斗毆造成的受害學生身體傷害,或者學生之間在玩耍過程中造成的人身傷害。
(2)校外的第三方。這種侵權的類型也比較普遍,比如由於校外人員在學校的一些不合法或不正當行為對校內的老師或學生的人身或財產權益帶來損害的侵權類型;校外的車輛在校內行駛不當給學校教師或學生帶來傷害的侵權類型;學校教師和學生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在校外的實習單位或場所由於校外的其他人員或單位給自己的人身財產帶來損害的侵權類型等等。
4、由於加害主體和受害主體的共同原因而導致的侵權類型
學生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就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其與學校的一定關系,雖然學校對學生不承擔相應的監護義務,但是學校對學生的安全保障還是負有一定義務的。這一種有加害主體和受害主體共同的原因造成的侵權類型,就是在侵權行為的主體雙方都有過錯的前提下進行的判斷。
(三)從主觀過錯的不同來劃分
根據這種侵權類型的劃分標准,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兩中具體的類型:故意侵權類型和過失侵權類型
1、故意侵權類型。加害主體在行為發生之前已經意識到行為的後果特別是對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上帶來的相關的損害,但是,加害者從主觀心理的狀態下聽任這種行為發生,或者是程咬金這種行為發生的校園侵權行為類型。
2、過失侵權類型。這種侵權類型要求加害者對受害者負有注意義務,其實加害者清楚如果不怎麼樣會對受害者造成的相關權益的損害,但是由於加害者的疏忽或失誤而導致了這種結果的出現,這種侵權類型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普遍,學校應該負有管理上疏忽或失職的責任,應該承擔一定的賠償。

❹ 學校是否構成侵權學生們可以怎麼辦

構成。
與學校協商

❺ 學校侵權行為

老師沒收你的手機行為違反了國家的四部法律,分別是:《物權法》、《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情節嚴重者算是侵犯你的私隱.­

為此,我咨詢了相關的律師。

一:《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以及第四條之規定:手機是你的合法動產,你擁有該物品的所有權,任何個人與機關(除執法機關外)無權佔有或扣留.­

二:《物權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條:你有權對傾犯你合法財產的個人以及機關(除執法機關外)要求財產復原和歸還.­

三:學校有規定學生不允許帶手機上學,卻無規定老師可以沒收以及扣押手機.因為《物權法》有明文規定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別人的個人財產.而學校更沒有權利去沒收,雖然個別學校是公辦學校,但學校再怎麼樣也只能是學校,永遠都不能成為執法單位.而某些學校有規定老師可以沒收,此規定與法律相沖,它便是違法規定.照例應該廢除.­

四:《教師法》並沒有「沒收或扣押學生財產」的權力。並且《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教育法》中說明,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而《物權法》中的權利,是屬於合法權利。

也就是說,這樣一來,老師不只違反­《物權法》,更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利。你不只可以拿回手機,還可以向法院訴訟老師這四項罪。

另外,《物權法》中還規定了假若財產在其中損失,你還可以要求侵害人作出賠償,例如手機價格下降。

你去報案時,公安機關也許不會受理,因為他覺得這是小事。但法院不同,任何侵犯權利的都可以上訴,只要你夠膽去辯駁,勝率也比較高。但這只能在你向老師索求拿回手機,老師不願意的情況下才要的最後一招。你的意願也只不過想要拿回手機,和老師說明以後不在堂上玩就好了。假若老師不願意,就警告他。還是不願意,那麼我就建議你告他吧。難道他還敢不願意?

但是在此之後也你也必須轉校,就算你公辦學校無法踢你出校,也沒有什麼理由處置你。但老師們可會串通起來「虐待」你的,沒辦法,中國太多這類不守法的人了,這種老師也不過是如此小人。

難道這份「高尚」的職業就不用遵守法律了嗎?難道這份人人都「尊敬」的職業就可以打人了嗎?就連國家主席也沒有這個權力,難道老師們的官職比老胡還大?

那些人根本稱不上是老師,他們不會體諒學生的感受,他們不「懂」法律,他們沒有人性般虐待學生,他們有什麼能耐稱上老師?我只能說,老師是教我們知識,是教我們做人,是關心我們成長,以及尊重我們決定的人。並不是,哪個學生不聽你的話你就變相虐待或者虐待他,然後打從心裡恨不得那個學生死。然後你就在學生評價上寫上個大叉,毀掉一個學生的未來。

我們是時候該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這群為獎金與榮譽服務的禽獸將會抽干我們的所有!

❻ 校園侵權案件如何歸責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對於校園侵權的歸責原則有兩種,第一是無過專錯責任原則,指屬的是無行為能力人受到侵權,第二是過錯責任原則,指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收到侵權的情況。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❼ 校園侵權行為責任承擔形態的界定

校園侵權雖然發生在校園里,但是其等同於社會上的侵權行為,十分嚴重,因此我國專門為此設立了法律條款來約束,對侵權行為所要承擔的責任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接下來由的小編為您具體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校園侵權行為的責任形態的界定
1、直接的責任形態和間接的責任形態。
這是侵權責任的最基本的責任形態。這種判斷的標准主要是責任是有行為人自己承擔,還是有與其有特定關系的相關責任人或與某種物件有管領關系的人來承擔,如果是前者就是直接的責任形態,如果是後者就是間接的責任形態。
2、單方的責任形態和多方的責任形態
這種判斷的標准主要看侵權責任是有侵權關系中的一方主體還是有雙方的主體來承擔,如果是前者就是單方責任形態,如果是後者就是多方責任心態。
3、單獨責任形態和共同責任形態
這種類型的判斷標準是從加害這一方來考慮的,如果侵權責任是由加害者的一個人單獨來承擔就是單獨責任形態類型,如果是多個加害人,那麼侵權責任也會由一個承擔向多人共同承擔變化,這種後者的承擔類型就是共同責任形態。
二、校園侵權行為導致未成年學生損害的學校責任
1、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2、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3、補充責任。《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三、成年學生的權益受損害的侵權責任
1、對於因學校的教育設施及其管理存在缺陷,導致學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損害的情況,學校在承擔侵害責任方面,應按照《民法通則》及《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處理。所以如果學生沒有過錯的,由學校承擔單方直接責任。
2、對於大學生之間在學校發生侵權行為的,按照一般的侵權來處理。依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年滿18周歲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沒有經濟收入的,由撫養人墊付,墊付有困難的,也可以判決或者調解延期給付。」
3、學生在實習或實踐活動受到傷害,在一些有相關規定的省份,可比照勞動法的規定按照工傷來賠償,在沒有相關規定的地方,可按照《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要求賠償。
4、大學生因為不遵守學校紀律或相關規章的規定的,而給自己帶來的損害,學校方面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而是由學生本人承擔一切造成的後果,當然如果學校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補償則另當別論。
由上可見,國家十分重視被侵權人的利益,對於責任的承擔分類規劃越詳細,說明校園侵權行為的嚴重性,而熟知以上法律知識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採取防範措施,如果您遭遇類似情況,心有困惑,請務必咨詢網站的在線律師,他們將為您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
學校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學校侵權行為有哪些
老師體罰學生怎麼處理

❽ 學校行為是否侵權

一、肖像權具有專有權,對於自己的肖像的佔有、使用和處,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徵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醜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塗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❾ 什麼叫校園侵害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錢志亮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認真的研究。他把校園傷害分為顯性傷害(包括生理損傷、精神紊亂等)和隱性傷害(包括隱性身體病症、精神污染及長期心理壓抑所造成的漸進性傷害等)。從這兩方面,他告訴了大家一些平時不太為人注意、卻有可能對學生構成傷害的因素:

上學路途遠在當今的學生中是一個普遍現象。大中城市的學生產生這一問題是由於擇校所造成,而在城鎮尤其是農村地區,則是由於學校布局調整等原因。我們沒算過,如果孩子去上學的時間單程多用半小時的話,9年將會多耗費1800個小時!除了多支出精力與體力,上學路途遠還存在著安全的隱患:城市交通越來越繁忙,加上復雜的社會治安等因素,孩子或早或晚或單身一人在路途中就有可能發生安全問題。各種報道顯示的有學生死傷的交通事故,大多數發生在上學或放學途中。而國家有關標准規定,一般城市學校的服務半徑,小學不宜大於500米、初中1000米,農村小學不宜大於1500米、初中2500米。此外,學校交通狀況對學生也存在著較大的傷害隱患,如公共交通能否到達、道路是否暢通、校門前是否設交通緩沖地帶、道路設計是否有人行道、校門前車輛管理是否得力等,都不僅可能對孩子權利有所侵犯,同時也構成了隱性傷害,使不少孩子為此而焦慮不安;

學校的各種通道以及樓道應當與學生的人數成比例,通道或樓道過窄就可能造成擁擠並發生傷害事故,尤其是在學生下課、上操等人數相對集中的關鍵時間。如果再缺乏教師的相應安排和疏導,就更有可能發生傷害事故。由此發生的慘案已經給了我們血的教訓。有調查顯示,有16.8%的學校在學生下課或放學的時候經常有通道或樓道狹窄的現象,另有41.3%的學校偶爾有擁擠的現象,只有41.8%的學校沒有。可見這一問題有相當的普遍性;

還有,學校建築的層高不夠與通風不暢,樓梯欄桿高度不達標,體育器材故障,門窗玻璃不牢固,沒有圍牆或圍牆太低,實驗室通風不規范,廁所建設不達標,飲用水供應不合標准以及裝修暗藏殺機等問題,都可以成為校園顯性傷害;

在校園設備方面,有時也會對學生構成傷害,如教學器械設備配備不達標、課桌椅不達標、黑板不達標、不合乎標準的照明與採光,還有由於文具與教材印刷裝訂粗劣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在我國廣大地區的中小學,這些方面不達標的情況廣泛存在。

此外,校園制度也可以對學生造成傷害。如門衛制度、食堂衛生制度、教師值班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安全檢查制度、作業制度與作息制度、班額制度、座位制度以及校服制度等等方面,都可能潛藏安全隱患,在疏忽的環節上就容易出問題。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校園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