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療糾紛流產精神損害判決

醫療糾紛流產精神損害判決

發布時間:2021-06-12 07:41:57

1. 醫療糾紛案法院已民事糾紛判決,衛健局還需處理嗎

衛健局還需根據醫療糾紛中涉事醫院和醫生有無違反執業規定,如有相應作出行政處罰。

2. 醫療糾紛後續治療是否還可以繼續主張精神賠償費

先拿著現在的病歷材料去和以前的醫院協商,看怎麼賠償。如果協商不下去,再去法院起訴。畢竟訴訟程序很麻煩,而且你得到的不一定比協商得到的多。起訴時被告為做手術的醫院,法定代表人為院長,去醫院所在地的基層法院起訴。以下是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第一百三十四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八)支付違約金;(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賠禮道歉。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3. 四川一女子做完人流變植物人,家屬索賠遭拒:與她自身有關!後面怎樣了呢

女子因宮內早孕到醫院就診,誰知做完人流手術後,卻成為植物人,家屬怒向醫院索賠300萬元,但卻遭到拒絕。醫院給出的理由是,與患者自身有關,其呈現植物人狀態是自身因素導致,醫院不應當賠償。


很多患者遭遇醫療事故後,其家屬因為心情激動很容易造成醫鬧事件,但隨著國家法律的不斷完善,在對待「醫鬧」方面也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針對6類醫鬧行為制定了相應處罰措施,即便「醫鬧」違法情節不夠嚴重,不足以追究刑事責任,一旦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以上處罰,有16種聯合懲戒措施就會實施。

這16種聯合懲戒措施包括很多限制性措施,如勞動就業、幹部選拔、貸款、保險,還有「醫鬧」者所在行業的通報批評、公開譴責,以及行為的披露和曝光,此外,「醫鬧」者還會被限制擔任國有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總之,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還是依法解決最為靠譜,因為患者及其家屬想到的賠償項目的標准其實法律都有明文規定,不必擔心自己會吃虧的問題,而且法律手段解決還有個好處,如果不服判決或調解,還可以上訴,這樣也不必自己興師動眾,一切法律都會替你解決,何必鬧心費時,一不小心還要坐牢,得不償失啊!

4. 醫療糾紛!法院無司法鑒定結論就判決了!是否合法急需相關法律法規!

香港最高法院判決書中的經典段落「法官有權依照自己的觀察、判斷來評議證據,但是這樣充滿了不公平」!!

5. 在醫療糾紛中,精神撫慰金究竟是如何計算的,網上都是用不超過6年年限,網下說是5至8萬,那麼最低限是多少

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第(十一)項規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中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計算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司法實踐中,許多律師與法官都主張,無論死者有多少親屬,醫療機構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總額不超過6年的上限。

6. 醫療糾紛訴訟書怎麼寫

訴訟文書大體上分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醫療糾紛訴訟書屬於民事訴訟,怎麼寫?按民事訴訟法第119條的法律規定,文書一般寫法為:
1、標題‍,民事訴狀
2、原告、被告基本情況,聯系方式
3、訴訟請求
4、事實與理由
5、正文
6、致法院
7、具狀人
8、年月日

7. 醫療 糾紛 官司 一審沒要精神損害賠償金,還可以上訴要嗎

一審沒有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金,上訴時是不能在二審要求的。二審法院不會審理的。
只有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二審才能要求對方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估計可能性不大。
《最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 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雙方當事人同意由第二審人民法院一並審理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一並裁判。

8. 醫療糾紛流產賠償標准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後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上述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上述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9. 醫療糾紛的判決依據是醫療事故鑒定還是司法鑒定

判決依據是法院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以及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等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

閱讀全文

與醫療糾紛流產精神損害判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